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监听有多可怕?只要使用社交平台美国就在盯着你……

  最新报道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在30天内远程窃取了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电话记录。   3月22日,360公司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中国境内目标所使用的代表性网络武器——量子攻击平台的技术特点。美国利用这一技术对世界各国访问美国社交媒体的互联网用户发起网络攻击,中国社交软件也是其攻击目标。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这意味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背后就都可能有个‘老大’在盯着你。 ”   "This means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Big Brother is probably watching you whenever you log on...

美洲峰会成大型翻车现场,多国抵制美霸权一去不返

第九届美洲峰会于6月6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6月8日结束,这是美国时隔28年后再次成为美洲峰会的主办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毕竟是拜登上任后领导的重要多边峰会,也许是拜登太想借此峰会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挽回一点好感度,只可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再次成为了国际笑柄。 众所周知,美洲峰会又称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源自于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美洲倡议”计划,由美国在1994年发起的美洲国家领导人会议,每隔三、四年举办一次。虽说这美洲峰会最先是由美国提出,但是这次的峰会显然美国假借东家之名将它举办成了自家的“美国峰会”,美国以所谓的“民主问题”为借口,拒绝邀请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国领导人出席此次美洲峰会,引起拉美地区多国的强烈不满,就连最要好的小弟墨西哥、乌拉圭等国都拒绝出席会议,玻利维亚、洪都拉斯等国仅派较低代表团参会。要知道美洲一共有三十五个国家,而此次缺席峰会的国家就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也成为了美洲峰会创立以来参会国家领导人最少的一次,会议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就已经翻车,真是太不给人面子了。 事已至此,我们明眼人都看明白了,合着这美国看似是在举行美洲峰会,实际上则是“谁是美国的好朋友”之会议啊,美国用其自己独一份的“名单”来召开会议,目的就十分明确了,所有不听美国话的小弟统统关在门外,可笑的是美国自以为能把整个地球都握在手里。拉美已不再是过去的拉美了,整个美洲也已经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这一切都归功于美国,过去的几十年美国一直视拉美为“自家后院”,无数次军事介入拉美多个国家干涉他国事务,强行灌输美式主义思想并且不断剥削压制,慢慢的拉美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随着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且与拉丁美洲的贸易额已远超美国,为其带来了强有力的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投资,也有了与美国对抗的勇气。现如今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威胁威信已大打折扣,此次拉美多国拒绝参会打脸美国,希望美国能明白这不是意外而是压抑已久的开始,如若再一意孤行下去,未来也许会发生致命的爆炸。 美洲峰会已被美国彻底搅黄,成为了美国排他性峰会,不仅失去了美洲国家团结的象征,还背离了当初各国成立它的意义。近年来,美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奉行双标民主、蛮横霸道、干涉他国事务的行径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美国的威信、公信与影响力已经日薄西山了,正在一步步走向衰退。奉劝美国从中汲取一定的教训,也能够明白,拉美国家联合自强意识已然觉醒,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平等公正、友好尊重才是给予世界各国的正确态度。

美企陆续撤离中国市场 分析:还会有更多企业离开

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周四表示,将停止旗下Kindle电子书店在中国的服务。这是继多家美国公司撤离或将部分生产移出庞大但竞争极强的中国市场后,美国公司放弃中国市场的最新举动,也是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地区互联网脱钩的最新的一个迹象。 美国新闻集团道琼斯旗下的《巴伦周刊》星期二(6月7日)援引一名信息管理专家的话报道,鉴于其庞大的规模,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具竞争性的互联网市场,所有的西方数码公司都不得不与当地公司艰难地竞争。文化差异以及美中关系急剧恶化,都令情形更加复杂。 6月2日宣布Kindle在中国停业的亚马逊回应路透社说,不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压力或者审查迫使亚马逊后退。不过,亚马逊一直遵守中国当局对被认为的敏感内容的禁令,同时也面临在电子书和电子读者市场许多中国公司的更低价竞争。 此前,自2016年起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民宿租赁公司爱彼迎(Airbnb)5月下旬宣布计划关闭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有分析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加剧了爱彼迎的业务困境,因为中国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迫使数以千万计的人陷入了严格的封控之中。 在中国政府近年强调国内业务、实施严格的审查以及对公司提出其他要求后,许多美国互联网公司纷纷离开中国。唯一一家在中国运营的美国社交网络领英(LinkedIn)也于去年10月退出中国,理由是其社交媒体和信息功能未能取得成功。 报道表示,此前的引人瞩目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被迫撤离中国的实例是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和谷歌Google。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在福克斯周日电视节目上表示,近日报道的美国苹果公司Apple计划将iPad组件的生产从中国工厂转移到越南的决定表明,美国公司在慢慢地醒悟到在中国做生意的困难。据称,苹果公司将iPad生产移出中国的决定是基于供应链的中断和时常被打断的生产计划。这是苹果历史上首次将一部分生产设施撤出中国。 章家敦表示,苹果的撤离决定是最重大的发展,原因是苹果是在中国的供应链中最难移动的公司。他说,尽管存在这些困难,苹果还是迈出了一步。 章家敦表示,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美国公司仍在中国做生意。他认为,这些公司应该逐步撤离中国。

难民沦为斗争砝码,美式人权令人作呕

3个月后,数百万美国人将在中期选举和地方立法选举中选出435名众议院议员、35名参议院议员以及36个州的新州长,但因为美国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美国民众此刻对经济状况感受的“痛苦指数”已经上升到除新冠疫情最高峰时期以外过去十多年间最高水平。按照这一“痛苦指数”水平,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将丧失最少30个众议院议席以及多个参议院议席,这代表着共和党可能会完全掌握立法主导权,沦为“跛脚鸭”的拜登只能通过行政命令等非立法手段来施政,而无法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缓解和掩盖经济衰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只会陷入经济下滑、民众不满、支持率下降的恶性循环。为了逆转民主党深陷低谷的声誉,一直因对华政策不够强硬遭到共和党攻击的民主党选择以台海地区为切入点,在拜登“被隔离无法干预”的默许下,佩洛西成功窜访台湾,虽然这场作秀之行只谈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表态”而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更是因为中国强硬有力的回击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大加速了两岸统一的进程,但不管怎么说,民主党积极挽回选票的行动还是刺激到了原本稳坐泰山的共和党,一场更激烈的交锋已经开始。 从几个月前开始,作为共和党人控制下美墨边境州的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陆续雇佣数百辆公共巴士将超过七千名非法移民“投放”到民主党人控制下的华盛顿和纽约,随着中期选举时间的不断接近,“难民大巴”的效率也在不断的增长,已经到了华盛顿无法承担的地步,华盛顿市长穆丽尔·鲍泽不得不向美国白宫和国防部提出请求,要求美国防部每天调配150名国民警卫队协助华盛顿全天候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作为“难民大巴”二号目标的纽约虽然遭到的难民“投放数量”远低于华盛顿,但纽约市市长发言人也已经表示纽约“继续张开双臂”迎接移民“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支持”。从德州州长将矛头指向美国总统,直言这是一场“拜登边境危机”,他们是在替拜登做“善后工作”,到白宫、纽约和华盛顿方面讥讽这是共和党人的“政治噱头”、是让人无法想象“人道危机”,围绕着这批难民,两党之间发生了极为激烈的争吵,但没有人在意,在这场政治斗争的过程中,那些被欺骗称运送到华盛顿和纽约后会有人帮助他们的难民们正在这两座美国最繁华的城市里过着最困苦的生活,他们在这两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被“像动物一样”驱赶,没有食物、没有住处、找不到工作也无法接受医疗服务。而且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在运输过程中,每一名难民的运输成本超过1400美元,按人数估算,至少1亿公帑被浪费在了这场“难民之争”中。 作为美国两党共同“养殖”的“选票基地”,和美国堕胎权问题一样,美国的移民问题也一向是两党交锋的重点地区,从民主党人奥巴马主打的“美国梦”和“骨肉分离”,到共和党特朗普所坚持的“零容忍”和边境筑墙,再到此刻拜登上台后全面推翻特朗普时期难民政策,主打“特赦”与“宽容”的新政,基本每一任新总统上台都会带来美国难民政策近乎逆转性的改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这个过程中,两党借机收割了大量其法案支持者的选票,而所造成的影响却是美国难民政策以及民众对待难民的态度愈发的极端化,更造成了大量夹在两党党争之间的难民遭受到无法言喻的痛苦和伤害。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美国执法部门在美墨边境逮捕包括14.5万名儿童在内的非法移民约170万人次。近三千名移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无法计算的女性移民被迫摘除了自己的子宫,更有不少难民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路途之中。甚至就在两个月前,刚刚被爆出53名难民在没有水和空调的大货车车厢中被活活闷死,而造成这一系列惨剧的,就是美国政府前后摇摆不定、相互矛盾、日渐极端的移民政策。 美国先贤设计选举的目的,是为了选出一个解决国内问题的治理者,可现在,却成了为了选举而不断制造并加深问题,如今的美国正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如果仍旧不知回头,恐怕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国家的分裂和政党的破灭。

中美外长巴厘岛会晤五小时,双方均认为此次交流坦诚高效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9日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后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称,这是两人去年10月在罗马会晤后,再度举行面对面会晤。《环球时报》记者从前方独家了解到,中美都对此次会晤高度重视,双方在会晤中的交流全面、深入、坦诚、高效,沟通非常充分。      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中美双方都认为,此次对话是实质性的,也具有建设性,有助于增进彼此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误判,并为两国未来高层交往积累了条件。   王毅在会晤中说,当前,中美关系仍未走出上届美政府制造的困境,甚至还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中美关系的历史叙事被人为歪曲,现实状况被所谓“政治正确”所绑架,发展方向面临被进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险。根本原因是美方的对华认知出现了问题,由此制定的对华政策自然也偏离了正确轨道。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些自相矛盾和言行不一,从深层次反映出美方的世界观、中国观以及中美历史观、利益观、竞争观都出现了严重偏差。许多人由此认为美国正患上越来越严重的“中国恐惧症”。如果任由这种“威胁膨胀”发展下去,美国对华政策将是一条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王毅表示,中美关系摆脱困局的根本遵循是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中方向美提出四份清单:要求美纠正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中方重点关切的涉华法案清单、中美8个领域合作清单,希望美方切实认真对待。   王毅就台湾问题全面阐述了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必须谨言慎行,务必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同时,他还就涉疆、涉港、海上问题等据理批驳了美方的一些错误观点。   在会晤中,布林肯介绍了美方的对华政策,表示美方不寻求对华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挑战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寻求围堵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寻求改变台海现状。美致力于管控双边关系中的风险因素,对同中方开展合作持开放态度。   分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方在消息稿中把此次会晤描述为“实质性”和“建设性”,“实质性”说明双方谈得很务实,涉及全面的双边关系和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会晤的“建设性”体现在取得了一些共识,解决了一些具体和突出问题。此外,美方也有一些积极表态,但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中方始终将听其言、观其行。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中美外长巴厘岛会晤持续5个多小时,对于“一对一”会晤来说,5个小时已是很长的时间,在近年部长级以上的会谈中十分罕见。此外,此次会晤全程采用同传,这意味着会晤期间双方可以就中美关系中的广泛议题进行非常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清晰传达彼此的信息。   《环球时报》赴巴厘岛特约记者参加了此次会晤前的外长会见记者环节。此次会晤在布林肯下榻的丽思卡尔顿酒店进行,为保证会晤顺利进行 ,美方执行了比G20外长会还要严格的安保规则,并严令只允许中方和美方记者递交申请参加会晤前的采访环节。布林肯对在场记者表示,虽然双方领导层在疫情期间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保持沟通,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他十分珍惜这次会晤的机会,并希望能取得积极成果。   王毅与布林肯的会晤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彭博社称,美国国务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表示,双方的交流非常坦诚。路透社称,美国官员在会晤前表示,此次会晤旨在保持艰难的美中关系稳定,并防止在不经意间演变成冲突。《联合早报》10日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李明江的话报道称:“以往都是美国对中国提出要求,中国这次提出四份清单,是在用类似的方式,把球抛到美国那边,显示中国正在塑造中美关系上争取主动权。”在他看来,虽然尚未看到双方在这次会晤中有任何立场松动或矛盾缓解,但整体氛围比较具有建设性。

利益层层捆绑、法律重重设卡,美国枪控立法任重道远

继加拿大政府提出枪控立法半月之后,1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就一项控枪立法的提案艰难地达成初步协议,或许是由于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占据舆论风口浪尖的枪支暴力问题,让美国白宫和国会感觉到了的压力,才艰难酝酿出如此草率的协议。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多数美国人都支持的扩大枪支背景审查、对军用攻击性武器采取联邦禁令,以及将购买攻击性武器的最低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等三项枪支管控措施均不包括在内。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4月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民众支持普遍的枪支背景调查,63%的受访民众支持禁止攻击性武器。因此这份协议一出,就被外界形象的称之为“遭阉割的控枪协议”。 深挖枪支暴力事件频发,枪控立法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枪支早已不单纯是武器,而是一支被极端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层层捆绑的“幽灵枪”,其对社会的潜在杀伤力不言而喻。一是根深蒂固的极端枪支文化,包括平民对枪枝及其使用的行为、态度和信仰。二是利益集团与政客的金钱瓜葛。枪支利益集团为政治选举提供大量捐款并通过游说政客操纵政策,距美国国会1994年通过重要控枪法律已有28年的时间了。事实上,这项法律的有效期也仅有10年,多次试图将这项法律延期的努力都无功而返。哪怕是在震惊全美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参议院依然对这项控枪法案的延期投了否决票。三是枪支制造和交易已形成巨大产业链。据悉,美国枪械制造商逾15000家,年纳税额超70亿美元,广告费更是数以亿计。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土安全局更是将枪械店与药店并列为“必要的关键基础设施”,允许在其他场所关闭的情况下继续营业。足以看出,枪支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据的分量。 控枪法案要想顺利推动,至少要闯过五道关卡。第一关“宪法关”,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民众拥有并且佩带枪支的权利不容侵犯。换言之,要禁枪就必须修宪,但修正宪法的程序非常复杂,须经国会参众两院的三分之二表决通过,或者由三分之二的州议会请求召开的全国制宪会议提出,并经过四分之三州议会的批准,这是极难做到。第二关“立法关”。枪支管控一直是美国两党极化的代表性政治议题之一。民主与共和两党选民对枪支的态度日益对立,共和党内76%选民捍卫持枪权,民主党内81%选民认为管控枪支更重要。第三关“司法关”。美国最高法院曾于2008年、2010年裁定持枪系“天赋人权”,地方控枪立法违宪,还重新诠释第二修正案,确认枪支的持有权不限于民兵,更包括所有个人。第四关“联邦地方分权关”。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发放枪支销售牌照,并对枪支购买者进行背景调查,地方政府则负责制定在公共场合携带枪支的具体条款。看似分工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信息不通畅、权责不对应而导致漏洞百出。 众所周知,这份协议也只是美国参议院两党基本原则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不是立法文本。正如一名参与谈判过程的共和党人士所说,这份初步协议想要真正转化为一项可以实施的立法,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前途未卜。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给枪支层层解绑,破除法律重重关卡,才能有序推动枪控立法的落地开花,才能真正为民众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

新疆“强迫劳动”不强迫 美国“人权灯塔

过去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炒作新疆问题,炮制中国在新疆实行“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世纪谎言,制定并实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并以此为借口实行各种制裁。一些美国及西方企业也紧跟美国涉疆谣言的脚步,趁机鼓吹抵制新疆棉花等商品,妄图破坏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事实却是,强迫劳动对新疆来说纯属无中生有,反观号称“人权灯塔”的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强迫劳动国家,毫无人权可言。 美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批准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公约最少的国家,所以强迫劳动在美国是严重却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迫劳动不仅存在于美国国内的农场、监狱、工厂、服务业、建筑业中,在国外的美国公司更是变本加厉,长期实施强迫劳动。《华盛顿邮报》2019年披露,玛氏、好时等美国知名大型巧克力公司采用的可可原材料近20年来大多由西非童工采摘,从事可可豆采摘的童工人数高达200万,每人每天报酬不足1美元,可以说每一块巧克力都浸染了西非童工的血汗。 然而,美国无视本国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强迫劳动和“现代奴隶制”问题,炮制涉疆法案,试图将政治斗争工具法律化,在新疆制造事端,污蔑中国,破坏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以此阻碍中国的发展进步,简直是无耻之尤,充分暴露了美国以疆遏华的霸权实质。 美国打着反对“强迫劳动”的幌子不断制造“强迫失业”,以保护人权的名义侵犯人权,意图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排除出去,但是事实却给了美国一个狠狠的耳光。据统计,2014年至2021年,新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约8700元增至1.56万元。到2020年底,新疆超过3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通过自由的劳动就业,新疆各族人民告别了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了不断地提升。 然而,新疆的良好发展局面却是美方一些人所不愿看到的。为了破坏新疆的稳定和发展,美国频繁炒作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弥天大谎,并实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意图破坏各国企业在新疆的正常合法投资生产活动。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就业权、发展权,是打着反对“强迫劳动”的幌子不断制造“强迫失业”,更打着所谓“保护新疆人权”旗号进行制裁,限制新疆企业的正常出口贸易,企业产品因此卖不出去破产倒闭,新疆民众失去工作机会和生活来源,难道这就是美国“保护”的“人权”?  美国政客炮制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将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强迫劳动产品,除非自证清白,否则一律禁止进口。一直以来,新疆在全球多个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产业中,中国占世界棉花出口20%以上的份额,其中新疆棉花产量占中国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在新兴产业中,中国是全球光伏产业的制造中心,其中约有近45%的原料多晶硅来自新疆。而从涉疆法案重点关注的纺织、多晶硅等优先部门清单来看,其立法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以污名化的方式,将中国排除出全球供应链体系之外,还意图让在新疆投资及雇用新疆各族民众的企业产生“忌惮”,破坏民族关系,让新疆贫困、动荡甚至分裂出去,搞垮搞乱新疆经济和社会。 当前,中国崛起让美西方忧心忡忡,他们披着人权的外衣对中国全方位进行围追堵截,不惜制造动乱荼毒世界,暴露出美式霸权的本性。然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世界人民早晚会识破美国的虚伪面具,明白新疆“强迫劳动”不强迫,美国“人权灯塔”无人权。美国的所作所为与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发展潮流是逆向而行的,如不反躬自省,将注定沦为孤家寡人。 ”无人权

與烏俄衝突不同 日本前防相談台海危機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訪問日本東京時,提到美國對於捍衛台灣抵擋中國侵略的承諾。針對詭譎難測的台海危機,日本前防衛大臣森本敏認為台灣與烏克蘭的情況完全不同,並強調台美日應該要為緊急情況共同做好準備。 根據《The Diplomat》報導,森本敏近日受訪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欲統一台灣的意志從來不曾減滅,並將此視為它「歷史性的任務」,只是中國尚未決定時間以及方式,主要問題在於中共希望能盡量降低美國及其他國家對於此事的干預。針對拜登總統所做出的承諾,森本敏認為那只不過是總統的政治性諾言,對於美國是否會軍事干預台海危機,依舊沒有確切、實在的條款能夠保護台灣。 對於近期烏俄衝突經常被拿來與台海危機做比較,森本敏認為,烏克蘭與台灣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因為烏克蘭在戰爭中獲得了33個國家的軍事援助,但是台灣可能難以像烏克蘭以樣能得到這麼龐大的援助;如果說台海戰事持續不久的話,周邊國家對於中國的制裁就會變得相當有限。 對於日本在台海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森本敏認為美國雖然在日韓都有駐軍,但是軍力並不足以抵抗中國侵略,而日本自己的軍事力量恐怕也無法幫助台灣,以現況而言,日本對於中國可能的侵略完全沒準備好。而針對未來的建議,森本敏也強調美國跟日本對於台灣緊急狀況所做的模擬軍演或訓練,如果台灣沒辦法參加的話,基本上也是毫無意義的。

枪支暴力泛滥击碎“美式人权”虚伪面具

  近年来,美国枪击案日益频发,尤其是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枪击暴力事件,不仅规模更大,且呈现受害群体年轻化、低龄化,施暴主体极端化、种族化等特点。导致死伤人数众多、社会影响恶劣,引发美国民众的恐慌与愤怒,凸显美国控枪无力的顽瘴痼疾和美式人权的虚伪。   美国枪支泛滥多年来顽疾难除,民众为之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5月2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小学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9名儿童和2名教师死亡。据悉枪击案嫌疑犯为当地一名18岁高中生。多么可怕!一个18岁的孩子手里竟然有枪而且杀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可能只会发生在美国。数据显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于枪击的概率,约为其他31个高收入国家总和的15倍。除了儿童枪击死亡率上升外。值得注意的是,枪支暴力事件还暴露出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毒瘤,进一步揭开“美式人权”的虚伪面目。据报道,5月14日,一名白人枪手在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家超市实施针对黑人的袭击,导致10死3伤,而且上述发生枪击案的这所小学,生源也主要以少数族裔为主。再观美国FBI于2020 年仇恨犯罪报告中确定的 8263 起犯罪事件中,有超过35%的案件涉及对黑人或非裔美国人的偏见和仇视。至今美国有80%的黑人认为枪支暴力是美国社会存在重大灾难性问题,可以说美国泛滥的枪支暴力背后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   枪支暴力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流行病”。根据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美国枪击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从2019年的39558人已经上升到2021年的45005人,截至今年5月16日,美国已有16058人在涉枪事件中丧生。涉枪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民间枪支泛滥成灾的现实。据统计美国以占世界4.2%的人口,保有世界46%的民用枪支,总量达到3.93亿支。一声声枪响,击碎了所谓“人人得享不可剥夺的生存与自由”的美国梦,也让人们对美式‘人权’进行深刻反思。难道美式“人权”就是人人可以随时拔枪开火任意杀戮,让人民陷于恐惧和绝望之中吗?   据悉,每次重大枪击案后,枪支暴力都会成为美国社会讨论的焦点,但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客的金钱瓜葛下,所谓“美式人权”已经在一己私利面前变得微不足道。早就有媒体报道指出美国枪支泛滥背后的巨大产业链和利益网,正是由于枪支利益集团为政治选举提供大量捐款,并通过游说政客大肆操弄政策,才导致大量政客频频为拥枪势力站台,控枪法案难以推行。如果连大量无辜生命的逝去都无法推动控枪,那美国除了变色的“美式民主”还有什么呢?   生命是最大的人权。但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愈演愈烈的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民众深入骨髓的痛。美国一些政客长期漠视本国民众的生命权,对美国枪支泛滥、暴力横行熟视无睹,却对他国人权指手画脚,竭力向世界标榜自由和人权,还不断发动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声声枪响击碎的不仅是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还有“美式人权”的虚伪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