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可能即将再次迎来新冠感染高峰
随着美国进入第三个与新冠疫情相伴的冬天,初步迹象表明新的感染高峰可能即将到来。 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在全美范围内还没有出现病例激增的局面。目前,美国的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处在从相对高点有所回落的阶段。不过随着天气转冷,人们待在室内的时间增多,而病毒在室内环境下更容易传播,这导致疫情卷土重来的风险增大。 报道指出,从欧洲目前经历的情形可以看出一些苗头。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许多欧洲国家,新冠感染人数在持续增加。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说:“过去,欧洲发生的事情往往是美国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先兆。所以我认为我们美国人得到的基本信息是:我们要为欧洲人开始面临的局面做好准备。” 一些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结果是,至少到今年年底,新冠感染人数将持续减少。不过研究人员强调,目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可能会让这样的预测结果发生改变,比如是否会有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在美国迅速传播。 据报道,科学家目前正在关注近来出现的一系列“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它们似乎更善于躲避免疫系统。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负责新冠疫情建模工作的劳伦·安塞尔·迈耶斯说:“此时此刻,德国、法国等国的病例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增加了未来几周乃至几个月美国疫情走向的不确定性。” 不过,帮助运作新冠肺炎情境建模中心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流行病学家贾斯廷·莱斯勒说,美国未必会重蹈欧洲覆辙。这是因为目前尚不清楚欧洲病例的持续增加是否与人们更容易感染此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亚型变异株有关。此外,不同国家的免疫程度也不相同。 一些研究人员说,美国已经开始看到疫情抬头的早期迹象。例如,在美国一些地方的废水中检测出的病毒含量上升,宾夕法尼亚、康涅狄格、佛蒙特和东北部其他地方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这可能是疫情即将到来的预警信号,尽管当前全美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全国废水监测项目负责人埃米·柯比说:“现在就断定会出现重大疫情还为时过早,不过我们正在密切监测相关情况。” 但是据负责监测疫情的费城儿童医院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戴维·鲁宾说,新英格兰的一些地区以及美国北部其他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新冠感染人数及住院病例上升的局面。 鲁宾说:“我们目前看到的是,美国最北端开始显现新冠病毒加速传播的迹象。疫情在冬天卷土重来的局面已经开始。”
港媒文章:美国主导的单极多边主义走到尽头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8日发表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的文章,题为《濒临死亡的不是多边主义——只是美国领导的版本》。全文摘编如下: 全球多边体系死了吗?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多边主义的定义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构成的集团之间组织关系的过程”,这些国家通过共同利益、互惠互利和相似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这个战后定义是由七国集团形成的。七国集团包括作为实际领导者的美国,以及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这一多边世界秩序是围绕三套机构建立起来的。这三套机构是联合国(负责安全与福利,诸如文化、粮食、卫生等)、世界贸易组织(负责贸易)、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金融)。 现有秩序受到挑战 由于重建世界经济是优先事项,世界其他地区欣然接受了这个单极多边主义,把重点放在贸易、金融和发展上。冷战期间,地缘政治受到限制,因为苏联集团虽然军事上强大,但经济上脆弱。在“美式和平”下,发展得以相当顺利地推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体系的成功造就了新的人口大国,而这些国家现在却“威胁”到了这一体系的生存。 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分歧变得比以前更加尖锐。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是继续奉行单极领导的多边主义,还是转向多极多边主义。而对于多极多边主义,相关规则尚待修订。 我们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看到了这种情况。当时七国集团认识到,它们必须接纳新的大国,而二十国集团得以成立,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根廷、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和欧盟。 今天,二十国集团年度峰会(今年将在巴厘岛举行)涵盖了从货币和金融到外交和农业的广泛议题。但由于七国集团不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巴厘岛峰会能否在气候行动与和平问题上达成全球共识还有待观察。 三大支柱面临困境 如今,现有结构的三大支柱都面临困境。世贸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的进展因美国不同意不利于其利益的裁决而陷入停滞。关税卷土重来,制裁则可能使全球供应和支付链脱钩。 在金融领域,美元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为特别提款权注入了6500亿美元,但相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债务危机和其他全球公益事业问题的需要,世界银行和各多边开发银行的资源总量仍然很少。 两极分化源于一种影响深远的转变,即从外交与谈判转向金融武器化,对媒体、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制裁,以及军事冲突。 全球不平等问题方面的意见领袖布兰科·米拉诺维奇指出,冷战之后,美国及其盟友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攻击了四个大洲上的五个国家:巴拿马、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换句话说,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不遵守联合国的规则,还有谁会这样做? 米拉诺维奇列举了联合国失败的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将其目标扩大到可以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的领域。二是明显缺乏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等关键问题的资源。 单极地位难以维持 在新冠疫情暴发和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世界至少分裂为三个集团。七国集团斥责挑战者是“修正主义者”。但中国等其他国家并不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机构、联合国或世贸组织。它们只要求进一步讨论如何对这些机构进行改革、如何为它们提供资金,以及如何让非七国集团成员有更多发言权。 多边主义辩论的核心是,谁最终将为全球公共产品(如安全、卫生、气候行动和解决地方不平衡)提供资金。 其他国家追随美国领导的单极体系,只要它提供全球监管、关键的金融和技术标准,并在教育、科研、媒体和金融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当从外交解决明显转向更多的军事解决(例如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以及制裁时,其他国家开始改变主意。 单极体系曾得到强大的美元的支持,但自那以后,美国已经从一个盈余国家变成了一个有着巨额赤字的借款国,去年年底欠全球18万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78%,而1988年美国还是有盈余的国家。 由于美国继续存在巨额财政和经常项目赤字,债权人可能预期美国的负债会继续增加。作为连续借款国,美国无法维持单极地位。债权人迟早会要求在如何偿还这些债务或至少如何为全球安全管理这些债务方面获得更多发言权。 总之,单极多边主义的选择期限即将到期。多极多边主义尚未诞生。这就是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美媒:越来越多的美洲国家对美国说不,谴责美侵犯主权
上个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一群高官登上飞往墨西哥城的飞机,试图阻止墨西哥总统洛佩斯按计划发表一场激烈的演讲,谴责美国侵犯墨西哥主权。 美加官员与墨西哥同行之间正在酝酿一场贸易争端,原因是他们认为墨西哥在签合同时偏袒本国的能源公司。正常情况下,这本应通过美加墨协定的机制解决分歧,但是墨西哥总统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制度主义者。 出人意料的“弱势伙伴” 拉美越来越多的政府也不再是标准的制度主义者。在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选举产生的总统和政府即使不是出于野心,也愿意违背以前对美国的承诺。 几十年来,华盛顿一直是拉美在移民、贸易、毒品政策、民主和人权问题上的支点。美国政府设置了大量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项目,似乎在改进这些问题。 但近年来,美国却被这个框架“绑架”。陈词滥调和前后矛盾的政策挑战了公开承认的美国伙伴关系概念,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对移民和毒品问题的担忧加剧。 曾经在西半球占据主导地位的华盛顿,现在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弱势伙伴”,开始讨好其他国家。 移民是关键主题 以今年6月的洛杉矶美洲峰会为例,华盛顿不得不努力争取一些最亲密盟友的出席。就在会议召开前几周,正确预测美国将排除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参会的洛佩斯说,如果古巴没有被邀请,他拒绝出席。在宣布不出席的两个月后,洛佩斯收到了白宫邀请,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这其中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如果你在一个西半球的活动平台上强硬对待美国,但你仍然对确保美国国内利益至关重要,你不仅会获得通行证,还会得到拥抱。 美国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也减弱了,包括几个抵制峰会的中美洲国家。中美洲国家曾经是美国秘密和公开干预的受害者,现在似乎对美国惩罚官员腐败和违反民主制衡的做法无动于衷。 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和危地马拉总统贾马太都没有获邀出席今年的洛杉矶美洲峰会,这并不令人意外。但他们的缺席引人注目,因为峰会的一个关键主题是移民,而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是美国移民的两个主要来源。 这些国家的总统没有出席此次峰会,这对拜登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尤其是在中期选举临近之际。对共和党人来说,移民政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佛州州长德桑蒂斯和得州州长阿博特利用反移民情绪进行公开作秀,就是残忍的例证。白宫需要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政府的合作,遣返非法移民,使他们重新融入当地经济,并为他们创造留在当地的动力。 30年前不可想象 中美洲国家和墨西哥也成为毒品向北流动的主要运输通道,这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美国日益严重的阿片类药物危机。美国政府需要与那些被贴上腐败和独裁标签的国家和政府官员合作,以遏制这些毒品的流动。 但由于美国一项看似随意的“点名羞辱”计划,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已被削弱。然而,随着哥伦比亚新总统佩特罗承诺重新考虑美哥在毒品政策上的合作,新的契机可能出现。 佩特罗的决定可能是对数十年失败政策的一种受欢迎的纠正,但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通过如今采取这样的主动行动,波哥大把改革的责任推给了华盛顿。布林肯近日在哥伦比亚似乎愿意让佩特罗主政,他对记者说,美国支持“佩特罗政府正在采取的整体方针”。 布林肯的南美之行,显示了美国愿意与该地区新一代当选领导人合作的意愿。这些国家中有许多面临着与美国类似的国内挑战,包括不平等和移民。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美国是会利用这个机会与拉美发展有意义的现代合作,还是会继续自满于出席人数很少的峰会、零星的高层访问和基本上无效的制裁
美媒夸张渲染“中国控制了海洋”,专家:这是西方霸权海洋文化投射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版12日刊发一篇评论文章,渲染近些年中国海洋发展取得的成就对美构成威胁,并呼吁美国采取对策。对此,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种观点是西方霸权海洋文化的投射。 该文章由美国海事合作组织的前主席、哈德逊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迈克尔·罗伯茨撰写,标题为“是时候打破中国对海洋的控制”。文章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海洋强国,数以千计的商船在海上航行,庞大的造船业有能力生产更多船舶,并且在全球供应链占据主导地位,在冲突中可能会迫使美国就范。美国经济严重依赖中国和东亚的产品和资源,而航运网络越来越受中国的控制。包括香港在内,中国拥有的商船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希腊的两倍。中国制造了世界上大约一半的大型商船,它还生产了世界上96%的干货集装箱。此外,中国实体还获得一些全球海运码头和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股份。文章引述美国国会一家咨询机构发出的警告称,北京可以利用航运数据来跟踪货物流动,以获得商业或战略优势。 另一方面,文章对美国造船业现状表示担忧:截至2018年的10年间,美国造船商平均每年交付约16艘船,主要供海军或海岸警卫队使用;到2021年底,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不到200艘。相较而言,截至2021年底,中国造船厂拥有1529艘大型商船的订单,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则超过5000艘。 文章提议仿效此前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出台“美国船舶法案”,制定明确的国家海事战略,引导投资发展造船工业基础,并提供财政和其他支持,以帮助美国造船商和航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收复失地。 根据哈德逊研究所官网的信息,迈克尔·罗伯茨的研究重点是:在与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背景下,影响美国商业海运的政策问题。此前,他就对中国造船业发表过类似观点,称美国大型商船的生产明显落后于中国,每年订单不到10艘,并称“商船”可以在“台海冲突”中发挥重要的后勤补给作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杨达卿1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自始至终都是秉持和平与互利发展的目的推进海洋开发,美国主流媒体有这样的声音,是美国长期以来“食战而肥”战争经济下的惯性思维,只有这样的思维才会把海运产业竞争“战争化”,把商船资源“武器化”。这也是西方国家自大航海时代以坚船利炮掠食全球资源形成的霸权海洋文化的投射。 杨达卿进一步表示,海运承担全球贸易90%以上的货运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自然带动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这是市场需求使然。即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大国,也没有把产业“战争化”,把商业资源“武器化”。中国在全球航运市场的角色不只是生态平衡者,更是秩序的维护者。
Regard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A Trifling Matter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cases of COVID-19 pan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had exceeded 96.23 million, and the death toll 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