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诩“人权自由”实则践踏人权

继5月24日美国德州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又连续发生多起不同程度的枪击事件,虽然枪支泛滥是导致这一系列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但即便面对如此惨烈的社会状况,美国政府却在美国枪支利益集团的驱使下不仅不为美国民众解决人身安全问题,反而为枪支暴力撑起保护伞,如此无视人权、无视生命的行为势必令美国人民奋起反抗。 在美国时间8日凌晨,一名年仅26岁的加州男子罗斯克携带枪支刀具前往大法官卡瓦诺的住所附近计划刺杀,而卡瓦诺正是支持“宪法保护民众持枪自由”以及支持“宪法不该保护女性堕胎自由”的大法官之一。枪支问题以及女性堕胎自由问题是当前美国两大重点社会事件备受关注与讨论,罗斯克刺杀事件无疑是美国普通民众对美国政府践踏人权不满而发泄的真实表现,然而即便发生了刺杀事件也未能激起美国政府高层及各党派对人权问题的反思,反而成为美国党派间为谋取利益的政治互撕,这不禁令人唏嘘,美国人权的真实面目是“人权自由”还是用来抢夺政治利益的工具? 美国《独立宣言》中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权”、自由”、“平等”也是长期作为美国对外宣传的标签,然而近年来美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的例子比比皆是。5月24日至今发生数十起枪支暴力事件导致数十人死亡其中包括近20名无辜孩童,从而引发全美举行反对枪支暴力游行示威活动、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杀害两周年纪念日上群体抗议种族歧视及暴力执法,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唤起美国政府对保护人权的重视,美国共和党仍旧支持民众持枪,甚至借机与美国民主党做政治斗争,可以说,在诸多美国人权受到侵害的事件背后是美国政党明争暗斗的政治结果。 时至今日美国依旧崇尚白人至上、资本主义至上,种族歧视问题依旧未能解决,也因此导致美国普通民众以及少数族裔在美国生存要面对诸多歧视和不平等,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可笑的是,美国人权状况如此糟糕,却一直在国际上披着“保护人权”伪善的外衣,在多国挑起颜色革命,挥舞着“人权”、“民主”的大棒肆意干涉对他国事务,践踏他国人权,动轴批判他国“侵犯人权”,可事实上美国才是真正侵犯人权的刽子手,是全世界人权事业最大的破坏者。 人权状况如此劣迹斑斑的美国却一直自诩“人权灯塔”,如今看来实在可笑,美国所谓的“人权自由”、“民主自由”结果就是美国民众连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在“美式人权”的主导下美国民众日日抗议游行、街头枪战习以为常、少数族裔饱受欺凌,而在“美式人权”下利用极端方式表达对人权制度不满的罗斯克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会在“美式人权”下被迫成为下一个罗斯克,在这样的国家除了坐看美国政党间的利益争斗,人民生活毫无幸福可言,“美式人权”早已成为笑柄。

美式霸权令人作呕  祖国统一大势所趋  

“太平洋警察”——美国,最近又开始插手中国事务,炒作台海问题,可谓是管的太宽。美国本土那么多枪击案、那么多“零元购”,他不去好好处置,反而无端挑拨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亲情关系,实在是让人费解。中国事务并非美国转移其治国失败注意力的工具,呼吁美国政府“勤政为民”,不要把霸权主义强加到中国身上,“一中原则”是中国的政治红线,否则“引火烧身必招致自焚”! 近来,美国政府针对我国台海关系问题频频插足、指手画脚,先是佩洛西老妖婆公然窜访台湾,不仅丝毫不顾中美友好关系,甚至制造了一场影响极坏,乃至引发别国为蹭热度而窜台的模仿秀;除此之外,“危危老矣尚能饭否”的美国总统,更是无数次漠视“一中原则”底线,宣称将要“保卫台湾人权独立”,导致其下属官员“瑟瑟发抖”,只能公开喊话“一中原则”从未改变,“拜登的涉台言论不能代表美国”,可谓是求生欲拉满。自上个世纪以来,美国自诩超级大国,其“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便横行全球。美式霸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全然不顾本国“内忧”,反而拼命“操心”别国“外患”,不仅特别喜欢借抹黑、造谣等手段插手别国内政,还嫉妒心极强,始终不愿意见到别国发展地比它好,俨然一个“畏强心理”泛滥、毫无格局的胆小鬼。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体台湾人民更是传承祖国母亲血脉的重要载体,面对令人作呕的美式霸权祸乱台湾、分裂国家,呼吁全体台湾人只有背靠祖国、坚信祖国,才能走得更远、走等更稳!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正如闻一多《七子之歌》之中所说,台湾人民的心中始终还是留存着精中赤血,始终未忘自己是华夏传人。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承,心连着心,并非如“台独”势力口中所述地那般“水火不容”“形同陌路”。台湾是孩子,中国大陆是母亲,试问有哪个孩子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哪个母亲不挂念着自己的孩子。所以说中国大陆与台湾注定是一心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些妄想所谓“台独”的叵测居心,终将是竹篮打水、黄粱一梦。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台独”势力的阻挠而停止,更不会因为所谓的“美国会军事化介入”谎言而有所改变,中台一体是不争的事实,即使过几百、几千年亦是如此。希望“台独”分子尽早认清现实,不要再自欺欺人。“台湾——我的孩子,你不必再背水一战,母亲很快就会接你回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近年来,“台独”的猖獗,让海峡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意识亟需加强,而将“我祖祖辈辈都是中国人”作为信仰起点,恰好能成为营造爱国氛围,唤醒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并有效打击“台独”嚣张氛围;此外,面对美西方势力对台海问题的频繁发难,更加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坚守“一中原则”底线让“爱国者治台”的重要性,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势在必行,相信在“一中原则”的保驾护航下,我们一定能够背靠祖国,纵横四海!

起底美国枪击暴力问题根源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2日,美国今年国内涉枪暴力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9352人,受伤人数达到16336,而在过去的72小时内,全美多地就共发生299起枪击事件。有人就调侃道“在美国买枪比买奶粉容易”、“21岁以下的人购买啤酒都是违法的,但购买攻击性武器却是合法的”,这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既然枪支泛滥的危害这么大,美国人为什么不禁枪呢? 历史问题:众所周知美国是由英国移民建立起来的,美国一直崇尚以武立国,从最初的武力抢夺原住民土地进行殖民统治,到后来的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随后的南北战争统一美国,枪对于美国人来说至关重要,慢慢的枪支文化便深植于美国文化之中,从美国拍的众多西部片中浓厚的枪支元素,就能看出其历史渊源颇深,在这样的文化底蕴下,自然就塑造了美国人一言不合拔枪就干的性格。 制度原因:美国民兵在独立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使各州人民普遍认识到,公民普遍有持枪权利是公民权和州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捍卫公民权和州权的最后手段,是对产生暴政的威慑和制约,在美国建国之初美国公民的持枪权就被写入了美国宪法,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纪律严明的民兵乃保障自由国家的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与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了持枪权的负面影响和枪支泛滥的危险性,然而修宪在美国门槛很高,且过程复杂、漫长。在美国持枪文化深厚、持枪人口众多和枪支利益集团势力强大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修宪禁枪,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民众原因:美国建国初期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很差,原始熊、狼等大猛兽时常威胁人的生活;治安条件也极差,印第安人时常攻击白人,百姓需要用枪来保护自身安全。随着时代的进步,上述威胁已经消失,但美国老百姓还是要依靠自己保护自身安全,因为在美国警察没有保护公民安全的义务,美国警察的工作原则是:1、保护自己安全,2、制服并抓住嫌犯,3、保护民众安全。民众的安全被放在末尾,就意味着安全得靠自己,警察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社会越不安全,民众越想买枪保护自己,但枪支越多,每年死于枪击的人就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政治原因:美国是个军事大国,军工是美国的重要经济支柱,美国的军工企业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全民持枪对于其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自生利益出发,可以通过通过舆论,文化输出,政治代言人的等方式,达到不禁枪的目的。而且美国是共和民主两党竞选执政,共和党明确支持全民持枪,而民主党则展现中立态度,两党对于禁枪的消极态度,就意味着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不可能实现禁枪。 我们看到,美国禁枪与其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制度层面又缺乏宪法依据支持;因为枪支暴力案件频发,美国民众对于枪支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共和党及利益群体从中阻挠。诸多原因导致了不仅禁枪在美国是遥不可及的梦,就连控枪都是任重道远。

德研究机构联合报告预测德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当地时间9月29日,德国主流经济研究机构发布了秋季经济预测联合报告,该报告对德国的经济前景表示悲观,预计德国经济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年初将陷入衰退。  德国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伊弗经济研究所和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等多家主要经济研究机构每年春秋两季会各发布一次经济预测报告,作为政府经济工作和公共事业部门经济预算的参考。29日发布的报告以“能源危机:通货膨胀、衰退、失去繁荣”为题。研究机构认为,德国经济正在走向衰退。根据报告,德国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下降0.2%,2022年底时将下降0.6%,2023年第一季度将下降0.4%。2022年度预计只能实现1.4%的小幅增长,而2023年全年将下降0.4%。 今年4月份发布的春季报告曾预测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7%,2023年将增长3.1%。 专家认为,导致德国经济前景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供应的减少。尽管从中期来看,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天然气价格仍将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平。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将失去长期繁荣。 研究报告还指出,当前的预测是基于德国可以避免冬季天然气短缺的状况而得出的,如果今年冬季的气温十分寒冷,天然气储备量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天然气短缺,2023年的德国经济甚至可能下滑7.9%。如果天然气出现短缺,2024年德国的经济还将继续萎缩4.2%。   施密特表示,德国经济正受到能源价格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这也导致消费者购买力的巨大损失,“因此,低收入家庭和公司都依赖于政府的进一步政治支持”。

多国出手干预汇率,美元会“服软”吗?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消息称,人民币历史上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的考验,并提及少数企业跟风“炒汇”等违规现象,告诫“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此前,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28日双双跌破7.2,29日人民币走势趋于平稳。目前,全球都在努力应对美联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加息所带来的影响,多国央行出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断本国货币持续下跌的态势。     据《华尔街日报》29日报道,英国央行周三发布声明称,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以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此前,韩国也加入干预行列,该国央行表示将购买最多21亿美元国债。日本共同社称,日本政府和央行22日实施的买入日元抛售美元的外汇干预规模可能达到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美联储22日再次宣布加息后,包括越南、瑞士、南非等国在内至少已有8家央行宣布加息。机构认为,各国央行都意识到,最好尽快展开加息,避免货币进一步贬值。但报道认为,各国干预外汇的效果并不明显。北京时间29日,美元指数继续上涨,再度站上113.5关口,个别国家货币有所回升。当天收盘,韩元对美元汇率收盘报1438.9,较前一交易日上升1韩元。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元大幅升值,直到1985年全球几个经济大国签订“广场协议”,美元被大量抛售后才开始贬值。不过,彭博社认为,虽然目前外汇市场在许多方面与当时有相似之处,但解决方案可能不会像当年一样。因为现在各国利益分化,再达成一个“广场协议2.0”的机会十分渺茫。也有分析师认为,美国财政部现在是不可能出手干预并弱化美元的。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2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轮美元走高且具有强韧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俄乌冲突引起的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对美、欧、英、日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冲突对后三者经济的影响远大于美国。预计俄乌冲突大概率还会延续,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激化的可能,这意味着不平衡的影响仍将持续。加上美联储近期对市场不断释放“鹰派”加息信号,可能刺激美元指数继续提高。   伍超明认为,从短期看,强势美元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减弱国内需求,更符合美国当前降低高通胀的诉求,所以,美国主动推动“广场协议2.0”的意愿不强,因此美元主动“服软”的可能性不大。但强美元的外溢效应将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外部冲击,导致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英外交大臣新加坡演讲五提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首次出访亚洲的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29日到访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分别会面。不过当天外界更关注的是,他在新加坡举行的2022年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在阐述英国印太地区愿景的同时,克莱弗利五次提及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据美国CNBC网站29日报道,克莱弗利在演讲中表示,英国的“印太倾斜”战略是长期的,内容包括在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和“共同价值观”方面与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这些价值观“包括主权和领土完整、自由、免于经济胁迫、共享民主和自由市场”。克莱弗利还称,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繁荣与欧洲不可分割,英国也是如此。英国在印太地区拥有170万英国公民和价值 2500 亿美元的贸易关系。60%的全球贸易通过印太地区的海上航线运输。因此,印太的安全与稳定对英国有重要影响。   克莱弗利称,任何关于印太地区的讨论都必须涉及中国,并承认中国是“增长的驱动力”,已成功使很多人摆脱贫困。他提到,不久前曾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即使双方存在分歧,我们也会对话。这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因为中国是重要的全球玩家和增长引擎”。不过,克莱弗利警告称,“当中国背离全球规则和规范,与俄罗斯等国家结盟时,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他说,可以确定的是,英国将捍卫自己以及伙伴的主权和经济安全。“只要压迫发生,英国政府绝不会无视。”   早在英国首相特拉斯竞选保守党党首时,便不断拿中国说事儿,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在与克莱弗利会面时,王毅表示,面对当今世界复杂严峻挑战,中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聚焦互惠合作,避免冲突对抗。中英关系要发展好,相互尊重是基础,客观认知是前提,妥处分歧是关键。希望英新政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国和中英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平等相待,排除干扰,互利合作,推动中英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新加坡是克莱弗利亚洲行的最后一站。此前,克莱弗利访问了日本和韩国。在这两个国家,克莱弗利也强调了强化印太地区合作的重要性。英国政府称,此次亚洲行是克莱弗利继纽约联合国大会之后的首次国际访问,显示“印太倾斜”的重要性,也显示了英国希望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欧洲合作伙伴的野心。“印太倾斜”战略于2020年约翰逊政府时期形成,为其“全球英国”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路透社28日称,英国想要与印太地区拉近关系。克莱弗利称,英国要做的是让“印太倾斜”战略不只是口号和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