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炒欧盟将讨论是否制裁中企,专家:若实施将破坏双方互信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7日披露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近日首次提出对7家中国企业进行制裁,理由是这些企业向俄罗斯出售的设备可能被用作军事用途。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中欧关系回暖的当下,相关做法如果付诸实施,将严重破坏双方互信与合作。 《金融时报》援引其记者看到的文件称,上述7家中国企业已被列入一份新制裁名单,欧盟成员国本周将就该名单进行讨论。法新社8日称,欧盟委员会建议停止向名单上的中国企业出口敏感技术。欧盟委员会的制裁提案宣称:“在俄罗斯军方和工业综合体支持俄对乌军事行动的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发挥了关键促进作用。鉴于此,将为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开发、生产和供应电子元器件的特定俄罗斯实体,以及涉及规避贸易限制的第三国的某些其他实体囊括在(制裁范围)内,是合适的举措。” 《金融时报》称,名单上的两家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公司——三合成半导体和金派科技——此前已被美国制裁。此外,名单上还包括5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包括同样被美国财政部制裁的信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希舸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除7家中国公司外,欧盟的新制裁名单还包括两家阿联酋公司和一家亚美尼亚公司。布鲁塞尔还提议对一些参与为俄罗斯制造和供应无人机的伊朗公司实施制裁。 德国《柏林日报》8日报道称,到目前为止,欧盟一直避免制裁中国,因为没有具体证据表明北京在武器和战争科技方面支持莫斯科。但这种观点似乎在欧盟委员会内部发生了变化。报道称,针对中国公司的措施将明显加剧欧盟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可能导致反制裁。俄罗斯“今日政治网”8日援引俄学者奥列琴科的话称,西方媒体关于欧盟可能对中国公司实施制裁的消息是宣传的一部分,没有实际依据,“而且与中国矛盾升级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他表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几乎不影响欧盟利益,而美国试图以任何方式建立反华联盟。奥列琴科说:“欧洲是否会这样做,我对此表示怀疑。欧盟内部不会有统一的立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部分欧洲政客受到美国影响,试图模仿美国的一些做法,例如华盛顿在俄乌冲突发生后频繁采用的单边制裁行为,这对中欧关系是不利的。崔洪建说,上述情况也体现出欧盟对华政策的复杂性,一方面布鲁塞尔希望重启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仍在强调所谓的安全因素,对华采取强硬姿态。 崔洪建认为,乌克兰危机是当前中欧对话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欧双方在劝和促谈方面是可以开展合作的,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避免出现核危机、推动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均有一定共识。未来,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应该更聚焦于与中国合作,而不是跟着美国走。 德国电视一台8日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相关提问时的回应称:“我们敦促欧方不要走上错误道路,否则中方必将坚定维护自身合理合法权益。”
美媒:枪支暴力已成美国“流行病”
近日,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近年来,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数量显著上升,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的生活常态。 据美国媒体报道,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拥有枪支数量最多的国家。据估计,2018年美国平民大约拥有3.93亿支枪支,超过美国人口,平均下来每100人拥有枪支数量约为120支,而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根据美国全国射击运动基金会估算,2021年美国的枪支销量为1850万支,2020年枪支销量2100万支。自2008年以来,美国枪支产业的资产总值增长了232%,到2020年达到了635亿美元。 美国不仅是拥枪大国,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还是大规模枪击事件、涉枪杀人案件和涉枪自杀事件比率最高的国家。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有超过4.4万人死于枪下。根据“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统计,2014年,美国发生了240起造成除枪手外至少4人死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而自2020年起,美国每年都会发生6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另一份数据显示,2021年7月的一周内,美国47个州发生了1000多起枪支暴力事件,死亡人数达到了400多人。这意味着大约每十分钟,美国就会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尽管美国大多数拥枪者将安全和防护作为拥枪理由,但研究表明拥枪并不能让人变得更安全。拥有枪支的家庭,其家庭成员成为枪支暴力受害者的风险反而会增加近两倍之多,持枪自杀的概率则增加了四倍。有媒体评论称,每当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客们往往都会发表一些“与受害者家属同在”的言论,然而,在如何采取措施阻止无休止的枪支暴力上,他们却毫无作为。
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搞砸中英“黄金时代”,英国一些政客太愚蠢
“英国一些政客把台湾问题国际化的论调非常愚蠢。”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英国和美国拥有类似的政治制度,但在对华政策上英国不应处处跟随华盛顿的脚步。他认为,英国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紧跟美国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这样做“把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给搞砸了,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英国首相苏纳克去年10月上台后一直面临着来自保守党的一些压力——要求他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而苏纳克本人也在上任后首次外交政策演说中为中英关系重新定调,声称过去10年英中的密切经济关系是“天真的”,以前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英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罗思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直言,一些政客把中英关系“搞砸了”,这十分愚蠢。他表示:“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英国来说有着巨大利益。伦敦金融城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国际业务的,而英国有比法国和德国更方便的语言优势,中国企业在英国实现国际化要比在其他国家容易得多,两国完全可以实现双赢。但现在我们把它搞砸了,也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我们现在的对华政策)是愚蠢的,完全违背了英国人民的利益。” 罗思义认为,中英关系的损毁背后有美国的身影。他表示,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对华政策非常明智,正是在他的任期内,英中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但现在这一“黄金时代”却已经被美国摧毁。 罗思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正在欧洲制造混乱。我们和美国或许有同样的政治制度,但我们不应向美国屈服,处处都跟着华盛顿的脚步。正是由于欧洲现在处处附和美国的政策,才导致了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方面,欧洲应该向亚洲学习。” 罗思义以台湾问题举例说,现在一些英国官员持有一种论调,即“我们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但我们要把台湾问题国际化”,这种论调实在是非常愚蠢、虚伪,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中国人听了恐怕都会笑”。他认为:“英国政府的这种政策具有很强的挑衅性,因为他们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 “事实上,在台湾问题上的这种立场也违背了英国和欧洲自身的利益,将会使英国和欧洲面临更大的危险。”罗思义称,在现实中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民众对台湾问题并不怎么关注。他强调说:“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因此,他认为,欧洲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卷入一些危险的事情,但欧洲民众对此并不热衷。 作为知名的经济学家,罗思义非常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在他看来,中美关系现在非常糟糕,“而且情况会变得更糟”,因为美国正越来越不甘心和中国继续展开和平的经济竞争。罗思义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美关系将变得更加危险。 不过,罗思义预测说,“当未来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时,美国会变得比现在稍微友好一些”。与此同时,如果中国的核力量更强大一些,美国也会更不倾向于发动战争。他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与和平政策相互结合,美国会变得更为理性一些。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成。” “我最担心的危险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会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谈及乌克兰危机,罗思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已经在乌克兰挑起了同俄罗斯的战争。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在攻击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不道德也不公正,但这些国家往往无法在军事上回应美国。”这名英国学者还表示:“我们应该清楚,真正导致乌克兰危机升级的是北约东扩的图谋。不过,俄罗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所以,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它正在与一个大国‘开战’。这非常危险。
这件事,美国该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了!
近日,俄罗斯方面再次披露新证据,直指美国能源部参与了五角大楼在乌克兰的军事生物计划。 俄方获得的文件显示,美国能源部17个实验室中的一个直接在乌开展活动,其活动方向之一,是“招募具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领域经验和知识的专家”。 此外,美国能源部实验室还负责监督乌克兰某些研究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涉及可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 俄武装力量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认为,与美国国防部一样,“美国能源部是在乌克兰及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的军事生物研究的关键组织者和订货方”。 “有罪的人永远不会安心” 自从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秘密曝光后,俄方已多次披露有关调查和发现。 俄国防部去年3月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在乌构建了一个由数十个生物实验室组成的网络,实验任务由美国防部下达。美国在乌境内投入用于生物实验室的资金超过2亿美元。 同样是在去年3月,俄方还发布消息说,美方计划在乌克兰开展鸟类、蝙蝠及爬行动物病原体研究,并逐步转入研究这些动物携带非洲猪瘟和炭疽病毒的可能性。实验目的是为致命病原体的隐蔽传播建立机制。 近期,俄武装力量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基里洛夫再爆猛料:针对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赫尔松地区美国生物设施所在地点的分析表明,美国正在俄罗斯边境附近制造生物武器部件。 上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先后审议并一致通过了议会调查委员会关于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活动的最终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美国近年来打着“反恐”以及“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旗号开展生物军事活动,其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 报告还称,美国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通用的基因工程生物武器”,该生物武器可以给对手造成大规模经济损失。 俄国家杜马副主席伊琳娜·亚罗瓦娅指出,美国在乌克兰建立了50多座生物实验室,并对乌公民进行了秘密的研究和实验。 正是由于这些活动,乌克兰自身已经成为来历不明的危险疾病的温床。 然而,面对俄方的一再点名质疑,美方却闪烁其辞,除了否认就是躲避。 去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曾应俄方要求召开紧急会议,重点讨论美国在乌军事生物研究相关问题。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不但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反而指责俄方“散布假消息”。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美方这是做贼心虚:“我想到了一句俄罗斯谚语,‘有罪的人永远不会安心’。(美国)试图推卸责任的声音越大,就越证明我们说到了点子上。” 美国百般遮掩为哪般 美国在其他国家建立或协助建立生物实验室早已不是秘密。 根据美国自己向《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的“保守”数据,美国在东南欧、中亚、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包括在乌克兰的26个(俄罗斯调查显示有50多个)。...
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已五年 伊朗民众:美滥用制裁霸凌成性
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不断追加针对伊朗的制裁,涉及伊朗金融、工业、能源等各行各业,并导致伊朗出现通胀高企、进口药品短缺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多位伊朗民众对美国无视人权的霸道行径,予以谴责。 伊朗民众 法扎德:受美国制裁影响更深的是弱势群体,制裁更多是针对普通民众和年轻人,我也因为美国的制裁而蒙受损失。 伊朗民众 伊尔凡:美国试图封锁伊朗的货物贸易、银行交易以及一切维持国家正常运转所需的活动,这是非常残酷的行为,显示出美国的霸凌和霸道行径。 伊朗民众 穆罕默德:美国只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它需要其他国家处于弱势。对美国而言,这是一场只能自己获胜的比赛。美国想要所有国家的资源,掠夺他国,制造政治分歧,使其他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处于弱势,以便让美国自己获益。 总台记者 李健南:伊朗民众在采访中表示,美国惯用制裁、威胁等手段打压他国,根本目的是维护其自身利益。而美国政府无视他国人权、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的做法,则是美式霸权的体现。但伊朗不会选择让步,将继续对美国非法行径进行抵抗。 记者观察丨美国持续制裁引发伊朗人道主义危机 总台记者在多年的走访中接触到大量的伊朗民众。可以说,从日用品消费、小商户经营再到民众日常的求医问药,伊朗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制裁的影响。 总台记者 李健南:距离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针对伊朗的制裁已经过去5年的时间,而这五年来,美国及其盟友从未停止过对伊朗的制裁。制裁究竟给伊朗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我从以下几点说说自己的观察。首先,最令人痛心的是,美国的单边制裁引发了伊朗的人道主义危机。这几年里,我接触过很多伊朗的病患,他们有的是患有糖尿病,但是在某段时间内,市面上突然买不到胰岛素。有的是患有一些特殊疾病的病人,比如“蝴蝶宝贝”以及地中海贫血症等,这些病患常年都需要进口药物来维持生命,但由于美国制裁了伊朗的银行业,也不允许伊朗购买其他国家的医疗设备等,导致伊朗陷入“药慌”,很多病人都是因为缺少药物而死亡,从而引发了伊朗的人道主义灾难。 此外,美西方通过制裁对伊朗实施技术封锁。联合国人权问题专家此前曾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制裁迫使伊朗人民不得不延长使用燃油效率低下的老旧车辆,同时美国还阻止其他国家向伊朗提供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而这些问题导致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空气污染严重,危害着居住在这里的上千万名民众的身体健康。 面对制裁,伊朗政府多次谴责称,这是一种“经济恐怖主义”,而“霸权、霸凌”是我在日常采访中,从伊朗民众口中最常听到的形容美国的词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消除制裁带来的影响,伊朗政府一方面加大生产力度,发展多元化经济以稳定物价,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创新,增加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以打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正如伊朗分析人士所言,短时间内,伊朗承受了制裁之苦,但长期来看,美国意图通过制裁来打压伊朗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
《特别301报告》实质是美霸权工具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2023年特别301报告》,继续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报告有关内容偏离实际,评判缺乏客观公正,暴露出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维护霸权地位的真实面目,臭名昭著的《特别301报告》不过是美方一些人推行单边主义的霸权工具。 报告声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仍存在许多严重问题,2022年中国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改革步伐有所放缓。事实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单看2022年,中国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3378件,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7万起。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推动下,中国社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中国政府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一视同仁,受到外资企业的普遍肯定。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3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表示,2022年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一系列立法进展备受瞩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4年来,共受理当事人一方为外国主体的涉外案件1000多件,其中,当事人均为外国主体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多,约占法庭全部涉外案件的4%。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纠纷,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尽管事实如铁,美方依然选择无视和歪曲。这也并不让人意外,因为《特别301报告》从来不以追求事实为基础,其本质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强化霸权地位的工具。 《特别301报告》1989年首次发布,内容一般包括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取得的进展、对各国政府采购和市场准入的审查以及国别评估名单等。美国根据对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估,将目标国分别列入重点观察国家、优先观察国家等名单,并对不同名单上的国家采取调查、报复、继续观察等措施。美国单方面设定标准、单方面发布报告、单方面解释、单方面调查、单方面制裁,对目标国进行施压,以巩固其在知识产权以及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霸权地位。中国是美方重点打压遏制对象,不管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有多大,都会被该报告列入“黑名单”。 美国在大部分科技领域依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这不等于创新和知识产权只能是美国一家的“专利”。美方单方面对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判和指责,动辄进行所谓“反制”,才真正是国际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破坏者
美持续加息给金融体系带来压力
当地时间5月3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到5%至5.25%。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份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与此前相比,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动力已大为减弱。市场普遍预期,这很可能是此轮最后一次加息。 此次议息会议,美联储释放出一些新的信号。首先是措辞更为温和,暗示加息接近尾声。美联储在议息声明中删除了“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的语句,并表示货币政策更紧缩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状况。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谈到加息终点时说:“我们更近了,甚至可能已经达到了。”其次是对经济增长风险的担忧,议息声明中删去了家庭和企业的信贷环境“可能收紧”措辞,改为了“确认收紧”,这意味着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负面效果已经显现。对于未来前景,鲍威尔坦言,美国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经济衰退。 美国的金融风险正不断累积。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关闭,成为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在2个月内美国关闭的第三家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这再次表明,硅谷银行事件并非个例,美联储持续加息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业内人士分析,鉴于当前情况,美国银行业危机或将持续发酵。高盛集团前总裁加里·科恩认为,危机不会轻易结束,包括商业地产板块等在内的银行业务还会出现状况。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显现。一方面,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显著低于去年四季度的2.6%,也低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经济脆弱性正在上升。3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23.6万人,远低于2月份32.6万人的数据,就业景气出现降温;一季度美国国内私人投资总额显著下跌,其中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7%,显著低于前一季度的4%。 经济下行叠加金融风险,使得美联储陷入更加被动境地,使其对货币政策走向的掌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美联储加息动力已然不足,但其货币政策立刻转向宽松的难度也不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利率维持在高位概率较大。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胀“高烧”难退。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美国整体通货膨胀率下降至5%,但核心通胀率仍然顽固,回升至5.6%。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美联储2%的长期通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暂停加息,将高利率水平维持一段时间,或许是美联储在“抗通胀、稳增长、防风险”权衡下的最佳选择。 面对复杂局面,鲍威尔再次重申了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在他看来,目前还未出现金融条件恶化和信贷收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显著影响,信用条件的恶化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美国经济韧性犹在,美联储预测模型显示,二季度美国GDP折年环比或将反弹至1.7%,实际增长仍高于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然而,历史数据表明,衰退同美国加息往往如影随形,特别是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利率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衰退。1954年至本轮加息前,美联储共开启了13轮加息周期,其中有9轮加息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仅有1967年1月份、1970年8月份、1984年10月份和1995年6月份,这四次加息美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但这四次的加息幅度都不大。 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加息和救助中小银行流动性,还将加剧美债上限问题。今年1月份,美国债务总额突破31.4万亿美元。美联储持续加息使得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还本付息压力加大,而对银行业的救助,又将增加美国政府债务负担。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出警告,按照当前美国政府举债的速度,美国可能最早在6月1日触及现行法定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抓紧通过立法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届时将再次陷入债务违约困境。 此次议息会议,尽管美联储为停止加息做了铺垫,但也没有给出承诺,而是留有一定余地。鲍威尔表示,议息声明对后续政策的措辞调整是“有意义的变化”,但他同时强调,美联储将根据接下来收到的数据逐个召开会议作出决定。不难看出,美联储对于结束加息仍缺乏“信心”,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评估当前宏观经济的风险挑战。
种族歧视——美国非洲裔农民过不去的坎
美国的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农业领域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非洲裔美国人等少数族裔在几代人从事的农业种植领域,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种族歧视问题。首先,让我们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镜头,去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农场看看。 美国政府背信弃义 非洲裔农民告上法庭 美国弗吉尼亚州最南端的小镇贝克斯维尔,罗阿诺克河流经大部分土地,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天然的灌溉条件。上百年来,连片的农场也是当地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里的农民大部分都是非洲裔美国人,几代人都在从事农业种植。 今年58岁的约翰已经从事农业超过40年的时间。过去几年新冠疫情的持续,让包括约翰在内的很多非洲裔农民的农场艰难维系,美国联邦政府曾提出针对少数族裔农民价值40亿美元的债务减免计划,因为白人农民的抗议,该计划一直被搁置。最终在去年8月,联邦政府宣布重新修订该计划,约翰所在的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于去年10月将联邦政府告上法庭,尽管引起了舆论关注,但约翰知道,这样的诉讼,起码要持续几年的时间。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联邦政府说不实施原来的计划了,会把它改成广泛的农业减免救助计划,为所有农民缓解压力。这就意味着,像以前一样,绝大部分救助金又会流向白人男性农民,因为在美国有大约94%的农民都是白人。 约翰说,这是又一次非洲裔农民一直以来都在面对的来自政府、公司机构等各领域的种族歧视的体现。拜登曾在竞选总统时,亲口向他承诺,要给非洲裔农民公正的待遇,但现在拜登政府却有各种借口不实施原本承诺的债务减免计划,就是不守信用、违背承诺。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拜登当时看着我说,博伊德,如果我当选美国总统,非洲裔农民会得到公正的待遇。因为这样的承诺,我做了很多决定,每天早起,到各个州参加拜登的竞选活动。特别是非洲裔农民给予拜登很大支持,帮他赢下了关键的南卡罗来纳州,但是拜登却违背承诺,对此我非常失望。 过去几十年从事农业领域的经历,约翰一直在遇到各种情况的种族歧视。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1995年的时候,约翰和几个附近的非洲裔农民一起成立了全美黑人农民协会,当时的成员只有5个。随着他们起诉当地政府的案件被媒体报道,他发现有越来越多全美各地的非洲裔农民面临不公正对待,如今,协会成员已经增加到遍布全美47个州的超过116000人。 为了呼吁政府加强对非洲裔农民的支持,约翰还曾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不断地在国会、法庭等争取权利,也让约翰感受到美国两党纷争的丑陋政治生态。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民主党人说支持你,可当你看到投票结果时,民主党又会投反对票,共和党人倒是言行一致,直接表示不会帮助我,至少我知道共和党不支持我。但更难的是,像民主党人嘴上说会支持,但投票时却并不是如此。这是非常丑陋的,政治是美国历史上最丑陋的游戏,以后很长时间也还是会这样。 不受尊重贷款难 非洲裔农民面临种族歧视 面对美国政府的不讲信用,约翰只能一次次地将政府告上法庭,并不断努力争取应有的平等权利。美国历史上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包括约翰在内的每个非洲裔美国人都有难以抹去的痛苦回忆。 在美国,想要从事农业,让农场顺畅运转并不容易,农场的资金运转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农业贷款。约翰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申请农业贷款的经历,就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当时的情况是,我想申请农业贷款,在我所在的梅克伦堡县,美国农业部负责签发农业贷款的主管只会在周三接待黑人农民,一周只有一天的时间。但他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待白人农民客户,甚至不用预约。 而那一次和主管面谈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让约翰更是倍感歧视和伤害。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当时一个白人农民走进来,我还记得他叫厄尔,还记得他的名字是因为,当时县主管从桌子上站起来,直接递给他一张农业贷款支票,贷款金额有15.7万美元,这在20世纪80年代可是很大一笔钱。而我当时在求他,给我一笔金额只有5000美元的贷款,来支付我的烟草种植,这个主管直接就拒绝了,他说,我不会贷款给你。然后厄尔转身要离开了,主管突然叫住他说,“厄尔你得下周这个时间再来,签一下贷款的文字材料,因为我是用了去年的数据,给你签发了贷款支票”。所以这名白人农民都还没有提交贷款申请,也完全没有签字,县主管也就是借款人,就想办法直接一次性借给他15.7万美元,可以让厄尔的农场顺利种植。 约翰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即使历经波折能够有幸拿到贷款,但黑人农民在实际资金使用过程中,无论是购买肥料、购买农业种子等,也一样会遇到不受尊重、区别对待的窘境。...
英媒:美国共和党正拥抱极端枪支文化 美化政治暴力
据英国《卫报》4月24日报道,美国的共和党人正在拥抱极端枪支文化,美化政治暴力。 4月15日,在爱达荷州举行的共和党筹款活动上,20岁的里滕豪斯成了贵宾,他签名的AR-15步枪被拍卖。作为筹款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还可以购买由里滕豪斯主持的射击活动门票。里滕豪斯曾在2020年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中开枪打死2人,打伤一人,2021年11月,里滕豪斯被判无罪。 报道说,里滕豪斯被邀请参加共和党的筹款活动,表明共和党人进一步接受了枪支游说团体中最极端的元素。美国非营利组织西部州中心研究员斯蒂芬·皮戈特表示,拥护和赞美里滕豪斯这样的人是危险的,美国政府官员和媒体应该谴责政治暴力,而不是接受它,“共和党人不仅与他一起主持和组织筹款活动,还举办射击场活动,这是美化政治暴力的缩影。”皮戈特补充说,共和党人和右翼媒体越来越多地接受边缘极端主义团体的言论,这引发了恐惧,并可能增加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