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重建联系”,美国应拿出诚意
又一名美国高官将访问中国。7月6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耶伦将访华。《纽约时报》、美联社、英国《卫报》、路透社等众多外媒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外媒的高关注度从一个侧面表明世界对“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改善关系”的期待。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盼。美方应以诚意加强对话、开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止跌回稳、重回正轨。 这是耶伦首次以财长身份访华,也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华的拜登内阁成员。早在今年1月,美媒就一再放风,称耶伦将会访问中国。耶伦本人也多次就访问中国一事做出积极表态。在如何看待中美经贸关系方面,耶伦近期一系列表态释放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今年4月,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中美两国经济“脱钩”将是“灾难性的”。6月,耶伦在美国众议院的一场听证会上再次表示,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将是灾难性的,是一个大错误。她还表示,“我当然不认为扼杀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符合我们的利益。中国成功地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我认为我们应该为此鼓掌。” 根据中美近期互动的情况看,这些缓和表态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到行动上还有待观察。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如何处理中美经贸关系上传递出相当矛盾的信息。一方面,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等在内的美国领导层不断强调美国并不寻求遏制中国、美国希望稳定中美关系;但另一方面,美国将1300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各类管制和制裁清单,加征关税、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等措施纷纷出台,贸易战还没完,又打产业战、科技战。美国政府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派,显然连美国媒体也忽悠不了。《纽约时报》在一篇关于耶伦访华的报道中说,“拜登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试图限制中国获取半导体技术、生物技术和敏感技术,这些技术为机器人、人工智能和高端计算等提供动力。” 德国之声网站日前援引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卡特勒的话说,中国在观察的是,美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表明“‘脱钩’和遏制中国并非美国的终极目标”。在这方面,美国可做的工作显然很多。比如,美国政府应当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据统计,当前中国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是7.1%,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是19.7%,而即便是在如此不平等的情况下,中美双边贸易额仍在2022年创下6900多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事实已经证明,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武器的后果实际上最终落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令白宫和美联储焦头烂额的高通胀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政府至今仍不愿放松这一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美方应尽早取消对中国加征的301关税,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停止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限制,为两国企业扩大贸易合作、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创造有利条件。 耶伦近日接受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采访时表示,她此次访华“希望重新建立联系”。如果美方真心寻求“重新建立联系”,就应该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坚持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美媒又开始放风:美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
据彭博社27日报道,多名熟悉行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这也将使她成为继布林肯之后,今年第二位访问中国的拜登政府高官。 报道称,对于美国财长访华,外界预期已久,耶伦4月时曾说,这次行程将在“合适时机”进行。由于耶伦访华行程尚未被公开,上述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另一方面,报道还称,一名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还要发布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可能将阻止美国企业在中国某些领域的投资,目标是最早在7月底公布。 据媒体此前报道,拜登计划签署一项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领域可能面临全面投资禁令。美国“AXIOS”新闻网5月26日报道称,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发布该命令,但白宫发言人拒绝就确切时间发表评论。 对于拜登政府计划签署行政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5月11日表示,限制本国企业,并意图胁迫盟友伙伴共同限制对华投资,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果消息属实,中方将坚决反对。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共享发展机遇。 关于中美接触,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在中国外交部5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据报道,美方正努力促成同中方各部门官员进行通话或会见,中方如何看待美方加强接触的努力?有人称中方反应不够热情,这种说法是否恰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欧美高官接连访问非洲,美国想提供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选择”?
“耶伦前往非洲之际,美国正寻求对抗中国影响力。”彭博社日前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在当地时间17日启程访问塞内加尔、赞比亚和南非,这对美国政府重振与非洲大陆的关系、应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第二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才过一个月,耶伦就展开此次持续11天的访问行程。路透社称,她是拜登内阁中首名进行“长时间非洲之旅”的成员。耶伦将在访问期间与三国政府官员、私营企业代表讨论有关能源、粮食安全、债务、基建投资等议题。美国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称,“我们相信,非洲经济增长将在未来数十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报道,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将会见耶伦,后者计划在本周五发表被美国财政部称为“有关美非经济关系的重要讲话”的演说。萨勒目前担任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塞内加尔预计是今年非洲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也计划与耶伦见面。在南非,耶伦预计将与拉马福萨政府讨论能源转型话题。报道介绍称,南非刚刚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这一由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组成的合作机制可能正寻求吸纳新成员,以此“增强其制衡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全球主导地位的作用”。 不少外媒提到,耶伦启程前往非洲访问的前一天,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秦刚刚结束对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和非盟总部、阿盟总部的访问。在非洲议题上,西方舆论总带着一种对华竞争心态。对于耶伦此次访非,有分析称,美国希望在美非峰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与这片大陆的关系,他们试图强调,除了依赖中国,非洲还有其他发展途径。路透社也说,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活动规模大约是美非之间的4倍,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华盛顿想要为非洲国家提供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选择”。 耶伦近日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称,美国长期致力于与非洲进行合作,“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事实上,美国经常被批评缺乏与非洲接触。据中东“观察”新闻网报道,自2014年以来,华盛顿在非洲的直接投资从690亿美元下降到2021年的448.1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称,去年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贸易额为643亿美元,相较于2008年的数据骤减了一半。 上周,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也在中国外长秦刚之后,刚刚对埃塞俄比亚共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德国之声”评论说,她们致力于恢复与该国此前趋冷的关系,欧洲正密切注视着中国增加在非洲影响力的努力。“围绕非洲的赛跑。”德国《商报》日前刊文说,德法外长对埃塞俄比亚的访问试图传递“我们在这里,非洲对欧洲很重要”的信号。
没时间了!在这个对华战略上,拜登只剩最后一个月
原创:戎评说策 来源:戎评(ID:rongping898)美国政府这两天因为通胀的事儿,头都快抓烂了。这不,前几天拜登把财政部长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叫到白宫开了场闭门会议,具体内容是什么咱不得而知,但会议结束后,财政部长耶伦就一个劲地将通胀的锅往自己身上揽,她是这么说的:我对于通胀将走向何方的看法是错误的,美国经济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冲击,这推高了能源及食品价格,供应链瓶颈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当时我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去年11月,面对通胀数据以31年来最快速度的上涨,耶伦信誓旦旦地说通胀应该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但进入2022年后,美国通胀数据依然每月屡创新高,1月7.5%,2月7.9%,3月8.5%,4月8.3%,再这样涨下去,还没等到中期选举美国物价就炸了。但问题在于通胀真是耶伦一人之锅吗?非也!戎评早就说过,美国通胀搞成今天这样子,短期内根治是不可能的,我都能看出来身为美联储前主席现财长的耶伦看不出来吗?其实,美联储早在2021年初就意识到通胀开始走高了,所以在拜登上任后的第二个月,便有人建议停止货币刺激政策,给CPI降一降温,但拜登此时心里有自己的算盘。首先是美股的问题:美国的疫情是薛定谔的猫,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发一波什么时候消停一波,假如停掉货币刺激政策后遇上新一轮疫情,美股岂不是分分钟一泻千里?不论是民主党抑或是拜登自己,肯定接受不了刚上任美股就崩的情况。其次是财政的问题:以往政府搞大动作需要钱的时候,不仅流程繁琐,还容易被国会卡脖子。但如今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白宫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财政环境,而拜登新官上任又有一揽子方案急需财政支持,这意味着保住宽松的货币政策就等于保住新政府要钱的低门槛。所以,与其说通胀是耶伦一人的锅,倒不如说是整个拜登政府的锅!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把耶伦推出来背锅,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通胀造成的负面形势对民主党已经非常严峻了,盖子捂不住了!美国历年通胀率盖子确实捂不住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会有新的生力军再度推高美国通胀。来看一条新闻: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候预测中心近期表示,今年美国夏季将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但不会有太多降雨,该机构进一步强调,从六月到八月几乎整个美国本土的气温都会高于正常水平,而在此之前,美国西南98%以上的地区已处于干旱状态。干旱首当其冲影响的是粮食产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估计,由于西南干旱叠加夏季极端高温,美国冬小麦的产量预计下降25%以上。换言之,今年年底美国的粮食价格又会小涨一波。接下来是电力系统!毋庸置疑,持续高温的天气,会导致从企业端到居民端的社会面在短时间内对电力提出巨大的需求,毕竟绝大多数的城市一到夏天,没有空调根本受不了,反正我在武汉是这样。而美国电网是什么样子大家也是知道的,需求同时大规模爆发,电网嗝屁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大。负责监督电力基础设施健康状况的监管机构NERC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在2022年的报告中指出,今年夏天极端高温天气和持续干旱情况或将导致全美大部分地区电网瘫痪甚至是崩溃,其中德克萨斯州、西海岸和西南部的风险较高。一旦美国电网爆发大规模瘫痪危机,那事情就真没法收拾了。一方面,电力供需矛盾传导至下游会无限拔高美国居民的用电成本,去年德州电力危机,居民端电价暴涨200倍,搞得德州老百姓苦不堪言。不过冬天还好,付不起电费的,可以靠添衣服和生柴火解决,但夏天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你去街上问问有几个人受得了城市的高温闷热,硬着头皮买高价电费开空调是必须的,生活支出成本平白无故多出一个吞金兽,居民通胀不又上去了吗?另一方面,电力危机还会限制企业端的生产活动,还是以去年德州电网崩溃事件为例,当时有包括巴斯夫、陶氏化学、英力士、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利安德巴赛尔在内的一大批化工企业减产限产,结果推动美国燃油价格在年中的时候小涨了一波。而这次NERC给出的警告是全美大部分地区电网有瘫痪风险,所以,本次电力短缺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同样是全国范围内的。美国本土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多是能源企业,燃油是其核心产品之一,而在美国家庭支出成本结构中,与燃油密切相关的交通出行又是仅次于住房的第二大支出成本项,也就是说,企业端的这一轮电力危机走下来,最终多出的成本仍要转嫁到美国居民的头上。眼下的通胀危机还没有解决,马上又要多出新的生力军,关键是还有半年就中期选举了,拜登必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但这个交待不能是自己,否则下半年各种天灾人祸集体爆发,那就不是中期选举后民主党能不能维持在国会微弱多数优势的问题了,而是拜登政府能不能平安度过第一任期的问题。交代也不能是美联储,一来鲍威尔是共和党人,不会为民主党背锅,况且美联储早给白宫建议过收紧货币政策,是拜登自己嗑上瘾了;二来拜登政府后续的经济政策需要仰仗美联储的支持。思来想去,只有财政部长耶伦是最适合的背锅侠,既是民主党人,给了民众一定的交代,又是美联储前主席,能够最大化地撇清和拜登政府的责任,因为这个机构在名义上是独立运作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总统拜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事实上,尽管美国的高通胀在短期内无法根治,但还有两个治标的方案可以把危机往后再拖一拖。一个是尽快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俄乌战争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胀水平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注意看下图,美国食品CPI指数和能源CPI指数,在战争爆发后均有明显上涨的趋势,虽说幅度不是很大,但雪上加霜的感觉总是有的。俄乌战争要是能快点结束,拜登把通胀拖到中期选举之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老实说,美国当前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暧昧了,有些人已经不想继续打下去了。在5月23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战略界元老基辛格表示俄乌双方要在未来两个月内展开谈判,以免造成不容易克服的动荡和紧张,他还特别强调边界应该恢复原状。对此,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这是指恢复2月份战事开始前的乌克兰边界,即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于南部克里米亚地区以及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的主权地位。说得再直白一点,基辛格想劝美国以默认现状为代价,换取俄罗斯停止战争!很多人都觉得基辛格脑子瓦特了,泽连斯基更是直接开喷,怒斥所谓的和平提议是新世纪的慕尼黑协议,是绥靖主义。但诡异的是,5月底,之前还嚷着解除普京权力的拜登突然在纽约时报撰文称不寻求普京下台,这前后对比下来态度明显软化了很大一截儿。紧接着,CNN6月3日爆料称,美国正在和英国欧盟等盟国会面,试图为结束这场冲突制定计划。基辛格前脚刚撂下谈判的命令,后脚媒体就传出美国在制定停战表的风声。巧合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这一点足以证实,美国内部确实有一批人不想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了。他们有这种退却的想法并不奇怪!美国炮制乌克兰战争的动机之一,是想把俄罗斯拖垮,但普京准备实在是太充分了,背后又有一批高人操盘,一季度经常账户盈余趁着俄乌战争扰乱全球能源供应市场狂揽9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0%,敌人越打越有钱,这个仗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不如顺坡就驴先停了,既断了俄罗斯赚钱的野路子,又缓一下国内的通胀,一箭双雕嘛。我估摸着演员司机应该也是听到了啥风声,所以才跳得这么高,国家利益领土主权啥的都是虚的,他真在乎国家利益就不会疯狂挑衅俄罗斯了,真正原因估计是担心美国妥协了自己要沦为牺牲品。另一个是取消对华加征关税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已使美国公司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这些成本兜兜转转最后算在了老百姓头上,数据显示,美国家庭每年要为此多增加1300美元的额外开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三月份的一篇报告中提到,取消对华关税可以使美国的通胀降低至少1.3个百分点。虽然很小,但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经济顾问的杰森弗曼说得很清楚,这是白宫目前拥有的最大最管用的工具,不论是加息抑或是其他手段,效果都没有取消关税来得直接。现在,因为该不该取消对华关税以缓解通胀压力这件事儿,美国政府泾渭鲜明地形成了两个阵营,这是拜登上台后还未出现过的。反对取消关税的是以贸易代表戴琪为首的白宫派,主要成员包括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反对取消关税的理由是高关税仍然是保障美国就业岗位和吸引企业来美投资的重要手段,同时对规范我们所谓的不公平竞争也有一定作用。凯瑟琳·戴认为关税鼓励对美国行业的投资,如果这些行业没有免受中国不公平竞争的保护,这些行业的吸引力就会降低,也不希望以牺牲该国长期经济环境为代价而放弃关税来解决眼前的通胀问题。——华盛顿邮报不仅如此,戴琪还主张拜登政府应整体性地重构对华经济政策,并延续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手段,但这个手段应具有战略性,即有针对性地使用关税武器而非特朗普那样一揽子乱炸。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支持取消关税的是以财政部长耶伦为首的国务院派,主要成员包括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达利普·辛格。支持取消关税的理由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都是刚需的,过去四年中美日益高涨的贸易额便是最典型的证明,既然从中国进口商品不能减少,那通过高关税阻止中国商品进口来保障美国就业岗位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了。再则,现目前影响美国就业形势的不是中国制造,而是政府发的钱太多,大家都没心思工作,仅今年三月,美国就业市场上的劳动力短缺超1100万。所以为什么不取消关税?美国岗位空缺超1000万美国劳工统计局网站截图其实,不论是白宫派的戴琪,抑或是国务院派的耶伦,他们仅仅是围绕通胀问题在税言税,而作为最终决策者的拜登,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关税是美国对华竞争的标志性战场,是打响中美由合作转向竞争的第一枪,倘若拜登取消关税则意味着美国承认战败了,这么大的政治代价他敢不敢背,背不背得起还当别论。但留给拜登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七月份关税就会自动到期,届时他必须在取消和保留间做出选择。取消,美国的通胀还能有机会苟延残喘,只是拜登要背大黑锅了。保留,下半年通胀叠加电力危机大概率崩盘,别说拜登,民主党都会完犊子!可话又说回来,不管俄乌是战是和,不管关税是取消还是保留,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你今天不准备棺材,明天总要准备的嘛,咱看戏的等得起,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