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外媒:“压倒性地强调与中国竞争”引发不同意见

  据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白宫当地时间周三(12日)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其中果不其然提到中国,声称即使美国要努力约束“危险的俄罗斯”,中国也被定位为其“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然而对于该报告“每章都提与中国竞争”,美国国内有不同声音。        路透社介绍,这份48页报告一度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被推迟发布,但整体内容并未出现重大思想转变,也未出现新的重要外交政策原则。相反,该报告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美国的领导力是克服所谓“全球威胁”的关键。   关于这一报告中的中国部分,法新社称,拜登政府声称“将优先考虑保持对中国的持久竞争优势,同时约束仍然非常危险的俄罗斯”,还宣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也逐渐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日益推进这一目标”。此外,该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声称“未来十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   在强调“与中国竞争”的同时,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当地时间12日介绍该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时声称,中国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挑战”,但“美国不寻求让竞争转变为对抗或新冷战”。根据白宫网站发布的报告原文,这一新版战略称:“中国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对全球共同挑战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和全球公共安全。美国和中国和平共存是可能的,可以共同分享人类进步(的成果)并为之作出贡献。”     关于拜登政府这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路透社提到,美国国内也有不同意见。   路透社称,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表示,虽然该报告与拜登此前提出的一系列优先事项相一致,“但经过21个月的酝酿,如今的战略已经很明显转变成压倒性地强调与中国竞争”。拉塞尔称,虽然该战略承诺避免仅仅通过战略竞争的棱镜来看待世界,但“与中国竞争(的内容)充斥在每一章节”。拉塞尔表示,该报告声称要建立最广泛的国家联盟以应对全球挑战,但如果没有中国合作,这将很难做到,报告也并没有表述如何能够确保得到中国的合作。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多个议题上表面上打着合作发展的幌子,暗地里却不断挑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对立。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今年2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表示,美方近期推出所谓新版“印太战略”,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还试图把“以台制华”纳入美地区战略,这明显是在发出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王毅说,中美有竞争也有合作,不能简单用竞争定义双边关系。美方一些官员鼓吹对华进行长期激烈竞争,很可能演变成中美全面对抗。中方再次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拜登总统作出的一系列承诺,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美媒:高通胀加重生活负担 超三成美国人无力按时支付账单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0月10日报道,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随着美国通胀持续飙升,物价居高不下,部分美国人无力按时支付包括水电费在内的家庭账单。   美国在线借贷平台LendingTree的这份报告显示,受访者中,32%的美国成年民众在过去六个月里曾逾期支付家庭账单,其中61%的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手头没有足够的钱。约40%的受访者表示,与一年前相比,他们的账单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逾期支付了包括水电费、信用卡、网费在内的账单。   报道称,毫无疑问,持续的通货膨胀给消费者带来了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成了“月光族”。美联社此前报道称,随着通胀持续飙升,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对经济现状表示不满。该媒体9月15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超70%美国人认为国家经济状况很糟糕。

美媒:美政府犯罪情况报告存在大量数据缺口 部分地区实情更糟糕

  美国联邦调查局10月5日发布2021年美国犯罪情况报告,然而信息统计并不完整。美国资讯网站“247wallst”10日报道称,因众多警方部门未采用最新犯罪报告系统,导致出现大量的数据缺口,部分州的实际暴力犯罪情况更糟。   根据最新报告,2021年美国每10万人中存在334起暴力犯罪,包括抢劫、强奸、严重袭击和杀人案件等四种最严重犯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这一报告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犯罪情况最全面的统计,但“247wallst”认为,此次统计情况并不完整。   为编制报告,联邦调查局让州和地方警察部门自愿提交犯罪数据,虽然参与度从未达到过100%,但此次的参与度尤其低,这是因为联邦调查局近期改用了一种新的犯罪报告系统,而许多警察部门在采用新系统方面的进展极其缓慢,这导致出现大量的数据缺口。这份报告并不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州等九个州的完整数据,而这些州的数据最终是否会公布还未有定论。   美媒表示,尽管数据如此不完整,联邦调查局的这份最新报告也体现了2021年全美的暴力犯罪特点,即在某些州,犯罪暴力情况比全国范围内更为普遍。美媒敲定了美国15个“最危险的州”,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区,这些州的暴力犯罪率都超过了全美水平。“247wallst”称,暴力犯罪通常在贫困率高、社会融合程度低的美国贫困地区更为常见。美国人口普查局2021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显示,在这份名单上出现的大部分州,贫困率超过了全美平均贫困率。

美媒:猴痘疫情暴露美国种族不平等 拉美裔比白人“更受伤”

  据美国广播公司10月7日报道,自美国猴痘疫情暴发以来,拉美裔的感染人数不成比例地高于白人,而疫苗接种率却远低于白人,体现出在获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种族不平等问题。   在纽约市,截至10月1日,拉美裔在猴痘患者中占比34%。在洛杉矶县,截至10月4日,拉美裔在猴痘患者中占比高达45%。然而美疾控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在全美猴痘患者中白人占比不到30%,但该群体接种第一剂猴痘疫苗的比例却高达47%,远超拉美裔的20%。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表示,拉美裔群体的医保覆盖率、互联网覆盖率低于白人,而且美疾控中心提供的西班牙语信息有限,导致这一群体无法及时获取猴痘预防和疫苗接种相关的信息。美国全国拉美裔医学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朱迪思·弗洛雷斯表示,从艾滋病到新冠再到猴痘,拉美裔一直无法获得公平的医疗服务,在疫情中总是处于劣势。

专访:美联储激进加息拖累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访印尼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

  专访:美联储激进加息拖累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访印尼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     印度尼西亚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日前在雅加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通货膨胀高企,拖累其经济增长前景。   登迪表示,当前包括印尼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被迫跟随美国加息,代价是折损自身消费与投资增长,印尼明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   “输入性通胀将导致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增长放缓。对于本国企业来说,融资与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消费市场收缩将影响企业收入,双重冲击下企业生存压力猛增。”他说。   在能源价格上涨和全球金融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印尼9月2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25%。   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印尼通胀率将超过此前设置的4%上限。此次加息目的是降低通胀预期,实现2023年下半年将通胀率控制在3%、上下浮动1%的目标。   印尼央行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通胀高企,促使多国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已多次加息,未来可能继续激进加息。此举令美元走强,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包括印尼在内的新兴市场本币汇率维稳压力。   登迪认为,维持汇率稳定对各国十分重要,关乎外界对本币的信心。美联储加息导致多国货币贬值,同时也使得多国意识到“去美元化”的必要性。同时,除了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各国应支持发展其他结算系统,帮助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保持稳定。

民调:56.5%美国年轻受访者要求减少美在亚洲驻军

  据《日经亚洲》7日报道,欧亚集团基金会本周发布了一项民调结果,该民调包含40多项外交政策相关问题,调查对象包括2000多名选举年龄段美国人。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8岁至29岁之间的美国选民中,56.5%要求减少美国在亚洲的驻军。赞成减少驻军的人认为,日韩这样的富国应承担自身防务费用,减少美在亚洲驻军可减轻美军和美国纳税人的负担。《日经亚洲》称,有观点认为,美国军队的存在导致亚洲紧张局势升温,迫使中国做出回应,从而造成无谓的战争威胁,美国年轻人对这种观点的认同度尤其高。      欧亚集团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汉纳表示,美国年轻人的态度非常现实。他们倾向于防务成本分摊,热衷于在人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增加外交接触,同时他们更可能不认同“美国例外论”,不支持采用胁迫性方法。汉纳分析,美国年轻人有上述观点并不令人吃惊,因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胜利,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是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搞政权更迭战争的失败。

美媒:“芯片法案”不足以解决美半导体问题

  拜登在8月签署的“芯片法案”,旨在将半导体制造带回美国,并加强美国的整体技术竞争力。然而,对于提升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性而言,“芯片法案”只是第一步,专业人才才是最核心且重要的一环。但近几十年来,政府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教育的投资不断下降,导致目前合格的高科技行业人才严重短缺。     早在2015年,经济专家就预测,美国还需要约100万STEM专业人才才能保持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优势。现在,对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愈发增大。人才瓶颈在半导体应用中尤为明显,半导体制造商现在正在努力解决员工供应不足的问题。8月,中国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被迫将亚利桑那州一家芯片制造厂的动工推迟了6个月,部分原因正是劳动力短缺。充足的劳动力成为半导体公司决策的核心考虑因素。   要充实人才储备,首先要提供资金,支持相关的研究和工业发展。其次,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如增加获得STEM专业奖学金的机会。此外,即使没有足够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具备所需技能,但可以允许拥有所需技能的外国国民留在美国,以此缓解半导体公司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例如,在俄亥俄州,英特尔承诺提供200亿美元建造两家新工厂,从事芯片制造的外国工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0%。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半导体制造业转移回美国,除非该行业有权保留外国人才,否则数千个工作岗位仍将空缺。因此,国会必须改革移民政策,例如,允许与公司成功签约的外国学生将学生签证转换为为期5年的工作签证;优先考虑来自印度和日本的公民,进一步表明美国对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承诺,同时增加劳动力。   总而言之,“芯片法案”是提高美国竞争力的第一步,但接下来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专家: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公然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本月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上,美英澳三国开展核动力潜艇合作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并遭到多方批评。批评人士指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造成严重核扩散风险,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平衡。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苏尔坦·哈利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英两国借核潜艇合作,准备向澳大利亚转让武器级核材料,这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公然违反,将威胁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 苏尔坦·哈利:如果核潜艇到达澳大利亚,就意味着将危及22个国家和两个大洋,这是完全不受欢迎的。这不是我个人的说法,澳大利亚的近邻新西兰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核潜艇在其领海内是不受欢迎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也对此表示担忧。   印尼前驻华大使 苏德拉查:印尼已经向澳大利亚阐明,希望澳方能遵守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承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计划允许澳大利亚购买8艘核潜艇,这将改变地区的安全局势,不仅是印尼、东盟,我觉得还包括中国,都坚决反对任何进行核扩散的行为。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苏尔坦·哈利认为,美国一方面协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并准备转让武器级核材料,另一方面又用制裁等手段打压一些国家的核研究,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 苏尔坦·哈利:美国一方面压制伊朗、朝鲜等国家,另一方面反而武装其他国家,特别是像澳大利亚这样没有面临任何威胁的国家,我认为这就是最明显的双重标准。

美媒:西方民主国家都在分裂,不只是我们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5日文章,原题:不只是我们,西方民主国家都在分裂。6月的同一个周日,在法国、哥伦比亚和西班牙举行的3次重大选举,显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民主的基本情况: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老牌政党和人物的垮台,以及“不断寻找替代者--随后又很快出现更多的不满--寻找其他替代者”的循环。      持续的“动荡和散乱”   法国最近的选举凸显了影响西方几乎所有民主国家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一直由左派(社会党)或右派(共和党)的主要政党执政。而在2017年,选民抛弃了这些政党,其候选人没能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马克龙作为一个中间派参选并获胜,与任何现有的政党脱节。   然而,马克龙刚开始提出政策,就轮到自己被破坏了。从2018年底开始,“黄背心”街头抗议活动使法国陷入了一年的政治动荡。尽管如此,今年4月,马克龙再次当选,两个传统政党的式微再度在选举中得到确认。马克龙与极右翼“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较量并最终胜出。然而,仅过了两个月,国民议会选举时,选民突然掉头反对马克龙。左右两边更激进的政党的成功使总统失去了议会多数,令国民议会分裂到一位分析家所说的“动荡和散乱”的地步。   政府更难组建   哥伦比亚总统选举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与法国一样,两大老牌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都垮了。现任总统伊万·杜克是一个温和的保守派。今年第一季度,该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8.5%,杜克也应对了邻国委内瑞拉170万难民的大规模涌入。尽管如此,杜克离任时的支持率仅为20%。面对部分由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预算困难,他曾提议对许多普通商品和服务加税,从而引发了长达数月的街头抗议。   同一天,西班牙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地方选举。自佛朗哥时代结束以来,该国一直由占主导地位的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党轮流执政。但从2014年开始,西班牙政治急剧分化。这一年,一个新的政党Podemos(“我们能”)从自发的“愤怒者”街头抗议运动中产生。2015年至2019年,西班牙举行了4次全国大选,目的是组建稳定的执政联盟。5年来,西班牙的两党制分散成一个笨重的五党制。西班牙首相、工人社会党领导人佩德罗·桑切斯被迫组建了西班牙第一个联合政府,以便在议会中形成微弱的多数。   但西班牙最近的地区选举暴露出选民对这个脆弱政府的不满。西班牙人口最多的安达卢西亚地区一直是社会党的大本营。然而,保守的人民党却在此次该地区选举中获胜。   美国人的不满   这些不同国家的选举显示,民众的不满具有普遍性,而且极易被动员起来。然而,当新兴政党或独立候选人当选后,选民也会迅速将矛头转向他们,这是一个持续动荡的过程。在经济方面,选民的不满源自全球化对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收入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以及不平等的加剧等。在文化方面,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移民政策产生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愤怒和不满情绪。社交媒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使迅速动员成为可能。   在美国,对主要政党的不满不比其他民主国家少。2016年,独立人士伯尼·桑德斯几乎获得了民主党的总统竞选提名,而另一个传统政治的局外人特朗普赢得了共和党的提名。目前认为两党干得还不错的美国人历史最少。有一半的美国人以独立人士自居,这是历史最高的比例。对第三党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在去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62%的美国人说需要一个第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