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长难产”折射美国“制度破产”

  美国第118届国会3日开幕,当天的众议院议长选举经三轮投票仍然“难产”,导致新一届国会众议院无法履职。这是百年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首次未能在首轮投票中产生人选,反映共和党党内分歧以及民主、共和两党的对抗,更凸显美国政治制度及相关选举制度的失灵与破产。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1月6日是美国国会山骚乱两周年。过去两年来,国会山骚乱以及相关调查在美国引发广泛争论,成为激化党派矛盾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届国会开幕,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控制参众两院,形成“分裂国会”格局,新裂痕遇上旧伤疤,美国政治纷争或将变本加厉,社会撕裂和制度困境或将不断加剧。   议长“难产”   去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后,共和党从民主党手中赢得国会众议院控制权。作为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的凯文·麦卡锡最有希望成为新一届众议院议长。然而,他的竞选之路并不顺利。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有435个席位,当选议长需要得到简单多数支持,即获得至少218张赞成票。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占据222席,这意味着党内只要有超过4人反对,麦卡锡就无法当选议长。   3日参加投票的共有434名众议员。首轮投票中,麦卡锡仅获得203票,有19名共和党众议员将票投给了其他人。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则获得本党全部212票。   按照相关规定,众议院要继续投票,直至有人胜出。在当天举行的第二和第三轮投票中,麦卡锡分别获得203票和202票,而杰弗里斯则均获得212票。随后,众议院决定休会,4日继续举行议长选举。   麦卡锡已表示,将争取众议院议长职位直到最后一刻。有美国媒体分析认为,麦卡锡在共和党内没有明确对手,但又无法获得足够票数当选,这意味着众议院议长选举僵局短期内恐难打破,制度的“死循环”或将进一步放大。   纷争加剧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选出议长前,众议院其他议程都无法进行。《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杰米尔·希尔指出,众议院议长“难产”再次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功能失常。   分析人士指出,共和党部分保守派人士认为麦卡锡对民主党“过于软弱”,因此反对他出任众议长。此事一方面反映出共和党内部的严重分歧,另一方面也再次凸显两党之间的尖锐矛盾。   事实上,麦卡锡并不反对与民主党争斗。他曾明确表示,众议院共和党人将对此前民主党主导的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并将围绕南部边境移民潮、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等问题发起调查以问责拜登政府,并且不排除对总统拜登发起弹劾调查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指出,麦卡锡为当选众议院议长可能会寻求对党内保守派妥协,这意味着未来共和党在众议院对民主党的态度将更为强硬。当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由民主、共和两党控制,双方均已开始瞄准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因此,未来美国的党争问题预计会进一步加剧。   撕裂加深   新一届国会开幕正值国会山骚乱两周年前夕。2021年1月6日,时任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的大批支持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集会。其中部分人游行至国会山,并用暴力方式闯入国会大厦,导致参众两院认证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的联席会议被迫中断,主持会议的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同数百名议员惊慌撤离,留下震惊全美和世界的“名场面”。这场骚乱直接造成5人死亡、超过140名警察受伤以及大量财物损失,美国的“民主”形象也严重崩塌。   2021年6月30日,民主党掌控的美国国会众议院决定成立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成员均由时任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任命。2022年12月22日,该委员会发布最终报告称,发生骚乱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本尼·汤普森认为,特朗普为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和阻止权力交接,设计了“多个步骤”。特朗普则指责这一调查受政治因素驱使,拒绝接受调查结果。   国会山骚乱及其后续调查抹去了美国给自身政治制度添加的“美颜”效果。美国《纽约时报》巴黎分社社长罗杰·科恩撰文说,这是“对美国民主灯塔形象的一记重击”。《今日美国报》华盛顿分社社长苏珊·佩奇发文指出,国会山骚乱暴露了美国内部的多重裂痕。   过去两年来,在党争推波助澜下,美国民众围绕堕胎、控枪、移民等问题的意见愈加分裂,日益走向极端化。在严重对立的社会环境中,极端情绪的不断高涨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党争,导致政治暴力事件屡屡发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埃德萨尔指出,在美国,政治极化已经形成一股自我驱动的力量,左翼和右翼都能从政治极化催生的敌意中获得力量。而在美国作家罗伯特·布里奇看来,美国已经处在“内战”之中,只是没有正式宣战而已。

林芳正将访问墨西哥巴西等国,日本“布局”中南美洲意在中俄?

  日本外相林芳正将于4日至11日对中南美洲国家墨西哥、厄瓜多尔、巴西和阿根廷进行访问。日本《产经新闻》2日报道称,该地区是中国与俄罗斯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区域,而今年日本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担任“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日本欲借此次访问之机推进其所谓价值观外交和同中南美地区的经济安全合作。     在访问期间,林芳正将与四国外长等举行会谈,就推进双边合作、强化经济安保等议题交换意见。日本共同社报道称,鉴于日本与巴西在2023年都将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所以林芳正也将与巴西方面商议合作推进安理会改革。另外,墨西哥是中南美最大的日资企业活动据点,林芳正将与该国讨论深化经济关系。   《产经新闻》称,围绕乌克兰危机,作为今年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将以拉拢包括中南美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为重要课题。据悉,林芳正此次访问的4个国家在去年3月联合国的一份谴责俄罗斯的决议中,均投下赞成票。但在一个月后美洲国家组织关于暂停俄罗斯常驻观察员国资格的投票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却都选择弃权。日本官员分析认为,“如果不进行拉拢,它们就有可能转向俄罗斯”。   此外,报道认为林芳正此次访问也有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目的。《产经新闻》称,中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资源供给地。日本过去曾是该地区最大的政府开发援助捐助国,但近年来的资金援助呈现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崛起的中国,通过扩大资源和食品贸易,中国强化了与该地区的经贸关系。日本外务省一名官员称,“(林芳正)此次访问正是为了进行布局”。   不过,日本《东京新闻》曾分析称,在拉美地区因新冠疫情而贫富差距拉大的背景下,左翼政府不断出现。在经济方面,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存在感很有可能进一步增强。日本《朝日新闻》指出,中南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从2000年开始快速增长。目前,对巴西、智利、秘鲁和乌拉圭来说,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是中国。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卢昊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南美在日本外交中的优先级相对靠后,日本首相上一次访问该地区还是近十年前安倍访问中南美五国。林芳正此次中南美之行或旨在为岸田未来可能对该地区的访问“打前站”,并增加日本在当地的战略影响力。   卢昊分析认为,林芳正此行或兼具政治和经济意图。“在政治上,日本希望为其在联合国等国际机制上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尤其是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有着较突出的政治影响力;在经济上,拓展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也是其重要目标之一。”不过,卢昊表示,从整体上看,日本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和战略投入仍十分有限,无论经济纽带还是价值观纽带都远没达到“非常密切”的程度。

新一届美国国会宣誓就职,美媒:美政府可能再次面临关门窘境

  当地时间3日,新一届美国国会宣誓就职。鉴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不少美国媒体都认为,美国国会的争斗和混乱将在所难免,美国政府也可能因此再次面临关门窘境。《纽约每日新闻》评论称,国会的混乱大戏即将上演。与此同时,由于共和党内部分歧,目前呼声最高的共和党众议长候选人麦卡锡3日可能凑不齐选票,全世界恐将见证美国众议院自1923年后首次进行多轮众议长选举。   新一届国会将面临四大“争斗”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日报道,新年伊始,新一届国会将于3日召开会议,这标志着第118届国会正式运营。82名新议员将首次宣誓就职,其中45名是共和党人,37名是民主党人。新国会中,民主党将保持对参议院的控制,众议院则将由共和党以微弱多数控制。   “新一届国会将面临四大争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日报道说,随着共和党人3日起开始控制众议院,美国在新的一年将走向另一个政府分裂的时代。正如最近几十年所显示的那样,在一个党派之争和政治剑拔弩张的时代,国会控制权分裂可能会带来混乱。首先是众议长难产,呼声很高的共和党众议员麦卡锡正面临一群保守派共和党议员的反对,这些人誓言要在众议院3日举行第一次投票时拒绝让他担任议长。接下来是政府是否关门问题。在上两任民主党总统任期内,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曾导致政府暂时关门。拜登政府应该也很难成为例外。此外,新一届国会面临的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在2023年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以确保政府能够支付其账单并防止灾难性违约。最后,新获得权力的众议院共和党人对调查拜登和他的政府正虎视眈眈。调查可能会引发弹劾,即使不是拜登,也可能是他政府内的其他人。      在新一届国会就职之际,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将在1月6日迎来两周年,国会警察已为可能面临的骚乱做好准备。据路透社2日报道,美国国会警察局长曼格2日发布声明说,“美国的两极化现状,会导致有人再次尝试进行类似2021年1月6日的袭击事件。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做好准备”。   政治大僵局再现?   作为3日新国会揭幕的一部分,众议院按计划要选出新的议长,但是此次众议院的投票显然没那么简单。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2日晚,麦卡锡能否成为议长仍不明朗。他正在艰难突破共和党保守议员根深蒂固的反对。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后共掌握众议院222个席位。当选议长,至少要获得218张赞成票。这意味着共和党众议员中投反对票的人数不能超过4人。   “明天会是个好日子。”麦卡锡2日貌似轻松地对记者说。不过,现实是,尽管进行了长达数周的艰苦游说,麦卡锡仍未获得他需要的内部几近一致的支持。到目前为止,5名共和党议员公开表示投反对票,还有更多的人在暗中反对或犹豫不决。路透社3日报道说,保守派共和党议员大都认为麦卡锡做事“太软”,特别是针对民主党。   即便如此,麦卡锡仍坚称将争取众议长位置直到最后一刻。《纽约时报》称,按照美国国会的规则,如果3日麦卡锡无法获得218票,众议院的投票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有候选人能够达到简单多数。由于共和党内并没有麦卡锡的明确竞争者,所以这次投票很可能演变成一场载入史册的大僵局——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100年前。   俄媒:没人会“想念”佩洛西   在麦卡锡挣扎上位的同时,现任众议长佩洛西已准备好卸任。据美国《新共和》2日报道,佩洛西在11月中期选举后宣布将辞去众议长一职。与共和党之间混乱的公开争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主党人完成了一场不流血的权力交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日称,佩洛西去职可能标志着民主党国会议员的洗牌,年轻议员将成关注焦点。   美国《市场观察》3日报道称,大多数美国人对佩洛西的看法两极:要么爱她,要么鄙视她。“佩洛西卸任,没几个人会想念她。”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日以此为题报道称,这位加州民主党人(佩洛西)是臭名昭著的自私自利者。在美国,很多人都希望这位82岁的众议长在任期结束后能退出政治生活。

此时为殖民道歉,欧洲打的什么算盘?

  “60万非洲人像牛一样被荷兰奴隶贩子运到前殖民地苏里南,这段历史是丑陋和痛苦的,也是彻头彻尾的耻辱。”去年12月19日,荷兰首相吕特正式为该国在奴隶贸易中扮演的角色道歉,并承认这是“反人类罪”。时隔一天之后,德国官员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正式归还在“黑暗的殖民时期”掠夺的贝宁王国铜雕时说:“我们偷走这些铜雕是不对的,保留它们也是错误的,早就应该把这些文物归还给它们的家乡。”最近几年,还有丹麦、法国等欧洲国家为昔日的殖民历史进行道歉或归还掠走的文物。人们不禁要问:这背后有什么现实的政治利益和复杂的社会背景?“首先是承认,其次是道歉,最后是补偿。”这是被殖民过的国家民众对殖民国家的基本诉求,他们认为“一个归还赃物的小偷不应该受到赞扬”。因此,当年的老牌殖民者仅仅口头道歉显然是不够的。   欧洲道歉接二连三   据荷兰媒体报道,首相吕特上个月在国家档案馆发表演讲时,先是为该国参与奴隶贸易的历史行为公开致歉。他随后表示,荷兰政府将设立一个2亿欧元的基金,用来帮助解决奴隶制遗留问题并加强相关教育,但不会直接提供赔偿。据报道,敦促国民反思过去的殖民历史也是荷兰政府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荷兰青少年对国家在奴隶贸易中的“黑历史”了解有限,2006年荷兰政府才将奴隶制的内容加入学校课本。      对荷兰作出的历史道歉,德国《青年世界报》发表评论认为,荷兰进行的是“没有赔偿的道歉”。因为荷兰首相道歉时没有谈及如何赔偿,德媒还援引苏里南《明星资讯》的评论说:“缺乏庆祝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所必须具备的谦逊和庄严。”   法国《费加罗报》近日就“荷兰为奴隶制道歉是否会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问题专访法国历史学家德福赫德。据这位研究荷兰历史的学者介绍,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的荷兰,统治过非洲、亚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荷兰在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印尼这样一个巨大的殖民地,再如被贩卖至美洲的1100万至1200万奴隶中,有5%是荷兰人参与的。德福赫德援引的一项民调显示,49%的荷兰人反对对殖民历史道歉,他们成为“相对多数”,而支持道歉的人只有38%。没有共识正是荷兰政治领导人对相关问题保持谨慎的原因。   谈到为什么荷兰现在选择道歉,德福赫德表示,荷兰1863年7月1日废除奴隶制,但有强制性的10年过渡期,这意味着一些被奴役的人被迫在种植园又劳作了10年。今年荷兰将迎来正式废除奴隶制150周年。   “一些欧洲国家已为其殖民历史道歉。但这些道歉够吗?”欧洲新闻电视台近日在报道荷兰、丹麦、法国、英国和欧洲议会正式承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是“危害人类罪”时发出这样的声音。报道称,1992年,时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为天主教会在奴隶制中扮演的角色道歉。2018年,丹麦政府向殖民过的加纳道歉。2021年,德国承认对前殖民地纳米比亚的赫雷罗族人和纳马族人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去年2月,荷兰首相就该国上世纪40年代殖民统治印尼时期系统性使用“极端暴力”向印尼人民道歉。去年6月,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对该国曾在刚果(金)的殖民历史表示“最深切的遗憾”,但没有正式道歉。去年12月,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的铜雕交还给尼日利亚,称此举是在改正“错误”,对“黑暗的殖民历史”进行反省。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奥林匹斯·埃尤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抢走的文物,再次让人想起奴隶制、征服和殖民主义的残酷历史。埃尤认为:“德国归还贝宁王国铜雕一事绝对不值得庆祝。一个归还赃物的小偷也不应该受到赞扬。这些铜雕揭示了我们非洲人遭受的苦难,但西方国家还没有赎罪。”   道歉背后的几大原因   最近两年,法国也向贝宁、塞内加尔两国归还了部分文物。法国媒体认为这也是法国直面殖民历史的表现。从过去对殖民历史讳莫如深到公开谴责殖民罪行,这反映出法国和西方社会的哪些变化呢?   据《环球时报》驻法国记者观察,首先是社会舆论与心态发生变化。最近两年,法国各电视台和主流报刊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有所增加,这与欧美反种族主义浪潮的此起彼伏以及左翼政治力量在政界、学术界日益占据话语权有一定关系。美国“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浪潮给欧洲带来冲击波。2020年,法国国民议会门前的科尔贝雕像被“反仇视黑人行动队”等组织泼红漆。科尔贝是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大臣,参与过1685年《黑人法典》的起草,被认为是在法国奴隶贸易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始作俑者”。法国前总理、担任“奴隶历史记忆基金会”主席的埃罗也呼吁为国民议会中的“科尔贝厅”和经济部的“科尔贝楼”改名。其次是地缘政治的需要。法国《世界报》去年6月曾刊文称,为了深入对非交往,法国必须摆脱殖民主义者的可疑形象。最后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战后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大量非洲裔移民进入,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必须对殖民主义问题有重新的认识和表态。   需要强调的是,法国各界在如何认识和评价殖民非洲的历史问题上仍有很大争议。2017年2月,当时还是法国总统候选人的马克龙访问阿尔及利亚,他有关“殖民行动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反人类罪”的表态在法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议。特别是右翼与极右翼党派反应强烈,认为马克龙的话“抹黑了法国历史”,不配做总统候选人。   这两年还有法国历史学家抱怨,英国与法国的殖民历史被世界过多关注,而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国等殖民国家关注相对就少了很多。有法律界和政界人士在电视辩论节目中声称,“为昔日的殖民主义历史道歉,本质上也是一种否定历史的做法,是用今天人们的观念去曲解历史”。即使是马克龙,在当上总统后也表示过“共和国不会从它的历史上抹去任何痕迹或名字,不会推倒雕像,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待我们的整个历史和全部记忆”。   “把当年殖民过的国家看成是新的砝码”   卡特娅是德国柏林一家公关公司的经理,该公司的业务也发展到德国曾殖民统治过的非洲国家。卡特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殖民国家的反思和赎罪目前看仍是形式多于实际行动,真正作出的赔偿还不多。   卡特娅认为,欧洲殖民国家纷纷道歉的背后,有政治考量也有经济考量。首先是国际大背景的推动,2020年美国掀起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抗议活动,也让有过殖民历史的欧洲国家开始反思。其次是俄乌冲突造成能源危机后,欧洲重新认识到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重要性。比如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计划在今年1月底推出的新版“非洲战略”,明确表示要与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和海湾国家等竞争对手在非洲展开较量。卡特娅说,不仅德国政要频繁访问非洲,她的公关公司在相关国家的业务也大幅增加,总之,“欧洲国家正把当年殖民过的国家看成是一个新的砝码”。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看来,欧洲国家为殖民历史道歉不过是为了改善自身形象,但欧洲国家在亚非拉国家进行殖民侵略的历史无法掩盖。如果这些国家始终对历史事实没有正确回应,那么它们就无法得到被殖民国家的真正认可和接纳。殖民主义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已成为“过去式”,原来的殖民主义政策也无益于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西方国家纷纷谴责殖民主义,表现出对过往历史的清算态度。   田文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国家反思殖民历史,实际落脚点还是为了现实利益。对正处在困境中的欧洲而言,它们离不开非洲的能源和市场。   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近几年也要求西班牙为其殖民历史道歉,但遭到拒绝。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班牙政府以“不能根据以前的行为来判断当代的对错”等说辞为自己开脱,拒绝墨西哥的道歉要求,并认为这些历史问题对今天两国间的外交关系、经贸交流影响有限。   一些研究欧洲种族主义问题的学者认为,欧洲国家承认殖民历史并作出道歉只是迈出“重要的一步”,治愈历史创伤,要做的还有很多,如整个国家和社会就该问题达成共识,采取可行措施对前殖民国家和奴隶制受害者的后代进行经济赔偿、在学校课程中更真实地讲述殖民主义历史等。   非洲要求归还文物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牛津大学及伦敦大学研究教授中国考古与文物的学者李宝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0年8月,大英博物馆将其创始人汉斯·斯隆爵士的半身雕像从特设基座移走,放到了一个展柜中。相关报道说:“其雕像旁辅以他遗赠的部分藏品,皆为奴隶贸易的标志及遗产,以展示斯隆在‘大英帝国的剥削背景下’的收藏。”大英博物馆以此表示斯隆爵士是一个奴隶主,要正视其与殖民主义的联系。据了解,对大英博物馆此举,英国博物馆界高层和公众有的支持,有的则认为“偏激进”,还有人担心历史上的被殖民国家会提出更多赔偿要求。   相关专家认为,归还文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战争和殖民时期劫掠的文物,因年代久远,追索起来难度较大。相比而言,近几十年因被非法盗掘而流失海外的文物,通过相关国家积极追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特朗普:通胀飙升、航班大量取消 美国像个“第三世界”国家

  据美国《新闻周刊》新闻网站1日报道,跨年夜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举办的派对上,谈及美国通胀飙升、航班大量取消等一连串社会问题,并表示“美国就像个第三世界国家”。   在派对上,特朗普告诉数百名与会者:“我们正在观看一场战争,核武器问题一直被讨论,通货膨胀持续飙升,所有这些我们看到的事情都是没有必要的,让人很难过。”   “人们现在甚至无法搭乘飞机。”特朗普进一步说,“人们无法从纽约飞到佛罗里达,这让人很难过,我们(美国)就像个第三世界国家。”   《新闻周刊》新闻网站表示,特朗普是在回应美国大量航班被取消一事。日前,美国遭遇冬季风暴加之西南航空自身的问题,致使2022年12月22日至12月25日期间超过1.5万架次航班被取消。

2023年国际局势向何处去,这一变量最受关注

  辞旧迎新之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过去一年,地区局部冲突不断,热战硝烟弥漫,乌克兰危机刺痛全球地缘政治神经;大国博弈加剧,冷战思维作祟,部分国家四处拉帮结派,威胁地区和平与繁荣。   而随着新年到来,乌克兰危机会否迎来转圜?大国关系会有何种跌宕起伏?又将有哪些变量考验本就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国内外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和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共同解码全球变局下的挑战和新局。   解码乌克兰危机   三大关键因素影响2023   新的一年,俄乌局势仍是最大变量之一,其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和塑造未来国际秩序。这场被称为“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可能会维持一种胶着式的、逐渐走向和缓的局面。这其中,三大关键因素或影响未来局势走向。   ——主要在于美国   专家普遍认为,要想解决乌克兰危机,“主要的球还是在美国那边”。而如何把俄乌谈判、平衡俄与西方关系,以及欧洲安全架构问题等联系起来,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美国未来会有怎样的动作?   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分析说,乌克兰危机爆发10个月后,美国一定程度上达到其战略目标,也就是“削弱俄罗斯,拉住欧盟,防止欧亚大陆形成一种完全脱离美国主导的框架”。继续维持乌克兰危机对于美国来说是有利的。所以,美国在2023年可能将维持现有政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援助乌克兰不仅关系到美国在欧洲针对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也关系到其所谓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所以只要乌克兰和欧洲内部一些态度强硬的国家不愿放弃制裁俄罗斯的立场,美国将不会公开往后撤。尤其是美国的军事支持还会让这场危机持续一段时间。”   ——欧洲政策调整利于局势缓和   俄乌局势加剧了欧洲能源和通胀危机。而美国的趁火打劫,使得欧洲雪上加霜,也让美欧渐行渐远。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减少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同时呼吁西方为俄罗斯提供安全保障,作为结束乌克兰危机、防止冲突蔓延至欧洲的谈判的一部分。   这是否意味着,欧洲将不再“随美起舞”?   苏浩认为,尽管欧洲国家不得不在跨大西洋框架内顺从美国对抗俄罗斯,但现在也开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重新评估俄乌局势及欧盟所面临的战略环境。欧洲国家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美俄在俄乌局势中的地位和姿态,发挥一定正面作用。   意大利国际问题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表示,乌克兰危机在2023年可能仍难有解决方案,“但很明显,有些事情会以积极的方式发生,我们希望欧洲能找到一种独立自主的立场,首先满足自身利益,这意味着与俄罗斯共存,为谈判进程作出真正贡献。”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纳·唐恩和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奥尼则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拜登和泽连斯基不想促成解决方法,马克龙和朔尔茨能做到吗?   其答案是,“俄罗斯采取了围攻战略,正在攻击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试图向乌施压。但只要拜登和泽连斯基决心不谈判,基本上局势不会发生变化。欧洲国家很难策划一个和平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有望劝和促谈   持续的俄乌冲突及西方对俄制裁,也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如何化解危机,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   崔洪建表示,目前来看,从扎波罗热核电站到黑海粮食出口协议,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介入程度越来越高,对乌克兰危机尽快转向外交谈判方向解决的期待和呼声也在增大。   与此同时,大国之间近期加强了协调。他进一步指出,“现在有利于和平和谈判的因素在聚集,也希望2023年能够成为各大国以劝和促谈为主要方向去共同努力的重要节点。其中包括中欧之间、中美之间、中俄之间的一些密切互动和协调,也是值得期待的。”      展望2023   这些变量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