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发酵

  据俄罗斯克里姆林宫9月29日发布的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普京表示,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行为属于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   普京:破坏“北溪”是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克里姆林宫官网称,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通话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的破坏进行了评估,认为这属于国际恐怖主义事件,俄罗斯正在将这一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进行紧急讨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29日的例行电话记者会上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很可能是“国家层面”的恐怖主义行为。   佩斯科夫:美企业对欧能源出口获利丰厚   此前一天,佩斯科夫曾表示,声称俄罗斯可能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说法是愚蠢和荒唐的,因为俄罗斯失去了通往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线路。佩斯科夫说,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的美国公司正赚得“盆满钵满”。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美国能源公司利润大幅度增长,他们非常非常有兴趣进一步获得他们超级大的利润。

英外交大臣新加坡演讲五提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首次出访亚洲的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29日到访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分别会面。不过当天外界更关注的是,他在新加坡举行的2022年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在阐述英国印太地区愿景的同时,克莱弗利五次提及中国,甚至发出所谓“警告”。      据美国CNBC网站29日报道,克莱弗利在演讲中表示,英国的“印太倾斜”战略是长期的,内容包括在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和“共同价值观”方面与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这些价值观“包括主权和领土完整、自由、免于经济胁迫、共享民主和自由市场”。克莱弗利还称,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繁荣与欧洲不可分割,英国也是如此。英国在印太地区拥有170万英国公民和价值 2500 亿美元的贸易关系。60%的全球贸易通过印太地区的海上航线运输。因此,印太的安全与稳定对英国有重要影响。   克莱弗利称,任何关于印太地区的讨论都必须涉及中国,并承认中国是“增长的驱动力”,已成功使很多人摆脱贫困。他提到,不久前曾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即使双方存在分歧,我们也会对话。这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因为中国是重要的全球玩家和增长引擎”。不过,克莱弗利警告称,“当中国背离全球规则和规范,与俄罗斯等国家结盟时,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他说,可以确定的是,英国将捍卫自己以及伙伴的主权和经济安全。“只要压迫发生,英国政府绝不会无视。”   早在英国首相特拉斯竞选保守党党首时,便不断拿中国说事儿,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在与克莱弗利会面时,王毅表示,面对当今世界复杂严峻挑战,中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聚焦互惠合作,避免冲突对抗。中英关系要发展好,相互尊重是基础,客观认知是前提,妥处分歧是关键。希望英新政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国和中英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平等相待,排除干扰,互利合作,推动中英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新加坡是克莱弗利亚洲行的最后一站。此前,克莱弗利访问了日本和韩国。在这两个国家,克莱弗利也强调了强化印太地区合作的重要性。英国政府称,此次亚洲行是克莱弗利继纽约联合国大会之后的首次国际访问,显示“印太倾斜”的重要性,也显示了英国希望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欧洲合作伙伴的野心。“印太倾斜”战略于2020年约翰逊政府时期形成,为其“全球英国”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路透社28日称,英国想要与印太地区拉近关系。克莱弗利称,英国要做的是让“印太倾斜”战略不只是口号和说辞。

持續金援挺烏抗俄 世銀加碼15億美元

堅守烏克蘭東部戰略要地北頓內茨克的烏國部隊八日遭俄軍新一波猛烈攻擊,盧甘斯克州長蓋戴八日表示,北頓內茨克「每天二十四小時」被俄軍砲轟,城內還在激戰,烏軍或許不得不後撤到防禦更好的位置,但是就算如此,「也沒有人要放棄這座城市」。 蓋戴預期,俄軍將加強對北頓內茨克和河對岸利西昌斯克的攻擊砲火「好幾倍」,也會對往南波帕斯納(Popasna)發動大規模攻勢,並再次試圖渡過北頓內茨河建立橋頭堡,以利後續的進攻,接下來幾天的戰事「會非常激烈」。 戰事影響烏國穀物出口,烏國南部軍區司令八日指俄軍攻擊南部尼古拉耶夫的農業區域,正加重全球的糧食危機;另一方面,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軍佔領的伯德揚斯克、馬立波準備好恢復穀物出口,但烏方指控俄國奪取烏國港口出口貨品,形同打劫。 世界銀行八日批准追加援助烏國約十五億美元,協助烏國支付薪水,總計世銀承諾的金援已超過四十億美元,支付了將近二十億美元。挪威國防部長葛拉姆(Bjorn Arild Gram)八日發表聲明,宣布已將近日汰換下來的二十二套「M109自走砲」以及彈藥、備品捐給烏克蘭,使烏國取得目前戰情非常需要的重型火砲系統。 歐盟官員八日透露,歐盟正在研擬禁止向俄羅斯提供雲端服務,做為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手段。歐盟三日就第六輪對俄制裁案發表的新聞稿,原本提到禁止提供雲端服務,但後來刪除。不過,由於歐洲前幾大雲端服務提供商亞馬遜、Google和微軟等都是美國企業,歐盟要如何執行這項禁令還有待觀察。 北約駐立陶宛部隊 擬擴編成戰鬥旅 德國總理蕭茲七日訪問立陶宛,在首都維爾紐斯與立國總統瑙塞達以及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總理會談後表示,德國準備強化在立陶宛的軍事任務,將駐立陶宛的德軍部隊發展成一支戰鬥旅,「我們將捍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每一寸土地」。 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後,德國派兵千人進駐立陶宛,率領北約多國部隊。德國政府八日指出,該批德軍將從一千人增加到一五○○人,長期目標是要將駐立國北約部隊擴大成旅級部隊,柏林也將成立一支編制約三千人的戰備旅,以利需要時能迅速部署防衛立國。蕭茲也指出,全球對俄的嚴厲制裁,將使俄國經濟倒退數十年,「這意味著俄羅斯甚至無法維持軍力不衰弱。」

中国在人权理事会期间举办“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的负面影响”主题会议

  6月21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期间,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的负面影响”主题视频会议。30余国常驻团官员、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代表、人权理事会特别机制有关专家、非政府组织代表、媒体记者共60余人与会。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陈旭大使表示,殖民主义曾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仍广泛存在,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享有人权造成严重影响。各方应共同致力于解决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消除其对人权负面影响,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格林纳达常驻联合国代表麦圭尔表示,当今世界仍有160万人生活在殖民主义阴影中,国际社会应尊重非自治领土人民自主选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道路的权利,落实联合国“消除殖民主义第四个国际十年”行动计划。朝鲜代表表示,殖民主义至今仍未被清除,突出表现为美国等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价值理念,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俄罗斯代表指出,西方殖民者在历史上推行奴隶贸易,其负面影响延续至今,表现为系统性种族歧视和排外主义。国际社会应敦促美欧国家采取切实行动,彻底消除殖民主义遗毒。   中国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万洪和来自南非、印度、津巴布韦的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介绍对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看法,指出美、英和一些欧洲国家在殖民时期实施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些国家迄今未反省殖民历史,却以“人权领袖”自居,大搞“人权传教”,干涉别国内政。这些西方国家通过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假借所谓人权、劳工、环境标准,将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国际经济秩序之外,以继续掠夺其自然资源、剥削其劳动力。这些西方国家还实施单边强制措施,阻碍曾遭受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国家应正视和反省殖民历史,停止干涉行径,帮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权理事会等联合国人权机制应加大对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的关注。

专家: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公然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本月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上,美英澳三国开展核动力潜艇合作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并遭到多方批评。批评人士指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造成严重核扩散风险,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平衡。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苏尔坦·哈利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英两国借核潜艇合作,准备向澳大利亚转让武器级核材料,这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公然违反,将威胁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 苏尔坦·哈利:如果核潜艇到达澳大利亚,就意味着将危及22个国家和两个大洋,这是完全不受欢迎的。这不是我个人的说法,澳大利亚的近邻新西兰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核潜艇在其领海内是不受欢迎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也对此表示担忧。   印尼前驻华大使 苏德拉查:印尼已经向澳大利亚阐明,希望澳方能遵守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承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计划允许澳大利亚购买8艘核潜艇,这将改变地区的安全局势,不仅是印尼、东盟,我觉得还包括中国,都坚决反对任何进行核扩散的行为。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苏尔坦·哈利认为,美国一方面协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并准备转让武器级核材料,另一方面又用制裁等手段打压一些国家的核研究,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巴基斯坦国际政治专家 苏尔坦·哈利:美国一方面压制伊朗、朝鲜等国家,另一方面反而武装其他国家,特别是像澳大利亚这样没有面临任何威胁的国家,我认为这就是最明显的双重标准。

美媒:西方民主国家都在分裂,不只是我们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5日文章,原题:不只是我们,西方民主国家都在分裂。6月的同一个周日,在法国、哥伦比亚和西班牙举行的3次重大选举,显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民主的基本情况: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老牌政党和人物的垮台,以及“不断寻找替代者--随后又很快出现更多的不满--寻找其他替代者”的循环。      持续的“动荡和散乱”   法国最近的选举凸显了影响西方几乎所有民主国家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一直由左派(社会党)或右派(共和党)的主要政党执政。而在2017年,选民抛弃了这些政党,其候选人没能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马克龙作为一个中间派参选并获胜,与任何现有的政党脱节。   然而,马克龙刚开始提出政策,就轮到自己被破坏了。从2018年底开始,“黄背心”街头抗议活动使法国陷入了一年的政治动荡。尽管如此,今年4月,马克龙再次当选,两个传统政党的式微再度在选举中得到确认。马克龙与极右翼“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较量并最终胜出。然而,仅过了两个月,国民议会选举时,选民突然掉头反对马克龙。左右两边更激进的政党的成功使总统失去了议会多数,令国民议会分裂到一位分析家所说的“动荡和散乱”的地步。   政府更难组建   哥伦比亚总统选举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与法国一样,两大老牌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都垮了。现任总统伊万·杜克是一个温和的保守派。今年第一季度,该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8.5%,杜克也应对了邻国委内瑞拉170万难民的大规模涌入。尽管如此,杜克离任时的支持率仅为20%。面对部分由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预算困难,他曾提议对许多普通商品和服务加税,从而引发了长达数月的街头抗议。   同一天,西班牙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地方选举。自佛朗哥时代结束以来,该国一直由占主导地位的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党轮流执政。但从2014年开始,西班牙政治急剧分化。这一年,一个新的政党Podemos(“我们能”)从自发的“愤怒者”街头抗议运动中产生。2015年至2019年,西班牙举行了4次全国大选,目的是组建稳定的执政联盟。5年来,西班牙的两党制分散成一个笨重的五党制。西班牙首相、工人社会党领导人佩德罗·桑切斯被迫组建了西班牙第一个联合政府,以便在议会中形成微弱的多数。   但西班牙最近的地区选举暴露出选民对这个脆弱政府的不满。西班牙人口最多的安达卢西亚地区一直是社会党的大本营。然而,保守的人民党却在此次该地区选举中获胜。   美国人的不满   这些不同国家的选举显示,民众的不满具有普遍性,而且极易被动员起来。然而,当新兴政党或独立候选人当选后,选民也会迅速将矛头转向他们,这是一个持续动荡的过程。在经济方面,选民的不满源自全球化对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收入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以及不平等的加剧等。在文化方面,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移民政策产生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愤怒和不满情绪。社交媒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使迅速动员成为可能。   在美国,对主要政党的不满不比其他民主国家少。2016年,独立人士伯尼·桑德斯几乎获得了民主党的总统竞选提名,而另一个传统政治的局外人特朗普赢得了共和党的提名。目前认为两党干得还不错的美国人历史最少。有一半的美国人以独立人士自居,这是历史最高的比例。对第三党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在去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62%的美国人说需要一个第三党

“美国滥用制裁严重侵犯了他国民众人权”

  美专家认为,制裁已成为华盛顿的一种无休止的经济战争工具——   “美国滥用制裁严重侵犯了他国民众人权”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志伟   阿富汗东部近期发生强烈地震,造成1000多人遇难、近2000人受伤,数万座房屋被毁。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当前震区灾后重建工作面临重重困难。地震发生后,帐篷、粮食、毛毯等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物资虽已陆续运抵灾区助灾民渡过一时难关,但在美国制裁阴影下,不断高涨的物价仍令灾区民众重建家园的愿望变得遥遥无期。   “重建一座房子的价格已经涨到了至少400万阿富汗尼(1美元约合90阿富汗尼),我们根本负担不起。”帕克提卡省的一名灾民近日抱怨道。受美国制裁影响,阿富汗国内的砖石、水泥、木材以及炊具等重建家园必备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   去年8月底,美国留下巨大战争创伤并撤离阿富汗后,美政府迅速冻结了阿富汗中央银行存在美国的近95亿美元外汇资产,迟迟不肯解冻并拟将其中一半为己所用。这直接导致阿富汗外汇紧缺、物价上涨,经济形势恶化,民众贫困加剧。这些资产本应用来进口阿富汗人急需的食品和药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人正处在“死亡边缘”。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美国的单边制裁和切断海外援助,加重了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使阿富汗部分医疗机构因缺乏资金支持而被迫关闭。伊朗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麦哈迪·阿里·阿巴迪表示,在阿富汗,人权变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操弄其政治议程的工具,美国在疫情期间继续对阿富汗实施单方面制裁的卑劣行径将会被世人牢记。   “美国制裁成瘾”“‘制裁合众国’滥用经济胁迫”,美国《外交》杂志的一篇文章用如此的词句评价美国肆意制裁的本质。今年以来,美国频频挥舞制裁大棒,对他国进行经济、商业和金融方面的封锁,导致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受到严重破坏、民生凋敝,加深了地区动荡形势。多国官员、专家学者批评说,美国动辄使用单边制裁是对普通民众基本人权的系统性侵犯。   据英国新闻网站“中东之眼”近日报道,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单边制裁给伊朗的国计民生持续造成诸多破坏,导致伊朗国内通胀飙升、经济产值下降、民众生活艰难。26岁的德黑兰居民阿里对媒体表示,过去几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仅使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翻倍,还让某些药物难以购买。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丹尼尔·德雷兹纳表示,现在人们一致认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留下了一片混乱”,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古巴政府今年也多次谴责美国60年来对古巴实施的封锁是最不人道的经济战争行为,是对古巴人民人权的大规模、公然、系统性侵犯。美国自2019年以来不断升级封锁措施,并在疫情下阻拦他国向古巴捐赠物资,阻碍古巴获取药品和基本用品。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菲什曼表示,美国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使用制裁工具。美国政客试图利用制裁来打击对手至关重要的社会要素:工业、基础设施、政府机构和人民的信心。但从现实效果来看,美国的制裁企图没有实现其所寻求的政策结果。近年来,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等实施越来越严厉的制裁,但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取得进展。“几乎从任何角度来看,美国的制裁政策都是失败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马尔德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越来越依赖经济胁迫,成为经济制裁最热心的使用者,其结果令人质疑。制裁已成为华盛顿的一种无休止的经济战争工具,不仅没有解决冲突,反而加剧地区动荡。“美国滥用制裁严重侵犯了他国民众人权,最终也不可能奏效。”

欧盟批准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欧盟候选国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当地时间23日宣布,当天的欧盟峰会同意批准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欧盟候选国,格鲁吉亚为潜在候选国。   米歇尔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乌克兰向欧盟迈出了关键一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这一决定不仅加强了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三国的力量,同时也加强了欧盟的实力。   欧盟峰会的这项决定是应欧盟委员会本月17日的建议作出的。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向阿富汗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阿富汗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向阿富汗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张军说,阿富汗正处在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自去年8月以来,阿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暴力冲突事件显著下降,同时人道经济领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阿富汗实现和平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阿富汗人民不应被遗忘,国际社会要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第一,要加强建设性接触,支持阿富汗实现自主有效的国家治理。过去20年的教训证明,军事干涉和外来模式在阿富汗行不通。各方要把“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以务实态度同阿临时政府加强接触,耐心引导,支持阿民族和解和国内团结,探索符合阿国情的治理模式。   第二,要加大资源投入,帮助阿摆脱民生经济困境。去年8月外国军队仓促撤出后,阿人道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截至目前,阿人道响应计划缺口30亿美元。受其他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主要捐助国对阿富汗的关注下降。这种趋势极其危险,可能导致当前危机演化成更大灾难。今年4月,数十名联合国人权独立专家共同发表声明,指出美国冻结阿富汗海外资产加剧阿妇女儿童生存状况,呼吁尽快解除冻结。很遗憾,资产解冻问题没有任何进展。在阿富汗人民最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冻结其大量海外资产的做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可接受。美方应尽快无条件归还阿海外资产。   第三,要综合全面施策,支持阿富汗实现良性发展。阿富汗面临的安全、反恐、禁毒、难民等问题相互交织,要综合施策,从根源上寻找解决办法。要推动阿方肃清恐怖主义滋生土壤,坚决打击“伊斯兰国”“东伊运”等各类恐怖组织。应支持阿开展罂粟替代种植,消灭毒品来源。阿富汗妇女儿童的权益,特别是受教育和就业权利,应得到全面保障。   张军说,中国是阿富汗的友好邻邦,始终致力于支持阿富汗和平稳定发展。去年入冬以来,中国政府向阿提供2.5亿元紧急援助,并将继续落实好已宣布的10亿元双边援助。前不久,中方主办第三次阿邻国外长会,推动所有邻国就支持阿和平重建形成一系列务实倡议,不少项目已在落实之中,对今后阿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阿富汗开创更光明的未来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