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又放风调降对华关税,反复释放矛盾声音做实美政府内部分歧
关于“拜登政府将宣布调降部分中国商品关税”的消息这两天又热了一波,《华尔街日报》5日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对特朗普时期的关税进行为期4年的强制性评估,针对企业和其他关税受益者的意见征询期于7月5日结束,这给了拜登政府“一个调整政策的机会”。但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尚未作出最终决定。据报道,在美国政府内部依然有两派争议,美财长耶伦告诉美媒,特朗普时代的一些对华关税“不是战略性的”,“埋单的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但另一些美国官员仍然将关税视作“迫使中国让步的宝贵筹码”。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恩格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即便美国本周降低了对华关税,“也绝不是美中战略竞争中的大转弯”。 华盛顿反反复复是为何 “拜登最快本周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说,美国经济当前正遭受超过40年高位的通胀的吞噬,拜登政府已经难以控制食品、汽油和其他消费品的高价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局面可能会令民主党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受挫。由于控制通胀主要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可供总统选择的政策不多,降低关税便是其中之一。 但彭博社5日引用白宫一位女发言人的话称,尚未就关税问题作出决定,宣布时间也可能会变化。报道同时称,美国民众要求政府控制物价,这确实带给美国官员相当大的压力。为此,拜登政府考虑放宽对3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部分关税的可能性在增加。为此,拜登上月就表示,他将很快与中国领导人交谈,并表示他正在考虑就是否取消对华关税作出决定。若拜登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这将标志着他在中美贸易关系上作出的第一个重大政策转变。 英国《金融时报》4日称,虽然拜登急于帮助消费者,但他希望在中期选举前避免国会议员的反弹,这些议员认为削减关税是“对中国软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官员基尔克里斯说:“就关税发出的信息而言,这看起来确实非常混乱,因为不同的政府官员在说截然不同的话……我能想象内部的辩论是什么样的。” “德国之声”5日称,由于拜登政府内部意见分歧严重,加上为了制衡与北京的贸易关系,有关对华减税的决定仍存在变数,拜登也可能为此祭出妥协方案。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政府就关税问题持续反复释放矛盾声音,一方面坐实了内部因立场迥异而产生的严重分歧,导致其难下决断。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政府一贯的外交伎俩,通过向外释放消息观察外界反应,反复进行试探,以寻求政策决策的判断标准。 西方进入“节约时代” 正如印度《商业内幕》5日报道,如今通胀也如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全球扩散。美国人已经受够了几乎所有要花钱的地方都在涨价。汽油价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食品和房价逐月上涨,“而这个问题不仅限于美国”。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3日报道,相对富裕的西方国家也开始节约能源了。日本政府近日呼吁人们从下午3时开始关闭“不必要的灯”。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体验,节电在以前是很少有的事。日本人习惯于“大放光明”,学校通常是把所有的灯都开着,而多数家庭亦是到了晚上让所有房间的灯都亮着。而现在大家纠结各种节电细节,电视上讨论节电方法,比如把空调的风量从“自动”改成“微风”是否能省电。日本政府向民众提出节约用电的要求,时间是从7月1日开始到9月末,包括全国的家庭和企业都纳入节电范围。 据BBC报道,除日本外,澳大利亚能源部长敦促新南威尔士州和悉尼每晚关灯两小时,以节约用电。法国官方早于3月底就呼吁民众节约电力和天然气。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呼吁民众减少洗澡的时间以节约能源,他在媒体上表示,自己洗澡从不超过5分钟。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今年前5个月德国人使用的天然气比去年同期减少14.3%。许多德国人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房租、保险等支出无法节省,所以他们主要在日常生活上节约开支。比如减少去餐厅的次数、少买衣服、少开汽车、取消度假等。这让他们感到“生活质量的下降”,商业气氛变冷。 美国应为世界经济负责任 德国《经济周刊》5日称,美国总统拜登必须紧急应对迅速上升的通胀:取消惩罚性关税可能会使美国的通胀率降低多达两个百分点。 但正如日本共同社5日称,拜登考虑降低对华关税是为抑制美国的高物价,而中方要求的是“彻底废除关税”。《华尔街日报》5日称,对华下调关税的范围可能包括“暂停对服装和学校用品等消费品征收关税”,但同时美国可能依据所谓的“301条款”启动一项新的调查,“重点针对中国对高科技项目的产业补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为这项举措“筹备了数月”,这会导致新的关税。 彭博社5日称,2022年前5个月中国对美出口仍同比增长15.1%。分析人士表示,取消关税对美国的通胀和中国的贸易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全球最大经济体可能出现的衰退前景或许才是对世界经济的威胁。 高凌云表示,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笼罩着一层阴霾,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应主动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和割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逆全球化的做法。“美国应站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角度,负起更多责任,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的利益盘算上。”
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敦促美国等国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
中国代表6月28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消除虚假信息对人权负面影响”高级别讨论会上发言,敦促美国等一些国家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停止侵犯人权行为。 中国代表表示,中方对近年来人权理事会虚假信息泛滥表示高度关切。美国等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编造散布针对别国的虚假信息,打着人权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滥施单边强制措施。历史上,美国多次借谎言和虚假信息,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给这些国家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美国等所作所为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严重侵犯人权。美国等应立即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停止侵犯人权行为。多边人权机构在讨论人权问题时应基于事实,避免助长虚假信息。
特写:从香港书展感受港人家国情怀
“我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这里也是我未来就业的首选地,所以来书展买一些介绍大湾区政策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加深自己的了解。”在第32届香港书展三联书店展位,香港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博士生张同学正在认真翻阅《数字大湾区:香港回归25年》一书。 7月,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如期而至。今年书展主题为“历史文化·城市书写”,并以“从香港阅读世界:忆·写香港故事”点题,带读者探索香港历史和中华文化。 走进香港会展中心的书展现场,书幡林立,摊位密集。 在中华书局展位上方,“弘扬中华文化 构建现代文明”12个大字映入眼帘。书摊上陈列着不少关于爱国教育、国情题材的图书,包括《共和国火车头:新中国70年见证》《数字解读中国》《百年变局下的中国经济》等。 摊位显眼位置有一本名为《回归·情义25载》的书,颇受读者欢迎。翻阅大约5分钟后,市民陈女士决定购买。她说,香港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香港市民也越来越清晰认识到,每当香港遭遇困难,国家总是第一时间鼎力援助。“我注意到这本书里精选了25篇香港与内地民众守望相助、共同打拼的故事,我也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增进对祖国的了解。”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超英说,连日来,翻阅和购买这些书籍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多数是年轻人。 位于会展中心三楼的“儿童天地”展区人潮涌动。不少家庭全家出动,家长一大早就带着孩子进场“扫货”,直到晚上才满载而归。 “这个是宝玺,是皇帝工作时用的印章。”在新雅文化展位前,5岁的刘紫羽和妈妈正在翻阅一本故宫知识游戏书。 “上周带孩子去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她喜欢得不得了。尤其是‘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那个展厅,让我们带她逛了两遍。”刘紫羽的妈妈说,孩子这几天还想听故宫的故事,今天就来书展给她买几本讲述故宫的书。 她还给记者展示了自己刚买的《我是故宫“看门人”》,“只有我们家长自己先学懂了,才能给孩子讲清楚”。 在商务印书馆展位,两个小朋友在《桌游识中国历史》特色桌游产品前玩得不亦乐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于克凌介绍,这款产品寓教于乐,将中国地理历史知识融入桌游,引导香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祖国地理知识和历史脉络,在书展上广受欢迎。 本届书展上,不少香港图书出版商都推出了香港学者和作家撰写的家国题材新书,花费逾四年编修的香港首部军事志《港九大队志》就是其中之一,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翻阅。 该书主持编修者之一、香港史专家刘蜀永说:“编修过程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档案资料。所以团队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 60多岁的市民王先生正在阅读这本书的序言,他说,此书的出版有助弘扬前辈的爱国精神,也能帮助香港市民了解中国共产党对香港社会的历史贡献,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 “刚刚阅读了这本书的介绍,更加被国歌背后的故事打动。”市民郑先生与儿子在三联书店展位翻阅《“起来!”我们的国歌》时对记者说,国歌虽然只有84个字,但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爱国,从唱好我们的国歌开始。唱好国歌,从我们自己开始。”他对儿子说。 书展开幕第二日晚上9时许,在离场的人流中,市民张先生大步流星,拉着一个蓝色行李箱。他说,过去十年,几乎每届书展他都会来,而这一届让他逛得最满意。 “我观察到,香港的出版界正气上扬,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也在增强。书展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香港社会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他说。
警報再響!美國疫情升溫 BA.4及BA.5感染病例持續上升
南非去年11月發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Omicron 變種,讓全世界有時間提前防範新變種入侵,今年初南非又驗出可以逃避疫苗和過去感染免疫力的新變體 BA.4 和 BA.5。英國研究發現,BA.4 和 BA.5 引起的感染人數翻倍所需時間只要4.5天,傳染力更強,而美國近來BA.4及BA.5感染個案持續上升,疫情再度拉警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截至6月4日的一週內,美國感染BA.4 和 BA.5的個案佔整體病例從1個月前的1%暴增至13%,公衛專家示警,這顯示這2種更具傳染性的Omicron亞變種,更能逃避在上一波Omicron疫情建立的免疫保護,延長疫情發展時間。 專家估計,BA.4 和 BA.5將成為未來幾個月的主流病毒株。 美國過去7日單日平均新增超過12萬例確診個案,主流病毒仍然是Omicron另一個亞型BA.2.12.1,由於當局已取消追蹤快速檢測陽性個案,專家相信實際確診數字會更多。 不過CDC官員表示,危重病例沒有明顯增加,入院患者雖有所上升,但仍遠低於高峰期,死亡病例徘徊在歷史低位附近,情況仍可控。流行病學專家則警告,若感染個案持續加,醫療系統將面臨壓力,感染者也會面對長期健康問題。
海軍S-70C直升機重落地4傷 同型機全數停飛待檢
海軍司令部今日表示,海軍反潛航空大隊1架S-70C反潛直升機(機號:2303),今日下午執行試飛科目操作時,疑似裝備故障,因此於左營神鷹基地本場跑道重落地,造成機上正、副駕駛、機工長及檢驗士等4人受傷,已立即送往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治療。 海軍司令部進一步表示,海軍除協請醫院給予最好治療外,並要求該型直升機立即暫停任務派遣,實施飛安特檢;有關直升機肇事原因,刻由專案小組釐清調查。
美国被曝想在阿富汗邻国建军事基地 中亚国家官员一口回绝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网站23日报道称,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有意诱使中亚国家与美方合作,并在当地建立军事基地。不过这一想法被乌兹别克斯坦官员一口回绝。 库里拉声称,此举意在打击阿富汗境内冒头的恐怖主义势力。他还表示,情报显示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正在重建训练营,但美方并未提供更多细节。 库里拉说,如果美国成功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例如扩大情报网络、建立更多军事交流等,就可以让美国在该地区部署无人机,“这是一种微妙的做法”。 然而,美方的计划并未获得支持。乌兹别克斯坦驻阿富汗特使伊斯玛蒂拉·伊尔加舍夫(Ismatilla Irgashev)一口回绝表示,该国不会考虑为美国设立无人机基地,“我们不能接受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建立任何他国的军事基地或设施。”许多美国官员也称,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特别是该地区靠近俄罗斯,建设无人机军事基地的想法并不现实。
美国宪法不再保护女性堕胎权 联合国官员批:对妇女人权的巨大打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4日推翻了在联邦层面确立堕胎权的判例“罗诉韦德案”,这意味着女性堕胎权将不再受美国宪法保护。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批评称,此举“是对妇女人权和性别平等的巨大打击”。 巴切莱特在一份声明中称,获得安全、合法和有效的堕胎权深深植根于国际人权法中,但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剥夺了美国数百万女性的自主权,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的女性,导致她们的基本权利受到损害。“过去25年来,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堕胎立法方面放宽了限制。遗憾的是,24日的这一裁决显示,美国正在偏离这一进步趋势”,巴切莱特这样表示。 据美媒报道,随着“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美国20多个州预计将禁止或严格限制堕胎行为,其中13个州的堕胎禁令在“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将立即生效。
德媒鼓动改变对华发展援助政策,专家:不应妄议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
“德国给中国数亿欧元发展援助”,德国《世界报》21日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领先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出口大国。但中国却是继叙利亚和印度之后,德国第三大发展援助接受国——2020年德国对华发展援助约为4.75亿欧元,2021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世界报》质疑称,为何这种做法没有尽快结束?德国“红绿灯”执政联盟内也有人认为需要进行改革。 报道对中国仍被官方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提出质疑,并提及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也批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这种分类已无法掩盖“中国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资源已远超过典型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在德中关系中,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传统角色分配早已不复存在。 报道称,来自自民党的德国联邦议院发展合作委员会主席霍夫曼正在推动与中国合作的改革。早在2019年,作为反对党议员时,他所在的议会小组就明确表示,德国在中国汽车、机械工程等行业提供培训支持等是在用发展援助助力自己的竞争对手。霍夫曼说:“红绿灯联盟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据称,德国政府目前正在制定一项新的中国战略。新战略将批判性地审视该国的人权等状况,并主张对未来的发展援助和经济合作进行更清晰的区分。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德国发展援助政策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利益需求和国际责任。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依照联合国和经合组织的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的经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对外发展援助政策也是德国对外政策中重要的一环,这与其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关系。 孙恪勤表示,德国和中国发展援助合作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德建交以后,德国的发展援助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德合作关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对中国的发展援助从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交通建设、改善水资源供应等扶贫项目和基建项目,延伸到教育、法治对话、科学家资助等更多领域,这个变化有利于两国在这些领域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同时,中国能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发展援助政策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孙恪勤提及,《世界报》提到的所谓援助国和受援国的概念已经被抛弃,这种不平等的说法也不符合中德当前的发展援助政策,现在更多应叫发展合作伙伴。另外,德媒也不应妄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是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确认的。
中方回应韩外长有关萨德“三不”表态:新官不能不理旧账
韩国外长朴振日前针对文在寅政府时期在“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上的“三不”政策公开宣称,“三不”只是韩方的公开立场,并非对中方作出的承诺,双方也未就此达成协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表示,中方反对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的立场不针对韩方,而是针对美国有意损害中国战略安全的不良企图。新官不能不理旧账。对于涉及邻国安全的重大敏感问题,韩方应该继续审慎行事,并寻求根本解决之道。 7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据韩媒报道,“三不”是指韩方不再部署新的“萨德”反导系统,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不谋求韩美日军事同盟。25日,韩国外长朴振在出席韩国国会听证会时称,韩国围绕“萨德”问题的“三不”政策并非对中方的承诺或双方达成的协议,此事事关韩国国家安全和主权,应由韩方自行判断,难以接受中方要求韩方履行承诺的说法。他表示,面对朝核威胁加剧,中方不应再主张“三不”政策,而应在实现朝无核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对此,赵立坚表示,任何国家不论哪个党执政,不论对内有何政治需要,其对外政策都应保持基本的连续性稳定性。这既是尊重历史,也是尊重自己,更是邻里之间打交道的应有之道。赵立坚称,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辽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吕超27日表示,韩方用朝核威胁来否认“三不”政策是毫无道理的,朝核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萨德”对防御来自朝鲜的袭击毫无作用。他表示,现在尹锡悦政府致力于拉近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在很多问题上让韩国“选边站”,而韩国在经济领域过于靠拢美国可能比较难,在“萨德”问题上跟中国翻脸,很重要的一点是做给美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