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访美前外媒爆料:事关中国问题上,美政府又对韩国提要求
韩国总统尹锡悦今天出发访美。就在这个时候,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等媒体爆料,美国政府又对尹锡悦政府提出要求了,且事关中国。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3月底发布通知,宣布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据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23日爆料,美国要求韩方敦促其国内芯片商,如果中国禁止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在华销售,就不要填补美光留下的市场缺口。 《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如果美光因调查被禁止在中国销售,华盛顿要求首尔方面敦促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不要增加对中国的芯片销售。路透社特意提到,在美国提出这一要求时,韩国总统即将开始访美。 对美光公司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是中国首次针对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采取行动。此前,不少外媒在报道时认为,中国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进行审查,主要是为了对美国遏制中国半导体技术发展进行回应。然而,网络安全审查,这是中国网信办拥有的一项日常工作权限。外交部发言人也回应表示,中国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是一种正常的监管措施。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中国经营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只要能够守法合法经营,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除此之外,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此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比如被操纵、数据泄露,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力进行监管、审查,确认这些产品是否合乎中国的安全要求。项立刚认为,以前,中国市场对美光的依赖性较高,很多芯片由美光供应。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美光等制造商对中国的供应出现问题;同时,长江存储等中国企业也成长起来,中国对美光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许多器件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韩国总统尹锡悦从4月24日起对美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国事访问。这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后再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据韩媒报道,尹锡悦为了“打动美国的心”煞费苦心,准备在美国国会演讲时使用英文,为此尹锡悦每天背英文稿到深夜。在其访美之前,尹锡悦还频频发表刺激俄罗斯与中国的言论,引发俄罗斯和中国对韩方的强烈反应。韩国国内也担忧,尹锡悦这种对美国“一边倒”外交将让半岛局势危机四伏,韩国可能成为“美国攻击别国的子弹”。韩国《东亚日报》称,尹锡悦外交站上“新冷战的试验台”。
充满政治算计!欧盟高官鼓动欧洲军舰巡逻台海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23日在法国《星期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鼓动欧洲海军在台湾海峡巡逻,“以显示欧洲对这一绝对关键地区航行自由的承诺”。2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博雷利的此番说辞,反映出欧洲内部的确有一些政治力量,始终以意识形态划线,对华抱有冷战思维。中国对此应该警惕,但没必要认定其为欧盟的既定政策。 据报道,博雷利在《星期日报》上的文章写道,“在许多问题上,我们与北京存在深刻分歧”,比如价值观。在经济领域,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越发处于劣势,不是因为缺乏竞争力,而是因为补贴等限制措施。他说,欧洲必须非常重视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在经济上、商业上和技术上都与我们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呼吁欧洲海军在台湾海峡进行巡逻,以显示欧洲对这一绝对关键地区航行自由的承诺”。不过,他同时强调,“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立场简单且一贯。在我们看来,只有一个中国。” “博雷利的话呼应了他上周二(18日)在欧洲议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辩论中所作的评论。”“德国之声”23日评论称,博雷利当时说,台湾显然是欧盟保障地缘战略和平范围的一部分,针对台湾的行动必须被拒绝。他声称,“这也是因为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台湾在生产最先进的半导体方面具有战略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清华大学中国论坛特约专家高健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博雷利呼吁欧洲派海军到台海巡逻,“但非常客观地讲,欧盟没有这样的实力”。对于欧洲境内的社会治理危机、经济衰退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马克龙在内的不少欧洲政治家,都是有客观认知的。高健表示,博雷利的文章,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欧盟不愿意在国际事务中被边缘化,从而试图刷存在感。作为欧盟外交和安全事务的负责人,他能在公开场合发表这样的署名文章,也反映出欧洲内部的确有一些政治力量,始终以意识形态划线,对华抱有冷战思维。 博雷利的表态被法德等多家欧洲国家媒体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相对比。本月早些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北京后对媒体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欧洲人不应该成为美国的“追随者”。他解释称,欧洲“不应陷入世界的混乱和不属于我们的危机中”。马克龙的表述随后引发美国和欧洲政界一些人的批评。不过,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很快公开表示,欧洲领导人正越来越支持马克龙避免成为“美国追随者”、加强战略自主性的主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博雷利此番表态距离马克龙不久前在台湾问题上的表述差距较大。“马克龙的意思是在说,欧洲需要搞清楚到底有没有必要介入台海等本身和欧洲没有关系的事情,而博雷利的说法,则等于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台海形势和欧洲有关。”他分析称,两名欧洲领导人的表述显示出,欧盟内部的争论仍然很激烈,且受美国影响依然很大。他认为,博雷利的表态或许意在“对冲”马克龙言论带给欧洲的影响,确保欧盟的对外政策形成一种所谓的“平衡”,也多少传递出欧盟机构试图把所谓的“统一外交政策”凌驾于各成员国对外政策之上的考虑。 一位不具名的中国欧洲事务学者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博雷利的表态意味着在七国集团(G7)外长会后,美国同北约、欧洲在国际安全、台海、乌克兰等问题上又进行了一次协调。他认为,博雷利的表态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一种倒退和挑衅”,非常严重。不过,崔洪建认为,博雷利的观点是否会落地成为“政策”或“行动”尚需观察。“如果要以欧盟的名义巡航台湾海峡,需要通过一系列程序。而在对华问题上,目前欧洲理事会与欧洲议会存在较大分歧。”他说,不认为博雷利的话会立即导致相关行动的推进,也不至于导致中欧关系立即倒退。“中国应警惕博雷利表态背后的动向,但没必要将此认定为欧盟的既定政策而中止目前同欧盟的合作。欧盟内部有复杂的决策机制和权力博弈,并非一人能够说了算。”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坑惨盟友 加拿大被迫应战
去年8月,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大量有着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措施,包括对电动汽车等相关产业的高额补贴,不少美国的盟友也深受其害,并纷纷酝酿应对措施。 据加拿大媒体20日报道,加拿大政府将向德国大众汽车提供130亿加元(约合66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大众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圣托马斯建立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根据加拿大政府与德国大众汽车的协议,加拿大联邦政府将向大众的电池工厂在10年的时间内提供高达130亿加元的持续生产补贴。此外,安大略省政府也会为大众这家电池工厂提供补贴,但具体细节尚不清楚。预计全部补贴会与大众如果将业务放在美国所获得的补贴额相当。 这座电池工厂将是大众汽车的第一座欧洲大陆之外的电池工厂,预计耗资70亿加元、约合36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27年建成投产。据路透社援引德国《商报》的消息称,这座工厂每年的最大产能将达到90吉瓦时,可以为100多万辆汽车提供电池。 加前省长:不能允许美国偷走加拿大的未来 消息人士表示,根据加拿大政府与大众汽车之间的合同条款,只要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仍然有效,加拿大政府就会一直提供补贴。而如果美国减少补贴,加拿大也会相应地减少补贴。 加拿大保守党前临时领袖 罗娜·安布罗斯: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只要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还在实施,它就会是加拿大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这部法案会将大量资本吸引到美国,对加拿大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看看特鲁多政府在下个政府预算案中有何对策,他们必须采取措施应对,否则我们的经济会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前省长 达雷尔·德克斯特:我认为加拿大政府有责任保护经济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我们不能允许美国偷走加拿大未来的繁荣。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美政府加征关税 美低收入民众买单 美国大搞单边主义,事事“美国优先”,除了《通胀削减法案》,美国还对中国等国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近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最终受害的还是美国的低收入民众。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 欧伦斯:以关税为例,究竟谁会从上届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中获利?事实上,美国的低收入民众成了最大的输家。我们估算这些关税使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损失约1000美元,你不得不在别的地方省钱,不再给孩子买鞋子、裤子、衬衫或学校课本。 总台记者 王冠:尽管有很多干扰因素,中美贸易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 欧伦斯:有人大谈中美贸易“脱钩”,但现实中脱钩的程度很有限。你可能会将产业链转移至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或其他国家,这的确在发生,但转移的幅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许多贸易和投资的终端消费市场就是中国,相关企业肯定不会离开中国,供应链转移比政客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美联邦机构被曝数据泄露丑闻:超25万消费者隐私被发至私人邮箱
据美国《纽约邮报》19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下属机构消费者与金融保护局(CFPB)被曝出现严重数据泄露丑闻,一名员工将大约25.6万消费者的机密数据发送至私人邮箱。该机构称其为“重大事件”。 CFPB表示,该名雇员获得访问这些数据的授权,其中包括来自7家机构的消费者身份信息,例如姓名和交易账户等。这些数据被雇员用65封邮件发送至个人电子邮箱。 CFPB官员于2月14日发现个人电子邮箱账户被不当使用,并于3月21日通报该案件。目前,涉案员工已经离职,但是否被解雇,CFPB并未透露。 CFPB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机构十分重视数据隐私,这种未经授权的传输个人机密数据的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该机构还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泄露的数据被进一步传播,但尚无证据证明数据已被删除。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麦克亨利认为,此次违规事件引发人们对CFPB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身份信息的担忧。
Former President’s Crime Act Is Coming Soon
National laws are the most basic norms and references for people's life and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basic norms for national authority to manage...
美国仇恨犯罪案件创历史新高,美专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支离破碎的暴力风暴中”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年度仇恨犯罪报告补充文件显示,2021年美国仇恨犯罪案件数量同比激增11.6%,64.5%的受害者因为种族偏见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有分析指出,愈演愈烈的仇恨犯罪凸显美国人权痼疾,包括原住民、非洲裔、亚裔、拉美裔等在内的少数族裔长期遭受普遍性、系统性的歧视,美国政府应正视国内种族歧视、仇恨犯罪、枪支暴力等人权问题。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定义,仇恨犯罪是指全部或部分犯罪行为是基于种族、宗教信仰、性别等实施的刑事犯罪。根据最新文件,美国仇恨犯罪案件从2020年的8120起上升至2021年的9065起,受害人数量达1.24万。美国反诽谤联盟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格林布拉特表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证实了仇恨犯罪在202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 尽管此次公布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美国舆论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报告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美国仇恨犯罪激增的严峻形势。美国沃克斯新闻网报道说,这份最新文件显示,美国的仇恨犯罪正在上升,而且情况可能被低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研究员雅各布·卡普兰表示,由于多重原因,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据并不完整,按照该机构定义,被视为仇恨犯罪,需要有证据表明犯罪是由偏见所驱动,但这是很难被证明的。而且受害者在遭遇这些犯罪活动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告,但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并不多,有时受害者甚至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仇恨犯罪。 美国科罗拉多州亚裔圆桌会议成员乔治·桑村说:“人们不太愿意向警方报告仇恨犯罪,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做不会有结果。”反诽谤联盟在科罗拉多州的一名成员杰里米·谢弗说:“让我担心的是,很多人开始认为‘仇恨行为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人们出门去杂货店、坐公交车时,已预感到自己可能会被骚扰,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美国沃克斯新闻网称,尽管关于仇恨犯罪的数据不完整,但这些数据也是“可怕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显示,非洲裔是该类犯罪最常见的目标,针对这一群体的仇恨犯罪从2020年的2871起增加至2021年的3277起。此外,2021年成为反亚裔仇恨犯罪最严重的一年,亚裔受害者数量是前一年的两倍多,从2020年的249起飙升至746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和极端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布莱恩·莱文认为,10年来,美国仇恨犯罪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都受到了充满敌意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 虽然美国司法部已将针对仇恨犯罪的执法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之一,美国国土安全部将白人至上主义确定为美国最持久、最致命的威胁,但未能改变美国社会对仇恨犯罪加剧的担忧。“这种趋势令人忧心。”莱文表示,他所在的研究中心收集了美国32个大城市的数据,显示仇恨犯罪案件在全美范围内持续上升。莱文说:“这些城市实际上是全美数据的晴雨表。无论你以哪种方式分析数据,都令人震惊。我们正处于一场支离破碎的暴力风暴中。”
罔顾事实真相,睁眼说瞎话——污蔑中国抗疫,美方何其荒唐
近段时间,美国又翻炒起所谓“新冠病毒可能从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漏”的陈词滥调。更离谱的是,美国国会通过了“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妄称新冠疫情可能起源于中国。这样颠倒黑白的系列闹剧,3年多来在美国反复上演。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一直将疫情政治化,不断抹黑中国。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更是无视事实真相,编造谎言,“甩锅”推责,甚至借“疫”发挥,唱衰中国发展,质疑中国治理,可谓举止丑陋、言行荒唐。 如今,中国已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全国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世界各国也迫切期望“中国引擎”持续发力,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偏偏美方执迷于“搞事情”“炒冷饭”,哪有一点大国应有的样子。这让我们不得不跟这个所谓“教师爷”再一次摆摆事实,讲讲道理,看看美方的“习惯性撒谎”有多严重。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就开始“选择性失明”:中国每天在多个平台发布疫情情况,数据完全公开,他们却说“中国数据不透明,确诊和病亡人数偏少”;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他们非说“中国故意掩盖疫情,延误对外发布时机”;中国及时提供对外抗疫援助,他们硬说“中国在搞‘援助政治’‘政治宣传’”……在他们的眼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并不重要;胡扯瞎话蒙混人心,才最紧要。 此后,在中国抗疫各个阶段,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仍然痴迷于炮制各种“瞎话”。中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他们称“动态清零”政策是“践踏人权”,竟然还要中国道歉和赔偿;中国防控疫情工作转段,他们又称中国“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再重视人民生命安全”;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他们还不死心,一边弹起“病毒溯源”的老调,一边以“中国向世界扩散病毒变异株”为由,拉拢盟友出台针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 利用话语霸权来扭曲事实、操纵舆论,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惯用的把戏。疫情期间,他们放着抗疫这件头等大事于不顾,反而“故技重施”,以为制造妖魔化中国的负面叙事,就能诱导世人再次落入他们的话语陷阱。 殊不知,时代早已变了。眼见为实——但凡来中国实地走过看过的各国人士,谈及抗疫,所作评价都与“美式瞎话”截然不同。英国导演柯文思在拍摄完武汉抗疫纪录片后感慨:“我们亲眼看到中国在抗疫中彰显的国家力量无比强大。当中国想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能举一国之力去执行,这以西方标准来看是难以置信的。” 这才是事实——3年多来,中国凭借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家力量,有效应对了全球先后5波疫情流行冲击,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中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才是事实——尽管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中国抗疫斗争的鲜明底色。无论是新生的婴儿还是耄耋老人,都被全力护佑;集中收治的新冠患者,国家全部承担治疗费用;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 这才是事实——中国一直以公开透明的原则与国际社会共享信息和数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国内疫情形势。 反观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低沉的钟声一次次响起,为数以百万计死于新冠疫情的美国人哀鸣。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却因抗疫不力,硬生生将疫情从天灾酿为惨烈人祸。这让人不禁想反问美国政客和媒体一句:究竟是谁漠视生命、毫无作为?又是谁自私自利、不负责任? 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到底是其根深蒂固的对华政治偏见和不惜代价的遏华企图在作祟,总想给中国“泼脏水”,竭力抹黑中国国际形象。 虚伪话术蒙蔽不了有识之士的眼睛,阻止不住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成就的赞许。中国创造的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有目共睹。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口皆碑。美国政客和媒体与其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如摘下有色眼镜,看清事实——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的“一言堂”,扭是为非的胡扯闹剧可以休矣!
德国环境部长当众怼日本官员:我们不欢迎核污水排海
据日本《朝日新闻》16日报道,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举行的七国集团(G7)气候和能源部长会议当天闭幕。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就福岛核污水排海一事,日本经济产业相西村康稔当场受到了德方的指责。 在记者会上,西村称,包括核污水排海在内的拆除核电站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且“日本以科学依据为基础而采取的透明公开行动受到各方欢迎”。听到这番话,西村旁边的德国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立即表示,德方虽然对东京电力公司及日本政府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但德国无法对核污水排海持欢迎意见。 记者会后,西村对自己的发言辩解称,“我所说的稍有错误,核污水排海并非受到所有人欢迎。” 《朝日新闻》表示,日本政府计划在今年春夏之际,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并且企图借此次G7气候和能源部长会议之机,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但会议后发布的共同声明中,并没有出现“欢迎核污水排海”相关表述,日本政府的企图落空。
英媒:拜登政府外交失败暴露无遗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13日刊登题为《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暴露拜登外交失败的程度》文章,作者是杰拉德·贝克。全文摘编如下: 对于美国总统来说,不管有没有爱尔兰血统,这个古老的国家总是可以提供一种逃避现实的可靠途径。拜登本周的爱尔兰逃避之旅尤其带有实用主义目的。此次访问是在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凸显出他所领导的美利坚超级大国地位显著下降之际进行的。就在他乐此不疲地说着俏皮话的时候,美国却在全球安全的主要区域——欧洲、中东和亚洲——变得日益无力。 最新的羞辱是一系列外泄的机密情报,这一事件暴露了华盛顿的战略混乱、无能和软弱。泄密事件本身不仅严重打击了美国情报界的声誉和人们对美国情报通信安全的信心,还严重伤害了美国与英国、以色列、韩国等重要盟国的关系。这些泄密文件已经让这些国家的政府感到尴尬。 拜登把自己全部的美国和北约筹码投放在打赢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上。战败对乌克兰来说将是一场人道主义和政治灾难,对美国的信誉和领导力也将是沉重打击。近来,这种领导力遭受进一步的伤害: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欧洲不应仅仅充当美国对华政策的“追随者”。与此同时,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和解,是北京——同时也是利雅得——对于美国地区影响力所发出的鄙视信号。在亚洲,美国的姿态仍然是“语气强硬而手段软弱”。 不过,当美国的势力在一个又一个大陆上消退、其对手步步进逼、其盟国疯狂地寄望于其他选择之际,拜登仍然拥有一个安慰。他将永远拥有爱尔兰小镇邓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