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多部门严厉警告美政治挑衅,解放军东部战区展开打击演练!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摒弃冷战零和思维,不得实施有关法案中的涉华消极条款,不要低估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不要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问题上存有侥幸冒险心理。”12月24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就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涉华消极条款发表谈话或答记者问,表达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当天(美国当地时间23日),美方将“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含有多项涉华消极条款,大肆操弄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无端抹黑中国发展道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尤其是其中包含为台提供“军事融资”、加速对台售武等内容,妄图“把台湾纳入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使台湾“乌克兰化”。12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火力打击演练。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当天表示:“这是针对当前美台升级勾连挑衅的坚决回应。战区部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包含大量涉华消极条款   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军事开支总额高达8579亿美元的“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拜登随后发表声明表示,该法案“为美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了重要的福利,并将支持美国国防、外交和国土安全的关键权力”。   有美国媒体称,该法案包含多项旨在强化美国军队空中力量、陆战防卫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的条文。在欧洲,该法案除了允许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外,还批准向名为“欧洲威慑倡议”的计划提供60亿美元的预算。该计划的目的是提升驻欧洲美军的应变准备,“以阻止俄罗斯进一步侵略”。在印太方面,法案为“太平洋威慑倡议”计划注入115亿美元资金,以提升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能力。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麦康奈尔日前在参议院通过该法案的最终协调版时曾大谈“中国威胁”。他称:“中国正积极破坏美国的利益和在各地的伙伴关系,从亚洲到中东,再到非洲,还有其他地方。这部国防授权法将强化我们自身的力量,并将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关系置于优先地位。”麦康奈尔说,“制衡中国将需要美国及其伙伴和盟友之间更牢固、更深入的联系……这意味着所有事情,从军事基地到联合演习等方面进行协调。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工业基础,以便向合作伙伴出售其所需的防御能力,在安全和经济方面赢得胜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在该法案总额达8579亿美元的军事开支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美国在2023年至2027年间向台湾提供总额100亿美元、每年最多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该法案还要求加速处理台湾军购请求,并建议邀请台湾参与2024年“环太平洋军演”。此外,众议院同一天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授权向台湾提供最多20亿美元的“军事贷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梅嫩德斯声称:“台湾的民主对印太战略来说就是跳动的心脏,我们对台湾义务的深度和力度将比以往更强大。”   给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损害   “中方对美方执意通过并签署含有涉华消极内容的‘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针对美方此举,外交部发言人24日表示,该案罔顾事实渲染“中国威胁”,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是对中方的严重政治挑衅。该案还包含大量涉台消极条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损害。当天,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国防部、国台办也发表谈话或答记者问,表达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诸多议题已触碰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性质十分恶劣。”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25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从该法案可以看出,美国接下来一年的对华政策将更具对抗性,其以军事为核心,妄图构建全面遏制中国和破坏中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政策体系将编织得更为密集。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将更严峻。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关键词查询发现,在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涉及的国家中,“中国”出现了260多次,远高于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显然中国是美国关注的“最大重点”。虽然该法案是“国防授权法案”,但实际上涉及中国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除了针对中国军事的内容外,还包括:中国在敏感区域的港口和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胁迫”问题、俄乌冲突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对俄援助问题、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中国援助的问题、涉疆问题、中俄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活动的问题、稀土问题、半导体问题、在非洲地区同中国的竞争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   此外,该法案还对中国制定了多项有针对性的遏制措施,比如在经济上,该法案声称要“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并修改所有为中国提供这一地位或待遇的国际条约”;在投资方面,“所有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投资”以及在通信等关键领域只要中国企业持股超过10%,就会被严格审查或被限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该法案可以看出,美国今后将重点在军事上威慑中国,同时继续在科技领域 “围堵”中国,在经贸领域打压中国企业,在政治层面恶意攻击中国。   美国的“台湾豪猪化”政策   对于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俄卫星新闻网24日引述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塔夫罗夫斯基的话表示,美国通过8579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是对全世界的威胁,美国在全球有上百个军事基地,全世界都在美国枪口瞄准之下。他说:“美国对台湾进行军援,显然是对中国进行挑衅。台湾是美国企图用来遏制中国最主要的一张牌。但这可能使美国自身陷入军事冲突之中。”   香港中评社援引台湾岛内多名学者的分析称,该法案有关对台进行“军事援助”等内容,是“企图把台湾纳入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个象征性意义,比100亿美元军援更重要”。美国针对中国打“台湾牌”,就是要把“台湾乌克兰化”。报道称,《纽约时报》10月份曾报道《美国计划将台湾变成庞大武器库》,正加紧在台储备大量武器。对照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内容,美国正开始落实“台湾豪猪化”政策。民进党当局收下美国“军援”,就等于交出“防卫自主权”,“如同乌克兰要怎么打,打多久,能不能停,都无法操之在己”。此外,传言美国将派官员“直接进驻”台湾当局,那台当局就不只是外界嘲讽的“儿皇帝”,“而是准殖民地了”。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这一法案对美国行政当局没有百分之百的约束力,因此我们应当严密监控美国行政当局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他说,在安全问题上,特别是维护西太局势稳定方面,中国并非处于弱势,但始终保持积极防御态势,因为台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繁荣和稳定,还波及整个西太和跨太平洋地区。如果因台海问题引发中美冲突,全世界都将受到巨大影响。中方在此问题上不会鲁莽,但如果美方挑衅升级到一定程度,中方“势必会予以强硬且一举解决问题的回击”。

美媒:美两党议员施压拜登政府阻止TikTok等外国社交媒体在美运营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4日报道,当地时间13日,多名美国两党议员在众议院和参议院提出议案,试图推动美国总统对TikTok以及其他“来自令人担忧国家”的社交媒体公司实施禁令,阻止它们在美国国内运营。此前,美国亚拉巴马州等多个州相继宣布政府设备禁用TikTok。中国外交部曾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借口虚假信息、打压中方企业的惯常做法。   NBC:议员公布两党法案,旨在在全美禁止TikTok   据NBC报道,这些美国议员在有关文件中宣称,该法案将“阻拦、禁止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其他令人担忧的国家的任何社交媒体公司的所有交易”,以保护美国人“免受监控”。   报道称,由于美国国会当前会期剩余时间不多,两院在本会期中审议该提案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美国议员可能会在明年再次提出,NBC认为,在共和党占多数席位的众议院,提案更有通过的可能性。     美国长期以“国家安全”为名打压TikTok。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发布行政命令,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但在针对该措施的一系列法庭诉讼中败诉。现任总统拜登于去年6月撤销特朗普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并命令商务部对相关应用程序带来的安全问题进行审查。   NBC提及,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当地时间11月15日声称,互联网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在美国的运营引发“国家安全担忧”,相关官员正在调查TikTok能否继续在美运营。   美国亚拉巴马州、犹他州州长12月12日以“国家数据安全”为由,宣布在州政府设备或网络上禁用TikTok。   针对美方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散布虚假信息,并以此为借口打压中方有关企业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惯常做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应采取负责任的方式,切实尊重和遵守公平、开放和非歧视的国际规则。

联合国前高级人权专家德扎亚斯:起底不断攻击中国的人权产业黑链

  最近几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口“新疆人权”等问题对中国不断展开“人权战”,并形成一条抹黑、攻击中国政府的“人权产业链”。在这条黑链上,有接受 “黑金”的伪非政府组织,有反华“黑媒”和“黑嘴”政客,有的国家还借助“黑法”、寻求“黑保护伞”,拉帮结派地打压中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前民主公平国际秩序问题独立专家德扎亚斯是专门揭露西方“黑色人权产业链”的权威人权问题专家,他撰写的揭露“人权产业链”的“三部曲”,已于去年和今年出版了两本,预计第三本《人权产业》将于明年4月出版。11月21日,德扎亚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红线被碰触时,中国必须针锋相对,并保持自信,继续加强自身的正义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环球时报:近几年,“人权观察”“自由之家”“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等伪非政府组织在抹黑中国方面非常活跃,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   德扎亚斯:无论是“人权观察”“自由之家”,还是其他所谓的非政府组织,都不是试图在中西之间建立桥梁——让西方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中国朋友,而是在做完全违背《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的事情。这些组织实际上是在煽动人们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进行排斥,想孤立、排斥和妖魔化中国,最终服务于一些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看看这些势力是如何疯狂攻击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今年的中国新疆之行就知道了。她从中国回去后,受到这些人权非政府组织的攻击。一些人不希望巴切莱特成为与中国建立联系的桥梁,在他们看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的唯一作用就是谴责中国,充当一支刺向中国的矛。   这些抹黑中国的行径是卑鄙和应被谴责的,违反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0条的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应以法律加以禁止。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禁止。”   环球时报:中国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伪非政府组织?   德扎亚斯:事实上,也有很多非政府组织是不反对中国的,也不为华盛顿或布鲁塞尔服务。中国必须与这样的组织加强合作。我还建议中国能有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在日内瓦设办事处,这样会方便与各国专家和外交官建立联系。   环球时报:在这条“黑产业链”上,美国还借《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拨专款,用作所谓的“反制中国影响力资金”,资助伪非政府组织和反华媒体攻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您怎么看相关国家采取的这些“黑措施”?   德扎亚斯:担任联合国人权事务的独立专家多年后,我先后写了新书《建立一个公正的世界秩序》《对抗主流叙事中的假新闻、假法律、假自由》两本书。在第一本书中,我阐述了维持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的25条共存原则,但信息战让遵守这些原则变得困难。我即将完成的《人权产业》——人权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预计会在2023年4月推出。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对“人权产业”这个主题了如指掌,因为在过去的50年里,我作为非政府组织活动家、人权问题顾问和国际秩序问题的独立专家看到了很多。我可以为人权运动的成就喝彩,但也必须谴责被我称为“人权产业”的侵犯行为。该产业实际上非常强大,而且资金充足。一些国家利用所谓的非政府组织来推进地缘政治的目标,而不是推进人权。这些国家只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将人权工具化和武器化。   环球时报:除了这些伪非政府组织外,一些西方媒体还散布所谓“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黑论”来打压中国,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等西方政客同时充当攻击中国的“黑嘴”。您曾表示,在人权等问题上,中国应送给白宫一千面镜子,让他们好好照照自己。对那些“人权战”做法,您怎么看?   德扎亚斯:当叙事是假的时候,显然,民主就不能发挥作用,因为人们不知道在为什么投票(西方)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都充斥着假新闻。关于中国、俄罗斯、叙利亚、利比亚、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假新闻严重影响着美英法德等国数亿人民对这些国家的真实看法。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可以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些投票记录中看出。因此,我们必须反击这些假新闻。   世界上有很多假冒或伪装的非政府组织,我们称之为GONGO——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当这些组织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公布在互联网上时,它们可以隐藏自己的资金来源。但实际上,它们是为华盛顿或伦敦服务。我认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指责是有道理的,有很多证据表明这些组织通过发布错误信息、心理战等方式参与了颠覆匈牙利政权的活动。如果非政府组织开始干预国家安全的某些领域,这是碰触了红线。相关国家政府有权也有责任制止这种情况,有权调查这些非政府组织是否是真实的,其活动是否在破坏国家的社会秩序。   环球时报:美国等国还在国际组织上“抱团”对中国实施人权攻击,试图找到打压中国的“黑保护伞”。对如何回击美国的“抹黑”行径,您有什么建议?   德扎亚斯:我将在《人权产业》一书中写到这点,特别是关于(西方)情报机构的渗透。无论是中情局还是军情六处,它们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和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必须意识到自己不是在与完全公正的国际机构打交道。我认为,中国应该与可以作出某种承诺并考虑中国利益的机构打交道。美国为挫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联合国大会上继续诋毁中国。中国别无选择,只能针锋相对。中国可以提醒美国,是美国对原住民进行过种族灭绝。中国还可以提醒联大,并就美国历史上对夏威夷人和菲律宾人犯下的罪行发表相关的白皮书。   同时,中国应提醒联大,美国的唯一目的是试图包围中国。美国声称自己的安全在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峡受到威胁,但实际上美国正在延续其帝国主义行径。中国应提醒世界,中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威胁或入侵过任何国家。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所以,中国对美国和北约在亚洲密谋的破坏行为必须表示关注。此外,随着中国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威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我认为中国可以在联合国发起若干倡议,如关于和平与同理心教育的全球公约倡议。   环球时报:客观地说,控制着全球话语权的美国仍在舆论上影响着很多国家。该如何打破这样的局面?   德扎亚斯:一般来说,一个对国际事务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巴西人、南非人或乌干达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只能是通过西方媒体,并接受它们针对中国的政治宣传。因此,中国除了要在人权问题上更加自信外,还需要向其他国家展示真实的自己。中国可以通过媒体扩大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力。我确信中国有能力参与这样的竞争,如将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放在YouTube等平台上。中国的艺术家还可以在全球传播中国文化。人们其实很欣赏艺术家。我知道中国的郎朗是著名钢琴家,他已到世界各地巡演。我相信,中国还可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信息战方面取得一定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