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风?布林肯称寻求与中国“和平共处”,同时声称美中竞争无明确终点线
综合美国白宫官网实录、“美国之音”网站报道,美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28日称,美国必须找到一种在激烈竞争中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法。不过他同时声称,美国希望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够掌控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他还认为美中高官之间的互访会增多。 “中国不会走开,美国也不会走开”,布林肯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办的一次活动中对观众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共存、和平共处的方式。”“美国之音”网站称,布林肯是在结束到北京与中国高级官员会晤几天后作出这番表态的。 另据美国白宫网站实录显示,布林肯还表示,他认为美中高官之间的互访会增多。“我认为你们将看到更多的双向接触,中国高级官员访问美国,美国高级官员访问中国。”据路透社援引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当地时间2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采访时称,希望访华与北京重新建立联系。 白宫实录还显示,当被问及美国是否正试图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时,布林肯称,美国不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美国希望看到一个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中国。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还声称,认为美国在搞“脱钩”的说法是错误的,并试图以“去年美中双边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佐证自己的说法。 不过,“美国之音”网站提到,美国正在考虑采取措施限制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流向中国。报道称,布林肯称,“我们希望确保在这场竞争中,我们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够掌控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还表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长期竞争”,没有“明确的终点线”。 2023年6月18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京,开启为期2天的访华之行,他是拜登政府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是2018年以来首位访华的美国国务卿。中国外交学院美国事务研究专家李海东6月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或许为两国以后的交流提供契机,但并不等于关系“解冻”。接下来,中美关系能否缓和主要取决于华盛顿怎么做。 一直以来,美国言行不一。早在今年4月美国“政治新闻网”就曾报道,尽管拜登政府几个月来一直强调,他们对与中国“脱钩”不感兴趣,但美国针对中国经济关键领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更多针对中国经济的行动也在准备中。对此,同月1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国际关系专家认为,美国这种在经贸领域“说一套,做一套”的作派,势必影响两国总体关系。 就中美关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美在经贸等领域存在一些竞争,但不能搞你输我赢的恶性竞争,更不能打着竞争的幌子行遏制打压之实,剥夺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这不是所谓的“负责任竞争”,而是极不负责任的霸道行径,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将世界推向分裂。汪文斌说,美方总是讲,中美要开展对话沟通,要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兜底”。中方对话沟通的大门是敞开的,两国的沟通也一直没有中断。“沟通要解决双方的关切,要有实际效果、解决问题,不能一边沟通、一边损害对方利益,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欧盟领导人正为关键峰会做准备,“中国成焦点”
“欧盟领导人为关键峰会做准备,中国成焦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欧盟27个成员国领导人定于本周在布鲁塞尔举行为期两天的峰会,讨论外交政策等问题,其中包括欧盟对华战略。 报道开头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7日在给与会国领导人的邀请函中表示,此次峰会将是一个“重新确认”欧盟对华统一立场的机会。 报道继续称,欧盟 27 个成员国常常在处理从移民到补贴等一系列内部问题时难以达成一致,在外交政策上也不例外,过去几年,欧盟在计划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时一直有困扰。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格热戈尔兹?斯特克告诉半岛电视台,欧盟成员国对华政策分歧依然存在:其中一些成员认为经济安全是关键问题,另一些成员则认为北京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是当前的关键问题。“这些优先事项上的差异有时会导致摩擦。”斯特克说。 报道随即提到,过去几年里,欧盟对华立场因多种原因变得强硬,个中因素包括新冠疫情、中国作为科技和经济大国崛起被一些欧盟国家视为威胁、台海局势,以及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在与中俄的紧张关系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访华前于3月表示,欧盟在对华立场上应着重“去风险而非脱钩”。随后欧盟一些大的成员国警告称不要“效仿”美国的“狂热”做法。 但对于所谓“去风险”一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5月9日已回应称,谈论“去风险”,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风险,风险在哪里。他提醒称,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国家正在发动“新冷战”,破坏国际规则,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搞阵营对抗,“脱钩断链”……这些才是需要重视的、真正的风险!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半岛电视台这篇报道进而声称,冯德莱恩上周还透露欧盟想要“加强经济安全”的计划,她表示,虽然“全球一体化和开放经济一直是一股积极的力量”,但欧盟还必须“对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地缘政治(对抗)更加激烈的世界保持清醒认识”。报道声称,虽然冯德莱恩此番计划没有公开说明这是一项针对中国的经济战略,但一些专家表示,该战略主要目标之一是北京。 报道继续说,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告诉半岛电视台,虽然中国理解欧盟想要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的雄心,但欧盟“不应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混为一谈,从而损害自由贸易”。 半岛电视台还说,欧盟领导人准备在对华“去风险化”对未来关系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上进行辩论,并试图达成统一的“对华战略”之际,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本周在一次演讲中称,“客观地说出‘去风险’从哪里结束、脱钩从哪里开始,这总是并非易事,” “所以,我们需要在欧洲对此进行真正的辩论。请记住,各机构可以提出建议,但决定权在于成员国”。 《环球时报》记者在5月12日记者会上就博雷利此前类似表态提问称,博雷利在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后声称,欧盟成员国外长支持“重新校准”对华战略,继续将中国视为全球性问题合作伙伴和经济竞争者。欧盟在坚持对华“三重定位”时,应加强对华竞争。“去风险”意味重新审视欧中经济关系,目的不是对华经济“脱钩”,而是重新平衡欧中关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答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续。中方对欧方不赞成零和博弈的表态表示赞赏,同时我们认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本身就自相矛盾。事实上,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我们希望欧方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排除外部干扰,坚持战略自主,形成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这最符合欧洲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