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瑞士大使:若在乎瑞中关系,瑞士就应避免跟风对中国实施制裁

  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表示,瑞士如果在乎瑞中关系,就应该避免跟随欧盟的脚步对中国实施制裁。      王世廷5日接受《新苏黎世报》采访时表示:“任何真正在乎两国友好关系并制定负责任政策的人,都不会同意制裁。”他补充说:“如果瑞士实施制裁,局势将朝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中瑞关系将因此受损。”   去年3月22日,欧盟、英国、加拿大分别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宣布对有关个人及实体实施单边制裁。同日,美国宣布制裁中方两名新疆官员,声称是对欧盟与英加两国制裁措施的补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时回击称:“必须指出,这几个国家自封人权‘判官’,充当人权教师爷,但自身在人权问题上劣迹斑斑。他们没有任何资格指责中国,甚至将自己犯过的罪、做过的恶强加给中国。”   据欧洲媒体报道,俄乌冲突以来,瑞士闻名于世的“中立立场”似乎有所动摇,瑞士国内不少声音认为,是时候重新定义“中立”了。瑞士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处国务秘书加布里埃尔·茵艾辛今年7月曾宣称,如果解放军攻台,“瑞士可能会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对中国的制裁将比对俄罗斯的更激烈,但我希望永远不会走到这一步”。   “德国之声”称,1950年,瑞士是首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2010年至今,中国一直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外媒曝光美俄高官多次“秘密接触”,主题是降低核战争风险

  据路透社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俄罗斯高级官员近日进行了数次“秘密接触”,以降低俄乌冲突外溢或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   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称,在核紧张局势中,拜登助手与俄罗斯官员进行谈话   报道称,有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官员透露,近几个月来,沙利文与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助手尤里?乌沙科夫、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进行了“秘密接触”,相关会谈并没有对外公开。   路透社称,白宫方面拒绝就该报道置评,只是用一份据信来自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的声明回应称:“会谈很多事情。”此外,《华尔街日报》称,披露消息的官员们没有说明这些对话进行的具体时间和次数。      路透社介绍,近几个月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高层接触很少公开,因为华盛顿方面坚称任何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会谈都应该在莫斯科和基辅之间进行。报道还提到,沙利文于上周五(11月4日)访问了基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外媒放风上述消息之际,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5日发出爆料文章,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拜登政府正在私下鼓励乌克兰领导层发出对与俄罗斯谈判持开放态度的信号,放弃那些公开拒绝参与和平谈判的表态。不过,报道称,美国官员的目的并非要把乌克兰推上谈判桌,而是在“其他国家”担心俄乌冲突会持续数年的背景下,希望基辅政府能借此姿态得到更多“其他国家”支持。《华盛顿邮报》认为,这种情况表明,拜登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变得非常复杂。

为何总是“美国点火、欧洲埋单”

  曾被欧美双方看重的跨大西洋合作伙伴关系正在“显出原形”,其所反映的本质恰是美欧间多年来“仆从”与“反仆从”根本性矛盾。这让欧洲不能不深刻反思:既然是伙伴,为何每次都是“美国点火、欧洲埋单”。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法国天然气出口增长421%,仅8月份液化天然气价格就不可思议地增长了1094%。而欧洲却在美裹挟下,持续加码对俄制裁,甚至以“断腕”气势限制俄进口能源,直接诱发欧洲能源供应危机,通胀飙升。欧洲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通胀率已升至9.9%,再刷纪录。   面对美大捞战争红利,疲于应对各类危机的欧洲仿佛刚刚如梦初醒。当地时间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期间抨击美国在贸易与能源政策上大搞“双标”,指出“美国在其国内市场降低能源价格,却以国内价格三倍至四倍溢价出口欧洲天然气,甚至对某些领域企业的国家补贴已高达80%”。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暗讽,“欧洲的盟友美国以过高溢价向德国出口天然气,正在大发‘战争财’”。   如果说能源上的损失可被辩解为美国盟友的战术误伤,那在经贸领域的“趁火打劫”,则使美难掩其大肆收割欧洲红利的贪婪本质。   面对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价格飞涨与通胀高企不下,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向美迁移,涉及制造业多个领域,特别是化学品、电池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并带动欧洲高科技人才外流。荷兰化学品公司高管评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向美迁移是显而易见的”,而该公司刚刚宣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扩建一家合成氨工厂。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也曾以汽车行业为例警告:“欧洲必须更好地保护其汽车工业免受主要合作伙伴的‘保护性’与‘侵略性’影响。”在欧洲目前这种产业“被动空心化”趋势下,盟友美国反而宣布了包括《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等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措施,企图强化自身能源价格稳定、企业政策可靠、绿色转型支持的诱惑力,无异于对欧洲产业与制造危机“火上浇油”。   这种“美国点火、欧洲埋单”的“仆从定位”在过往美欧关系中屡见不鲜。相信欧洲一定不会忘记:在商业领域,美国在“欧洲猎场”大搞长臂管辖,借“阿尔斯通案”掠夺欧洲财富;在数字科技领域,美国通过“GAFA”巨头长期侵蚀欧洲税基,挤压本土科技企业发展;在数据领域,美国通过臭名昭著的“棱镜门”计划对欧洲多国领导人进行长年监听,将欧洲数据安全视如无物,甚至此前还在和欧洲就“个人数据传输”议题讨价还价;在气候领域,美国手扯“气候大旗”;在俄乌冲突这一敏感时刻,公布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形成对欧洲资本、人才与技术的强大吸力。法国外长科隆纳警告:“这将使美欧经济体间出现巨大的不公平竞争。”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喊话:“美国不能破坏欧美间的公平竞争环境。”   跨大西洋合作伙伴关系远没有美国描述的那样美好。以美方固守全球霸主地位与欧洲谋求战略自主道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结构性分歧,像一颗颗锋利的尖钉深深嵌插在所谓“共同价值观”的虚无缥缈的基石上。美方的合作实质是美方单赢,美方的伙伴定义也不过是“仆从定位”。真正的伙伴不会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制造人道主义灾难,并将自己的盟友拖入战争陷阱,使自己的伙伴面临外部动荡、难民潮冲击、极端思潮泛滥等连带风险。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以全球共同发展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命运为己任,坚持平等、互利、共赢原则,尊重彼此主权与发展利益。欧洲目前需要以清醒视角区分“真正的朋友”与“虚伪的伙伴”,并以强大魄力与决断走真正的“欧洲自主”道路,这也将是考验欧洲领导者决心与魄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