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官员:乌克兰即将正式成为欧盟候选国,暂无成员国反对
当地时间6月21日,欧盟外交官透露,乌克兰将在23日的欧盟峰会上正式成为欧盟候选国,称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但能鼓舞士气的决定”。 据路透社6月21日报道,三名欧盟外交官透露,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提议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预计欧盟27国领导人将在峰会上同意这一提议。经过几天的内部讨论,27个成员国中没有出现任何反对意见。卢森堡外交和欧洲事务大臣阿瑟伯恩表示:“我们正努力表明,乌克兰属于欧洲,我们将捍卫乌克兰捍卫的价值观。”外交官们表示,除了乌克兰外,摩尔多瓦也几乎肯定会获得候选国地位,而格鲁吉亚在获得候选国资格前还需打破该国的政治僵局。 一位法国官员表示,他相信欧盟27国中没有国家会阻止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两国获得候选国资格,“我们正在努力达成共识。现阶段,我无法很确凿地表明27国都会同意(给予两国候选国资格),但我有理由相信各方都希望能就此事尽快达成协议。”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博纳在一个欧盟的部长级会议后透露,27国已就此“完全达成了共识”。此前,丹麦等欧盟成员国因乌克兰的腐败问题对欧盟是否应接纳乌克兰存疑,但丹麦外长科弗德日前表示,他同意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资格,“这非常好,丹麦将帮助乌克兰实现(融入欧洲的)梦想。” 报道指出,2016年,乌克兰与欧盟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本月早些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乌首都基辅会见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四国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四国领导人都支持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因为欧盟不是军事集团,但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是否会为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表示怀疑。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敦促美国积极回应伊朗合理诉求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6月30日在安理会伊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表示,美国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朗合理诉求。 张军说,为推动伊核问题复谈进程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尽早取得积极成果,要秉持正确是非逻辑。美国上届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单方面退出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朗极限施压,这是当前伊核危机的根源所在。美方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理应认识到自身责任,彻底纠正错误,尽快做出政治决断,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方合理诉求。美方一边口口声声表示愿为重返协议作出努力,一边却在复谈期间对伊朗和第三方追加升级制裁,这显然不利于谈判取得进展。美方应重信守诺,解除所有相关对伊单边制裁及“长臂管辖”措施,确保伊方可充分获得全面协议的经济红利。 张军表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美、英、澳开展核潜艇合作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达成以来,核武器国家首次公然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武器材料。无论三国对核潜艇合作冠以何种名义,都掩盖不了其核扩散行为的本质,消除不了其对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变不了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风险。这种双重标准和破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标和宗旨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以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权威性和有效性。 张军说,对话协商是解决伊核危机的唯一正确途径。有关各方应相向而行,坚持政治外交解决大方向。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赞赏欧盟近期开展的斡旋工作,希望欧盟继续发挥协调员独特作用,为推动各方体现更多灵活作出更大努力。 张军表示,自去年以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谈判已到最后关头,中方欢迎美伊在多哈重启间接谈判。希望有关各方增强紧迫感,尽快就剩余未决问题达成共识,为恢复全面协议完整、有效执行扫除障碍。 张军说,当前形势下,各方均应保持理性克制,不要采取导致局势轮番升级的非建设性举措。中方反对将国际原子能机构事务政治化,反对有关国家日前强推机构理事会通过涉伊决议,支持机构与伊方通过对话合作解决未决问题。
英政客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痛斥:缺乏基本常识,自以为是!
“英方有关表态缺乏基本常识,自以为是,令人惊讶。”针对“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6月29日称,北约必须向中国明确表示,‘入侵台湾’将是‘灾难性的误判’”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上述回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 据英国《卫报》29日报道,特拉斯当天在北约峰会小组会议上错误地声称,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和军力是“欧洲-大西洋安全”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她诬称,随着中国通过“经济胁迫”和建设军队扩大影响力,确实有可能得出“错误的想法”,导致“灾难性的误判”,“比如入侵台湾”。英国《泰晤士报》称,特拉斯宣称,台北必须被允许“在国际组织中进行有意义的参与”,西方应该“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因为这不仅关乎硬安全,也关乎经济安全”。她希望增加对台军售,减少在关键供应链中使用中国产品。一位接近特拉斯的消息人士说:“特拉斯的看法是,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太自满了,我们必须避免在台湾问题上重复同样的错误。” 此前一天,特拉斯在英国下议院作证时明确呼吁,一旦北京“入侵”台湾,就应该采取更为迅速的行动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这也是俄军入侵乌克兰给大家的一个重要教训。她说:“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我们应该更早将防御性武器提供给乌克兰。我们在台湾问题上需要吸取这一教训。我们提供的每一件装备都需要几个月训练,所以我们做得越早就越好。”特拉斯的发言被视为超越了英国官员过去在台湾问题上表述的底线。 针对特拉斯的错误言论,赵立坚30日表示,近期英方个别高官反复炒作涉台问题,中方已经提出严正交涉。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他说,中方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将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对于“台独”分裂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当地时间29日答记者问时表示,这名英国政客近来在多个场合散布“中国威胁论”,并发表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我使馆发言人敦促英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官方性质的往来,停止与台湾发生任何军事联系,停止以任何方式助长“台独”分裂势力,以免给中英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近一段时间来,特拉斯在各种场合疯狂发表所谓的“助台自卫”言论,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她此前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被问及英国是否应该增加对台武器出售许可时声称:“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确保他们拥有所需的防御能力,这不仅是英国的事情,也是其他国家的事情。”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此前已多次对有关错误言论予以强烈谴责,认为近期的这些表态严重违背英方50年前作出的承认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庄严承诺。我使馆发言人表示,当前,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分裂活动、美国等个别国家对此推波助澜,这才是当前台海和平稳定面临的最大威胁。英国少数政客应立即停止操弄涉台问题,停止在国际上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英国《每日邮报》29日报道称,英国政府的传统官方立场,是寻求和平解决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问题。如果真的开始实施特拉斯的计划,可能会激怒中国人,并让英国的军事装备更加短缺。 特拉斯对中国的敌意不只停留在台湾问题上。据英国《卫报》报道,特拉斯29日还扬言,G7以及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应该利用自己的“经济体量”去挑战中国,而像英国这样的国家,甚至可以重新思考与那些以“胁迫”方式使用其经济力量国家的贸易关系。 我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此前强调,中国历来主张,各国应秉持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彼此关系。我们既重情义,又讲原则,从来不对他国搞什么“胁迫”。反倒是英方要反躬自省,它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是如何进行胁迫的?
本周末将开启欧洲之行,拜登:“不太可能”访问乌克兰
据报道,对于本周末即将开启的欧洲之行,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0日说,他“不太可能”访问乌克兰。 据报道,当被问及是否计划访问乌克兰时,拜登回答道,“那要视情况而定”。他称,自己不想“给乌克兰人造成更多困难”。 当再次被问及他在德国和西班牙分别参加七国集团(G7)和北约峰会时是否会访问乌克兰,拜登说,“在这次访问行程中,不太可能”。 CNN称,自今年2月下旬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拜登一直没有访问过乌克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和第一夫人吉尔·拜登曾到访乌克兰。
首相被嘘议员被逐 乱象背后的英式民主
当地时间7月13日,英国议会下议院首相质询现场,已经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首的鲍里斯·约翰逊从入场开始到进行过程中不断遭到在场议员的嘘声,议长为了维持秩序甚至喊破了音,两名议员被逐出会场。如此乱象折射了怎样的现实,约翰逊的下台又反映了怎样的英式民主? 当约翰逊走进会场时,议员们便开始了嘘声,直到他落座,嘘声才有所减弱。 但当约翰逊开始发言时,嘘声再起,他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现场保持安静无果后又坐回原位。此后下议院议长林赛·霍伊尔开始了冗长的“维持秩序”工作。 英国下议院议长 林赛·霍伊尔:保持秩序!保持秩序!我说了,尊敬的先生们,我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的,如果你们想出去就直接出去,但如果你们再站起来 ,我会命令你们出去。好好想想吧,要么闭嘴要么出去。 一番努力后收效甚微,在他宣读议程后不久又开始频频警告议员们。其间,甚至喊破了音,最后他不得不下令驱逐两名议员。 英国下议院议长 林赛·霍伊尔:尼尔·汉威,我现在命令你,还有肯尼·麦卡斯基尔离开议场。士官,把他们弄出去,解决这件事。 闹剧过后,现场稍微恢复了秩序。约翰逊回答质询时表示对自己首相期间的工作感到骄傲,并说会“高昂着头离开”。此语一出,现场再度哗然。 有网友讽刺说,不太明白有什么值得约翰逊自豪,难道是“为所有的新冠死者自豪。为愈发的贫穷自豪。为腐败和撒谎自豪。为英国脱欧灾难自豪。” 还有网友讽刺道“当小丑走进皇宫时,他不会变成国王。相反,皇宫会变成马戏团。” 实际上约翰逊走到今天这个境地,除了防疫期间的“聚会门”丑闻、任用在多个场合行为不端的平彻担任保守党副党鞭以及糟糕的经济成绩外,更多折射出的是英国本身民主制度的弊端——那就是为什么一个私生活混乱、撒谎成性、背信弃义的人能击败重重对手,成为首相?
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英国停止将寻求庇护者移送至卢旺达
当地时间17日,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英国停止将寻求庇护者移送至卢旺达的计划,称这种做法“违反国际法,且对这批需要保护的人造成伤害无法弥补”,并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联合国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问题特别报告员西奥班·穆拉利表示:“英国将寻求庇护者强行转移到卢旺达的做法,可能会违反不驱回的国际法原则。”西奥班·穆拉利指出,寻求国际保护、逃离冲突和迫害的人有权寻求和享受庇护——这是国际人权和难民法的基本原则。将寻求庇护者转移到第三国无助于防止或打击人口贩运。事实上,这种做法可能会将绝望的人推向更危险的境地,还可能增加被剥削的风险。 穆拉利敦促各国在不受歧视的情况下扩大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途径,以打击人口贩运。穆拉利表示,重新安置计划、家庭团聚措施和提供人道主义签证是防止贩运、逃离迫害更有效的方法。
拜登中东行想孤立中俄未被响应,美媒:他将中东局势带向更危险方向
美国总统拜登7月16日结束了他为期4天的“中东首秀”,他先后访问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并在红海之滨的吉达主持了地区国家“安全与发展”峰会。但媒体对拜登中东之行的评价与预测一样糟糕。路透社称,除了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碰拳显示美沙关系的艰难修复之外,拜登几乎是“空手”离开中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7日称,拜登没能从沙特获得增加石油产量的具体承诺以缓解通胀,也没有在缓解巴以冲突问题上取得一点进展,他返回华盛顿时“没有任何可以向国内民众展示的成果”。在吉达举行的峰会上,拜登热切地向中东各国领导人保证,美国不会“离开”该地区,“留下一个由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填补的真空”。而在俄乌冲突扩大了美国与中东产油国间的裂痕之际,华盛顿在中东拉一个“新群”的企图遭到了这些国家的警惕和回避。《纽约客》杂志称,拜登的中东之行“划出了新的战线”,他将美国政策和中东局势带向了“更加危险的方向”。 拜登刚走,巴以又开打 “拜登中东之行草草收场,似乎是虎头蛇尾,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6日这样评论。在访问巴勒斯坦时,拜登承诺美国为实现“两国方案”而努力,但没有给出具体细节。华盛顿中东研究所专家埃尔金迪评论说,拜登未能像奥巴马、布什和克林顿那样提及“结束占领”的必要性,“如果拜登连‘占领’这个词都说不出来,谁能想象本届政府可以达成两国解决方案?”美国“政治”网站称,拜登甚至都没能宣布重新开放在耶路撒冷的美驻巴勒斯坦领事馆(于 2019 年被特朗普关闭),“导致阿巴斯阵营的挫败感”。而在拜登结束对巴以地区的访问仅仅几小时后,以色列国防军就分享了多枚火箭弹从加沙发射到以色列的视频,16日晚些时候,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目标发动空袭报复。 以色列和沙特之间开通直航被认为是拜登此访屈指可数的成果之一。沙特民航局16日宣布,将向所有航空公司开放其领空,为更多往返以色列的飞越航班铺平道路。以色列看守总理拉皮德称此举是“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但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称:“在与巴勒斯坦达成两国解决方案之前,沙特不会与这个犹太国家关系正常化。”《以色列时报》称,这与拜登的说法相矛盾。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还告诉记者,沙特开放天空并非出于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愿望,推动因素是该国成为全球创新和重大体育赛事中心的雄心。 沙特只答应“加100万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访问中东是为了寻求解决国内最高政治问题之一——高油价的办法,但这次访问并没有立即宣布增加石油产量。 “拜登的沙特之行没有促成沙特作出增产的承诺,但美国官员表示,他们相信沙特将领导欧佩克+联盟达成一项缓慢增产的协议”。《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称,拜登在访问期间表示,他在“竭尽所能”增加对美国的石油供应,“预计这将会发生”,沙特人“也有同样的紧迫感”,预计“将在未来几周”看到进一步的措施。而据德新社16日报道,沙特王储承诺将把原油日产量潜能从1200万桶提升到1300万桶。但王储同时指出,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路透社评论称,拜登空手离开该地区,只寄希望于欧佩克+在8月3日的会议上提高产量。彭博新闻社17日称,这意味着油价上涨要等到早秋才会调整,而美国汽油价格的任何下跌都将影响11月的中期选举。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海湾国家是否会提高产量。 “德国之声”17日称,拜登可能重新调整了与中东权力掮客的关系,但这对民主党在美国的中期选举前景没有什么帮助。对于正在因物价飞涨而苦苦挣扎的美国人来说,中东的政局“离家太远”。许多人认为,总统更应该关注汽油价格,而不是维持美国在全球权力游戏中的外交成本。 “与中美同时发展积极关系” 在此次中东之行中,拜登与沙特王储看似亲密的互动照片受到最多关注。CNN17日称,拜登因为在吉达与沙特王储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中碰拳而受到严厉批评,包括民主党人在内。美国《中西部论坛报》16日称,拜登曾经想把沙特变成“贱民”国家——那么为什么他现在要和沙特的“专制统治者”碰拳呢?批评人士认为,碰拳帮助恢复了36岁的穆罕默德王储在世界舞台上的声誉。拜登确实在会面时向沙特王储提出了被杀记者卡舒吉的问题,但遭到王储“呛声”,他向拜登提出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人权问题,以及不久前被以军打死的巴勒斯坦女记者问题。 “政治”网站16日称,拜登总统为期4天的中东之行清楚地表明,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冷酷追求国家利益”时被“牺牲”了。文章说,拜登访问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是为了参与一场“伟大的博弈”,即在俄中“强势介入”的中东地区寻求更大的立足点。访问期间,拜登至少两次公开宣称:“美国绝不允许俄罗斯和中国填补真空。”在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以及美国、埃及、约旦、伊拉克领导人参加的“安全与发展”峰会上,拜登强调称:“我此行是为美国在该地区的未来定位,我们不会在中东地区留下一个真空,让俄罗斯或中国来填补,而且我们正在取得成果。” 美国CNBC财经网站16日称,拜登此行的一个目标是说服海湾国家帮助孤立俄罗斯和中国。其中为拉拢沙特,拜登许下了诸多好处,如放松对沙特的人权“紧箍咒”,答应向沙特适当售武,还计划将埃及实际控制的红海上的两座小岛交给沙特等。 然而,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朱拜尔在16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沙特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并不相互排斥,沙特会继续同时保持与美国及中国的积极关系。他说:“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及最大投资者,亦是巨大的能源市场和未来巨大的市场,而美国是沙特在安全、政治、投资和贸易方面的最大合作伙伴。”另据《日本时报》17日称,海湾国家在“安全与发展”峰会上拒绝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西方一边反对俄罗斯。 “划出了新的战线” 德黑兰17日指责拜登中东之行挑起了中东紧张局势。据法新社17日报道,在拜登结束了对伊朗的竞争对手沙特和“死敌”以色列的访问后,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华盛顿“再次诉诸失败的伊朗恐惧症政策,试图在该地区制造紧张和危机”。在此之前,拜登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签署联合声明,誓言将使用“所有力量”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伊朗外交部说,这项协议是美国“欺骗和虚伪的伟大标志”,因为“他们对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视而不见,后者是该地区核武库最大的拥有者”。 “拜登此行划出了新的战线”,《纽约客》杂志16日警告说,伊朗核协议现在正陷入僵局。上周五,德黑兰在波斯湾展示了武装无人机,并称这是“对拜登的欢迎”。而在美以联合声明发表后不久,前中央情报局工作人员里德尔对《纽约客》记者说:“我们在致力于与伊朗开战。”他说,拜登之行将美国政策和中东局势带向了“更加危险的方向”。 路透社17日称,美国希望与海湾国家的峰会能帮助建立一个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地区安全联盟,以应对伊朗的威胁。但峰会的公报含糊其词,沙特外交大臣给美国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不知道任何关于海湾—以色列防御联盟的讨论,沙特也没有参与这样的谈判。 在拜登结束中东行两天后,19日,俄总统普京将抵达德黑兰,与伊朗和土耳其领导人举行三边峰会。
普京最新表态:俄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乌将沦为西方半殖民地
欧盟委员会17日提议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在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对此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在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 “我们对此并不反对,是否加入这一经济联盟是他们的主权决定……这是他们的事也是乌克兰人民的事”,普京表示,“就经济一体化而言,这是他们的选择”,“相比于北约,欧盟并不是军事联盟”。 但是,普京警告称,如果乌克兰执意要加入欧盟,它将“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这就是我的看法”,普京说道。 此前,乌克兰曾多次表达加入欧盟的意愿。今年4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一次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就曾公开表示,乌克兰将“加入欧盟”视为优先目标。 6月16日,泽连斯基在乌克兰会见了到访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会后表示,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四国已经达成一致,希望欧盟委员会立即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
美施压荷兰打击中国芯片产业,外交部:搞“胁迫外交”又一例证!
为全力遏制正在崛起的中国半导体行业,美国已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全球最大的光刻机企业阿斯麦公司(ASML)扩大对中国的禁售范围。彭博社在6日的报道中称,如果美国胁迫成功,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等中国芯片制造商可能会因此受到沉重打击。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是美方滥用国家力量,倚仗技术霸权搞“胁迫外交”的又一例证,这也是典型的技术恐怖主义。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官员正在游说荷兰当局在禁止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极紫外线光刻机(EUV)基础上,进一步将禁售范围扩大到上一代技术深紫外线光刻机(DUV)的出口。由于无法获得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ASML已经无法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每台售价约1.6亿欧元的EUV光刻机。报道称,美国针对的这些旧款DUV光刻机比先进技术落后了一代,但它们仍然是制造汽车、手机、计算机乃至机器人所需的某些非先进芯片的最常用设备,在制造目前严重短缺的许多芯片上仍然必不可少。 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5月底至6月初在访问荷兰和比利时期间讨论供应链问题时提出这一要求。其间,唐·格雷夫斯还到访了ASML位于荷兰费尔德霍芬的总部并会见了公司CEO彼得·温宁克。 “美国的重点是对华禁售DUV中最先进的型号——浸没式DUV光刻机(ArFi)。”知情人士还透露,美国也在努力向日本施压,要求停止向中国芯片制造商交付相同技术,而日本尼康也生产光刻机,在该领域是ASML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多番胁迫,意在挫败中国成为全球芯片生产领导者的计划。彭博社在报道中说,如果荷兰政府同意华盛顿的提议,目前禁止发往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范围和类别将大幅拓宽,从而可能令中国的芯片制造商受到沉重打击。 彭博社的报道发布后,ASML的美国存托凭证(ADR)跌幅高达8.3%,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彭博社的分析师称,如果ASML被禁止对华出口DUV,其收入可能会萎缩5%-10%。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香港的股票周三也出现明显下跌。截至收盘,中芯国际下跌2.39%,华虹半导体下跌1.72%。 美国商务部和荷兰外交部均未对此事予以置评。ASML的发言人则表示,公司尚未对此做出任何决定,也不愿对传言进行猜测或发表评论。尼康的发言人表示“没有任何相关信息”。 美国胁迫荷兰要求ASML打压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始于前任总统特朗普时期。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在2018年就开始对荷兰进行游说,2019年伊始对荷兰展开强大攻势,以阻挠荷兰将芯片制造技术出售给中国。时任美国总统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库珀曼还对荷兰方面警告称,如果没有美国的零部件,ASML的设备就无法运转,而白宫有权限制这些零部件向荷兰出口。不久后,荷兰政府就决定ASML的出口许可证不予续期,而之前计划好向中芯国际出口的一台价值1.5亿美元的光刻机至今也没有发货。 彭博社引述彼得·温宁克的话称,直到2021年1月,荷兰政府仍然没有下发出口许可,ASML则一直不能向中国出口该公司的最尖端产品EUV光刻机。 特朗普对荷兰当局的胁迫政策被拜登继承,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拜登在2021年1月上台后不久,就要求荷兰政府继续限制向中国销售EUV光刻机,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此与荷兰进行了沟通。 不过,禁售光刻机甚至进一步扩大禁售范围并非荷兰和ASML的本意。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说,荷兰政府尚未同意对ASML向中国芯片制造商的出口实施任何额外限制,因为此举可能会损害荷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国是荷兰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和比利时。荷兰首相吕特6月时反对重新考虑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呼吁欧盟应制定独立的对华政策。 彼得·温宁克也对禁令表示反对,彭博社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彼得·温宁克曾表示,ASML反对禁止向中国客户销售DUV光刻机,因为它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赵立坚6日表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美方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对别国搞“技术封锁”“技术脱钩”,只会让其他国家更加警醒。在技术上一味依靠美国行不通,这也将促使各国加快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 “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赵立坚表示,希望有关方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