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中东行想孤立中俄未被响应,美媒:他将中东局势带向更危险方向

  美国总统拜登7月16日结束了他为期4天的“中东首秀”,他先后访问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并在红海之滨的吉达主持了地区国家“安全与发展”峰会。但媒体对拜登中东之行的评价与预测一样糟糕。路透社称,除了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碰拳显示美沙关系的艰难修复之外,拜登几乎是“空手”离开中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7日称,拜登没能从沙特获得增加石油产量的具体承诺以缓解通胀,也没有在缓解巴以冲突问题上取得一点进展,他返回华盛顿时“没有任何可以向国内民众展示的成果”。在吉达举行的峰会上,拜登热切地向中东各国领导人保证,美国不会“离开”该地区,“留下一个由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填补的真空”。而在俄乌冲突扩大了美国与中东产油国间的裂痕之际,华盛顿在中东拉一个“新群”的企图遭到了这些国家的警惕和回避。《纽约客》杂志称,拜登的中东之行“划出了新的战线”,他将美国政策和中东局势带向了“更加危险的方向”。      拜登刚走,巴以又开打   “拜登中东之行草草收场,似乎是虎头蛇尾,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6日这样评论。在访问巴勒斯坦时,拜登承诺美国为实现“两国方案”而努力,但没有给出具体细节。华盛顿中东研究所专家埃尔金迪评论说,拜登未能像奥巴马、布什和克林顿那样提及“结束占领”的必要性,“如果拜登连‘占领’这个词都说不出来,谁能想象本届政府可以达成两国解决方案?”美国“政治”网站称,拜登甚至都没能宣布重新开放在耶路撒冷的美驻巴勒斯坦领事馆(于 2019 年被特朗普关闭),“导致阿巴斯阵营的挫败感”。而在拜登结束对巴以地区的访问仅仅几小时后,以色列国防军就分享了多枚火箭弹从加沙发射到以色列的视频,16日晚些时候,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目标发动空袭报复。   以色列和沙特之间开通直航被认为是拜登此访屈指可数的成果之一。沙特民航局16日宣布,将向所有航空公司开放其领空,为更多往返以色列的飞越航班铺平道路。以色列看守总理拉皮德称此举是“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但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称:“在与巴勒斯坦达成两国解决方案之前,沙特不会与这个犹太国家关系正常化。”《以色列时报》称,这与拜登的说法相矛盾。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还告诉记者,沙特开放天空并非出于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愿望,推动因素是该国成为全球创新和重大体育赛事中心的雄心。   沙特只答应“加100万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访问中东是为了寻求解决国内最高政治问题之一——高油价的办法,但这次访问并没有立即宣布增加石油产量。   “拜登的沙特之行没有促成沙特作出增产的承诺,但美国官员表示,他们相信沙特将领导欧佩克+联盟达成一项缓慢增产的协议”。《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称,拜登在访问期间表示,他在“竭尽所能”增加对美国的石油供应,“预计这将会发生”,沙特人“也有同样的紧迫感”,预计“将在未来几周”看到进一步的措施。而据德新社16日报道,沙特王储承诺将把原油日产量潜能从1200万桶提升到1300万桶。但王储同时指出,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路透社评论称,拜登空手离开该地区,只寄希望于欧佩克+在8月3日的会议上提高产量。彭博新闻社17日称,这意味着油价上涨要等到早秋才会调整,而美国汽油价格的任何下跌都将影响11月的中期选举。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海湾国家是否会提高产量。   “德国之声”17日称,拜登可能重新调整了与中东权力掮客的关系,但这对民主党在美国的中期选举前景没有什么帮助。对于正在因物价飞涨而苦苦挣扎的美国人来说,中东的政局“离家太远”。许多人认为,总统更应该关注汽油价格,而不是维持美国在全球权力游戏中的外交成本。   “与中美同时发展积极关系”   在此次中东之行中,拜登与沙特王储看似亲密的互动照片受到最多关注。CNN17日称,拜登因为在吉达与沙特王储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中碰拳而受到严厉批评,包括民主党人在内。美国《中西部论坛报》16日称,拜登曾经想把沙特变成“贱民”国家——那么为什么他现在要和沙特的“专制统治者”碰拳呢?批评人士认为,碰拳帮助恢复了36岁的穆罕默德王储在世界舞台上的声誉。拜登确实在会面时向沙特王储提出了被杀记者卡舒吉的问题,但遭到王储“呛声”,他向拜登提出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人权问题,以及不久前被以军打死的巴勒斯坦女记者问题。   “政治”网站16日称,拜登总统为期4天的中东之行清楚地表明,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冷酷追求国家利益”时被“牺牲”了。文章说,拜登访问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是为了参与一场“伟大的博弈”,即在俄中“强势介入”的中东地区寻求更大的立足点。访问期间,拜登至少两次公开宣称:“美国绝不允许俄罗斯和中国填补真空。”在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以及美国、埃及、约旦、伊拉克领导人参加的“安全与发展”峰会上,拜登强调称:“我此行是为美国在该地区的未来定位,我们不会在中东地区留下一个真空,让俄罗斯或中国来填补,而且我们正在取得成果。” 美国CNBC财经网站16日称,拜登此行的一个目标是说服海湾国家帮助孤立俄罗斯和中国。其中为拉拢沙特,拜登许下了诸多好处,如放松对沙特的人权“紧箍咒”,答应向沙特适当售武,还计划将埃及实际控制的红海上的两座小岛交给沙特等。   然而,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在16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沙特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并不相互排斥,沙特会继续同时保持与美国及中国的积极关系。他说:“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及最大投资者,亦是巨大的能源市场和未来巨大的市场,而美国是沙特在安全、政治、投资和贸易方面的最大合作伙伴。”另据《日本时报》17日称,海湾国家在“安全与发展”峰会上拒绝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西方一边反对俄罗斯。   “划出了新的战线”   德黑兰17日指责拜登中东之行挑起了中东紧张局势。据法新社17日报道,在拜登结束了对伊朗的竞争对手沙特和“死敌”以色列的访问后,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华盛顿“再次诉诸失败的伊朗恐惧症政策,试图在该地区制造紧张和危机”。在此之前,拜登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签署联合声明,誓言将使用“所有力量”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伊朗外交部说,这项协议是美国“欺骗和虚伪的伟大标志”,因为“他们对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视而不见,后者是该地区核武库最大的拥有者”。   “拜登此行划出了新的战线”,《纽约客》杂志16日警告说,伊朗核协议现在正陷入僵局。上周五,德黑兰在波斯湾展示了武装无人机,并称这是“对拜登的欢迎”。而在美以联合声明发表后不久,前中央情报局工作人员里德尔对《纽约客》记者说:“我们在致力于与伊朗开战。”他说,拜登之行将美国政策和中东局势带向了“更加危险的方向”。   路透社17日称,美国希望与海湾国家的峰会能帮助建立一个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地区安全联盟,以应对伊朗的威胁。但峰会的公报含糊其词,沙特外交大臣给美国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不知道任何关于海湾—以色列防御联盟的讨论,沙特也没有参与这样的谈判。   在拜登结束中东行两天后,19日,俄总统普京将抵达德黑兰,与伊朗和土耳其领导人举行三边峰会。

难道美国政客心里,都装着个“小中情局”?

6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将满180天并正式生效。按照该法案,原产于新疆的一切商品,包括棉花、羊肉、羊绒等等,除非能获得美国政府的特别认证,否则将一律被视为使用了“强迫劳动”而无法入境美国。 如果有美国商人想进口新疆商品,那他们就得准备好材料,证明这些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上都不存在“强迫劳动”,否则美国海关就会没收货物,还要对进口商加以罚款。 都2022年了,白宫里的美国政客都换了一茬,对新疆的基本态度还是污蔑打压,还沉浸在自己造的谎言里无法自拔。 新疆“强迫劳动”的谎言是不难澄清的。疫情前的2018、2019年,新疆每月的海外游客接待量超过15万,每天有5000名外国人在这篇土地上吃烤包子啃羊腿,没有一个说自己见过“强迫劳动”,更没有一个人的相机记录过这类场景; 2020年,德国人郑国恩编造的新疆谎言在西方大行其道,其中也没有举出哪怕一个真实事例。郑国恩口中所谓的“强迫劳动营地”被证明不过是医院、政府大楼、职业学校,那些被造谣参加“强迫劳动”的人,也一个个现身说法辟谣。 针对无中生有的谣言,辟谣的能做得不过如此了吧?结果怎样呢?美国的这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从2020年进入美国立法程序,在参众两院畅通无阻,民主共和两党议员竟然纷纷同意,直到2021年12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 就在前天,《环球时报》刚刚报道,一位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供应商的爆料: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政治部时任负责人、领事葛明希(Sheila Carey)与安德鲁·希拉(Andrew Chira)2021年在一场酒会上向来宾透露,美国政府希望美国商人能够‘理解’,利用新疆炒作强迫劳动、种族灭绝、攻击人权问题是一种‘角力’,也是一种‘有效手段’,最终目的是让中国政府‘彻底深陷泥潭’。” 这就更说明问题了。美国政客知道自己在撒谎,但他们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撒谎,目的就是拿谎言做武器来威胁中国。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担任中情局局长时曾在演讲中说,“撒谎、欺骗、盗窃”是他们的必修课;难道美国政界都和他一样,受过特工训练,人人心里都装着一个小中情局? 美国政客如此一意孤行下去,又能得到什么呢? 《美国之音》在6月2日的一篇报道很能说明问题。这篇报道题目为“美国准备断绝从中国新疆的绝大部分进口”,其中采访到美国中美商会的副会长道格·巴里,后者表示,对于那些主要从新疆进口原材料的美国企业来讲,这将是场灾难: “(美国)企业坚持认为他们能够保证购买的商品不是强迫劳动得来,但如何证明这一点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美国企业很担心他们进口的新疆商品会被任意没收;而且这部法律实在太宽泛了,很多与新疆棉花类似的产品很容易被误伤。” 6月21日大限在即,美国多家企业即将面临无法再从中国新疆进口原材料的尴尬,背后又有多少产业受影响、减少多少就业岗位,都将是美国的大麻烦;这些麻烦又都会变成压力,层层传导给国会山的议员老爷们、以及白宫里那些胖子们。 看来我们还是高看某些美国政客了。他们不仅良心坏透了,而且脑子也不是很灵光的样子。

乌瓦尔德学校警察局长在大规模枪击事件后休假

乌瓦尔德学区的警察局长周三被放假,此前有人指控他对罗伯小学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做出错误的反应,导致 19 名学生和两名教师死亡。 乌瓦尔德综合独立学区负责人哈勒尔说,他让学校警察局长皮特·阿雷东多(Pete Arredondo)行政休假,因为所发生的事实仍不清楚。在一份声明中,哈雷尔没有谈到阿雷东多在袭击期间作为现场指挥官的行为,但表示他不知道联邦、州和地方对执法部门对杀戮事件的回应的调查细节何时会公布。 “从这起可怕的事件一开始,我就表示学区会等到调查完成后再做出人事决定,”哈雷尔说。“由于仍然缺乏明确性以及我何时收到调查结果的时间未知,我已决定让阿雷东多酋长行政休假,即日起生效。” 哈雷尔说,另一名军官将承担四面楚歌的酋长的职责。 德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主任史蒂文麦克劳上校周二在州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随着 5 月 24 日大屠杀的展开,阿雷东多做出了“可怕的决定”,警方的反应是“彻底失败”。 麦克劳作证说,在 18 岁的萨尔瓦多·拉莫斯进入学校三分钟后,现场有足够的武装执法人员阻止枪手。然而,当枪手实施屠杀时,手持步枪的警察在学校走廊等了一个多小时。麦克劳说,教室的门无法从里面锁上,但没有迹象表明警察在枪手在里面时试图打开门。 麦克劳说,家长们在校外请求警察搬进来,教室里的学生一再向 911 接线员请求帮助,而十几名警察在走廊里等着。其他机构的官员敦促阿雷东多让他们搬进来,因为孩子们处于危险之中。 麦克劳说:“唯一阻止敬业人员进入 111 和 112 房间的是现场指挥官,他决定将军官的生命置于儿童的生命之上。” 乌瓦尔德市市长唐·麦克劳克林驳斥了麦克劳将责任归咎于阿雷东多的证词,称公共安全部一再发布有关枪击事件的虚假信息,并掩盖其官员的角色。 麦克劳克林称周二的参议院听证会是一场“小丑秀”,并表示他没有从麦克劳那里听到任何关于州警参与的消息,尽管麦克劳克林说他们在屠杀期间在学校走廊的人数超过了任何其他执法机构。...

倒戈支持彈劾川普 美共和黨議員萊斯初選拉警報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萊斯(Tom Rice)去年支持彈劾時任總統川普,14日萊斯將面臨期中選舉黨內初選,遭遇川普力挺的對手傅萊強勢挑戰,但萊斯並不後悔。 去年1月6日,川普(Donald Trump)支持者襲擊美國國會大廈,試圖打斷議員認證民主黨籍的拜登(Joe Biden)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同月聯邦眾議院通過對川普的彈劾案,包括萊斯在內的10名共和黨議員倒戈投下同意票。 個性溫和的萊斯原是會計師兼稅務律師,曾協助制訂2017年由川普簽署入法的稅務法令。雖然萊斯逾9成表決都支持川普的議程,他仍認為川普在國會大廈遇襲案期間的作為形同攻擊憲法。 最近萊斯接受「新聞週刊」(Newsweek)訪問時說:「任何如同1月6日那般撕毀我國憲法的人,我都會試圖要他們負責,我不在乎他們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人。」 他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訪問時則說,換做是明天表決,他也會支持彈劾川普,因為川普危及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及其在國會大廈家人的安全,且未加快行動來阻止這場致命暴動。 萊斯回憶:「他看著國會大廈─人民的會堂被洗劫,看著國會警察被毆打,3、4個小時之間,他不吭一聲、不出手阻止,我那時相當生氣,到今天還是很憤怒。而且我曾宣誓捍衛憲法,我非常清楚這件事。」 川普在萊斯所屬的第7選區,比在南卡整體更受歡迎,上兩屆總統大選中,川普在南卡得票率約為55%,在第7選區則為58%左右。不過,萊斯2016年與2020年的得票率都超過6成。 川普已宣示要報復萊斯,為萊斯在初選中的6名對手之一傅萊(Russell Fry)背書,3月還在他的選區舉行集會。當時川普對著台下群眾說:「萊斯在第7選區這裡是場災難,沒人尊敬他,他在華府是個笑柄。」 萊斯則批評川普「是個自戀狂、求關注、被報復心驅使」,並提醒共和黨不要支持川普回鍋角逐總統。 究竟萊斯的決定會不會導致自己在初選敗北? 「華盛頓觀察家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3日報導萊斯陣營內部民調顯示,萊斯(38%)領先傅萊(21%)兩位數百分點;然而「特拉法加集團」(Trafalgar Group)上月26日至29日所做的民調結果卻相反,萊斯(25%)落後傅萊(42%)兩位數百分點。 其他公開的民調結果多顯示傅萊聲勢領先,但兩人目前支持率都不超過5成,依南卡規定可能得進行決選。 除了萊斯,去年與川普唱反調也可能危及其他幾名共和黨眾議員的初選結果,甚至是人身安全。根據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這10名共和黨人所在選區最挺川普的為懷俄明州眾議員麗茲.錢尼(Liz Cheney)的選區。 負責調查去年國會大廈暴動案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本週舉行公開聽證,特別委員會共有9名成員,包括2名共和黨人,擔任副主席的麗茲.錢尼是其中之一。 其他8位面臨挑戰的共和黨眾議員為華盛頓州的紐豪斯(Dan...

无理打压!美以支持俄军方为由将5家中企“拉黑”,中国使馆回应

  “美方指责5家中国公司支持俄罗斯军队”,路透社29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拜登政府当地时间28日将5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黑名单,理由是这些中企“涉嫌支持俄罗斯军事和国防工业”。路透社称,中国驻美大使馆对此表示,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或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称将采取“必要措施”来保护中国公司的权益。      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宣称,上述公司在2月24日之前就已向俄方相关实体供应项目,并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继续履行与俄受制裁实体的供给合同”。报道称,美商务部还将来自俄罗斯、阿联酋、立陶宛、巴基斯坦、新加坡、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等国的另外31个实体添加到了黑名单当中。路透社宣称,这36家公司中有25家在中国开展业务。   负责工业和安全的美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兹在一份声明中宣称:“今天的行动向全球实体和个人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如果他们寻求支持俄罗斯,美国也将与他们断绝关系。”   对此,路透社在报道中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表示,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或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称将采取“必要措施”来保护中国公司的权利。中国驻美使馆指出,相关制裁违反国际法。   关于制裁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指出,中方不赞同通过制裁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我们也多次说过,制裁和战争一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我们也奉劝美方有关政客改掉动辄制裁他人的毛病。他们应该为局势降温、实现和平协商解决乌克兰危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悲观情绪遍及全国!”77%受调查者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

  “悲观情绪到处弥漫,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各年龄层和种族群体,城市和农村以及民主、共和两党。”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公布其中期选举季的第一份民调时这样写道。结果显示,77%的受调查者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当天,民调机构拉斯穆森报告所公布的数据几乎描绘出同样的情景。对国家的失望情绪推高了对领导者的不满。《纽约时报》的民调显示,在民主党内部,64%的人不希望拜登再次竞选连任。对于这一结果,白宫11日极力辩解,拜登为了降油价,也将于12日首访中东。不过,周三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预计将给拜登政府新的一击。而对于美国来说,问题远非高油价和高通胀那么简单。尼日利亚《高级时报》称,美国正在变成一部非常糟糕的电影,并没有好莱坞式的结局。   党内怀疑达到警戒水平   法里尔是民主党人,曾在2020年把票投给拜登。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她说自己曾希望拜登或许能作出更多努力去弥合美国的分歧,但现在,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一心想着的是如何应对生活成本大幅上涨。法里尔抱怨说:“我曾过着舒适的生活,现在却什么都买不起。”   在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判例后,《纽约时报》联合锡耶纳学院于7月初进行了一次全美民调。该报说,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普遍担忧让整个国家的情绪明显变得黯淡,无论是对拜登,还是对美国的发展轨迹。超过3/4的选民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只有13%的人持相反态度,是《纽约时报》自十多年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此项民调数据的最低点。   美国CNBC网站报道称,这份民调显示,选民认为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20%的受访者将这视作最重要的问题,其次是通胀和生活成本(15%)、民主状态或政治分歧(11%)、枪支政策(10%)以及堕胎和妇女权利(5%)。《纽约时报》说,通常情况下,与执政党一致的选民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更乐观,然而仅有27%的民主党人认为国家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同样在11日,拉斯穆森报告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只有19%的美国选民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拜登来说,黯淡的国家前景将他的支持率推到危机四伏的低点。”《纽约时报》称,超过2/3的独立选民不认同总统的表现,近一半的人持强烈反对意见。“不要再竞选了。”英国《泰晤士报》称,拜登遭到民主党人的“毁灭性拒绝”——64%的民主党人不希望他再次竞选总统。在对高通胀和暴力犯罪的普遍不满氛围中,拜登的支持率已跌至历史新低(33%)。这是自杜鲁门以来,美国总统任期目前阶段前所未见的水平。      《纽约时报》用“惨淡”形容这一数字,称拜登多次表示有意在2024年竞选连任,但只有26%的民主党选民表示,该党应该提名他再次参选,显示出拜登的政治基础非常脆弱。“拜登在党内面对的怀疑达到警戒水平,”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说,现年79岁的拜登已经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年龄成为一个让白宫“不舒服的问题”。   民调机构盖洛普11日也发布一项最新民调,显示67%的人认为拜登不应该连任。CNBC网站称,这比前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4月的民调中获得的连任支持率低了4个百分点。《纽约时报》和盖洛普发布这两份民调时,距离11月中期选举已不足4个月。美国国会山网站报道说,曾支持拜登的自由主义团体RootsAction11日发表声明称,他们计划在中期选举的第二天发起一项“不选拜登”运动,目标是确保拜登不被民主党提名。   “美国出现了麻烦”   《纽约时报》公布民调结果后,白宫当天就作出回应。美国广播公司(ABC)12日报道称,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对媒体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还会有很多民意调查。数字会上升,也会下降,这不是我们唯一关注的事。”她提到拜登11日早些时候签署一项重大“枪支安全”法案,称这才是拜登政府关注的事。ABC报道称,让-皮埃尔还迅速说出一些其他优先事项,包括保持就业增长,推动与中国竞争的法案等。   然而,恐怕拜登政府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即将公布的CPI数据。美国国会山网站报道称,美国劳工部13日将公布CPI数据,这是衡量6月通货膨胀率的关键指标。白宫已经在为预计高企的数据“打预防针”。让-皮埃尔11日告诉媒体:“我们预计包括汽油和食品在内的总体数字会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6月的汽油价格太高了。”她提醒记者拜登没有任何过错,这是受到俄乌战争的严重影响,同时强调这些数字“过时了”,因为油价过去几天已从峰值回落。   福克斯新闻网称,在让-皮埃尔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调查显示,消费者预期通胀水平将在明年6月攀升至另一个创纪录的高点。《纽约邮报》评论说,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出现了麻烦,尽管他上周五发表了乐观的就业报告,但美国正走向经济危机。   当地时间12日晚,拜登将动身前往中东,行程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彭博社称,拜登此行意在敦促沙特和该地区其他产油国增加原油产量,以帮助降低能源价格。如果欧佩克的两个主要成员国沙特和阿联酋不承诺提高产量,拜登将失去一个缓解高油价造成的经济和政治痛苦的有力工具。但拜登不太可能遇到同情他的人。   阿联酋政治学学者阿卜杜勒·哈利格·阿卜杜拉在CNN阿语频道“致信拜登”称,海合会国家明白,“石油”是您此访的主要驱动力,您大可以坦率地承认这一点,而不是用一些相互矛盾的表述加以掩饰。海合会国家或许愿意满足美国的愿望,但美国也应为此付出代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从今往后您应对海合会国家及其领导人更加尊重,承认这些国家在新国际秩序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您的口袋里现在有足够的筹码吗?”   2024年将面临一场不想要的总统竞选?   “2024年,美国人可能会得到一场他们不想要的总统竞选。”CNN称,那时,即将82岁的现总统拜登和78岁的前总统特朗普之间的角逐很可能出现。拜登的团队坚信他能竞选连任,最好的论据是他击败过特朗普,应该有机会重现这一幕。与此同时,特朗普渴望发起一场“复仇运动”。他可能利用拜登的低支持率,并把调查“国会山骚乱”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描绘成赤裸裸的政治策略。   尼日利亚《高级时报》称,离中期选举还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很多美国人在问,民主党能否团结全国,捍卫自由民主?或许,民主党最大的希望可能在于“共和党人会分裂自己”。《纽约时报》首席政治分析师内特·科恩说,距2024年还有很长时间,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可能出现新候选人。但就目前而言,两党最大的优势似乎都是对手弱。   而对于美国这个国家来说,金融大鳄索罗斯11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撰文称,美国的民主制度正遭受严重的内部威胁,包括保守势力主导的最高法院,以及共和党对计票和选举认证程序的攻击。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莫斯科国立大学罗斯福美国研究基金会主任罗古列夫的话说,由于现任政府在外交和国内政策上的错误,美国的局势在许多方面恶化。美国正处于衰退的边缘,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最新民调:拜登支持率暴跌至30%再创新低

  一项全美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暴跌至30%,再创新低。《纽约邮报》9日称,民调机构Civiqs对美国注册选民进行的每日跟踪调查发现,仅剩不到1/3的美国人对拜登的工作表现表示赞赏,而不满的比例高达57%。美国媒体称,前总统特朗普执政一年五个多月的时候支持率为44%,比拜登高出不少。

国际观察 | “美国政府漠视移民人权和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移民部门以保护公共健康为由,禁止寻求庇护者入境,剥夺其寻求难民保护的权利;将许多非法移民羁押在条件恶劣的移民拘留中心,导致他们的基本权利乃至生命健康遭到侵犯;执法人员粗暴对待寻求庇护者,导致边境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加剧;推行“骨肉分离”移民政策,导致大量非法移民儿童与父母分离……长期以来,美国在移民问题上劣迹斑斑,严重侵犯移民的人权和各项基本权利,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关切。   日前,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发生偷渡移民惨死货柜车中的案件,已导致50多人遇难。英国广播公司称,这是美国历史上偷渡移民死亡人数最多的案件之一。对于这一惨案,国际舆论给予高度关注。分析人士批评说,移民死于非命的惨剧在美国并非偶然,如果美国继续采取漠视移民人权和生命的政策,只会让类似的悲剧不断重演。   “那些踏上如此危险旅程的人们的绝望无法想象”   日前,美国执法人员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一辆大货车车厢里发现46具移民遗体,另有数人在送医后死亡,目前这一事件死亡人数已达53人。这是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移民死亡事件之一。据统计,罹难者来自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货车司机和另外3人被捕,已被美国检方起诉。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篇文章指出,全美为这一案件感到震惊,包括4名儿童在内的多名幸存者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那些踏上如此危险旅程的人们的绝望无法想象。”      美联社报道说,耶妮弗·卡尔多纳是幸存者之一,她描述了当时车厢内的场景。“有人尖叫,还有人痛哭。因为很热,许多妇女喊着停车、开门,说她们无法呼吸。”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文章称,现场十分混乱,人们在发现遇难者之后,救援人员花了一个小时才救出幸存者。   得州移民惨案并非个案。根据《华盛顿邮报》统计,多年来,美墨边境发生了数起类似的悲剧事件。2003年5月,得州维多利亚县一辆卡车闷热的车厢内发现73名移民,其中19名移民死亡。2017年,10名移民被发现困在得州边境附近的一辆拖车中,他们因热衰竭而死亡。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自2014年以来,约有6430名移民在前往美国的途中死亡或失踪。   美国得州的这起移民惨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墨西哥总统洛佩斯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幸”。此前,他曾批评美国政府在解决移民问题上缺少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近日表示,必须对美国得州发生的移民死亡事件展开调查,并将所有涉及这一事件的责任人绳之以法。迪雅里克说,这一事件再次表明,需要制定综合战略,以保证区域内移民活动安全、有序和有规则进行。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种族歧视问题特别报告员以及非洲人后裔问题工作组此前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未评估个人状况就系统性、大规模驱逐难民、移民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大规模驱逐延续了美国边境口岸对海地难民、移民进行种族排斥的历史”。   “移民不仅是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人权问题”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财年,美国在南部边境抓捕的移民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70万,其中包括14余万名儿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美国边境巡逻队数据显示,2021财年有557名移民死于美墨边境。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说,美国政府援引《公共卫生服务法》第四十二章条款,以保护公共健康为借口,对所有试图跨越边境的难民、移民进行集体驱逐,置许多难民、移民于危险境地。美国政府还制造了“骨肉分离”政策,迫使许多未成年子女与父母分离。同时,美国将移民关押在条件恶劣的移民拘留中心,移民常常遭受虐待、暴力和不人道对待。   2021年9月,超过1.5万名来自海地的寻求庇护者聚集在得州边境小镇德尔里奥的一座桥下,在酷热的天气下睡在肮脏的帐篷里或泥地上,周围满是垃圾,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美国边境执法部门残酷对待这些寻求庇护者,巡逻队员在马背上,挥舞着马鞭冲向人群,将他们驱逐到河水里。这些现场画面被曝光后立即引发众怒。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这一场景让人联想到美国历史上用奴隶巡逻队控制黑人奴隶的黑暗时代”。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称,“骑在马背上的执法人员像赶牛一样驱赶移民的画面令人发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此前报道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羁押着超过5000名无人陪伴的移民儿童,很多儿童的羁押时间都超出法定时限。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2016年至2021年间,有160多起美国南部边境执法人员对包括儿童在内的寻求庇护者进行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案例被曝光,涉及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边境巡逻队等主要执法机构。   得州《圣安东尼奥特快新闻》评论说,无论是坐在卡车车厢里,还是徒步穿越沙漠,或是横渡格兰德河,移民在美国所面临的都是一个支离破碎、高度政治化的移民制度,这一移民制度“否定了我们共同的人性,迫使许多人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文章认为,在美国对移民政策实现全面改革之前,人道主义危机将持续下去,这种恐怖的事件将继续存在。“移民不仅是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人权问题。这需要我们具有道德上的紧迫感。”   “这是美国边境和移民政策几十年来的不人道和不合理的证明”   美国混乱的移民政策是这些惨剧的根源。美国记者恩里克·阿塞韦多日前在《华盛顿邮报》刊文称,得州移民惨案是美国制度失灵的结果。他认为:“这一悲剧要求人们重新评估过去30年美国政府在美墨边境采取的行动。美国需要全面的移民改革,公平地对待难民、移民。美国封锁边境的政策、与相关国家缺乏协调,以及过去十年美国国内针对移民的煽动性言论不断升级,都给移民带来了悲惨的命运。”   长期以来,美国在美墨边境地区实施军事化管理,不仅打造了约700英里(约1120公里)的隔离墙,还部署了1.9万名执法人员以及无人机、全地形车和监控设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得州州长阿博特等政客推动修建边境墙、宣扬反移民言论,更是火上浇油。但这些非但没有阻止移民入境,反而导致更多人死亡,并让犯罪组织获利。阿塞韦多表示:“华盛顿没有将边境安全视为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而是沉迷于封锁边境以阻止非法移民。这是失败的尝试,美国政府漠视移民人权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后果。”   美国国务院前高级顾问克里什·奥马拉·维格纳拉贾评论说:“美国错误的移民政策对悲剧负有大部分责任,由于美国未能建立人道的庇护制度或有效的移民框架,导致又一次可怕的、本可以避免的生命损失。”她表示,由于严厉、错误的政策,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在美国寻求庇护,而这是国内法和国际法规定的基本人权。   另一方面,美国政客惯于在难民、移民问题上“作秀”,作出虚假承诺表演,实际上却侵犯难民权利,恶劣对待难民,尤其是其中的妇女儿童。维格纳拉贾表示,在如此惨重的生命损失发生之后,美国政客“迅速开始了相互指责的游戏”。美国政府强调了人口贩卖集团所扮演的致命角色,而得州州长阿博特这样的“反移民者”则毫不犹豫地将悲剧归咎于当局的“开放边境”政策。   萨尔瓦多移民问题专家塞萨尔·里奥斯认为,由于长期以来美国移民政策朝令夕改,且美国国内针对移民问题的政治分歧悬而未决,导致移民危机日渐加剧。美国的政客们并没有兑现他们在竞选过程中就移民问题所做出的承诺。   美国《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简·格雷罗说,她曾与志愿者一起在亚利桑那州的边境走私路线上徒步行走了几次,“每一次,我们都发现了人的头骨和腐烂的尸体。美国的边境已经成为一个巨大坟墓,这是美国边境和移民政策几十年来的不人道和不合理的证明”。

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美国补贴新能源暗藏“排挤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在当地时间16日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并发表讲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该法案生效后,将投入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同时致力于在未来10年内创造约74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这项被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气候计划”被民主党人视为在中期选举中提高胜率的一个“筹码”,与此同时,它也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的又一个举措——有分析称,该法案提出的电动汽车补贴规定等意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不过,美国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有韩媒援引业界人士的话称,中国半导体、电池材料等产品性价比高,而且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大背景下,改变贸易结构并不容易。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认为,美国通过产业政策的形式对中国具体产业的打压未来可能会常态化,而此次《通胀削减法案》的通过并签署再次说明,虽然美国一直强调全球化、自由贸易,但是近年来它实际是在进行逆全球化。   美媒:民主党人希望告诉选民,他们正努力控制通胀   8月7日和12日,拖延已久的《通胀削减法案》分别在参议院和众议院按党派立场通过——民主党人支持、共和党人反对。据《华盛顿邮报》15日报道,拜登计划16日签署这一法案并发表讲话。CNN16日称,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接下来几周时间里,拜登将到访全美各地宣讲这一法案将如何令美国人受益。他还将在9月6日举办一场庆祝《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的活动。   “这一历史性法案将降低美国家庭的能源、处方药和其他医疗保健的开销,并对抗气候危机、减少财政赤字,以及让那些大型企业缴纳他们应该缴纳的税费。”白宫在15日发表的声明中这样说。   CNN称,《通胀削减法案》将投入约430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并创造近74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支出方面,该法案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其目标是将美国2030年的碳排放减少40%(相较于2005年)。法新社说,另外,该法案将在医疗保健领域投入大约640亿美元,其目标是通过控制处方药的价格飞涨来缩小美国各地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差异。对于某些处方药,联邦医疗保险将首次获得议价权。   而在收入方面,《通胀削减法案》寻求向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征收15%的最低税率。   “《通胀削减法案》的另一个名字叫‘气候法案’。”美国彭博社16日称,如果有人对为何这一即将出台的法案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气候立法提出疑问,那么这是可以理解的,它的名称本可以更简单和直观,比如早年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但今天的政治和舆论形势要求立法机构将公众辩论引导到提案发起者能够更好驾驭的方向。”彭博社称,由于通货膨胀是当下许多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因此《通胀削减法案》这个名称胜出并不奇怪。随着中期选举临近,民主党人希望告诉选民,他们正努力控制通货膨胀。   美议员:该法案“明确阻止了”支持中国的投资   《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介绍,该法案的相关政策包括,向购买二手电动汽车的美国人提供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购买新的电动汽车者则可以获得7500美元税收抵免,这两项规定面向的都是中低收入人群。   另外,该法案将投入300亿美元用于生产税收抵免,以促进美国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的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加工等;提供1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用于建设清洁技术制造设施,例如制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施。      不少分析认为,这项法案有“针对中国”的意味。综合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报道,该法案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新的补贴,但同时加入新的条件,比如汽车必须在北美制造,其电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属原料和矿物(例如锂和钴)要在美国或者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提炼。“换句话说,不是在中国”,美国连线网站称。国会民主党籍众议员马克·莱文15日在《国会山报》撰文称,该法案“明确阻止了”支持中国的投资。韩国《亚洲日报》则说,相关政策为优先购买美国货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框架,有分析称,这是美国继《芯片和科学法案》后在高科技及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上对中国进行的又一次围堵,它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并以美国为中心重组全球供应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锂电池制造等领域,中国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因此《通胀削减法案》的潜在台词确实是“限制中国”。   海关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21年锂电池出口额为 284.28 亿美元,其中美国以 49.75 亿美元成为中国锂电池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不过国联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车企的供应商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变动,预计美国这一法案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电池出口产生显著影响。林伯强认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带来的一个长期影响是,中国锂电池制造企业向外迁移的规模可能增加,而这会增加中企的成本。   美国这项法案中有关电动汽车的规定在其国内也引发了争议。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支持者称,新规定将使汽车工业摆脱对外国、尤其是中国的依赖,并鼓励国内生产电动汽车及电池。但反对者认为,定价和采购规则、特别是有关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采购规则过于激进,这可能导致大多数电动汽车失去获得联邦政府激励的资格,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表示,一旦法案开始实施,目前在美国销售的70%的电动汽车将无法享受税收抵免。   《亚洲日报》称,《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及电池供应链方面的限制也给韩国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一方面,部分在北美市场颇受欢迎的韩国品牌汽车均是在韩国生产后出口至美国,美国这一法案将削弱韩国电动汽车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中韩两国在该领域合作密切,对中国电池零部件原材料依赖度很高的韩国厂商很难在短期内找到替代的供应链。   “全球清洁能源竞赛开始”   除了在电动车及电池方面“限制中国”,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这项法案的相关内容也有明显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的意图。不过他认为,美国打压的目的难以实现。中国光伏产业最早是原材料、技术、市场“三头在外”,但在欧美反倾销后,国内市场逐渐开放,中国的光伏产业已形成优势,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行业企业几乎都来自中国,加上国内有着巨大市场,中国光伏产业能得到足够的支撑。韦福雷还提到,光伏产业对于原材料、成本控制等要求比较高,而美国在成本上对于产业链并不是很有吸引力。   对于《通胀削减法案》将如何影响美中在能源领域的竞争,美国国内也有不同看法。《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认为,通过投入3700亿美元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美国实际上是把能源主导权让给了中国,因为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关键矿物,如钴、镍、锰、锂,而中国在提炼这些矿物等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文章担心,北京将矿产资源作为政治武器。   “全球清洁能源竞赛开始。” 世界报业辛迪加15日刊文称,通过在前瞻性产业政策上加倍下注,美国突然间就做好了与欧洲、中国和其他国家竞争的准备。去年全球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仅中国就投资了2660亿美元,而德国和美国分别为470亿美元和1140亿美元。文章认为,在这场能源转型的硬件制造竞赛中,中国遥遥领先。目前,中国生产了全球2/3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以及约一半的风力涡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