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峰会要谈“援乌百万炮弹”,梅德韦杰夫:俄若无战略核优势会被撕碎

  “在未来12个月内,欧盟或向乌克兰供应100万枚炮弹”。当地时间23日,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开幕,向乌克兰提供军援成为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22日,在接受英媒采访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必须为乌克兰冲突长期化做好准备”。同一天,乌克兰媒体称,该国总统泽连斯基前往巴赫穆特前线,以鼓舞士气。      援乌成欧盟峰会主要议题   俄罗斯《生意人报》23日报道称,当天,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开幕。欧盟领导人将主要讨论欧洲经济状况、能源、提高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移民等问题,而俄乌冲突则是此次峰会的关键议题之一。   报道称,欧盟领导人将讨论扩大军事生产能力,以实施在未来12个月内向乌克兰供应100万枚炮弹的计划。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已同意开始为乌军大规模生产弹药,但欧洲国防工业委员会承认,欧洲无法满足乌克兰的军事需求。一些欧盟国家担心布鲁塞尔无法按统一标准组织武器生产。   德国《南德意志报》23日刊登了对捷克总统帕维尔的采访。帕维尔表示,捷克已最大限度帮助乌克兰,但该国目前已无法再向其提供武器了。帕维尔称,捷克虽然拥有生产弹药的能力,但缺乏劳动力。帕维尔同时认为:“今年俄乌冲突的走势将是决定性的——2024年,美国将举行总统选举,届时美国选民的兴趣将集中在国内政治问题上,而不再是俄乌冲突。”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3日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呼吁西方给予乌克兰长期支持,因为看不到和平解决的前景。22日,他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目前,俄乌冲突局势已进入‘消耗战’阶段。俄领导人尚未计划在乌克兰实现和平。俄正增加军事工业的生产,并准备将数以千计的士兵部署到战区。为了支持基辅,北约有必要增加新弹药和武器的生产”。对此,俄罗斯专家认为,北约秘书长的声明再次证明,由于向乌克兰大量供应军事装备,北约武器库出现严重问题。斯托尔滕贝格希望尽一切可能从北约国家榨取武器,以便继续向基辅供武。   泽连斯基到底去没去?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3日称,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了顿涅茨克地区,特别前往巴赫穆特前沿阵地,并为当地军人颁奖。他听取了关于前线这一地段战斗进展情况的报告,并与军人交谈,感谢他们保卫乌克兰。   当天,泽连斯基还视察了哈尔科夫地区,就该地区当前的安全局势举行了协调会议。泽连斯基称:“我很荣幸能够支持我们在最艰难的前线条件下保卫国家的战士。我向他们颁发了国家奖章,感谢他们的勇敢。我看到顿巴斯的城市状况感到痛苦,俄罗斯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可怕的痛苦和一片废墟。”报道称,泽连斯基此行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马里乌波尔的一种回应。   “泽连斯基根本没去”,俄罗斯《观点报》23日称,车臣特种部队指挥官阿拉乌季诺夫23日表示,乌总统泽连斯基没有视察巴赫穆特。这座城市正处于激战中。在这一形势下,泽连斯基或其他任何乌克兰领导人都不可能到这座城市。因此,他没有到过那里。阿拉乌季诺夫要求乌方提供泽连斯基前往巴赫穆特的视频,并说基辅肯定拿不出来。   梅德韦杰夫:核冲突威胁加剧   “西方急于让乌克兰发动反攻。”俄《独立报》23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五角大楼22日表示,美国将在今年秋季之前向乌克兰交付“艾布拉姆斯”坦克,这比原计划要快得多。而“爱国者”防空系统也将加快运抵。对此,俄《国家军火库》杂志主编列昂科夫称,目前,乌克兰前线局势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并向着对西方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西方加快向乌克兰提供新武器,并要求乌克兰尽快发动大反攻。   俄新社23日报道称,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2日在接受俄媒采访时称,如果俄在战略核力量领域没有优势,肯定会被西方撕成碎片。俄罗斯能够生产非常精良的武器、军事装备和特种装备,以及毁灭性武器。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就可能会为了克里米亚而对俄展开大规模作战,俄不能接受这一点。目前,爆发核冲突的威胁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加剧。   “西方每天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到头来却不断拉近这场核灾难。俄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是迫不得已的。北约和美国当初没有看明白俄总统普京对乌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的决心有多大,因而失算。如果北约能与俄方签署安全保证协议,后果不会这样严重。”梅德韦杰夫说。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评论英国计划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时表示,西方在全世界的破坏性行为是他们自己独有的标准化行为。

西摩·赫什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就是拜登下令炸的

  “我们(美国)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日前披露美国是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幕后黑手的资深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对美国的乌克兰以及对华政策表示担忧。赫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参与报道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并在2004年揭露美国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他表示,美国政府没有告知民众所有关于俄乌冲突的情况,反而不断向欧洲地区部署兵力,华盛顿很难在这场冲突中获得好结局。   环视频/制作 王力   环球时报: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您报道中的细节。据您所知,美国总统拜登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吗?还是从某一个时刻得知该计划的?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在知情或执行这项计划的人中,有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赫什:除了我的文章,我不能说太多东西,我需要保护告诉我这些事的人。我在美国记者这行已经有五六十年了,写过很多涉及情报部门的敏感消息,大多数时候这些报道都很具有批判性,但几乎在每一篇报道中,我都没有暴露过我的消息来源。在过去这些年里,从来没有人因为(告诉我什么事情而)被曝光、被起诉,这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事。      在过去一个半月里,我已经写了5篇(和“北溪”天然气管道以及乌克兰危机)有关的文章。我会坚持写下去,因为我对美国当下的政策感到非常担忧——不仅是美国政府对俄乌问题的政策,还有他们对中国的政策。   尽管我无法告诉你我是怎么获知这些消息的,但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毁的。在历史上就和美国有秘密合作关系的挪威也参与了这项计划,但一些执行任务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毁一条能让德国和西欧保持温暖与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环球时报:您说您很担心美国的政治。具体来说,您在担心什么?   赫什:告诉我一些内情的人,他们是一些在做自己真正想做事情的人,因为他们相信一些真相必须浮出水面。他们效忠的是美国宪法,而不是他们的“老板”。对于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以及副国务卿纽兰这些人,我都持批评态度。我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彻头彻尾的反共主义者。   我现在也不那么尊重美国新闻界了,所以我现在自己写文章自己发表,没人来打扰我。美国新闻界可能是太害怕再出现一个特朗普了,所以他们现在支持拜登过了头,对他缺少足够的批评。   其实我今天写的文章和我当年给《纽约客》《纽约时报》写的文章没什么区别,都是使用不具名的信源。你随便捡起一份《纽约时报》翻开,会发现几乎每篇关于外交政策的报道都在使用不具名的消息来源,所以他们拿我使用不具名信源来批评我,其实本质上是由于他们不想发表这篇报道,因为他们担心这样的报道会伤害民主党。   环球时报:您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报道俄乌冲突中的很多事情,“我所了解的战争不是你们所读到的战争”。能否为我们讲一讲,您所了解到的俄乌冲突是怎样的?   赫什:当我在写有关越南战争的调查报道时,(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都有反对战争的。但让我震惊的是,现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竟然一致支持乌克兰,只有少数一些共和党人反对这场冲突。我们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没有人试图调查真相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正在增加(在欧洲地区的)兵力,每天都有大量的军人进入西欧,这让我非常担心将会发生什么。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和拜登政府都难以获得好的结局,美国民众没有被告知全部情况,这场冲突不会有好结局。   不管你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什么看法,我都不赞同军事冲突。在1990年东西德合并时,我们曾与苏联达成协议,保证北约不会向东扩展一英寸,但现在北约扩员了14个国家。我能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感到)这是一种挑衅。我希望俄罗斯没有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但我必须说,他们不会输掉这场冲突。   环球时报:您认为美国和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大吗?   赫什:每天都有更多(美国的)船只携带着武器而来。美军在那里(欧洲)派了两个旅,(属于)第82师和第101师,他们离战场很近。我认为我们会以北约的名义为掩护介入,但我不认为美国政府在考虑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战场非常难以预测。但我知道对乌克兰来说,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   我认为俄罗斯会愿意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要俄罗斯能保持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某种控制,这一地区有很多俄罗斯族人,且普京已经在军事上控制了该地区。但这非常棘手,这意味着拜登在政治上的失败,也会使他很难获得连任。   环球时报: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就“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一事展开联合国主导的、多国参与的国际独立调查?或者说,有可能开展联合国主导的独立调查吗?   赫什:我们(美国)比任何其他安理会理事国都做了更多损害联合国权威的事。几周前,联合国开了一次会,你们猜猜看是谁强烈反对安理会就“北溪”管道被炸一事进行辩论?为什么我写的内容在美国很少被报道?因为美国不能调查此事。

美英澳正式公布!多国反对!

  当地时间3月13日,   美国总统拜登   在加州圣迭戈美国海军基地   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英国首相苏纳克会面 ,   就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会谈,   并公布了为澳大利亚   配备核潜艇的计划。   美英澳宣布核潜艇合作计划   或耗资2450亿美元   根据美英澳三方公布的联合声明,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交易大概在本世纪30年代初完成,后续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 。三国还计划,以美国和英国的技术为基础,合作研制一种新型核潜艇 。澳大利亚军方官员称,整个计划预计将在2055年完成,耗资2450亿美元 。   据悉,“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致命性高,且难被发现。 据彭博社报道,一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造价约为35亿美元,占澳大利亚每年3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10%以上。但澳大利亚可能至少要10年后才能获得第一艘核潜艇,这笔交易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在该笔交易之前,澳大利亚政府“毁约”了与法国政府事先谈好的价值660亿美元的常规潜艇舰队建造合同,引发了西方内部的外交争端。法国外长曾公开表示,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潜艇交易是“盟友和伙伴之间不可接受的行为”, 并补充说,像是被人“从背后捅刀子”。   国际社会表示担忧   专家称此举将开辟破坏性的先例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建立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英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将帮助澳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   对于美英澳三国的核潜艇合作,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强烈反对。...

美国军费预算破纪录 “霸权之路”终点何在

  美国总统日前公布的2024财年财政预算案,将国防支出提高到8420亿美元,规模再创纪录。   在这份预算案中,美国政府首次列入了援乌计划。据美国媒体报道,预算案中包括美国向乌克兰提供60多亿美元援助。      分析认为,此举清楚地表明美国作为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幕后推手,持续给冲突拱火浇油。而这正是美国多年来在全球大搞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   谁在鼓动战争?   对于预算案中涉及的援乌计划,美国代理副国务卿约翰?巴斯当地时间3月9日表示:“我们继续推进我们的关键工作,以确保俄罗斯的战略失败,同时继续支持乌克兰政府。”     对于美国大幅提升军费预算、首次把援乌计划纳入整体预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专访时分析认为:   拜登之前在访问基辅时说,美国要对乌克兰提供长期的系统性支持。当然,美国在援助问题上会坚持“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要评估乌克兰危机最终会给美国带来更多利益还是会产生损失。   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利用乌克兰危机达到自身战略目标的立场,美国的介入和所谓“支持”就会让乌克兰危机朝着持续冲突甚至冲突升级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借助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持续获得大额订单并赚取了高额利润。激增的军火订单背后,还有美国军工巨头们飙升的股价。   △“公平观察员”网站(fairobserver)报道:武器制造商是乌克兰战争的大赢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由美国“五大”公司主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雷神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   与2022年全年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整体下跌了10%构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军工企业“领头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2年的股价上涨了37%、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股价猛涨近40%、雷神公司的股价上涨了近17%。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的富兰克林·斯平尼曾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军工复合体借这次俄乌冲突渲染对俄罗斯的恐惧,旨在为新一轮军备支出创造契机,也会从此次冲突及其他地区冲突中长期牟利。   △富兰克林·斯平尼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也认为,美国从乌克兰危机中获得了非常清晰、现实的利益,但国际社会不会允许美国自私的如意算盘继续打下去。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在全球推广“美式价值观”。   目前美国出口的液化天然气已牢牢占据了欧洲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且已经超过了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   美国在对欧洲的安全、能源以及经济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控制权。   但最终美国的算盘能否实现,并不是美国单方面能决定的。现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不会对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坐视不理。   “美国政府选择了相反的方向”   美国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中还包括向国防部的“太平洋威慑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另有377亿美元将用于美国核武库的现代化,而造船和关键技术的投资金额尚不明确。增加的国防预算中有相当一部分将用于新武器研发、采购武器和弹药。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排在其后的9个国家的总和。   媒体认为,高达8420亿美元的最新国防支出,是美国历史上和平年代中最大规模的年度国防预算之一。而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很多老百姓的日子却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越过越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鸡蛋价格在过去一年中暴涨70%以上,面粉价格上涨20.4%,面包价格上涨14.9%,婴儿奶粉价格上涨约10%,小学和中学午餐价格更是出现了超过300%的暴涨。...

美欧补贴纠纷背景下,冯德莱恩见拜登要谈中国“挑战”?

  奥地利ORF电视台9日报道称,美国和欧盟正处于一场补贴纠纷之中。在此背景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0日将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晤,就欧盟获得美国类似自由贸易协定的地位展开谈判。     从本周一开始,冯德莱恩开启了加拿大和美国的访问之行。德新社称,除了俄乌冲突外,冯德莱恩和拜登的会谈重点将讨论欧盟与美国在全球和地缘战略优先事项上的合作。双方还将讨论如何保持跨大西洋在清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确保欧盟与美国在创新和保障清洁技术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合作。据白宫称,冯德莱恩和拜登还会谈到中国带来的“挑战”。   美国去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修改了美国对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要求电动汽车电池主要含有来自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矿物。这激怒了包括欧盟在内的与美国没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盟友。《华尔街日报》8日称,美国和欧盟正在推进一项以关键矿产为重点的贸易协定。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协议大有弥合美国和欧盟因《通胀削减法》产生的裂痕之意。   除了拉近与欧盟的关系,美国还意图降低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上的影响。“美国担心中国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奥地利ORF电视台9日称,根据美国公布的年度威胁评估报告,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可能利用其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迫使外国公司和个别国家向中国转移技术和创新能力,在世界上获得更大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西方媒体称亲乌组织炸毁“北溪”,梅德韦杰夫批美国搞“愚蠢宣传”

  “亲乌克兰组织破坏‘北溪’的说法是美国愚蠢的宣传。”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9日高分贝抨击美国。此前一天,《纽约时报》等多家西方媒体称亲乌克兰组织炸了“北溪”管道。消息传出之际,被多方怀疑为“嫌疑人”的美国压力山大。同在9日,克里姆林宫也表示,很难相信乌克兰参与破坏“北溪”的说法。俄外长拉夫罗夫9日表示,这一事件组织者不应逃避责任。   “就连欧洲普通民众也不相信”   俄塔社9日称,梅德韦杰夫当天在其Telegram社交网上写道:“有关亲乌组织破坏‘北溪’的说法是美国愚蠢的宣传。没有人相信。即使是深受其害的欧洲普通民众也不相信。这一说法的可信度很低,是编造的,是为了对欧洲人进行洗脑。”     除此之外,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也表示:“很难相信乌克兰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说法。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训练有素的国家情报部门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国家并不多。”他还补充说,俄罗斯继续要求参与对这一恐怖袭击进行调查,以确保其迅速和透明。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日报道称,就《纽约时报》有关亲乌组织涉嫌“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8日表示“无法评论”。联合国这一表态引起俄罗斯不满。俄塔社9日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其秘书处回避对“北溪”爆炸事件进行公正调查的必要性发表评论。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北溪”事件的调查,而不是排斥。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9日报道称,乌克兰外长库列巴8日表示,基辅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没有任何关系。这些“谣言”没有任何证据。他本人正在等待官方调查的结果。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8日则表示,媒体的相关报道有点奇怪。这是对乌克兰情报部门的“恭维”,但他们与此事无关。   就连美国官员也不确定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8日在推特上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无法证实《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该报报道中匿名人士发表的言论并非基于美国官方发布的情报信息,而且里面的消息人士也未获授权代表美国政府发言。沃森说:“我们的几个欧洲伙伴已经开始调查所发生的事件,这些调查正在进行中。我们会让有关记者联系这些欧洲国家,请他们对自己的调查发表评论。”   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和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早前曾不排除乌克兰对“北溪”管道实施恐袭的可能性。他们于去年10月,即在爆炸发生一个月后,曾考虑过基辅直接参与袭击的可能性。报道还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去年夏天就警告欧洲,乌克兰公民可能准备对“北溪”进行恐怖袭击。去年6月至7月期间,即“北溪”爆炸前几个月,美中情局向德国联邦情报局以及其他欧洲情报机构发出了关于该管道可能遇袭的警告。该警告包括有关3名乌克兰公民试图在包括瑞典在内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租船的信息。   俄发射81枚导弹   就在多国就“北溪”事件调查问题相互角力之时,俄乌战场再次爆发激烈交锋。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称,乌克兰能源部长哈鲁申科9日说,乌克兰基辅州、哈尔科夫州等七个州遭到远程打击,能源基础设施遭破坏,许多地区停电,此次打击持续了六个小时。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9日称,乌克兰防空系统未能击落任何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9日说,俄军共发射了81枚导弹。乌空军发言人表示,这是自全面战争开始以来,俄军首次在一天内使用多达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9日表示:“作为对3月2日基辅政权在俄布良斯克州组织恐怖行动的回应,俄军发起了密集报复打击,用空基、海基和陆基高精度远程武器,其中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打击了乌军事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国防工业综合体企业等。打击目的已达到,所有指定设施均被击毁。”

法国学者:“北溪”事件系美国所为

  当地时间3月2日,法国智库学者、前欧洲议会议员帕特里夏·拉隆德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揭露美国策划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文章里有许多翔实可信的论据。   但奇怪的是,这一事件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却很少被媒体关注。她认为,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是美国的犯罪行为,相关的调查才如此难以推进,媒体报道也会更为敏感。   帕特里夏·拉隆德表示,长久以来,美国对于俄罗斯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非常不满,一直致力于终止这一合作,而俄乌冲突恰恰给了美国这个机会。她认为美国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策划的。   法国智库学者 帕特里夏·拉隆德:美国的想法就是,切断俄罗斯与欧洲的联系。有一个欧洲国家,也就是德国,在经济上与美国存在竞争,而德国又在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发展自身,那么(美国)就有必要消除这些威胁。   帕特里夏·拉隆德还认为,欧盟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反而使得欧洲国家长期面临能源短缺、物价高涨的难题。   法国智库学者 帕特里夏·拉隆德:目前,欧盟对俄罗斯的这些制裁措施并没有起到什么好效果,我们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俄罗斯将天然气卖到了其他地方,而我们又花高价买回来,这样的局势真的让人很无奈。

匈外长称“北溪”爆炸是恐袭,俄方:这才是欧洲领导人应有正常思维

  “北溪管道爆炸是恐怖袭击”。据俄新社27日报道,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当天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事件应被视为恐怖袭击,匈牙利支持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调查。 俄罗斯《消息报》27日称,对此,俄国家杜马能源委员会成员鲍里斯评论称:“这才是欧洲国家领导人应该有的正常思维。很显然,这次恐怖袭击得到了国家机构的支持。破坏俄罗斯和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行动只会有一个受益者——美国。”   这是一个“丑闻”   27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西雅尔多说,“无论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做了什么,都是可耻的,都是丑闻。因为,这是欧洲如此大型且关键的基础设施第一次遭到攻击。原则上,这样的攻击应该被视为恐怖袭击。我们支持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全面、深入、结构化和详细的调查。”他补充说,无论是谁发起调查,匈牙利都支持所有类型的诉讼程序,诉讼将为查明“是谁制造的袭击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带来希望。   西雅尔多还建议,联合国应该提供一种机制来调查“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的爆炸事件,该组织可以成为此类调查的平台。他说:“涉及复杂的安全环境时,联合国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因为联合国是最后的手段,每个国家都有代表,任何讨论都可以进行。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即使是敌人也可以而且应该相互交流。”在采访中,西雅尔多重申了匈牙利反对任何禁止与俄罗斯在核能领域合作的企图,并质疑欧盟将俄罗斯记者列入黑名单的理由。     美国政治杂志《反击》27日称,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近日曝光了美国政府是“北溪”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这一惊人爆料对美国安全的威胁甚至比“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披露的美国秘密还要大。赫什的报道表明,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了无端的战争。   “绝对是美国干的”   当地时间26日,德国和法国爆发游行,抗议北约介入俄乌冲突,而“北溪”管道被炸也是游行者的愤怒点之一。据伊朗新闻电视台27日报道,在26日法国巴黎的集会上,组织者菲利波特抨击欧洲国家屈从于美国。他指责美国“炸毁了北溪”,并谴责德国和法国外交官对此“只字未提”。他说,“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这就是在宣战。美国破坏了欧洲的一项战略资产,一项影响我们国家和经济的能源资产,我们却什么都不说完全顺从。这是一种耻辱。”   在赫什爆料后,大部分欧洲媒体与美国主流媒体一样保持沉默,甚至有言论称赫什的调查属于“阴谋论”。德国左翼党政治家迪特尔·德姆26日晚表示,美国中情局已经对德国媒体进行了渗透,部分媒体故意对赫什的爆料视而不见。德国联邦议院一定要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来就赫什的指控进行调查,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德国选择党联合领导人克鲁帕拉表示,必须就赫什的指控对美国展开调查。德国联邦议院议员达代伦表示,美国有充分的动机摧毁“北溪”管道。有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对“北溪”调查一直保持沉默,这就说明“绝对是美国干的”。   香港《巴士的报》27日称,西方媒体对美国阴谋破坏“北溪”管道十分冷漠。俄罗斯呼吁挪威等国公开在相关海域的调查结果,亦未获响应。如此严重的事件,涉及欧洲多国能源危机、通胀肆虐的事件,轻易放过幕后黑手,令人感到西方传媒的犬儒和虚伪。美国及西方媒体一向自诩占有的正义“道德高地”已经坍塌,与当权者蛇鼠一窝、狼狈为奸的真面目已表露无遗。   挪威:新的关键集结地?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7日称,由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阻止欧盟购买俄罗斯能源,美国因“北溪”管道被炸获益最大。自从布鲁塞尔宣布优先考虑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以来,美国天然气生产商已经在欧洲能源市场上占据了很大份额。   不过,美国并非唯一的受益者。世界社会主义网站27日称,挪威强大的能源部门与美国一起,成为对俄罗斯制裁和“北溪”管道被毁的主要受益者。挪威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在2022年增长了3.3%。赫什揭露挪威在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中所扮演的角色,凸显出挪威对美国军事和情报行动多么重要。挪威正成为美国对俄罗斯军事挑衅的关键集结地。   丹麦《哥本哈根邮报》27日称,根据丹麦、德国和波兰研究人员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北溪”管道爆炸对波罗的海一个特别脆弱的地区的海床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有毒沉积物被释放,可能会杀死多个海洋生物物种。欧洲将继续忍受能源危机之痛。雅虎新闻网27日称,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尽管欧洲有足够的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但可能没有足够的天然气进口,因此2023年冬天对欧洲来说并不容易”。

北溪“深喉”:美国政府除了否认 不会做任何事

  上周节目关注了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撰写的有关美国秘密布局,摧毁“北溪”管道的独家调查报道。本周,赫什再次就“北溪”事件进行披露。   土耳其电视台直言,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新闻界传奇人物,85岁的赫什仍然在用实力证明自己充满活力。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美国记者 西摩·赫什:最近10天我每天都会收到三四百封电子邮件(关于我的报道),这真是令人惊讶。管道遭破坏的影响巨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静寂,没人承认对此负责。我只不过是报道出了明摆着的事,我找到了(内部)知情者,他们告诉我事实是什么,事情还有更多的细节,我还有未报道出来的东西。   22日,赫什在线上出版平台substack上再度发声,发表题为:“从北部湾到波罗的海——美国与挪威合作的秘密和不完整历史”一文,揭露了美国情报部门与挪威海军合作的悠久历史,从侧面阐明了为何美国会选择挪威作为摧毁“北溪”管道秘密行动的根据地。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美国记者 西摩·赫什:这个任务的参与者(挪威)轻车熟路,他们可以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现在的挪威,在武器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小型的美国,美国一直在那里投入装备。   挪威东北部边界线沿北大西洋绵延1400英里,在北极圈以内与俄罗斯相交。其最北部边界距离俄罗斯的核要塞——科拉半岛上的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仅有约250英里的距离。近年来,美国大肆渲染“俄罗斯极地威胁论”,以此为由在挪威增加军事存在。   2022年,美国大幅扩建挪威北部的拉姆松德海军基地,扩大码头设施和弹药储备;同年,美军又交付给同样位于挪威北部的埃沃内斯空军基地首架P8海神巡逻机。   CNN记者:这是一款非常先进的侦察机,也可携带武器。这些是潜水艇的“杀手锏”,声纳浮标,把它们投入海底,可以引来潜艇,携带鱼雷的轰炸机可以摧毁潜艇。   挪威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约秘书长——挪威人斯托尔滕贝格也颇合美国人的心意。   2014年,在担任挪威总理8年后,在美国强烈支持下,斯托尔滕贝格出任北约秘书长一职。斯托尔滕贝格坚信北约首任秘书长——英国伊斯梅爵士的一句名言:“北约的创建是为了遏止苏联、留住美国、压制德国”。   同时,赫什在报道中指出,在摧毁“北溪”管道后,挪威便可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这对挪威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据赫什披露,最终,在地区作战经验丰富的挪威海军的帮助下,美国中情局将“北溪”管道的爆破点锁定在距离丹麦博恩霍姆岛几英里的波罗的海浅水水域。该海域的海底深度仅260英尺,完全在潜水员的作业范围内。   安放炸药的潜水员则来自美国佛州巴拿马城美国海军潜水和救援中心,在该中心接受培训的高技能深海潜水员往往会被分配到美国全球的海军基地,执行包括炸毁外国油井、污染海底电厂进气阀以及破坏重要航道的运河闸门等任务。   在人员、地点、爆破方式全部确定后,2022年6月,海军潜水员在北约常规军演BALTOPS   22的掩护下,安装了可远程触发的高功率C4炸药。三个月后,美国总统拜登认为时机成熟。2022年9月25日,挪威海军驾驶美国提供的P8侦察机在执行“例行任务”时投放声纳浮标,发出的信号触发了安放在“北溪”管道上的炸药。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美国记者 西摩·赫什:这确实是一个重磅报道,重磅之处不在于美国执行了行动,拜登总统担心的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没有得到北约和西欧国家的支持,德国人对此是有所不满的。朔尔茨总理即将来访,这位基督教民主党人即将到访华盛顿,我听说他将在接下来的10天内来访,他将像只乖巧的小狗一样坐在那里说我们不知道(谁炸了“北溪”管道),但内心却在煎熬。我已经避免和政客对话很多年,这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但我知道在德国议会中此事已经引发很多忧虑,人们担心总理其实早已知晓此事。   2月16日,在赫什发表“北溪”管道相关报道一周后,白宫方面确认,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3月3日到访华盛顿。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信息,由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导致德国在2022年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年GDP的2.5%。   美国民众:令人惊讶和震惊的是,欧洲国家政府没有对美国所扮演的角色表示不满,这是令人震惊和悲哀的。   面对舆论压力,2月18日,德国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对事件真相表示关切的不仅是德国,基于赫什提供的相关证据和线索,联合国安理会于2月21日就“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及其后续调查情况举行公开会议。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要求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主持下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展开独立的国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