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摩·赫什:美国中情局炮制假新闻掩盖“北溪”被炸真相

  3月23日电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当地时间22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社交平台上再发文,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向媒体散布“北溪”爆炸案的虚假报道,以掩盖华盛顿参与其中的真相。   据报道,赫什发文称,中央情报局的任务是与德国情报局(BND)合作准备一个“虚假故事”,为美国和德国媒体提供“北溪-2”爆炸案真相的“替代版本”。   “用情报界的术语说,该机构是在‘操控系统’,以试图驳斥拜登下令摧毁管道的说法,”赫什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写道。   赫什指出,CIA已经完成了任务,并在德国的帮助下,在《纽约时报》和德国《时代周刊》上炮制了假新闻。这些假新闻称,是所谓的“亲乌克兰团体”发动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袭击,属于“不记录在案的临时行动”,还编造了更多细节,包括该团体使用游艇并在“北溪”管道上放置炸药。   据消息人士告诉赫什,“这完全是美国情报部门捏造的(假新闻),并传播给了德国人,目的是诋毁你(赫什)公布的故事。”   “中央情报局内部的假情报专家都明白,只有当公众迫切需要一个‘故事’来掩盖或取代不需要的真相时,政治宣传才会奏效。而他们试图想掩盖的事实就是,拜登总统亲自下令炸毁‘北溪’管道,”消息人士补充说道。   2022年9月,由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日前,丹麦、瑞典和德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正在分别对“北溪”管道事件进行独立调查。俄罗斯曾向瑞典和丹麦提议成立联合调查组,但遭拒绝。   2023年2月8日,赫什曾爆料,炸毁“北溪”管道是白宫下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的秘密行动。

听证会现场,抗议者举标牌打断布林肯讲话:“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

  “布林肯,当个外交官,别做好战者”,活动人士打断布林肯讲话的这一幕发生在22日的美国听证会现场。     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官网当地时间22日发布新闻稿称,当天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美国外交与全球领导力:2024财年国务院预算申请”听证会上,“粉色代码”活动人士对美国务卿布林肯和在场其他议员发出上述提醒,呼吁在讨论预算前,美国应该开始真正的实践外交。     报道提到,当天听证会现场,这群活动人士陆续站了起来,举起标语牌,进行喊话,由此打断了布林肯的讲话。标语牌上提到了“布林肯作为外交官工作失职的多个关键领域”,标语包括“乌克兰:现在就和谈!”、“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将古巴从恐怖分子名单中删除”、“解除对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制裁”、以及“停止战争”等。   报道还称,这群活动人士站起来喊话时,警察立即进屋把他们从听证会现场带离,并实施了逮捕。      “你们为什么要遵循特朗普政府的非人道政策,而不是奥巴马-拜登政府时期的正常化和合作政策?古巴不应该被列入恐怖分子名单,拜登总统有权力把古巴从名单上撤掉。我们需要与我们的邻国合作,而不是让他们受制于我们的利益,”活动人士萨曼莎·惠里当时在现场说。   “我们现在需要和平谈判来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现在陷入了僵局,有太多的人在死去。布林肯部长,你应该是我们的最高外交官。开始谈判吧。”活动人士美狄亚·本杰明在现场说。   “你不是在与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外交,而是在用残酷的美国制裁,让这些国家中最脆弱的群体挨饿!你们真无耻!对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制裁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活动人士格雷戈里·威尔珀特当时称。   “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中国是一个经济上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我住在夏威夷,你们把夏威夷、关岛和西太平洋地区当成了目标。当个外交官,别做好战者。”美国前国务院官员、退役陆军上校安·赖特当时说。   此外,视频显示,还有活动人士在被带离现场时发出质问,“如果你们不喜欢中国的方案,那你们的和平方案在哪?美国人民希望你们去协商,当个外交官,现在就做好你们的工作吧!”   据美国《国会山报》此前报道,“粉色代码”是一个反对美国参与战争以及“试图促使(他国)政权更迭”的团体。该团体多次就美中竞争、俄乌冲突等话题发出呼吁。   今年2月28日,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举行的首次听证会上,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的组织者奥利维亚和另一名成员高举“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停止仇恨亚裔”的标语,对渲染“中国威胁”的议员表示抗议。该团体还发表声明称,“美国人民需要与中国合作,而不是竞争”。去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时,“粉色代码”等近20家美国非政府组织也举行抗议活动,敦促其停止为了一己私利破坏中美关系的恶劣行径。   本月1日,“粉色代码”联合创始人、政治活动家朱迪·埃文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考虑到那些美国政客在“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首次听证会上一定会再次散布更多与中国有关的仇恨言论和制造对华恐惧,“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现场通过传递‘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的信息来进行回击”。

西摩·赫什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就是拜登下令炸的

  “我们(美国)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日前披露美国是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幕后黑手的资深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对美国的乌克兰以及对华政策表示担忧。赫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参与报道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并在2004年揭露美国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他表示,美国政府没有告知民众所有关于俄乌冲突的情况,反而不断向欧洲地区部署兵力,华盛顿很难在这场冲突中获得好结局。   环视频/制作 王力   环球时报: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您报道中的细节。据您所知,美国总统拜登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吗?还是从某一个时刻得知该计划的?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在知情或执行这项计划的人中,有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赫什:除了我的文章,我不能说太多东西,我需要保护告诉我这些事的人。我在美国记者这行已经有五六十年了,写过很多涉及情报部门的敏感消息,大多数时候这些报道都很具有批判性,但几乎在每一篇报道中,我都没有暴露过我的消息来源。在过去这些年里,从来没有人因为(告诉我什么事情而)被曝光、被起诉,这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事。      在过去一个半月里,我已经写了5篇(和“北溪”天然气管道以及乌克兰危机)有关的文章。我会坚持写下去,因为我对美国当下的政策感到非常担忧——不仅是美国政府对俄乌问题的政策,还有他们对中国的政策。   尽管我无法告诉你我是怎么获知这些消息的,但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毁的。在历史上就和美国有秘密合作关系的挪威也参与了这项计划,但一些执行任务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毁一条能让德国和西欧保持温暖与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环球时报:您说您很担心美国的政治。具体来说,您在担心什么?   赫什:告诉我一些内情的人,他们是一些在做自己真正想做事情的人,因为他们相信一些真相必须浮出水面。他们效忠的是美国宪法,而不是他们的“老板”。对于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以及副国务卿纽兰这些人,我都持批评态度。我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彻头彻尾的反共主义者。   我现在也不那么尊重美国新闻界了,所以我现在自己写文章自己发表,没人来打扰我。美国新闻界可能是太害怕再出现一个特朗普了,所以他们现在支持拜登过了头,对他缺少足够的批评。   其实我今天写的文章和我当年给《纽约客》《纽约时报》写的文章没什么区别,都是使用不具名的信源。你随便捡起一份《纽约时报》翻开,会发现几乎每篇关于外交政策的报道都在使用不具名的消息来源,所以他们拿我使用不具名信源来批评我,其实本质上是由于他们不想发表这篇报道,因为他们担心这样的报道会伤害民主党。   环球时报:您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报道俄乌冲突中的很多事情,“我所了解的战争不是你们所读到的战争”。能否为我们讲一讲,您所了解到的俄乌冲突是怎样的?   赫什:当我在写有关越南战争的调查报道时,(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都有反对战争的。但让我震惊的是,现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竟然一致支持乌克兰,只有少数一些共和党人反对这场冲突。我们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没有人试图调查真相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正在增加(在欧洲地区的)兵力,每天都有大量的军人进入西欧,这让我非常担心将会发生什么。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和拜登政府都难以获得好的结局,美国民众没有被告知全部情况,这场冲突不会有好结局。   不管你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什么看法,我都不赞同军事冲突。在1990年东西德合并时,我们曾与苏联达成协议,保证北约不会向东扩展一英寸,但现在北约扩员了14个国家。我能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感到)这是一种挑衅。我希望俄罗斯没有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但我必须说,他们不会输掉这场冲突。   环球时报:您认为美国和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大吗?   赫什:每天都有更多(美国的)船只携带着武器而来。美军在那里(欧洲)派了两个旅,(属于)第82师和第101师,他们离战场很近。我认为我们会以北约的名义为掩护介入,但我不认为美国政府在考虑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战场非常难以预测。但我知道对乌克兰来说,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   我认为俄罗斯会愿意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要俄罗斯能保持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某种控制,这一地区有很多俄罗斯族人,且普京已经在军事上控制了该地区。但这非常棘手,这意味着拜登在政治上的失败,也会使他很难获得连任。   环球时报: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就“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一事展开联合国主导的、多国参与的国际独立调查?或者说,有可能开展联合国主导的独立调查吗?   赫什:我们(美国)比任何其他安理会理事国都做了更多损害联合国权威的事。几周前,联合国开了一次会,你们猜猜看是谁强烈反对安理会就“北溪”管道被炸一事进行辩论?为什么我写的内容在美国很少被报道?因为美国不能调查此事。

洪都拉斯外长:美国对洪都拉斯“转向”北京的决定表示“尊重”

  在近期传出洪都拉斯酝酿与台当局“断交”,寻求与中国大陆建交的消息后,美国立即派美洲事务特别顾问多德前往这个中美洲国家“阻止”。不过,洪外长20日称,美国对洪转向北京的决定表示“尊重”。   据路透社20日报道,洪都拉斯外交部长爱德华多·雷纳当天在与美国官员会晤后表示,美国政府对洪寻求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决定表示“尊重”。雷纳介绍称,在有多德等多名官员出席的一场会议上,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针对寻求与中国建交的决定发表了“总体性意见”。      在2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方表示同中国建交是洪都拉斯政府的主权决定,美方将予以尊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主权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同别国外交关系的权利。中方欢迎洪都拉斯尽早认清国际大势,作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决定。   此前,卡斯特罗14日发布推文称,她已指示雷纳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路透社16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当天表示,美国总统拜登的美洲事务特别顾问多德于本月17日到21日前往巴拿马和洪都拉斯。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回复记者询问多德此时出访洪都拉斯是否意在努力稳住台洪“邦交”时,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之处”。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洪都拉斯靠近中国大陆。   对于美国未能施压成功,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前几年,美国通过所谓“台北法案”,对包括一些中美洲国家在内的台湾“邦交国”发出威胁,如果它们改变立场,同中国建交,那么美国有可能会采取惩罚性措施。其中有些国家屈从了,但也有国家看得清大势。洪都拉斯总统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决心很强,不会因为美国的施压而轻易改变。美国说出“尊重决定”这样的话,应该是一种无奈之举。   信强表示,洪都拉斯扛住美国压力“转向”中国,对台湾当局现存的十几个其他“邦交国”肯定会有示范效应。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得明白,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建交,而是跟台湾当局“勾三搭四”,中国的市场红利、经济发展的红利、很多领域的支持,它们都得不到。它们会认真考虑是否也该顶住美国的压力和台湾当局的“金元外交”,正视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实际影响。

认清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

  外交部网站20日发布《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通过列举大量事实和媒体专家看法,系统梳理和呈现过去一年美国民主的真实表现,揭示美国国内民主乱象及其在全世界兜售和强加民主所制造的混乱与灾难,让世人进一步认清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   2022年,美国持续陷入民主失真、政治失能、社会失和的恶性循环。金钱政治、身份政治、社会撕裂、贫富分化等问题愈加严重。从政治暴力持续发展恶化、美国国会再度瘫痪,到两党内斗轮番升级、政治极化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状况;从金钱政治愈演愈烈、挤压公平与正义,到言论自由徒有其名,司法系统无视民意……事实证明,美国民主弊病已深入政治和社会肌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折射出其背后的治理失灵和制度缺陷。正因如此,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联合调查显示,美国人对民主的自豪感急剧下降,从2002年的90%下降到2022年的54%。皮尤中心民调显示,6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制度需要重大改革,5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再是民主典范。   尽管美国自身民主面临种种问题,但并未反躬自省,而是“内病外治”,仍继续在全球输出美式民主价值观,利用民主议题打压别国、谋取私利,加剧国际社会分裂和阵营对抗。随着政治极化加剧,美国对外政策越来越“走极端”,“政治过海”渐成常态,不仅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危害,也对美国盟友构成威胁。为维护自身霸权,美国将“民主”概念私有化,打着民主旗号煽动分裂制造对抗,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近年来,美国发起的单边制裁越来越多,长臂越伸越长,不顾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肆意损害别国利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大搞伪多边主义和集团政治,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其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严重破坏真正多边主义的发展。美国政府炮制所谓“民主对抗威权”叙事,实质是打着民主旗号,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打压他国、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美方的做法无论是打着“道义”的花言巧语,还是操着利益的掩饰手段,都隐藏不住将民主政治化、工具化,推行集团政治、服务维护霸权目标的真实意图,都无法掩盖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法国《世界报》将2022年称为“美国民主经历怀疑的一年”。瑞典智库“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把美国列入“退步的民主国家名单”。埃及“金字塔在线”则刊文称,所谓“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已被武器化,被美国用来破坏他国的稳定,干涉他国内政,对他国政府进行去合法化。《南华早报》刊文称,美西方等所谓“民主国家”无情削弱国际规则基础,只在对自己有利时加以利用。各方的批评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美国弊病缠身依然好为人师没有说服力,打着民主幌子损人利己、搞乱世界不得人心,应受到一致反对。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如何更好地实现民主,应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由少数自以为是的国家来指手画脚。人类文明的花园丰富多彩,各国的民主也应百花齐放。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以民主的名义制造分裂,推行事实上唯我独尊的单边主义,而是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加强团结合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打着民主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而是弘扬真民主、摒弃伪民主。多一些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为人类进步事业发展注入正能量。

中方批评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当地时间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半岛局势举行临时会议。中方代表在会上批评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采取双重标准。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安理会成员国应该释放积极信号,鼓励朝方恢复对话,为局势的缓和创造条件。   耿爽批评称,美国在防核扩散问题上,一面限制朝鲜,一面转让武器级核材料给澳大利亚,明显采取了双重标准。耿爽呼吁个别国家倾听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呼声,摒弃冷战思维、集团政治,停止政治操弄,切实履行自身的核不扩散义务,撤销开展核潜艇合作的决定,以实际行动为政治解决半岛问题树立正确的导向。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耿爽:美国一面打着防扩散的旗号,要求朝鲜弃核,一面却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数以吨计的武器级浓缩铀,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这种双重标准才是对安理会信誉的严重损害,美国等三国开展的核潜艇合作,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刺激军备竞赛,危及地区和平安全。

日媒称加拿大想与日美韩组建“新四方”,专家:它想在亚太刷存在感

  日本共同社1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加拿大向日美韩提议创设四方机制,“加深环太平洋地区民主主义阵营的合作,应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   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渥太华时,加拿大相关人士就传达了这一想法,并补充说,扩大涉及美国及其主要亚洲盟友的现有三边机制,将有助于加深环太平洋地区“民主主义阵营”的合作。报道另外援引美国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对作为盟友的日本、韩国以及加拿大深化相互合作表示欢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程宏亮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该消息属实,那么这应该是加拿大落实去年推出的“印太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想通过这种方式在亚太地区“刷存在感”。特别是通过与盟国和理念相近的国家开展合作的方式插手亚太事务,针对中国的用意非常明显。第二,加拿大这种做法非常明显地借鉴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符合它的战略需求和利益,所以美国应该对此持支持态度。第三,该提议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日本和韩国近期在历史问题上有所谓的突破,加拿大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会。第四,加拿大从战略上跟随美国的做法,开始积极参与,甚至想主动构建能把美国和日本这样一些国家包含在其中的对华“小圈子”。   程宏亮还提到,近期,加拿大国内“中国干涉选举”传闻在持续发酵,特鲁多政府受到反对党炮轰。所以不排除特鲁多政府想用这种方式来展示对华强硬的态度,将此作为回击“对华软弱”指责的手段。   不过,共同社称,消息人士说,日本已告诉加拿大政府,实现这一概念需要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一四方合作机制不是日本提出的,因此日本肯定要考虑加拿大邀请它加入的动机,以及自身的国家利益。   日本网民认为,岸田文雄考虑的还有对方是否会参加G7(七国集团)会议,以及他们是否会签署声明。还有网民说,不管是旧四方组合还是新四方组合,都是对中国的包围网。“如果有的国家不是很愿意参与,那么他们不仅会被批评对中国的经济包围持消极态度,还会被批评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消极,甚至被进一步质疑他们是否是西方国家的一员。”

美国应当摒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思维 切实尊重各国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权利

  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国在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表示希同中方建交后,即开始对洪都拉斯进行外交施压,试图劝说洪方在同中方正式签署建交协议前收回决定。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世界上181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的事实充分证明,同中国建交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方欢迎洪都拉斯政府关于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表态,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洪都拉斯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   汪文斌说,近年来,中国相继同巴拿马、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等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双边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为有关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自主选择发展同别国的外交关系,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如果美国对洪都拉斯外交施压的报道属实,这恰恰说明美方有关各国基于主权自行决定外交政策的表态纯属空话。美国自己40多年前就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有什么资格来剥夺阻挠其他国家同中国建交发展关系的权利呢?美国应当摒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思维,切实尊重各国自主决定外交政策的权利,停止干涉有关国家主权事务

美国银行接连关闭 美媒:美民众将为政府“兜底”措施买单

  在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相继关闭后,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布联合声明称,这两家银行的所有存款账户都将得到担保,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动用1000多亿美元的存款保险基金为其兜底。   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声称相关行动不会动用纳税人的金钱,然而,美联社18日分析称,美联储与美国其他机构为这两家银行提供的巨额兜底成本,最终还是将由美国民众来承担。   美联社报道称,存款保险基金来源于银行为存款保险支付的保费,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在银行关闭时为储户兜底25万美元以内的资金。但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大多数储户的存款额都远高于25万美元,且94%的硅谷银行存款以及90%的签名银行存款实际上并未纳入存款保险范围。为了维护市场信心,美联储等机构称两家银行所有存款都将得到全额支付——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实际是利用缴纳了存款保险的客户的资金为没有缴纳存款保险的客户全额兜底。美联社称,尽管美国民众不必为此直接承担成本,但长期来看,美国其他银行为此多交的存款保险保费,最终还是将转嫁到美国民众的头上。   报道还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如果美国政府此举是默认政府将在危机时刻为所有银行的所有存款都提供担保,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以防止银行倒闭,这意味着美国金融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产生的成本将更加高昂,同样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对此,有专家认为,短期来看,动用存款保险基金为关闭的银行兜底可能有利于平稳市场情绪;但就事实而言,这就是用广大美国普通民众的钱去为少数人买单,长远来看这将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