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再炒涉台海议题,日民调:大多数民众不支持“协防台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席第17届东亚峰会时宣称中国“侵犯日本主权”,并就台海问题说三道四。 据日本富士新闻网14日报道,岸田文雄声称,“在东海,中国侵犯日本主权的活动仍在继续和加强,而在南海,(中国的)军事化和威慑活动等持续加剧地区紧张态势”。岸田在发言中还提及今年8月所谓中国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并称“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是直接关系到地区安保的重要问题”。此外,岸田还对香港形势、新疆人权问题“表达严重关切”。岸田文雄上述言论受到日本一些媒体关注,有观点认为,日本政府一直希望在即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实现日中领导人会谈,而岸田的此番言论显然是罔顾一些基本事实,无助于两国之间的互动。 岸田政府此前屡次炒作东海、南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话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日方在东海放任右翼滋事,拉拢域外介入,伙同美国在南海大肆炫耀实力,这才是地区和平稳定的真正威胁。中日两国在有关海域尚未划界,中方不接受日方“专属经济区”的说法和行使“管辖权”的行为。 就在岸田文雄借国际场合炒作台海问题的同时,日本国内一份民调显示,大多数民众并不支持日本“协防台湾”。日本时事通讯社13日援引最新民调结果报道称,仅22%的受访者“赞成”一旦出现台海冲突,日本自卫队与美军一道对抗中国,而74%的受访者表示“反对”。 另据日媒报道,韩美日领导人13日举行会谈并发表共同声明,“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印太现状,并重新确认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与国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应当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如果有关国家真心希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与中方一道明确反对“台独”。
谈地区大国援助太平洋岛国,澳智库报告不忘踩中国
法新社30日称,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地区大国向太平洋岛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其中2020 年的财政援助比前一年增加47%。 提及上述研究,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达扬特对法新社说,“贷款大幅增加”,融资总额飙升至 4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大致相当于斐济的国内生产总值。报道引述达扬特的说法称,太平洋岛国的旅游业和贸易受疫情影响严重,因此,“太平洋岛国面临着大规模经济收缩,需要给予大量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太平洋岛国经济总体萎缩 6.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报道称,由日本和美国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是大幅增加援助的机构之一。大部分援助以直接贷款的形式提供,缓解了岛国的短期财政压力。 法新社引述上述研究的说法称,尽管北京在过去十年中加紧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实际支出在 2020 年有所下降。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实施了近500个成套项目、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和优惠贷款项目,帮助建设道路、桥梁、码头等重要基础设施。 法新社提到,自 2020 年以来,北京与所罗门群岛的关系大大加深,所总理索加瓦雷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达扬特无端指责称,中国人正“将资金直接转移到所罗门群岛,以获得关键政客的支持”。 自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政府间安全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美澳等国便不断表达所谓“严重担忧”。两国不仅持续推出多项所谓措施向太平洋岛国示好,还经常向中国“泼脏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此前表示,虽然澳大利亚号称是南太地区最大援助国,但实际上它一直在减少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 专家提到,对于南太岛国而言,中国在当地建设的公路、港口、学校、医院等项目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广泛欢迎;但美西方的援助和合作项目通常都附带有政治条件,要求这些国家必须接受西方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没有全部直接投入到改善经济和民生的建设之中,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最大在野党向总统示威:朝野之争激化,尹锡悦内外交困
“为了克服严峻的经济和安全形势,朝野之间不能有任何隔阂。”韩国总统尹锡悦10月25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呼吁两党合作。而台下,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议员们集体缺席,他们在国会大厦大堂前手举标语牌示威。 在野党抵制总统施政演说,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朝野之间正上演一场激烈的斗争。 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手中的标语牌上写着“停止压迫在野党”。“我们宣布与人民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他25日早些时候在议员大会上说,如果政府和执政党要扼杀在野党,并显示出他们企图暴力统治的迹象,我们只能与他们进行斗争。 在过去的一周中,韩国检察机关对共同民主党发起猛烈的调查攻势,对李在明的选举资金等问题展开调查,并两度尝试对共同民主党及相关机构进行搜查取证,遭强烈抗议。 《东亚日报》称,韩国政界已经陷入“昏迷”状态,关于2023年预算案审议和民生立法问题的讨论如何进行下去,令人担忧。而眼下,尹锡悦所面临的窘境还不止于此。 朝野斗法 10月25日,尹锡悦在韩国国会发表“2023年度预算案施政演说”,这是他就任以来首次发表预算演说。在全球物价飙升、美元强势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韩国明年的总支出自2010年以来首次同比缩减。 尹锡悦说,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希望国会能在法定期限内敲定预算案,让艰难的民生喘口气,为经济的增长出份力。不过,这一期望在最大在野党议员的抗议声中显得有些飘渺,共同民主党议员毕竟连预算案的内容都没有听取,何谈敲定。 根据韩国国会法,听取施政演说属于国会的“基本责任”。由于国会拥有预算审议权,预算案在审议过程中需要在野党的协助。《东亚日报》称,从前总统卢泰愚执政时期开始实行预算案施政演说起,有过在野党不予鼓掌、举牌示威、部分议员中途退场的情况,但没有出现过全面抵制的事例。 韩媒指出,政治混乱和国会瘫痪带来的最终责任应该由执政党承担更多,但是在野党全面抵制施政演说也难以得到国民的认同,朝野政党走向极端对决的后果则是由国民承受。 共同民主党之所以群情激愤,是因为检方打响了调查追击战。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检方一方面加快了有关京畿道城南市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的搜证,矛头直指李在明。另一方面,检方还在调查两起与朝鲜人员有关的案件,不仅牵涉前政府官员,还事关前总统文在寅。 “积弊清算”原本就是韩国政界的一个传统,就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而言,他开展行动尤显高调。今年5月,尹锡悦一上任就开始动员检察、警察、监察、国家情报院等机关,对前政府官员以及李在明等人展开司法调查,近日调查的进度条猛然上涨,也加深了朝野裂痕。 在所有案件中,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是尹锡悦承诺彻查的事件,能否获得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关系到尹锡悦潜心塑造的正义形象和信誉。这也将影响案件核心人物李在明及共同民主党的政治命运,因为李在明仍然被视为下一届总统人选的有力竞争者。 据韩联社报道,10月19日上午,韩国检察机关紧急拘留涉嫌收受大庄洞开发商贿赂的民主研究院副主任金湧,他被视为李在明的心腹。逮捕令上称,金湧收受的约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7万元)是李在明的“大选资金”。 除总统竞选资金之外,检方还发现金湧在担任城南市议员期间,涉及曾于2014年收受1亿韩元等贿款的情况,正在展开调查。 19日晚上,检方赶到共同民主党旗下民主研究院试图查抄,以求取有关大庄洞地产开发弊案的证据,遭议员抗议,双方对峙7个多小时,以检方撤离收场。时隔5天,检方又以同样的理由突袭该党党部。 另一边,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月22日以涉嫌“隐匿朝鲜枪杀韩海洋水产部公务员事件真相”,决定逮捕韩国前国防部长官徐旭。这是尹锡悦政府执政以来,首名被逮捕的文在寅政府部长级官员。此外,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还传讯了前总统秘书室室长卢英敏,就2019年“强制遣返朝鲜渔民”事件进行调查。 据《韩民族日报》22日报道,共同民主党议员朴洪根近日在紧急议员总会上表示,“检察共和国”(尹锡悦政府)的最终目标是李在明和文在寅,这激发了全党的危机感,使全党超越派系,团结在一起。 针对检方的攻势,共同民主党要求成立独立检察组侦办大庄洞地产开发舞弊案,还要求尹锡悦就镇压在野党一事道歉,该党将这两件事作为听取25日施政演说的条件。然而,尹锡悦不予理会,称韩国宪政史上从未有过为总统施政演说设条件的先例,因此出现了演说当天在野党抗议的一幕。 5个月前意气风发的“正义总统”,现在正面对支持率持续低迷的困境。韩国盖洛普民调显示,自9月第4周至10月21日,尹锡悦的支持率一直未能突破30%,尤其是在他海外出访过后,支持率连跌不止,内政僵局难破,外交路途坎坷。 外交争议 在10月25日的施政演说中,尹锡悦声称,韩国政府将通过韩美日合作,以压倒性力量提升对朝威慑力。他也承诺,若朝鲜弃核并重返对话之路,韩方将根据“大胆构想”计划对朝提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援助。 在尹锡悦强调三边合作时,美国也作出了回应。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25日表示,美国将充分利用“包括核防御、常规防御和导弹防御在内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其盟友日本和韩国,并警告朝鲜不要升级挑衅。 自尹锡悦上台以来,他反复强调韩美日合作,还曾向日本伸出“橄榄枝”。而且,三国近期频繁举行联合演习,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韩民族日报》评论称,就韩朝关系,韩国政府并没有找到摆脱恶性循环状况的实际突破口,仅靠制裁施压来强迫朝鲜屈服的做法反而会更加危险,应该设定现实目标,准备更加缜密的应对措施。 围绕韩国外交,尹锡悦政府已明确表示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主推进其外交政策,他曾在竞选时承诺要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完全如他所愿。在韩国四大企业今年5月宣布在美国的一系列投资计划后,拜登8月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给韩国电动车与动力电池行业造成了打击。...
日澳时隔15年签新安全宣言,专家:很可能成为印太版“北约”雏形
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举行会谈,并在时隔15年之后发表了两国新的共同安全宣言,该宣言将成为未来10年日澳安保防卫合作的指南。2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该宣言很可能成为印太版“北约”的雏形。 21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的访问是岸田文雄就任首相后对该国的首访。他与阿尔巴内塞于22日在澳西部城市珀斯发表的新安全保障宣言写明,对于影响两国主权和地区安全利益的紧急事态,双方“将相互磋商并讨论应对措施”,并提出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两国将合作遏制侵略并对抗经济施压。日本自卫队和澳军将通过联合训练、相互使用对方设施、保护他国军队舰艇等,进一步加强相互合作。《华尔街日报》称,宣言还呼吁日澳在太空、网络和地区能力建设领域加强合作,情报共享也将扩大。此外,两国首脑还就澳方向日本稳定供应液化天然气的重要性达成共识。 美联社称,这是日本与除美国之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类似宣言,是在岸田文雄今年1月与澳前总理莫里森签署的《互惠准入协定》基础上的更新。那份协定消除了双方在对方国内举行联合军演的障碍。《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新安保宣言体现了日澳中长期安保战略,在没有提及具体国家的情况下,写明双方“共同价值观和相互战略利益面临的风险正在增大,将对此做出应对”。日本《朝日新闻》分析称,日澳加强合作的背景是因为中国。中国正在强化与太平洋岛国的联系,虽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澳有很强的警惕感。阿尔巴内塞政府基于降低对华经贸依赖的原因,开始重视日本。日本《读卖新闻》称,考虑到中国正加强在东海、南海以及太平洋地区的活动,日本旨在深化与“准盟友”澳大利亚的关系。 军事专家宋忠平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签署的宣言把日澳这两个美国的忠实盟友和“棋子”拉到一起。“日澳是‘四边机制’的成员国,澳大利亚是‘奥库斯’(AUKUS)成员国之一。宣言签署为日本加入‘五眼联盟’提供了可能,甚至可以被视为印太版‘北约’的雏形。” 宋忠平认为,日澳关系愈加紧密,双方或者美日澳三方最大的共识就是遏制中国,因此这个军事同盟里面所涉及的合作范围比较广泛。未来日澳之间的军事交流、军事情报保障以及武器装备的出售都会逐步增加,并成为常态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廉德瑰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澳最新签署的宣言在2007年宣言的基础上有一些新内容,但不值得大惊小怪。廉德瑰说,新安全宣言有三方面考量,首先是日澳双方安全利益的需要,两国都有对军事合作伙伴的需求;其次,双方在军事合作上有潜在的经济利益,澳大利亚是日本武器出口重点考虑对象;第三,日澳安全合作是从外交上配合美国“印太战略”,不仅是日美澳要加强军事合作,日美、日澳同样需要。
中国外交部欢迎俄新任驻华大使履新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20日宣布,俄新任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已来华赴任。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热情欢迎莫尔古洛夫大使来华履新,我们愿为他在华履职积极提供协助和支持。”莫尔古洛夫大使对此表示:“感谢中国外交部温暖热情的话语!我很高兴作为俄罗斯大使来到中国。我期待着在结束隔离后与中国朋友们见面。” 俄媒曾报道称,由于派驻中国的任务要求较高,按照传统,驻华大使必须达到副部级,而且要对中国情况了解深入,最好还能懂中文,莫尔古洛夫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9月13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任命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为新任驻华大使。9月22日,莫尔古洛夫在视频中用流利的汉语表示,被任命为新的俄罗斯驻华大使,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幸,也是很大的责任。他说,在新的岗位上,他愿意同中国朋友们积极合作,为落实好俄中两国元首所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加强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而努力。 莫尔古洛夫出生于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亚非学院,精通汉语和英语。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俄罗斯外交部工作,曾在美国和日本常驻。莫尔古洛夫曾在中国学习工作多年,1983年至198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2006年至2009年任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被媒体称为“中国通”。2011年,莫尔古洛夫被任命为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负责亚太事务。 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前夕,莫尔古洛夫曾以《俄中关系为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为题在中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今年4月,他接受俄新社采访时,批评西方在与俄关系话题上“无耻施压”中国。他表示,俄中合作基于两国根本利益相符和深厚互信,不受外部形势变化影响。 莫尔古洛夫是俄罗斯联邦第四任驻华大使。首任驻华大使罗高寿于1992年至2005年任职,任职长达13年。次任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自2005年至2013年任职。第三任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于2013年5月上任,今年9月15日离开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令世界惊叹!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习近平总书记17日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感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他回忆起在福建工作时曾带队去国外考察产业发展的往事,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制造远销海外。“曾几何时啊!这就是中国的发展变化。”确实,中国的发展巨变令世界惊叹。《欧洲时报》称,在这个地球上,平均每分钟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吞吐;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车在中国与约200个欧洲城市间穿梭;从门类齐全的“世界工厂”到商机无限的“世界市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惠及全球。基里巴斯总统塔内希·马茂接受《环球时报》书面采访时表示,2020年初的第一次中国之行令他大开眼界,亲眼看到中国人民正过着高质量的幸福生活。这表明,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让富者更富,而是着眼于提升那些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马茂说,他相信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故事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这就是中国的发展变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草案)提交各代表团讨论。 18日,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话语,这不仅成为国内媒体报道的焦点,也吸引了国外媒体的目光。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详细报道了这个“微镜头”故事。在会上,习近平与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工人郑志明亲切交谈。郑师傅讲述了制造业发展变迁的故事:过去,他们学别人,拆了零部件去研究;而现在,“当年的领先者有的反过来学我们,拆了我们的零部件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也想起了在福建工作的往事:当年他带队去国外考察产业发展;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制造远销海外。 现代化为何物?习近平回忆说:“记得当年我到农村去,当地‘秀才’跑我那儿来宣讲,说‘咱们今后现代了,那都不一样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现在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习近平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这也是我们在建成小康社会,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新的承诺。” 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巨变,每一个中国人和来过中国的外国友人都能感受到。乌干达《新视野》杂志记者纳尔逊18日下午在参加完对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的集体采访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很高兴能够了解到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国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纳尔逊说,此次参加中共二十大采访报道让他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因地制宜的道路,它赋予人民主人翁意识,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去。他说,“我们非洲很多国家有被殖民的历史,民族独立后的政治制度大多效仿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其中的不足已经显现出来。”纳尔逊认为,中国的民主不仅使发展更公平,而且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负责任的领导力。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因此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面临诸多必然矛盾。然而,中国人民并未选择走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和争霸实现现代化的“邪路”,而是自力更生,坚持走和平发展、互惠互利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终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的现代化历程,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正体现了“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中国人民的成就、世界人民的胜利、人类文明的进步” 随着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词。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全新的“政治词语”。报道称,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 “我曾去过北京、上海等地。从北京到上海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乘坐高铁4个多小时就能抵达,非常迅捷。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如高铁一样,都拥有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东帝汶总理鲁瓦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数亿人完全脱贫的奇迹,这一成就举世瞩目。“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奇迹存在,那么中国几十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绝对是其中之一,即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中国人民的成就、世界人民的胜利、人类文明的进步。”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语言学院院长拉杰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发展更注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诉求平衡,注重共同富裕和集体进步,而不是像西方那样造成病态的贫富两极分化。“中国还注重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协调,例如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与我几十年前第一次到中国时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创造发展奇迹,主要是因为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实施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政策。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中国与西方发展的交叉线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中国商品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等惠及全球。巴西金融情报网称,中国的发展让巴西经济受惠良多。中国是巴西商品的最大买家,对巴西GDP增长的贡献最大。报道称,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国经济好,巴西就好”。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称,中国的发展成就鼓舞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正面临严峻问题,安全赤字、疫情肆虐、债务高企等因素给多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世界期待中国能够进一步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助力世界应对各项挑战。 《欧洲时报》称,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走了一个交叉线——前者上行,后者下行。近年来,西方民粹主义盛行,经济危机频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加剧。而中共领导中国创造发展奇迹。报道称,在中共二十大开幕当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欧洲通胀将继续上升,欧洲经济与民生面临凛冬严寒的考验,而“最糟糕情况还没到来”;中国则在为欧洲人赶制过冬的保暖衣物与器材。 当地时间17日,全球五大车展之一法国巴黎车展在停摆四年后重新拉开帷幕。在展会上,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出现在显眼位置,而德国车企大众、宝马都没有来。德国《世界报》称,这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法新社称,与以前人们对中国汽车“廉价低档”的印象不同,本次中国品牌展出的均为中高档车。报道羡慕地称,今年比亚迪将在全球生产超过260万辆新能源车。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跑者。 据中汽协的报告,今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30.8万辆。中国不仅成为当月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也是今年累计第二大出口国。而在20年前的2002年,世界汽车出口量为2210万辆,德日汽车出口均超百万辆,而中国汽车出口(不包括高尔夫球车等)仅2.2万辆。一名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也是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例证。”
黄金在流向东方!专家:反映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不断上升的利率降低了黄金作为投资的吸引力,黄金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迁移——西方投资者抛售黄金,而亚洲买家则趁着金价暴跌的机会抢购廉价的珠宝和金条。同时,许多亚洲央行正在加快“囤金”步伐。彭博社10日报道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和伦敦黄金市场协会的数据显示,自4月底以来,支撑这两个西方最大市场的纽约和伦敦金库已流出逾527吨黄金。与此同时,中国等亚洲黄金消费大国的黄金进口量在增加。行业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黄金“流向东方”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一种变化趋势。 亚洲国家黄金需求旺盛 《环球时报》记者自世界黄金协会官网发布的数据中发现,7月份,中国黄金进口量达178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1吨,是自2017年以来最高的7月进口量。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8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午盘基准金价(SHAUPM)上涨0.5%,而以美元计价的伦敦早盘金价(LBMA)下跌2.6%;平均价差升至10.6美元/盎司,较上年高出4.8美元/盎司。该组织认为,强势的中国黄金消费是造成国内金价相比美元金价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 不少亚洲央行在7月份也在买入黄金。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7月,全球央行黄金需求保持强劲,黄金储备增加37吨(净增)。7月,卡塔尔央行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5吨,成为本月最大的黄金买家。印度储备银行是央行中的黄金老买家,7月份购入13吨黄金,是自2021年9月(购金19吨)以来最高的月度购金量。其黄金储备总量也达到781吨,年初至今累计增加27吨。 7月,土耳其央行官方增储黄金12吨,与该行今年的平均月度购金量基本持平,年初以来已累计购金75吨。7月该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469吨,创两年以来新高。乌兹别克斯坦央行7月购入9吨黄金,与6月购金量保持一致。 不仅亚洲的央行正在经历购金热潮,亚洲的消费者对黄金的青睐今年以来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亚洲多国货币陷入贬值之际,黄金的吸引力越发高涨。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由于被视为预防紧急情况和通胀的“安全资产”,今年以来黄金在日本的人气持续攀升。受俄乌冲突以及全球物价上涨影响,日本黄金零售价格在4月份达到历史新高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据悉,一克黄金的零售价(含税)在今年初为7500日元左右(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币),但在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迅速上涨,在4月份达到8969日元的历史高位。受日元贬值影响,主要从事黄金等交易的日本田中贵金属工业(东京)公司所销售的黄金价格一直维持在8500日元左右。该公司的一名负责人表示,今年初卖黄金的客户占总数的七成,但在俄乌冲突看不到结束前景的背景下,很多顾客在卖出黄金后,又再一次买入黄金。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在一篇报道中认为,“卖出日元,买入黄金”的情况反映出市场对日元贬值的不安。一位50多岁的男性在东京某贵金属店决定买入黄金,他表示:“虽然金价很高,但从中长期来看,我认为持有黄金比持有日元更能让人安心。” 日本市场战略研究所负责人龟井幸一郎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判断日元价值输给黄金的个人投资者开始涌现。与其说投资者在买入黄金,倒不如说在抛售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折射出不信任日元的市场情绪。 专门从事贵金属制造、加工和销售的德力本店公司总经理鹫田武智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预测称,短期内黄金价格在日本国内还会保持坚挺。日元贬值将会继续推高黄金在日本国内的价格。即使日元升值,那么伴随美元的贬值,也容易让黄金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走高。 经济崛起引发“黄金迁移” “‘西金东引’是黄金市场几十年的老话题,尤其是遭逢黄金价格大跌时,这个话题就会被提出来。”国家注册黄金高级分析师吕超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黄金从西向东“大迁移”的背景是亚洲经济体的不断崛起所引发的对黄金需求的增长,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一种变化趋势。吕超认为,在金价大幅下跌时,黄金从西向东流的趋势会被放大,从而引发业界的高度关注。 “二战后,全球黄金有超过8成被西方国家占有。但随着亚洲经济体逐渐崛起,这些国家对黄金的需求日益高涨。因为黄金是兼有金融属性和收藏属性的商品,无论是亚洲各国央行还是民间,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吕超对记者表示,亚洲国家民间有投资和收藏黄金的天然偏好,中国和印度也成为全球黄金消费最大的两个国家。 纽约和伦敦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交易中心,汇集了全球各地的黄金买卖需求,最终体现在其金库实物黄金的入库和提取上。彭博社报道称4月份起两大交易所流出几百吨黄金,就反映了西方投资者对黄金投资失去兴趣后在市场上进行抛售的市场行为。 彭博社援引分析师的意见称,满足亚洲需求的大部分贵金属来自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运营的金库,该集团支持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的市场混乱导致金价大幅飙升,迫使银行建立大量库存,以覆盖其期货头寸。近几个月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交易价格低于伦敦,目前这些黄金库存正在减少以满足亚洲的需求。 美联储左右黄金周期 吕超分析称,黄金在目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全球国际金融体系当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全球仍然有很多黄金买方力量,包括各国央行在内都存在买入需求。而具体黄金价格的波动则与美元的走势强关联,黄金价格的波动周期往往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和收紧,也从而催生了黄金市场的牛市和熊市。 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无限量宽松到快速收紧的周期,尤其是2020年8月份,美联储无限量宽松政策到达顶峰,黄金价格一度随之涨到顶峰。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全球黄金价格开始震荡,并在美联储2021年9月份讨论加息进程时开始下跌。2022年3月份因俄乌冲突阶段冲高后,到目前金价已连跌6个月。与之相对应的是美联储从3月份开始已连续5次加息,累计达300个基点。 吕超分析称,总体上,黄金价格从去年开始下跌,已经形成了美联储收紧货币周期下的熊市格局。美联储目前仍不改强硬的鹰派立场,未来美金价格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判断黄金价格的走势,要紧盯美国的通胀水平,因为这决定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
英外交大臣新加坡演讲五提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首次出访亚洲的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29日到访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分别会面。不过当天外界更关注的是,他在新加坡举行的2022年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在阐述英国印太地区愿景的同时,克莱弗利五次提及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据美国CNBC网站29日报道,克莱弗利在演讲中表示,英国的“印太倾斜”战略是长期的,内容包括在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和“共同价值观”方面与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这些价值观“包括主权和领土完整、自由、免于经济胁迫、共享民主和自由市场”。克莱弗利还称,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繁荣与欧洲不可分割,英国也是如此。英国在印太地区拥有170万英国公民和价值 2500 亿美元的贸易关系。60%的全球贸易通过印太地区的海上航线运输。因此,印太的安全与稳定对英国有重要影响。 克莱弗利称,任何关于印太地区的讨论都必须涉及中国,并承认中国是“增长的驱动力”,已成功使很多人摆脱贫困。他提到,不久前曾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即使双方存在分歧,我们也会对话。这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因为中国是重要的全球玩家和增长引擎”。不过,克莱弗利警告称,“当中国背离全球规则和规范,与俄罗斯等国家结盟时,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他说,可以确定的是,英国将捍卫自己以及伙伴的主权和经济安全。“只要压迫发生,英国政府绝不会无视。” 早在英国首相特拉斯竞选保守党党首时,便不断拿中国说事儿,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在与克莱弗利会面时,王毅表示,面对当今世界复杂严峻挑战,中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聚焦互惠合作,避免冲突对抗。中英关系要发展好,相互尊重是基础,客观认知是前提,妥处分歧是关键。希望英新政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国和中英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平等相待,排除干扰,互利合作,推动中英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新加坡是克莱弗利亚洲行的最后一站。此前,克莱弗利访问了日本和韩国。在这两个国家,克莱弗利也强调了强化印太地区合作的重要性。英国政府称,此次亚洲行是克莱弗利继纽约联合国大会之后的首次国际访问,显示“印太倾斜”的重要性,也显示了英国希望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欧洲合作伙伴的野心。“印太倾斜”战略于2020年约翰逊政府时期形成,为其“全球英国”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路透社28日称,英国想要与印太地区拉近关系。克莱弗利称,英国要做的是让“印太倾斜”战略不只是口号和说辞。
如果中国效仿某些国家躺平,可能会造成1.12亿人感染
据媒体报道,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的疫情“动态清零”政策对外商投资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起到了负面作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表示,中方的防控政策是科学、正确、有效的,也是对人民负责的。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既定目标。 汪文斌表示,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出发点是将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疫情暴发两年多来,中国新冠感染率、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当疫情期间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中国近两年来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 他介绍称,根据自然医学杂志研究文章预测,如果中国效仿某些国家躺平的话,可能会造成1.12亿人感染,近160万人死亡。这些都充分说明中方的防控政策是科学、正确、有效的,也是对人民负责的。 他表示,第二,中方始终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先后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防控探索、全链条精准防控、全方位综合防控四个阶段。打一仗,进一步。当前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目前大家也都看到,中国全国的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上海等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在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汪文斌称,实践证明,现有防控措施能够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中国的防控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历史检验。正是得益于科学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中国不仅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也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他进一步介绍称,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1至5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3%,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7.3%,韩国、美国、德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反映了外商对华投资的真实意愿,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信任,这些都说明良好的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最有利的营商环境。中国有充分信心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