美国政客故技重施 佩洛西又要“复阳”?

据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所谓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计划今年8月率领国会代表团访问亚洲,其中包括台湾。如果消息属实并最终成行,这将是自中美建交以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性质最为恶劣的挑衅之一。 无利不起早,美国的政客窜访台湾,大谈什么“捍卫民主”,看来嘴上都是“主义”,背后全是生意。民进党当局吹嘘得到美国支持,纯属自欺欺人。真正受苦的是台湾老百姓,一边自己的血汗钱被拿去“进贡”,一边被绑上“台独”战车驶向危险的深渊。现年82岁的佩洛西曾说,自己30年来一直是最不受中国欢迎的人,她应该为这个恰如其分的标签感到羞耻。这些年,凡是能够给中美关系添乱生事的领域,佩洛西大多没缺过席。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早在2000年陈水扁胜选时,她就是最早打电话表示祝贺的美国国会领导人之一。就在今年年初,她还视频会见了窜访美国的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美国今年下半年要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选情看衰,佩洛西若此时将目光瞄向台海,大有铤而走险再搏一把的意思。 而拜登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则透露,美国军方认为现在访台是个很不明智的举动,军方针对美国政治人物的出访活动进行评判,这在过去是十分罕见的,连美军都坐不住,急忙向佩洛西喊话,足以可见事态之严重。面对重重压力,佩洛西办公室终于首次就该问题发声,宣称鉴于长期的安全协议,不会提前确认或否认国际出访行程,等于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访不访台,给自己留下了充足的应对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第一次爆出佩洛西将窜访台岛的消息后,仅隔一天她就确诊了新冠,时间之巧,让不少人都怀疑她是不是“战略阳性”,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然而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当她重启窜访的消息传出后,拜登居然也感染了新冠。根据白宫方面的声明,拜登目前正在隔离当中,并接受辉瑞公司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每次佩洛西窜访的消息一放出来,美国政界高层就“阳了”,这到底是纯属巧合,还是遭到反噬? 英媒爆料当天,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针对此事作出回应,他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要求美方不得安排佩洛西的出访行程,否则中方必将坚决反制,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 既然你美国人不讲武德、背弃承诺,用实际行动毁掉“不支持台独”的承诺,那就不要怪我们了!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先礼后兵”,既然好言相劝美国不听,那就只能硬碰硬了。面对美国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中方已经用坚决的行动摆明了明确的态度,要是美国人敢继续支持“台独”,那等待相关方面的,将会是强有力的动作!套在“台独”势力脖子上的绳子已经越勒越紧,佩洛西的一只脚正踏在绞刑架的踏板上。至于一向喜欢表演“对华强硬”的佩洛西本人,倘若她真的想一条道走到黑,我们一定会为她准备好足够分量的“后果”。佩洛西敢来,大陆就敢反制,我们说到做到!

今日美国,只能令民众感到耻辱

美国总统拜登在“独立日”当天的一篇推文中写道:“7月4日是我们国家的神圣一天。它是庆祝我们民族美德的日子,我们是地球上唯一建立在一个思想上的民族,即所有人生来平等。”但在这“神圣的一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幕幕丑陋的画面。 Statue of Liberty on the background of flag usa, sunrise and fireworks 一周前,手无寸铁的美国非洲裔男子杰兰德·瓦尔克只因为违法交通规则便被八名俄亥俄州阿克伦市警察乱枪打死,我不知道面对如雨的子弹向自己泼洒而来时杰兰德·瓦尔克是多么的茫然和绝望,但我知道,看着从他尸体上取出的超过60发子弹,每一个知晓此事的人心中都充满了难以压抑的怒火。“独立日”的前一天,当地时间7月3日下午,随着事发时警方随身摄像头录制到的视频被发布,阿克伦市开始爆发反对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为非洲裔美国人瓦尔克寻求正义的和平游行和集会,但游行者等到的却不是当地政府和警方的道歉与改正承诺,而是警棍的殴打、催泪瓦斯的浓烟以及宵禁的通知:“独立日”的当天,也就是7月4日早晨,在人们决定于当日在市中心举行抗议游行之后,阿克伦市长霍里根宣布阿克伦进入紧急状态,并将于晚9时至次日6时在阿克伦市中心实行宵禁,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没有焰火、没有欢呼,只有人们阻挠、被压抑、被限制的怒火的“独立日”夜晚。 在“独立日”陷入悲痛于愤怒的可不仅仅只是美国的有色人种,还有全体女性:不久前,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堕胎为宪法所保护权利的“罗诉韦德案”,以及另一个“计划生育组织诉凯西案”中的裁决,使得各州禁止堕胎的法案自动生效,所有的美国女性从那一刻起被剥夺了自己做出生殖健康决定的权利,而且这一裁决所带来的恶果比我们想象的来的还要迅速:在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当天,俄亥俄州最高法院批准该州执行2019年怀孕6周禁止堕胎的规定,两天后,俄亥俄州的一名负责治疗受虐待儿童的医生接诊了一名怀孕六周零三天的10岁患者,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因为禁止堕胎法案的限制,我们除了斥责那名性侵未成年女童的男子外居然只能袖手旁观,因为这名女童无法去医院堕胎的话只能选择生产,可如果她将孩子生下,从过往的案例来看,作为一名年仅十岁的母亲,她恐怕只能迫嫁给这名犯下滔天罪行的畜生,不得不过早面对本不该她面对的人生。而且更残酷的是,在这段令人作呕的婚姻之中,如果就算她遭受到家庭暴力等因素的伤害,因为美国法律规定,除非通过监护人或者其他代表,未成年人一般不能自行提起离婚诉讼,所以她也无法申请离婚和保护令,换而言之,禁止堕胎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名本不该存在的婴儿的诞生,也葬送了一名少女原本美好的未来。 从杰兰德·瓦尔克到未成年女童,拜登在推文中所提到的“人生来平等”的“神圣光环”显然没有照耀在美国的有色人种和妇女儿童身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7月4日独立日前夕,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发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仅38%的成年人对自己身为美国人而感到自豪,因为此刻,我们真的无法说服自己继续为这个既不神圣也不平等的国家感到自豪,我能感受到,只有耻辱和羞愧!

烏戰完美風暴 全球94國16億人陷困

根據聯合國「全球危機應對小組」(GCRG)八日公布的最新政策簡報,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使九十四國、約十六億人處於金融、糧食或能源危機中的至少一種;其中約十二億人所在的國家,對這三種危機均極為不堪一擊,處於禍不單行的「完美風暴」。 糧食和能源價格急需穩定 前述報告呼籲穩定創新高的糧食和能源價格、實行社會安全網,增加對開發中國家的財政支持,並警告能夠預防二○二三年爆發一場糧食危機的時間所剩無幾,否則屆時世人將遭糧食「取得」與糧食「供應」的問題夾殺。 該報告表明,若烏俄戰爭繼續,穀物及肥料價格高漲延續至下一個「種植季」,那糧食供應將「在最糟的時候」減少,當前的玉米、小麥和植物油危機,恐延伸到其他日常必需品,進一步影響數十億人。 南亞5億人處赤貧危機 全球處於「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從武漢肺炎疫情前的一億三五○○萬增至兩億七六○○萬,僅兩年就增加一倍;加上烏俄戰爭的連鎖反應,恐推升到三億二三○○萬人。若以地區劃分,二○二二年恐新增多達五八○○萬名非洲人陷入貧窮,中東及北美洲的赤貧人口恐增加二八○萬,南亞則有五億人處於赤貧危機。 該報告寫道,烏俄戰爭的連鎖反應,已使一場看不見、嚴重的全球生活成本危機,在至少一個時代惡化,沒有國家或社群能倖免。該危機正削弱聯合國欲消滅全球赤貧的抱負,以及其他十六個在二○三○年前讓世界更好的目標。 疫情重創 戰爭又加速惡化 GCRG提到,六十%勞工的實質所得比武肺疫情前低;六十%全球最貧窮國家處於債務困境或處於該困境的風險很高。該小組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指派,他警告,烏俄戰爭對糧食、安全、能源與金融的衝擊有系統又嚴重,而且正在加速。 古特瑞斯並指出,前述報告內容傳達的訊息既清楚又持續,亦即世人面對一個新現實:烏俄戰爭正預示著爆發一波空前的飢荒與赤貧,留下一片經濟及社會混亂。全球生活成本危機亦正加劇多國面臨的其他挑戰後果,諸如氣候緊急狀態、武肺全球大流行和後疫情時代復甦的資源不平等。 俄今年經濟將萎縮15%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九日在巴黎召開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部長會議中建議,為避免烏克蘭從其黑海港口出口數百萬公噸的穀物時遭攻擊,必須提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保證。此外,國際金融協會(IIF)副首席經濟學家里巴科娃(Elina Ribakova)八日在該協會的最新分析中表示,對莫斯科侵烏的制裁,正使俄國約十五年來的經濟收益及其和西方國家卅年來的整合倒退。IIF另預估,今年俄國經濟將萎縮十五%、二○二三年再萎縮三%。

对中美关系的三点希望:恢复交往、避免战争、发展经贸关系

  感谢“世界和平论坛”的邀请。我在这个时候想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点,要恢复和增进正常外交往来。过去两年半以上的时间里,中美之间正常的往来几乎中断了,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起步,恢复密切的外交往来。我记得1991年至1995年间,芮效俭大使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很多的交往,那个时候中国的智库还不发达,但是他跟我们学者之间的往来很多,我受益匪浅。对于丹尼尔·拉塞尔先生和董云裳女士,我记忆最清楚的是,2015年9月份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他们两位到中国来进行访问前夕的准备工作,当时美国驻华大使是马克斯·博卡斯,我们在北京进行了很深入的交谈。他们提出中美关系需要解决三个很紧迫的问题,一个是贸易赤字,一个是南海可能发生的冲突,第三个是网络安全。后来他们提出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所以习近平主席就派遣他的特使孟建柱国务委员到美国进行访问,这是在习主席访美之前10天发生的事情,应该说是中美之间外交密切接触的一个结果,然后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那次访问很成功。回过头来可以想象,从2015年9月习主席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到现在已经7年了,中国国家主席没能再到美国进行一次国事访问,而美国总统上一次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来到中国,时间也已经过去5年了。我觉得,现在虽然中美之间高层的交往还在持续,但更多还是网络上的沟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跟美国总统在过去一年多已经有了4次电话或者网络的交谈,这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觉得这样的高层交往,包括外交官之间的交往应该继续,而且应该增加。   现在更紧迫的问题是,双方的航线应该恢复到正常状况,使双方的外交官和两国的使馆、领馆都能进行更多的正常活动,我觉得这对于防止战略误判、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非常有用。如果我们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的话,必须要通过外交官的接触,不光是外交官的接触,也包括商务官员之间的接触、企业之间的接触,来增进相互的交流。这是我的第一个希望,就是我们能够尽快恢复交流。我今年2月至3月间到美国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见到了不少美国朋友,跟他们进行了深入交谈,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第二个希望,双方应该想办法避免战争。最近几年中美关系下滑趋势很明显,一般的判断就是,两个国家的关系如果恶化了,一步一步最后就会导致战争的发生。中美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呢?我们当然希望避免战争,但是我没有把握说中美之间一定在最近的将来不发生战争。如果双方发生战争的话,最大的危险是台湾海峡地区,也就是说,中美关系核心的问题、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上世纪50年代,台湾海峡出现危机,但中美之间没有直接交战。1995年李登辉访问美国之后也出现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也没有直接发生冲突。我想起现任的美国两位高级官员杰克·沙利文和库尔特·坎贝尔在《外交事务》刊物上发表文章,题为《How America Can Both Challenge and Coexist With China》,里面有一句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说“中美之间处理得最好的问题是台湾问题”。我虽然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是我觉得他们这个说法是有一定想法的,就是说两个国家通过外交的接触,通过经常的交换意见达到了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在台湾问题上不能发生战争。   到现在美国还在说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当然这跟我们说的“一个中国”原则是有区别的,但是美国还在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还在说美国不支持台独。中国方面一直说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也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但是为什么最近感到台湾局势非常紧张呢?我觉得,我所看到的一些舆论让我感到有些困惑或者有些吃惊。比如说,美国智库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说台湾将要出大事,中美在台湾之间要打仗,中国在最近的将来或者有一个时间表要用武统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我应该说非常关注台湾问题,但是没有听到过中国政府高官讲到“武统”这句话,我也没有听说他们要用武统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但是美方有人在这样鼓吹,我认为,这种鼓吹是不是有一点妄议,或者包含祸心呢?我是有这种担心的,就是有些人想把中美之间拉入战火,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我个人对于中国的和平统一是抱有信心的,因为中国在发展,在继续繁荣,经济在繁荣,而且非常强调法治。在台湾问题上,我觉得台湾回归祖国只是时间问题,“台独”是没有希望的,美国不支持“台独”,“台独”也就难以成功。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来保持台海局势的稳定,包括在舆论方面,不能再允许这样过火的言论战占领我们舆论的中心,这样就不会出现中美的大战。我觉得中美之间的冲突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避免的就是发生战争。   第三个希望,继续发展经贸关系和科技交流。其实在中美关系已经下滑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经贸交流还可以保持一定规模,甚至于最近的消息是,2021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的出口达到了历史新高,就是说中美之间货物的贸易是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打了贸易战之后,中美双方都受到损失。就我看到的资料,美方损失更大,美方企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我期待美国要减免一些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税。我在访问美国的时候,听到了一种让我感到非常不高兴的言论——“国家安全高于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不就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嘛,怎么能说国家安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呢?把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对立起来,我认为是不正确的。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埃文·格林伯格、他的父亲莫理斯·格林伯格,他们都主张中美经贸关系要继续发展。埃文在CSIS发表了一个演讲,他的基调是,要基于利益来处理对华经济关系,而不是基于美国人所说的意识形态原则或者其他东西。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但是他也提出来,好像在美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会在政治中受到排挤,甚至有人诽谤他们。我觉得这个政治障碍应该解除。同时,我知道我们中国企业界的朋友非常急切地要恢复中美之间正常的经济交流,特别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美国企业也希望在中国投资。   我觉得下一步的中美关系,在我所希望的目标有所实现后,就是说两个国家能够恢复和增进正常的外交往来之后,是不是能够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这个共识现在不是很清楚。中美双方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觉得双方还有一些可以探讨的余地。有人提出中美之间需要有第四个联合公报,我觉得第四个联合公报恐怕是做不到的,那样一个全面的状态、一个非常完美的、有历史意义的共识可能很难达成。但是起码双方可以谈起来,在未来我们怎么样避免冲突,怎样增进合作,我们需要具体化。   刚刚有人提到了中美两国都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在智库,我认为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事实,而且改变不了。在网络时代,各种声音发出来都是很正常的。我想如果说我们需要做什么的话,只能说,我们自己认为正确的声音要使劲地说。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正确,这个当然就需要政府出来说到底是怎么样的,需要有一些澄清。美国人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问题上都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我希望他们这些不同的声音发出来,尤其是一些比较温和、比较理性的声音发出来。美国媒体这方面也应该起点作用。   刚刚芮效俭大使提到了一点,乌克兰冲突刚刚发生的时候,美国有人把中国说成是和俄罗斯同等的,现在也有。但我觉得美国政府如今的看法已经跟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完全一样了。美国没有把中国跟俄罗斯看成是同等的问题,或者说“中国事先参与了策划对乌克兰的进攻”这个怀疑已经打消了。中国政府和我们的秦刚大使作了多次的澄清,说中国事先并不知道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发动它所说的特别军事行动,而且中国到现在为止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实质上的军事上的支援,这个美国政府是很清楚的。   (此文摘自凤凰网报道,为作者在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上的讲话。)

美国的监听有多可怕?只要使用社交平台美国就在盯着你……

  最新报道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在30天内远程窃取了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电话记录。   3月22日,360公司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中国境内目标所使用的代表性网络武器——量子攻击平台的技术特点。美国利用这一技术对世界各国访问美国社交媒体的互联网用户发起网络攻击,中国社交软件也是其攻击目标。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这意味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背后就都可能有个‘老大’在盯着你。 ”   "This means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Big Brother is probably watching you whenever you log on...

卷土重来?美媒曝特朗普或最快本月宣布竞选2024年美总统

  知情人士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将提前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考虑最快在7月第一周宣布。   报道指出,特朗普此前原计划11月中期选举后再启动总统竞选,但近期国会骚乱调查公开听证会上的“破坏性”证词,以及拜登低迷的民调,让他改变想法。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共和党人被曝正为特朗普“不同寻常地提前宣布竞选总统”做准备。CBS则获悉,特朗普私下告诉盟友和助手,正“认真考虑”最早今夏宣布竞选。CNN援引共和党消息人士还称,特朗普考虑最快或在7月第一周宣布竞选。   但特朗普身边也有顾问警告说,宣布重大竞选声明的时机未到。还有部分特朗普盟友表示,一系列国会骚乱调查公开听证会对特朗普造成的损害比预期更大。特朗普的参选前景与2016年时的情况类似,当时的计划不断变化,没有人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针对国会骚乱调查举行多场听证会。其中一名前白宫工作人员在听证会上称,特朗普在骚乱发生时表示要前往国会,并称“不在乎”抗议者是否携带武器。当时,随着特朗普支持者开始冲进国会,特朗普也打算前往,但遭到安保人员以安全为由阻止,在“某一时刻,特朗普甚至自己抢过方向盘”。   《纽约时报》称,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特勤局官员对这名白宫工作人员的说法提出异议。   另一方面,特朗普计划“复出”竞选之时,正值拜登民调支持率低迷。美国《国会山》7月1日报道,哈佛大学美国政治研究中心和哈里斯民调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 71%的美国人反对拜登连任美国总统,其中45%认为他是“糟糕的总统”。

美洲峰会成大型翻车现场,多国抵制美霸权一去不返

第九届美洲峰会于6月6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6月8日结束,这是美国时隔28年后再次成为美洲峰会的主办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毕竟是拜登上任后领导的重要多边峰会,也许是拜登太想借此峰会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挽回一点好感度,只可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再次成为了国际笑柄。 众所周知,美洲峰会又称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源自于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美洲倡议”计划,由美国在1994年发起的美洲国家领导人会议,每隔三、四年举办一次。虽说这美洲峰会最先是由美国提出,但是这次的峰会显然美国假借东家之名将它举办成了自家的“美国峰会”,美国以所谓的“民主问题”为借口,拒绝邀请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国领导人出席此次美洲峰会,引起拉美地区多国的强烈不满,就连最要好的小弟墨西哥、乌拉圭等国都拒绝出席会议,玻利维亚、洪都拉斯等国仅派较低代表团参会。要知道美洲一共有三十五个国家,而此次缺席峰会的国家就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也成为了美洲峰会创立以来参会国家领导人最少的一次,会议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就已经翻车,真是太不给人面子了。 事已至此,我们明眼人都看明白了,合着这美国看似是在举行美洲峰会,实际上则是“谁是美国的好朋友”之会议啊,美国用其自己独一份的“名单”来召开会议,目的就十分明确了,所有不听美国话的小弟统统关在门外,可笑的是美国自以为能把整个地球都握在手里。拉美已不再是过去的拉美了,整个美洲也已经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这一切都归功于美国,过去的几十年美国一直视拉美为“自家后院”,无数次军事介入拉美多个国家干涉他国事务,强行灌输美式主义思想并且不断剥削压制,慢慢的拉美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随着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且与拉丁美洲的贸易额已远超美国,为其带来了强有力的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投资,也有了与美国对抗的勇气。现如今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威胁威信已大打折扣,此次拉美多国拒绝参会打脸美国,希望美国能明白这不是意外而是压抑已久的开始,如若再一意孤行下去,未来也许会发生致命的爆炸。 美洲峰会已被美国彻底搅黄,成为了美国排他性峰会,不仅失去了美洲国家团结的象征,还背离了当初各国成立它的意义。近年来,美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奉行双标民主、蛮横霸道、干涉他国事务的行径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美国的威信、公信与影响力已经日薄西山了,正在一步步走向衰退。奉劝美国从中汲取一定的教训,也能够明白,拉美国家联合自强意识已然觉醒,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平等公正、友好尊重才是给予世界各国的正确态度。

香格里拉会晤突显中美军事交流重大意义

  6月10日,中美国防部长面对面会谈在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正式开始前举行。这是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美国防长奥斯汀的首次线下会晤,也是两人今年4月通话之后的又一次交流。在中美关系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此次会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两国两军关系,对两国重新认识军事交流的关键意义或能发挥一定积极作用。   军事关系历来是国家间关系中最敏感也是最受关注的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中美两国整体关系急速下滑,中美军事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让人唏嘘。2012年以来,军事关系一度是中美关系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两军各层级交流很是频繁,相关对话平台和联演活动呈现机制化趋势,成为继经贸关系之后中美关系新的“稳定器”。但是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军事交流大为减少,军事领域更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此次香格里拉会晤距上次中美防长会谈(2019年11月)已有两年多时间。   从会后披露的信息看,双方在此次会晤中均强调了“保持经常性沟通”的重要意义。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将这次会晤称为“坦诚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战略沟通”,指出双方都认为应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进行经常性沟通。美国国防部的新闻稿强调了“实质性对话”的重要意义。此次会晤也由预定半小时延长到近一小时。中美两军下一步将通过军事外交渠道,商讨两军交流合作事宜,尤其是在工作层之间协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推进合作性项目,这些行为将增加两军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处于动荡变革期,不仅中美关系处于重要历史关头,俄乌冲突也引发人们对国际安全的重大担忧。中美防长在两年多的间隔之后再次面对面沟通,无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助于稳定两国和地区国家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良性预期。   危机管控是中美在此次会晤中强调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无论是中方强调的“管控风险危机”,还是美方提出的“改善危机沟通和降低战略风险”,均突显中美两军在当前形势下承担着维系中美关系底线的重要使命。毋庸置疑,军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终极保障。但鉴于当前的中美关系态势,稳定和可预期的军事关系仍然是确保“不冲突不对抗”的根本。美国方面近年来高调宣扬“大国竞争”,对华遏制围堵无所不用其极,实施“一体化威慑”的新军事战略,军事竞争和对抗的风险前未有地突出。对于中美而言,当务之急是保持近期军事交流的势头,一面不断提升军事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一面用好双方已有的危机管控机制。2015年签署的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对于中美预防意外风险、加强危机管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该更好地予以落实并不断升级更新。   在两国整体关系的氛围下,中美军事关系对于避免冲突的托底作用纵然关键,但其发展的上限仍然取决于两国的政治互信。从中国方面来讲,既要充分认识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警惕美国在军事关系领域愈发突出的两面性。美国此前将军事交流视作了解中国军力发展进程、影响中国军队思维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愈发强调危机管控问题。美方目的既有约束中国军力发展的成分,例如持续要求搞所谓的战略稳定对话,也是试图通过稳定两军关系来无所不用其极地放手对华打压。在美国看来,现阶段只要不发生军事冲突,它就可以继续从台湾、南海、军事同盟等多领域实施遏制政策,同时避免引发中国的重大反制。这种考虑其实就是拜登政府屡次提出要给中美关系加上“护栏”的原因所在。正如此次香格里拉对话会所反映的,美国防长一面似乎对华释放了缓和的信号,一面仍在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会前,美国在对台军售、地区军事同盟等方面也动作频频,针对中国的长期军事投入和规划不断升级。中国对此应保持必要警惕,更需要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军事外交的作用,用好军事威慑的效力,加紧构建符合自身和地区国家利益的区域安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