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官接连访问非洲,美国想提供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选择”?

  “耶伦前往非洲之际,美国正寻求对抗中国影响力。”彭博社日前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在当地时间17日启程访问塞内加尔、赞比亚和南非,这对美国政府重振与非洲大陆的关系、应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第二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才过一个月,耶伦就展开此次持续11天的访问行程。路透社称,她是拜登内阁中首名进行“长时间非洲之旅”的成员。耶伦将在访问期间与三国政府官员、私营企业代表讨论有关能源、粮食安全、债务、基建投资等议题。美国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称,“我们相信,非洲经济增长将在未来数十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报道,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将会见耶伦,后者计划在本周五发表被美国财政部称为“有关美非经济关系的重要讲话”的演说。萨勒目前担任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塞内加尔预计是今年非洲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也计划与耶伦见面。在南非,耶伦预计将与拉马福萨政府讨论能源转型话题。报道介绍称,南非刚刚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这一由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组成的合作机制可能正寻求吸纳新成员,以此“增强其制衡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全球主导地位的作用”。   不少外媒提到,耶伦启程前往非洲访问的前一天,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秦刚刚结束对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和非盟总部、阿盟总部的访问。在非洲议题上,西方舆论总带着一种对华竞争心态。对于耶伦此次访非,有分析称,美国希望在美非峰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与这片大陆的关系,他们试图强调,除了依赖中国,非洲还有其他发展途径。路透社也说,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活动规模大约是美非之间的4倍,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华盛顿想要为非洲国家提供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选择”。   耶伦近日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称,美国长期致力于与非洲进行合作,“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事实上,美国经常被批评缺乏与非洲接触。据中东“观察”新闻网报道,自2014年以来,华盛顿在非洲的直接投资从690亿美元下降到2021年的448.1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称,去年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贸易额为643亿美元,相较于2008年的数据骤减了一半。   上周,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也在中国外长秦刚之后,刚刚对埃塞俄比亚共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德国之声”评论说,她们致力于恢复与该国此前趋冷的关系,欧洲正密切注视着中国增加在非洲影响力的努力。“围绕非洲的赛跑。”德国《商报》日前刊文说,德法外长对埃塞俄比亚的访问试图传递“我们在这里,非洲对欧洲很重要”的信号。

美政府债务规模将触及上限 众议院共和党人再次敦促政府削减开支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3日通知国会,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将于19日触及上限,她呼吁国会尽快采取行动,再次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出现债务违约。但控制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方面一直坚持将削减开支与提高债务上限挂钩,15日,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再次敦促美国政府削减开支。   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科默15日敦促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同意削减开支,以避免美国债务违约,并表示民主党人有责任同意共和党人推动的削减开支的相关举措。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触及这条“红线”,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调高债务上限后,财政部可以通过发行新债来履行现有支付义务。美国国会于2021年12月通过立法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调高至约31.4万亿美元。   而根据美国财政部官网的数据,截至本月1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1.37万亿美元。根据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统计,超过31万亿美元的债务比中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经济体量总和还多。如果将这巨额债务分摊到美国民众身上,则相当于每个家庭负债23.6万美元,每人负债9.3万美元。如果每个美国家庭每月贡献还款1000美元,则需要19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   在目前民主党控制参议院、共和党控制众议院的情况下,有关提高债务上限的辩论因党争问题变得更加激烈。

议长“险胜”之后 美众议院仍面临艰难考验

2023年刚刚开局,美国国会就进入一阵混乱,为了选出议长,国会众议院在四天的时间里进行了15轮投票,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才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涉险过关。这也成为了164年来美国最“难产”的一次议长选举,而对这位新议长的艰难考验才刚刚开始。 2023年1月9日,在停摆了近一周后,美国国会众议院终于恢复运转。新当选议长凯文·麦卡锡当天的首项任务,便是宣布了长达55页的众议院“一揽子规则”。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新规”的出台给众议院未来两年设下游戏规则。而在CNN看来,麦卡锡虽然艰难赢下了议长木槌,但掌权的却是众议院内的极端势力。众议院的运行规则实际上成为了麦卡锡支付给党内极端分子的权力赎金。 据美国媒体AXIOS爆料,在长达4天15轮的投票拉锯战中,麦卡锡与共和党内的“极右翼自由党团”闭门达成了长达三页的“秘密协议”。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麦卡锡承诺极右翼党团将在众议院最为重要的规则委员会占得三个席位,这意味着极右翼党团有能力阻挠任何即将进入投票表决环节的议案;麦卡锡还同意将触发罢免议长的门槛降低至一名众议员。 民主党众议员 麦戈文: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条款,非常关键的职位。极右翼议员可以威胁罢免议长,仅需要一名议员提出动议就可以除去议长。如果他们不用这招,他们还可以从规则委员会下手,麦卡锡交出了所有权力。 2023年1月3日,本应是美国第118届国会的首个工作日,而来自加州的温和派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却迟迟无法得到议长当选所需的过半数选票。议长的缺失意味着新当选议员无法宣誓就职,美国国会也就无法正常运转。而对麦卡锡本人而言,这更是奇耻大辱。 1月6日深夜,眼看第14场投票又要无果而终,麦卡锡跑到座席间与投出反对票的极右翼议员对峙,两派人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急得众议院执事约翰逊猛敲锤。 当时,有70多名新当选的众议院议员等待宣誓,不少人为了迎接这个庄重时刻,还把家人带到了华盛顿,但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礼拜。很多议员不得不带着家人和孩子在国会大厦中熬夜等待就职的那一刻。 《好莱坞记者报》评论称:这场政治闹剧堪称2023年最火爆的美剧。 《国会山报》则讽刺地指出,这场国会闹剧的发生正值国会山骚乱两周年纪念日。两年前,特朗普支持者武力攻陷美国国会,拒不接受拜登当选的结果,创下了自1814年英军纵火以来,美国国会大厦遭破坏最严重的一次袭击;而两年后,国会众议院又遭到极右翼势力的“挟持”,使得议长选举成为185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政治闹剧。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4轮投票、也就是倒数第二轮投票破产后,众议院内摄影师的镜头还捕捉到,几名共和党极右翼议员接到了特朗普(DT)的来电。随后,在接下来的第15轮投票中,麦卡锡以刚刚过半的票数险胜,获得了议长之位。 这些议员虽不肯透露通话的具体内容,但其中一位表示,特朗普的这通电话堪称完美。《纽约时报》评论称,在国会山骚乱两周年的纪念日,特朗普的电话似乎仍在给他的支持者们下达命令。 议长难产,原因何在?美国政客新闻网认为,主要在于共和党内建制派与极右翼“自由党团”的严重对立。 在新一届国会总共435名众议院议员中,共和党人占222席,民主党人占213席。共和党虽然拿下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但优势并不明显,在日后的表决中,只要有4名共和党人倒戈,共和党的动议便会陷入僵局。而在投票中频频反对麦卡锡的极右翼“自由党团”人数已经达到20人,他们大多属于“特朗普党”。 理论上,美国众议院的议长可以是任何一名美国公民,但随着特朗普在中期选举后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分道扬镳,其当选议长的可能性几近为零。 不过,在英国广播公司看来,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所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在美国已失去号召力。 作为党内少数派的极右翼势力目的非常明确,那便是利用这场开年选举,为自己的党团“博眼球”,并实现“政治利益最大化”。 CNN指出,麦卡锡与极右翼“自由党团”做出的政治妥协有可能疏远共和党的主流选民,同时失去关键的中立派选民,进而影响到2024年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和国会的选情。 不过,目睹议会乱象,比共和党建制派更闹心的,显然是民主党。 1月10日,共和党极右翼众议员尼尔斯在推特上确认,议长麦卡锡将兑现承诺,将三名民主党人分别从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和外交事务委员会除名。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看来,麦卡锡罢免三人,正式开始了“复仇”行动。 2021年,拜登入主白宫后,一直得到特朗普支持的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格林多次在媒体上散播极端言论,否认大选结果;另一名极右翼共和党众议员保罗·戈萨也在推特上发布争议性视频,描述对总统拜登和民主党议员科尔特斯的刺杀行动。 事件发生后,格林和戈萨先后被民主党人控制的众议院投票革职。但在共和党看来,民主党的做法非常“虚伪”和“双标”。...

美记者轮番抨击“文件门”不透明,有人质问“白宫试图隐瞒什么”

  据美国《纽约邮报》12日报道,白宫记者团成员当天轮番抨击总统拜登在被发现私存机密文件一事上不透明,福克斯新闻记者彼得?杜西甚至直截了当地问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白宫试图隐瞒什么?”   报道称,尽管“文件门”的一些重要细节最初被隐藏了起来,且其他细节仍然未知,但让-皮埃尔在12日的记者会上一再声称,拜登在处理机密文件方面是“透明的”。   当杜西质问“白宫试图隐瞒什么”时,让-皮埃尔回答称:“没什么。”这名福克斯新闻记者追问道:“有人在周二向总统提供了一份说辞,说好听点(这份说辞)是不完整的,说难听点就是具有误导性,是谁(给的)?” 让-皮埃尔停顿了一下回答称,自己此前一天已经读过拜登的声明和他的表态,他说自己非常认真地对待机密信息和文件。   福克斯记者彼得?杜西质问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白宫试图隐瞒什么?”   《纽约邮报》描述称,在时而出现的质问中,让-皮埃尔还为拜登处理“丑闻”的方式进行辩护,并拒绝回答记者关于白宫是否会重新考虑公布拜登家访客记录的提问。   据报道,白宫记者协会主席、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记者塔玛拉?基思也就拜登和白宫此前发表的声明遗漏相关信息而向让-皮埃尔施压。   “你承认本周早些时候白宫分享的信息不完整吗?”基思说,鉴于白宫此前的说法,当司法部长加兰德称,被私存的文件是在去年12月20日发现的,这对于所有人而言都“相当惊讶”。让-皮埃尔则辩称,当时“搜索工作正在继续”。   美国Newsmax新闻网记者詹姆斯?罗森则冲其喊道,“当你把这些信息隐瞒了”这么久的时候,“你怎么能说这是透明的?”报道说,让-皮埃尔对此没有回答。   “当你谈到‘我们对此保持透明’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谁,透明的定义是什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埃德?奥基夫问道。“透明度没有限制。”让-皮埃尔在奥基夫继续追问时这样声称。她后来又补充说,由于司法部正展开调查,她“能说的话受到限制”。   “你是否承认,尽管你几个月前就知道这件事了,但白宫没有向公众透露这一事实,削弱了总统对美国人民透明的承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克里斯汀?威尔克问道。   “我站在你们面前回答这些问题,对吧?”让-皮埃尔对此回应称,拜登本周回答了两个问题,白宫法律顾问也就此事多次表态,“这是一个仍在进行的过程”,“我们已就发生了什么作出了非常清楚的说明”。   让-皮埃尔在白宫记者会上就拜登私存机密文件有关事件回答记者提问   美国总统拜登“文件门”持续发酵。美国《华尔街日报》12日报道称,一名知情人士11日表示,拜登的助手在另一个地点发现了更多政府机密文件。而此前没几天,白宫才刚刚承认拜登于去年11月被发现在私人办公室存有约10份机密文件。事件的进展令拜登尴尬,因为民主党人曾以私存机密文件的理由拼命攻击前总统特朗普,现在轮到共和党人要求调查拜登了。   私存机密文件本月9日首次被曝光时,拜登正在墨西哥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他10日对这一发现表示“惊讶”,称不知道这些文件里有什么。《华尔街日报》称,新一批文件的消息爆出前,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11日并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比如拜登何时首次就发现机密文件一事听取总统简报,为何没有更早告知公众,以及是否有其他机密文件被不当处理。在记者问及信息缺乏是否会削弱拜登对公众保持透明度的承诺时,让-皮埃尔表示:“司法部正在对此进行审查。我不会越过总统讨论相关事宜。当适合公开更多信息的时候,我们会公开的。”

通胀仍处高位 美国民众对美经济形势感到悲观

  美国劳工部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虽然环比下降0.1%,但与前年同期相比却增长6.5%。由于通胀水平仍处高位,美国民众对美国经济的预期继续持悲观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2022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降,但同比仍上涨明显,凸显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为美国家庭带来持续负担。同时,美国通胀率虽然近几个月呈现缓和迹象,但仍远高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设定的2%的长期目标,可能推动美联储继续加息。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一项跟踪数据,美国去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发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1月底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飙升至93.2%。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对民众如何看待美国未来经济形势进行了民意调研。结果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比较差”或“特别差”,6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很差”,49%的受访者表示对美国2023年的经济形势“感到担忧”。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近日指出,美国未来12个月内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该机构做相关预测55年来的“历史最高”。

美日宣称加强两国军事联系,美媒渲染:对中国发出“强烈信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日报道,当地时间11日,美国和日本宣布加强两国军事联系,并升级美军在日本的军力态势。CNN渲染称,美日这一举动是对中国释放“强烈信号”,“试图威慑中国”。   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华盛顿与日本外交大臣林芳正、国防大臣浜田靖一举行会谈,并共同召开记者会。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新闻稿,奥斯汀当天称,“拜登总统和岸田首相的愿景之间存在明显的战略一致性”“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具有韧性的伙伴关系……美日同盟是这些努力的核心”。     奥斯汀声称,两国的安全和防务部门负责人作出了一项“历史性”决定,即通过“在能力上更加全面、更具机动性、更具韧性的前沿部署”,优化美国在日本的军力情况。他宣称,“这些举动将增强区域威慑力,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日本及其人民”。   奥斯汀声称,鉴于印太地区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我们已经决定,第12海军陆战团将留在日本,并在2025年之前重组为第12濒海作战团”。据他介绍,美方“将为这个新编队配备与当前和未来威胁环境相关的先进情报、监视、侦察以及反舰和运输能力”。   近来,美日两国频繁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本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声称,美国正计划在2026年前重组驻冲绳海军陆战队,为离岛防卫而创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以提高对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同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美同盟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应确保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损害地区和平稳定,希望相关国家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增进地区国家间相互信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美民调:国会议员道德水准在全美18种职业中接近垫底

  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10日报道,根据一项最新的盖洛普民调,美国国会议员的道德水准在全美18种职业中接近垫底。   盖洛普的这项民调于2022年11月9日至12月2日进行,统计样本为1020名成年人,误差幅度为正负4个百分点。主办方调查了受访者对美国18种职业的看法,这些职业包括医护人员、高中教师、警察和记者等。   民调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美国国会议员的道德水准“非常低”或“低”,而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国会议员的道德水准“非常高”或“高”。而电话推销员的道德评级在此次民调中垫底。   民意调查人员还发现,各党派对国会议员的看法近似一致。10%的民主党人或亲民主党的人士表示国会议员的道德水准“非常高”或“高”,而8%的共和党人或亲共和党的人士也秉持同样观点。

美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内幕交易将进一步撕裂美国

  经历了4天的乱局和15轮投票后尘埃落定,共和党人麦卡锡终于当上了美国国会众议院新任议长。从最初的几轮投票中一轮得票比一轮更少,到最后艰难胜出,美国媒体发现,这一张张的选票,其实是麦卡锡通过权力交换“买”来的。这样通过内幕交易、向党内强硬派妥协换来的职位,将会进一步撕裂美国国会及美国社会,让美国政治制度弊端暴露无遗。   当地时间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0票对213票通过了一套指导未来两年运作的内部规则。这套内部规则,包括允许任何一名议员在任何时候提出罢免议长的动议、限制联邦开支预算等等。这些内容,正是麦卡锡之前为了当选议长而向反对他的党内极端保守派议员承诺的一部分内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 瑟法蒂:麦卡锡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让步,有些是程序上的,但对于(具有极端保守倾向的)“自由连线”党团成员非常重要。这些让步迫使麦卡锡给了他们更多权力,他把门槛从五个人降低到一个人,只需要一名议员就可以提出罢免议长,他以前曾经说过他绝对不可能同意这一点。   除了上面提到的,麦卡锡还向极端保守派议员承诺,同意寻求大幅削减政府开支、从今年10月开始在10年内实现联邦预算平衡,以及不干预未来的共和党初选等。另外,麦卡锡还同意一些保守派议员进入众议院的关键委员会,并且承诺将他们的立法要务列入表决议程。   美国埃默里大学政治学教授 吉莱斯皮:如果没有“自由连线”党团成员大量进入关键委员会并担任领导职位,那才会让人惊讶呢,这些都是麦卡锡为了当选而承诺的。   权力换选票。只是,麦卡锡作为一名身居要职的政客,他交换出的利益无疑会切实地影响到美国民众。有美国媒体在一篇题为《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的让步会让美国付出怎样的代价》的文章中说,美国可能会为麦卡锡获得并保住他的议长职位付出高昂代价。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警告说,这些利益交换未来将导致联邦政府停摆或债务违约,给美国带来破坏性后果。   《纽约时报》文章说,这场政治纷争表明,美国国会未来两年可能反复陷入混乱。   美国埃默里大学政治学教授 吉莱斯皮:我认为什么都不会改变,这反映了一个非常分裂的政治环境,一个非常分裂的社会。

又渲染对抗!英媒:英日将签署防务协议允许互相部署部队,应对中国

  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英国首相苏纳克11日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签署一项“互惠准入”防务协议,允许英国和日本在对方国家部署部队。      《金融时报》称,该协议将在伦敦塔签署。唐宁街方面表示,根据该协议,两国将进行更为“复杂的军事演习和部署”。报道提到,苏纳克在此次会晤前表示,英国和日本正在“加速、构建和深化”两国关系,并声称英日对当前世界有着“共同看法”。   对于英日此番将签署“互惠准入”防务协议的举动,《金融时报》炒作称,这意味着尽管俄乌冲突迫使英国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但英国仍在寻求加强在亚太地区参与,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   据此前报道,去年5月,英国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伦敦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时,双方签署一项新防务协议——《互惠准入协定》,该协定将允许日本和英国部队共同开展训练、联合演习和救灾行动,深化两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合作。报道当时称,英国也成为第一个与日本签订此类协议的欧洲国家。   去年11月,英国首相苏纳克发表外交政策演讲,称中国对英国价值观和利益构成系统性挑战。对此,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回应称,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各国发展的伙伴和机遇,不是威胁和挑战。中方始终致力于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关系,同时坚决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英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散布“中国威胁论”,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