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诉韦德案”判决被推翻后,美国超100万人联署要求弹劾大法官
据美国《新闻周刊》4日报道,在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判决后,由民间组织 MoveOn 发起的要求弹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的请愿行动已获得超过100万人签名。请愿书表示,托马斯推翻赋予美国女性堕胎权的“罗诉韦德案”判例、其妻子曾密谋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等表明,他无法成为一名公正的法官,“他必须辞职——否则国会必须立即对他进行调查和弹劾”。 请愿书称,右翼势力操纵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周推翻了“罗诉韦德案”,托马斯不仅选择推翻该案,还明确表示其下一步目标是推翻高等法院确立的同性恋权利和避孕权裁决。 托马斯1991年由美国时任总统乔治·H·W·布什任命,是现任法官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人。他是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唯一一个反对公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1月6日国会山骚乱前白宫通信记录的人。其妻子金妮·托马斯在美国保守派圈有很大影响力,曾公开支持特朗普否认拜登当选。《新闻周刊》引述 MoveOn 组织执行董事埃普廷的话说:“这是一场严重的利益冲突。托马斯让自己和美国民主蒙羞。”该组织发起的请愿书中称:“种种事件表明,托马斯无法成为公正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他更关心的是掩盖他妻子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企图。” 美国Salon网站称,100万人请愿要求弹劾托马斯,表明公众对这位右翼大法官的行为越来越愤怒。在此之前,两名国会议员曾提出弹劾托马斯的可能性,并称“国会有权弹劾最高法院成员,以前也这样做过”。但报道称,由于国会多数党不愿启动弹劾程序,其他议员呼吁托马斯主动辞职。
美媒:特朗普涉嫌违反《间谍法》等3项联邦罪名 如被定罪将面临10年监禁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根据美联邦法院当地时间12日下午公布的搜查令和搜查物品清单,美联邦调查局(FBI)正在调查前总统特朗普涉嫌的三项联邦罪名,因此对其佛罗里达州私人住所海湖庄园展开了突袭搜查。 报道称,上述三项联邦罪名包括违反《反间谍法》、妨碍司法公正以及非法处理政府文件。如果特朗普被定罪,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 搜查令附带的物品清单显示,搜查特朗普海湖庄园的联邦调查局特工从其住所带走了11套机密文件,其中一些文件标有“最高机密/SCI”字样,意味着只能在特殊的政府设施中阅览。而根据搜查令,调查人员有权扣押任何带有机密标识或与“传输国防信息或机密材料”有关的文件。 美国联邦调查人员认为,如果机密文件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将对国家安全构成非同寻常的威胁。出于这种担忧,司法部长加兰德(Merrick Garland)上星期批准了对特朗普海湖庄园进行搜查
特朗普发文抨击:“为什么疯狂的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
“为什么疯狂的南希·佩洛西会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美国前总统特朗普8月2日在社交媒体发声,抨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最新消息,特朗普当地时间2日继续抨击佩洛西访台“制造麻烦”,虽然佩洛西这一举动受到不少共和党议员的称赞。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为什么疯狂的南希·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 ,“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好的结果(两次弹劾失败,失去众议院,等等)。看看!” 报道说,佩洛西8月2日晚些时候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成为25年来第一位窜台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和最高级别的美国政治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日晚发表声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严厉谴责,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佩洛西窜访台湾发表谈话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度戒备,将展开一系列针对性军事行动予以反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挫败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2日深夜,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奉命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代表中国政府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谢锋说,佩洛西冒天下之大不韪,蓄意挑衅玩火,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性质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
得克萨斯州高级警察:乌瓦尔德警察本可以尽早结束暴行
双方在乌瓦尔德学校大屠杀现场有足够的警力和火力,在枪手进入大楼三分钟后阻止了他,他们会发现他藏身的教室的门没有上锁如果他们费心检查它,德克萨斯州警察局长周二作证,宣布执法反应“严重失败”。 拿着步枪的警察在走廊里站了一个多小时,部分等待更多的武器和装备,然后他们终于冲进教室杀死了枪手,结束了 5 月 24 日造成 19 名儿童和两名教师死亡的袭击事件。 “我不在乎你是否穿着人字拖和百慕大短裤,你进去,”德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主任史蒂夫麦克劳上校在州参议院听证会上发表激烈的证词说。 据麦克劳说,事实证明,教室的门无法从内部锁上,他还说,一名老师在枪击前报告说锁坏了。然而,没有迹象表明官员在对峙期间试图打开它,麦克劳说。他说警察反而在等钥匙。 麦克劳向皮特·阿雷东多( Pete Arredondo)开火,麦克劳说他是负责人的乌瓦尔德学区警察局长,他说:“唯一阻止敬业人员走廊进入 111 和 112 室的是现场指挥官,他决定将官员在孩子们的生命之前。” 麦克劳说,阿雷东多做出了“可怕的决定”,他感叹警方的反应“让我们的职业倒退了十年”。 阿雷东多表示,他不认为自己是负责人,并认为其他人已经控制了执法反应。他一再拒绝美联社的置评请求,他的律师周二也没有立即回应。 据该小组主席称,周二在德克萨斯州众议院委员会的一次闭门听证会上,警察局长作证了大约五个小时,该委员会也在调查这起悲剧。 听到最新细节的参议院成员愤怒地做出反应,一些人谴责阿雷东多无能,并表示延误会造成生命损失。其他人向麦克劳追问为什么现场的州警不负责。麦克劳说,这些士兵没有这样做的合法权力。 公共安全负责人提供了一个时间表,称三名手持两支步枪的警察在枪手身后不到三分钟进入大楼,枪手是一名 18 岁的男子,手持 AR-15 式半自动步枪。几分钟后又有几名警察进入。早些时候进入走廊的两名警官被枪击擦伤。...
又瞄准中国?北约开峰会还首次叫上了这几个亚太国家……
中新网6月29日电(甘甜)七国集团(G7)峰会刚闭幕,美国总统拜登等多国领导人随即赶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还首次叫上了日韩等亚太国家,试图在俄乌冲突、能源短缺等复杂背景下,呈现一场北约“团结秀”。 但现实有些“打脸”,不仅会场内盟友分歧重重,会场外民众更是抗议不断。这背后,是对北约固守冷战思维、持续扩张,甚至试图把触角伸向亚太的不满与不安。 实际上,北约早已背离其作为“防御性组织”的目标,成为世界的一大问题。而美国及北约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种种行径,注定难得人心。 团结姿态下,欧美“离心” 与G7峰会一样,展现团结姿态对抗俄罗斯,是北约峰会企图释放的主要信号之一。 无论是审议芬兰和瑞典入约问题,还是增强在北约东翼的军事部署,乃至邀请乌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演讲等,种种姿态背后,难掩其为扩张“探路布局”的图谋。 不过,法新社指出,反对北约接纳芬瑞两国的土耳其,很可能将破坏这场高调的“团结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表示,北约会加大游说力度,但面对土耳其的讨价还价,芬瑞两国的入约问题至少在此次峰会上难以达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进一步指出,一些欧洲国家对俄罗斯依赖较多,他们实际上也处在与俄罗斯对抗的最前沿,从难民问题、能源问题到粮食问题,受到冲击最大,而美国远在大洋彼岸,所受冲击并不明显,这导致欧美在应对俄乌问题上,顾虑有所不同。 炒作中国议题,北约开始触及亚太? 远在西班牙办会的北约,这次还把手伸到亚太地区。“中国威胁”,毫不意外地被渲染成关键议题。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已多次炒作中国议题,为峰会“预热”。他特别提及,此次峰会将更新该组织的关键文件“战略概念”,并在其中首次阐明对华立场。 “战略概念”是概述北约未来10年优先事项的文件,2010年发布的版本中并未提及中国。对于此次版本,一名北约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美国和英国正推动北约对中国采取更有力的措辞。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还特地邀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四个亚太地区的非北约国家领导人与会,这在北约峰会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搬不走的邻居”——日本和韩国,还将与美国借机举行三边首脑会谈。 对此,刘卫东表示,北约把更多精力转向亚太,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的鼓动”。 北约由美国主导,而美国正在试图引导其他西方国家向中国施压,因为拜登政府跟特朗普政府相比,对华定位没有变化,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刘卫东说,但考虑到地区局势和地理因素,尽管出现北约关注范围开始触及亚太的趋势,其核心关注还是会在欧洲。 “不要北约 ,让我们远离战争和武器” 金灿荣指出,北约是冷战产物,本该随冷战结束而消失。但近年来,这一跨大西洋联盟却不断东扩甚至全球化扩张,已经背离其作为“防御性组织”的目标,成为世界的一大问题。 连日来,从G7峰会到北约峰会,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频频上演“政治作秀”。其背后的冷战图谋昭然若揭,通过制造冲突对抗渲染安全威胁的霸权行径,更是难得人心。 近千名抗议者6月26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G7峰会会场外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不要搞小团体”。当天,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也爆发了反对北约、呼吁和平的大游行。 一名抗议者表示,“我受够了这种武器和杀人的生意。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更多的武器和战争,我们总是为此买单。所以,不要北约,不要(军事)基地,让美国人走,让我们远离战争和武器。”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中国当下又该如何应对?多位专家均认为,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保持自身定力和方向,夯实发展底气。 其次,尽可能打破封锁,与世界保持联系与合作。同时要分清“对手”和“朋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引发国际社会批评—— “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深度观察) 日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向大会提交“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工作文件,试图为自身开展核潜艇合作辩护,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多国人士纷纷表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明显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的和宗旨,具有严重核扩散风险,威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三国应撤销错误决定,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全面有效遵守国际核不扩散义务。 “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刺激军备竞赛” 2021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开展核潜艇合作。美英作为核武器国家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约国,向澳大利亚这样的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潜艇动力堆和武器级高浓铀,公然扶持其发展军用核技术,必将造成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和多重危害。 澳大利亚知名时政评论人士戴若·顾比表示,美国和英国作为核武器国家,明目张胆向无核国家输出核武器材料,是赤裸裸的核扩散行径,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很可能刺激一些国家发展核军备,进而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三方核潜艇合作也严重损害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对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现实威胁。 印度尼西亚前驻华大使苏德拉查表示,印尼已经向澳大利亚阐明,希望澳方能遵守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承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计划允许澳大利亚购买8艘核潜艇,这将改变地区的安全格局。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及联合创始人尤素福·瓦南迪表示,美英澳三国核潜艇合作,使地区陷入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印尼各方表示强烈愤怒。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将打开新的‘潘多拉魔盒’。”埃塞俄比亚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梅拉库认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不仅将威胁到南太平洋及东南亚国家的安全,还将刺激一些国家搞核军备竞赛,最终将搅动整个地区的安全局势。“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在俄乌冲突中拱火浇油。这些西方国家并没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不断加剧全球紧张局势。” 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表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极度危险的举动,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刺激军备竞赛。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 “必须停止在核不扩散方面的政治操纵、区别对待、双重标准” 美国、英国在核扩散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一方面对有的无核武器国家开发并获取民用核材料实施单边制裁,另一方面却公然、直接向澳大利亚扩散核武器材料;一方面指责有的国家未向相关机构申报完整、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却怂恿澳大利亚拒不落实其在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及附加议定书下所需履行的申报义务。这一行径对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推动伊核、朝核等热点问题的解决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呼吁必须停止在核不扩散方面的政治操纵、区别对待、双重标准。”古巴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尤里·阿列尔·加拉·洛佩斯表示,很多缔约国严格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所有义务,而一些国家不遵守相关规定,一边谴责或妖魔化其他国家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边却在升级核武库、转让核技术,“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南非国民议会议员穆亚尔表示,美英两国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技术及武器级核材料是极其危险的。美英等西方国家一再以核不扩散为借口制约其他国家的核活动,却公然对澳大利亚展开所谓的“核援助”,这是彻头彻尾的双重标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抵制。 克里坦·巴哈纳认为:“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美英等西方国家一直采取双重标准。美西方固守冷战思维,将核武器当作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这是极其危险而不负责任的。事实面前,西方国家无法再掩饰他们的自私自利。” “美式霸权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应采取必要行动制止这一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核武库的美国,非但没有为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贡献应有力量,反而带头破坏军控体制和防扩散机制。美国先后退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等,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使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进一步遭到冲击,造成当前全球战略安全环境不断恶化。 世界社会主义者网站刊文指出,数十年来,美国通过战争谋求全球霸权,导致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还一直在加强其核力量,持续推进核武器现代化,加紧研发新型核武器,破坏全球军备控制体系,给各国人民带来风险。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谢里夫表示,世界核大国应该遵守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相关规定,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美国却联合英国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武器级核材料,这开启了危险的先例。” 太平洋全球化网络组织协调人莫琳·彭朱利表示,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缔约国,该条约规定在南太平洋地区设立一个无核武地带,各缔约方承诺不在该地区安放、试验任何核爆炸装置,不倾倒放射性废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她呼吁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领导人对澳大利亚放弃其在《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中的承诺提出警告。 塞内加尔经济学家萨姆巴分析称,事实证明,美国是导致全球战略安全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推动核裁军的大背景下,美国还变本加厉推动核扩散。“美式霸权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应采取必要行动制止这一行为”。
美国“独立日”游行队伍枪击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拜登:感到震惊
美国中部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市4日举行“独立日”游行时发生枪击事件,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24人受伤。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发推称,他和夫人吉尔·拜登对这一枪击事件“感到震惊”。 拜登当天在推文中写道:“‘独立日’发生的毫无意义的枪击暴力事件再次给美国社区带来悲痛,吉尔和我对此感到震惊。与往常一样,我们感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和执法人员。我不会放弃与枪支暴力流行病作斗争。” 位于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北部约40公里的海兰帕克市4日上午举行“独立日”游行,其间游行队伍突遭枪击。当地警方在记者会上说,枪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24人被送医治疗。警方在事发现场找到一支步枪,并分析枪手可能从屋顶向游行人员开枪。 另据海兰帕克市官网发布的消息,执法机构正在搜捕嫌疑人,大量执法人员已部署在海兰帕克市中心周边。
美国总统拜登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当地时间21日,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症状轻微。 声明说,拜登已完全接种疫苗,并接种了两剂加强针。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指导方针,他将在白宫进行隔离,直到检测结果为阴性,在此期间他将继续全面履行其所有职责。21日上午,拜登一直通过电话与白宫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并将通过电话方式参加在白宫计划的会议。 白宫医疗组将通知所有与拜登密切接触的人。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两党枪支安全法案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众议院以234票赞成、193票反对,表决通过了一项枪支管控法案,该法案名为《两党安全社区法》,是对得州及纽约州等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回应。 该法案要求加强对21岁以下枪支购买者的背景调查,为“红旗法案”(Red Flag Laws)提供资金,打击非法枪支购买者,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法案支持者表示,该法案将有效防止在学校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同时为加强学校安全、加强儿童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服务等措施提供80亿美元的资金。 接下来该法案将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拜登曾表示,一旦两党枪支安全法案在两院通过,他将立即正式签署使其成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