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竞选广告热门词:堕胎、控枪和通胀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民主共和两党的政客们为推销自己、攻讦政敌,打出五花八门的竞选广告,堪称美国党争乱象的万花筒。据法新社25日报道,堕胎、控枪、通货膨胀成为美国中期选举广告的热门内容。 在堕胎议题方面,民主党痛批共和党保守派剥夺女性生育自由。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民主党众议员候选人达林痛斥该州几乎彻底禁止堕胎的做法,甚至在一则竞选广告中展示了她本人分娩时的照片。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人斯瓦尔维尔则推出情景剧式竞选广告。广告中,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吃饭,突然警察破门而入,宣布这家女主人因“非法终止妊娠”被捕,她在惊慌中被铐上手铐,而她年幼的孩子则哭个不停。 共和党在堕胎问题上的说辞通常是民主党“残杀婴儿”,不过这一主题的政治广告目前比较罕见。在共和党人的竞选广告中,枪支往往成为“主角”。共和党人通常不赞同严格控枪,坚称持枪是宪法赋予美国人的权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拥趸、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格林亲自在政治广告中出镜,她手持突击步枪坐上直升机,声称要帮助农民猎杀破坏田地的野猪。法新社称,格林这则广告不仅为了表达“反对控枪”的主张,也是将政敌比作野猪。现年78岁、正寻求连任的亚拉巴马州共和党籍州长艾维也亲自在政治广告中出镜,她展示了自己手提包中的物件,有口红、手机,还有一把小型左轮手枪。 在打击犯罪问题上,共和党痛批民主党包庇犯罪,导致社会治安严重恶化。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在“黑命贵”示威潮中,抗议者指责警方针对黑人过度使用暴力,提出不给地方警署拨款的主张,对此许多民主党人表示赞同。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参议员肯尼迪在一则政治广告中出镜说:“你们要是仇恨警察,那下次遇到麻烦就别叫警察,叫吸毒者来帮忙好了!” 此外,民主党自由派呼吁保护性少数群体权益、反思殖民历史,这种行为遭到共和党批判。现年80岁的犹他州共和党人保尔森发布了一段她在美国国旗前说唱的视频,她唱道:“他们(民主党人)在学校推行新的信仰,作为一名成年女性,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民主党人则一如既往地主张自由权利。路易斯安那州民主党人钱伯斯在广告中出镜,力促大麻合法化。肯塔基州非洲裔民主党人布克则给自己的脖子套上绳索,以表达反对种族歧视的主张。 当下美国人最叫苦不迭的,恐怕还是高通胀和高物价,共和党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不会放过民主党,涉及通胀的政治广告数不胜数。例如,俄亥俄州共和党众议员沙波特在广告中出镜,一边给车子加油一边对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火力全开:“佩洛西的极端政策导致我们的家庭承受越来越高的物价!” 政客们在电视上卖力“演出”,但美国普通民众并没有心情去欣赏。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达到近40年来的最高点,通货膨胀率高达8.2%。通货膨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影响尤其严重,在应对价格上涨时,他们调整支出的灵活性较小。目前,普通家庭在物价上涨和利率上升的重压下挣扎。他们并不关心政客口中的“民主”“政策”,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除了捂紧钱袋子,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拜登警告美国新冠疫情或将恶化
新华社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25日接种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加强针,并警告美国进入冬天后疫情或将恶化。 拜登当天下午在白宫附近的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里接种该加强针,并发表讲话。他说,新冠病毒不断变化,新变种出现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随着天气变冷,人们将在室内待得更久,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病毒将更容易传播。 拜登还警告,美国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失去生命,这一数字在今年冬天可能会上升。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9700万,死亡病例逾106万。 本月13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延长因新冠疫情暴发在美国实施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冬季新冠病例可能激增的情况。
外媒:不再乐观,白宫担心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参众两院控制
路透社当地时间25日发布题为“对拜登的白宫来说,中期选举前景黯淡”的报道,报道援引拜登政府官员的说法称,白宫已经下调了先前对中期选举的乐观期望,现在他们担心民主党可能会同时失去对美国参众两院的控制。 报道称,近期的民意调查显示,曾经在参议院选举民调中大幅领先的民主党人现处于危险状态,在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两党势均力敌的参议院选举现在倒向共和党。知情人士说,白宫认为,民主党能保持对参议院控制权的可能性为五五开。 此外,关于众议院,路透社称,多家民调分析机构表示,拜登方面今年早些时候预测民主党可以守住的众议院,但现在正果断地倒向共和党人。 报道还称,失去对国会一院或两院的控制权将深刻影响拜登未来两年的总统任期,除了政策方面,预计共和党人还将对民主党的费用开支以及拜登儿子亨特的商业交易和私人生活发起调查。一些共和党议员还说,他们希望对拜登、他的政府成员或副总统哈里斯发起弹劾。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白宫今年早些时候聘请了辩护律师理查德·索伯作为特别顾问,为任何调查做准备。 美国中期选举定于11月8日投票,改选国会众议院全部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共和党试图从民主党手中夺回两院控制权。
中方在安理会上敦促提升跨线人道救援效率和规模
当地时间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叙利亚政治人道问题公开会。在会上发言中,中方就解决叙利亚问题重申了四点主张,并表示支持持续推进“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进程,并敦促进一步提升跨线人道救援的效率和规模。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会上的发言中首先强调,要持续推进“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进程。中方表示,要坚决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势力。目前,叙利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有所上升,国际社会应当积极支持叙利亚政府的反恐努力,根据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的要求,采取统一标准,共同打击叙利亚境内所有被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 中方强调,要努力改善叙利亚人民的人道处境。安理会第2642号决议为改善叙利亚人道局势提供了全面、平衡的安排,应该得到有效落实。过去两个月,获得资助的早期恢复项目数量增加明显,中方鼓励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继续加大对早期恢复项目的投入,但应进一步提升跨线人道救援的效率和规模。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耿爽:第2642号决议通过以来,叙利亚西北部仅完成了三次跨线救援,(跨越冲突前线救援)效率和规模仍需进一步提升。我愿重申,跨境救援只是特殊形势下做出的临时安排,必须加快向跨线救援过渡,形成最终终止跨境救援的明确时间表。近期,霍乱疫情在叙利亚快速传播、确诊、死亡和疑似病例急剧上升,中方对此深表关切。脆弱的医疗卫生系统是疫情应对的薄弱环节,国际社会要积极支持叙利亚医疗卫生系统恢复发展,帮助叙利亚渡过难关。
对准共和党,希拉里称“右翼分子要从字面意义上窃取下届大选”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当地时间25日报道,2016年大选中败给特朗普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近日在一个名叫“Indivisible(不可分割的)”的反共和党团体的宣传视频中指认,“右翼分子要从字面意义上窃取下一届总统选举”,“2024年的总统选举结果可能不由民众投票决定”。报道称,希拉里此言指的是共和党。 福克斯新闻网称,希拉里在最近的视频中主张:“右翼极端分子已经有了一个计划,要从字面意义上窃取下一届总统选举。而且他们并不遮掩。右翼控制的最高法院可能准备作出裁决,赋予州立法机构推翻总统选举的权力。”报道提及,美国最高法院目前正在审理一起争议性案件,该案件的审理结果可能在监管选举方面赋予州立法机构更多权力。 报道称,希拉里指认,如果最高法院在判决中赋予州立法机构更多权力,共和党控制的这些机构可能将决定2024年大选结果。“想想看,2024年的总统选举可能不是由民众投票决定,甚至不是由选举人团决定,而是由州立法机构决定,其中很多由共和党控制。” 希拉里警告。 报道提及,在2016年败给特朗普后,希拉里和她的盟友提出“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说法,特朗普陷入“通俄门”争议。另一方面,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被拜登击败,但他和其支持者主张“选举被盗”,认为选举中存在“舞弊”行为,特朗普支持者的抗议酿成“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有关争议至今仍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定于11月8日投票的美国中期选举即将开始,将改选国会众议院全部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共和党试图从民主党手中夺回两院控制权。多家美媒将中期选举视为2024年总统大选的“前哨战”。
韩国最大在野党向总统示威:朝野之争激化,尹锡悦内外交困
“为了克服严峻的经济和安全形势,朝野之间不能有任何隔阂。”韩国总统尹锡悦10月25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呼吁两党合作。而台下,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议员们集体缺席,他们在国会大厦大堂前手举标语牌示威。 在野党抵制总统施政演说,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朝野之间正上演一场激烈的斗争。 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手中的标语牌上写着“停止压迫在野党”。“我们宣布与人民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他25日早些时候在议员大会上说,如果政府和执政党要扼杀在野党,并显示出他们企图暴力统治的迹象,我们只能与他们进行斗争。 在过去的一周中,韩国检察机关对共同民主党发起猛烈的调查攻势,对李在明的选举资金等问题展开调查,并两度尝试对共同民主党及相关机构进行搜查取证,遭强烈抗议。 《东亚日报》称,韩国政界已经陷入“昏迷”状态,关于2023年预算案审议和民生立法问题的讨论如何进行下去,令人担忧。而眼下,尹锡悦所面临的窘境还不止于此。 朝野斗法 10月25日,尹锡悦在韩国国会发表“2023年度预算案施政演说”,这是他就任以来首次发表预算演说。在全球物价飙升、美元强势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韩国明年的总支出自2010年以来首次同比缩减。 尹锡悦说,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希望国会能在法定期限内敲定预算案,让艰难的民生喘口气,为经济的增长出份力。不过,这一期望在最大在野党议员的抗议声中显得有些飘渺,共同民主党议员毕竟连预算案的内容都没有听取,何谈敲定。 根据韩国国会法,听取施政演说属于国会的“基本责任”。由于国会拥有预算审议权,预算案在审议过程中需要在野党的协助。《东亚日报》称,从前总统卢泰愚执政时期开始实行预算案施政演说起,有过在野党不予鼓掌、举牌示威、部分议员中途退场的情况,但没有出现过全面抵制的事例。 韩媒指出,政治混乱和国会瘫痪带来的最终责任应该由执政党承担更多,但是在野党全面抵制施政演说也难以得到国民的认同,朝野政党走向极端对决的后果则是由国民承受。 共同民主党之所以群情激愤,是因为检方打响了调查追击战。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检方一方面加快了有关京畿道城南市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的搜证,矛头直指李在明。另一方面,检方还在调查两起与朝鲜人员有关的案件,不仅牵涉前政府官员,还事关前总统文在寅。 “积弊清算”原本就是韩国政界的一个传统,就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而言,他开展行动尤显高调。今年5月,尹锡悦一上任就开始动员检察、警察、监察、国家情报院等机关,对前政府官员以及李在明等人展开司法调查,近日调查的进度条猛然上涨,也加深了朝野裂痕。 在所有案件中,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是尹锡悦承诺彻查的事件,能否获得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关系到尹锡悦潜心塑造的正义形象和信誉。这也将影响案件核心人物李在明及共同民主党的政治命运,因为李在明仍然被视为下一届总统人选的有力竞争者。 据韩联社报道,10月19日上午,韩国检察机关紧急拘留涉嫌收受大庄洞开发商贿赂的民主研究院副主任金湧,他被视为李在明的心腹。逮捕令上称,金湧收受的约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7万元)是李在明的“大选资金”。 除总统竞选资金之外,检方还发现金湧在担任城南市议员期间,涉及曾于2014年收受1亿韩元等贿款的情况,正在展开调查。 19日晚上,检方赶到共同民主党旗下民主研究院试图查抄,以求取有关大庄洞地产开发弊案的证据,遭议员抗议,双方对峙7个多小时,以检方撤离收场。时隔5天,检方又以同样的理由突袭该党党部。 另一边,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月22日以涉嫌“隐匿朝鲜枪杀韩海洋水产部公务员事件真相”,决定逮捕韩国前国防部长官徐旭。这是尹锡悦政府执政以来,首名被逮捕的文在寅政府部长级官员。此外,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还传讯了前总统秘书室室长卢英敏,就2019年“强制遣返朝鲜渔民”事件进行调查。 据《韩民族日报》22日报道,共同民主党议员朴洪根近日在紧急议员总会上表示,“检察共和国”(尹锡悦政府)的最终目标是李在明和文在寅,这激发了全党的危机感,使全党超越派系,团结在一起。 针对检方的攻势,共同民主党要求成立独立检察组侦办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还要求尹锡悦就镇压在野党一事道歉,该党将这两件事作为听取25日施政演说的条件。然而,尹锡悦不予理会,称韩国宪政史上从未有过为总统施政演说设条件的先例,因此出现了演说当天在野党抗议的一幕。 5个月前意气风发的“正义总统”,现在正面对支持率持续低迷的困境。韩国盖洛普民调显示,自9月第4周至10月21日,尹锡悦的支持率一直未能突破30%,尤其是在他海外出访过后,支持率连跌不止,内政僵局难破,外交路途坎坷。 外交争议 在10月25日的施政演说中,尹锡悦声称,韩国政府将通过韩美日合作,以压倒性力量提升对朝威慑力。他也承诺,若朝鲜弃核并重返对话之路,韩方将根据“大胆构想”计划对朝提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援助。 在尹锡悦强调三边合作时,美国也作出了回应。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25日表示,美国将充分利用“包括核防御、常规防御和导弹防御在内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其盟友日本和韩国,并警告朝鲜不要升级挑衅。 自尹锡悦上台以来,他反复强调韩美日合作,还曾向日本伸出“橄榄枝”。而且,三国近期频繁举行联合演习,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韩民族日报》评论称,就韩朝关系,韩国政府并没有找到摆脱恶性循环状况的实际突破口,仅靠制裁施压来强迫朝鲜屈服的做法反而会更加危险,应该设定现实目标,准备更加缜密的应对措施。 围绕韩国外交,尹锡悦政府已明确表示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主推进其外交政策,他曾在竞选时承诺要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完全如他所愿。在韩国四大企业今年5月宣布在美国的一系列投资计划后,拜登8月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给韩国电动车与动力电池行业造成了打击。...
美国人权报告:自己人权劣迹斑斑,没资格批评他国
海外网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21年国别人权报告》遭到多国政府和学者谴责。《东盟邮报》刊发菲律宾学者安娜•罗萨里奥•马林达-乌伊的专栏文章,批评美国双标和虚伪。文章指出,美国的人权状况劣迹斑斑,没资格批评他国。 文章提到,美国肆无忌惮地指责和抨击他国人权,采取双重标准和虚伪的态度,好像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占据道德制高点和伦理优势,仿佛美国是“世界人权法官和榜样”,这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美国不适合充当其他国家效仿的人权榜样。美国是迄今为止国际人权领域最厚颜无耻的国家之一,罪行累累。美国经常言行不一,却不知羞耻地指责其他国家的人权,仿佛自己有道德优势和可信度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不承认也不遵守联合国和其他人权机构提出的人权条约的大国。尽管美国声称自己是“世界人权的捍卫者”,却未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美洲人权公约》。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没有批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也没有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一项任择议定书,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 美国一味谴责和批评其他国家和地区侵犯人权,自己的人权纪录在某些情况下,恶劣程度超出想象。例如,25岁的非裔居民帕特里克·利奥雅在密歇根州遭枪杀,美国白人警察并非出于自卫,跪压在利奥雅身上,向其头部开枪。在美国,警察对有色人种施暴的案例屡见不鲜,乔治·弗洛伊德、迈克尔·布朗、布伦纳·泰勒、雅各布·布莱克都是在手无寸铁、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害的黑人。 就美国国内而言,2013年至2021年5月,有9000多人遭警察杀害,这还不包括2022年的数据。仅2021年,至少有1124人死于警察暴行。大多数受害者都属于非暴力犯罪或根本没有犯罪。毋庸置疑,美国是警察暴力案件最多的国家。此外,非裔美国人和美国原住民遭受警察虐待的程度高于白人,包括非致命武力、任意逮捕、拘留和骚扰,这种暴行与日俱增。 近年来,美国与枪支暴力有关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加。2022年至今,美国枪支暴力死伤人数已达2.1万人。2021年,美国发生693起大规模枪击事件,比2020年高出10.1%,超过4.4万人因枪支暴力死亡。美国的公共安全状况已走上下坡路。毫无疑问,类似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美国发生,美国的人权状况也在日益恶化。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无数亚裔美国人遭到种族攻击和歧视,此类与人权有关的侵犯行为正在上升。此类事件并非新鲜事,而疫情开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暴行对亚裔美国人造成了更为沉重的打击。 此外,2021年美国南部边境拘留了170多万移民,包括45000名儿童。美方暴力执法造成557人死亡,系1998年以来的最高数字,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与此同时,无家可归的美国人数量也令人震惊。根据《纽约时报》2021年12月19日的报道,仅在旧金山,每100名居民中就有一人无家可归。 对外方面,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发动的战争,已导致2000多万人成为难民或被迫移民。美军从阿富汗撤离前,美国无人机空袭导致阿富汗一家十口死亡,其中包括7名儿童,最小的死者仅2岁。此外,到目前为止,仍有39人被美国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中。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问一下,美国这位“人权判官”对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指手画脚,是否会承担责任,解决自己在境内外糟糕的人权问题? 文章最后写道,义愤填膺应该留给真正的正义之士。美国在境内外的人权纪录如此恶劣,毫无正义可言。美国对世界进行人权教育属于闹剧,鉴于其恶劣的人权纪录,美国既没有道德优势,也没有诚信。美国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并且首先解决自己的人权问题,而不应该对其他国家的人权指手画脚。
美媒:为什么美国总有人兜售“灾难论”?
为什么在有关美国干预的辩论中,总有人兜售“灾难论”? 自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现以来,在美国争取公众支持政策的努力中,散布灾难的言论一直很普遍。“灾难论”常常是政府外交政策行动的基本原理,它与“美国例外论”犹如孪生兄弟,使世界“和美国步调一致”,这种思维模式似乎从杜鲁门时代到现在已经成了美国病态的一部分。 “例外论”与“灾难论”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问议员范登堡,如何说服厌战的公众支持对欧洲的援助,范登堡告诉杜鲁门,如果想要国会支持遏制苏联,必须“把美国人民吓个半死”。 美国“例外论”病态的根源更深,在清教主义中有宗教基础。自从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督温斯罗普在1630年的演讲中建议美国成为“山巅之城”以来,做“世界灯塔”这一天赋使命赋予了美国独特美德的概念,一直充斥着外交政策思维。这种“例外论”的另一面是“灾难论”,助长了对灾难的“零和”思维,即如果坏人毁掉了美德,我们的世界就会崩溃。 “愚政进行曲” 就“杜鲁门主义”而言,恐吓战术可以说是基本合理的。但在这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基于同样逻辑和假设援用“灾难论”就不合理了,无论是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迫近的前景,还是越南共产主义引发马克思主义胜利浪潮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在越南战争中,决策者的政策惯性是由于对即将到来的灾难的恐惧,由此开始了一场灾难性的所谓的“愚政进行曲”,这常常成为后来重大外交政策干预的理由。当时的美国已经下了赌注,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4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将一排骨牌立起之后,推倒第一块骨牌,最后一块也将很快跟着倒下去。”随着法国放弃其殖民地,越南独立,进而被南方和共产主义北方割据,美国慢慢地、逐步地介入,向南越提供武器和训练。 当时的美国驻南越大使洛奇对约翰逊总统说,“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越南随时会崩溃。”约翰逊就职后不久便表示,“我不会失去越南。”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人们担心并预测美国将永远离开亚洲。但几年后,美国在亚洲的前沿部署姿态和影响力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观念根深蒂固 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对这种外交政策模式的现实主义迂回。主张涉及重大利益时进行大规模武力干预的“鲍威尔主义”,加上公众支持,明确的军事目标和退出战略,以及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领导的“交易外交”,不仅击退了时任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对科威特的入侵,而且动员了西方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作为这次行动的伙伴。 世界的命运必须落在美国的肩上,如今,这种信念仍然很强大。一名负责中东政策的美国高级官员最近的言论令我震惊,他说,“美国不会去任何地方,我们也不会在中东留下一个真空,让俄罗斯或伊朗来填补。”这证明了美国的假设,尤其是世界秩序只能是二元和“零和”的假设。事实上,随着该地区意识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作用减弱,伊朗、土耳其、埃及、俄罗斯和美国正日益争夺在中东的影响力。 这很可能导致的不是真空和新的霸权,而是竞争力量的平衡。在某种程度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以及沙特/海合会与伊朗走向缓和的步骤,反映了这些正在出现的趋势。
美媒民调:超八成美国选民认为两党斗争白热化将会摧毁国家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3日报道,距美国中期选举还有不到3个星期,美国选民对今年中期选举的关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很多选民表示,与以前相比,此次中期选举“更加重要”。该媒体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美国选民认为两党斗争白热化将会摧毁国家。 根据NBC23日发布的这份民调,81%的美国人认为,他们所反对的政党对国家构成威胁,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摧毁美国。民调同时显示,即使候选人有道德缺陷,并与选民利益需求不一致,近2/3的美国选民仍会投票给自己支持的党派候选人。 民调还显示,美国民众对拜登的支持率保持在45%,71%的选民认为该国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NBC称,在过去7次民调中,这已经是第6次有超过70%的选民认为该国走在错误道路上。此外,有50%的选民认为,未来一年,美国的经济会更加糟糕。今年11月8日,美国将投票选出众议院全部席位,并改选参议院的部分席位,举行地方选举。有政治分析家表示,这次选举“是由恐惧而非乐观驱动的”。双方选民的热情似乎都很高,选民对自己不支持党派的厌恶推动投票率的上升。NBC称,在被问及想要通过投票传递什么信息时,有选民表示,“让拜登辞职”,“民主处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