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printf(): Too few arguments in /www/wwwroot/144.202.14.98/wp-content/themes/bigbulletin/assets/lib/breadcrumbs/breadcrumbs.php on line 252

拜登兜售经济政策拼连任,美媒:完全是为应对特朗普的混乱理论

  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28日中午在芝加哥发表重要经济政策演讲,高调宣扬“拜登经济学”,称这将“恢复美国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拜登经济学”这一词汇源于媒体,但更多被保守派用来羞辱拜登治下的美国经济困境,但拜登要“化侮辱为力量”,兜售这一标签。不过这一努力遭到共和党打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等人28日纷纷发声,称“拜登经济学”意味着高通胀、高支出和经济衰退。法新社29日评论说,拜登将经济置于其2024年竞选连任纲领的中心,这是一个大胆且可能存在风险的举动,他无视了数月来关于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警告。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也对“拜登经济学”的定义和效果发出质疑。德国媒体提出,美国人的竞选活动似乎总是围绕着朗朗上口的“口号”。“拜登经济学”能否帮助拜登成功连任尚待观察,但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拜登抛出抓人眼球的“拜登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政策,却回避了美国经济固有的顽疾——高通胀和银行业危机。      拜登抨击“里根经济学”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拜登28日在演讲中对共和党人几十年来推崇的“涓滴经济学”进行了抨击,称共和党的政策没有让美国中产阶级受益,还让美国失败了,而他的经济政策“是与过去40年来让美国人失望的经济理论的根本性决裂”。   “涓滴经济学”常用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推出的“里根经济学”。这种理念倡导政府对企业和富人减税,以此来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成果不断增大的同时,逐步扩大受益人群,惠及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所有人,就像涓流一样慢慢滴落、渗透。   “我们不能再回到失败的政策上。因此,我上任后决心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方向,从涓滴经济学转向《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所说的‘拜登经济学’。”拜登在演讲中说,这一概念不是他提出的,但“正在发挥作用”,该政策意味着“从中间向外、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重建我们的经济”。他称:“拜登经济学关乎未来。拜登经济学是恢复美国梦的另一种方法。”   法新社28日称,这场半小时的演讲旨在吸引对拜登2024年竞选连任至关重要的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选民——其中许多人已经脱离民主党,转而支持特朗普。报道称,拜登兜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拜登经济学”是个极为大胆的举动,这是故意呼应并叫板曾让美国长期繁荣的“里根经济学”。   拜登强调,在他上任的头两年里,美国政府进行了数千亿美元的公共投资,用于改造基础设施和启动高科技制造业。他称,“拜登经济学”的三个关键支柱是:在美国进行明智的公共投资、教育并授权美国工人以壮大中产阶级、促进竞争以降低成本并帮助企业家和小企业蓬勃发展。他在演讲中还提到中国,称美国研发曾经是世界第一,现在排名第九;几十年前,中国排名世界第八,现在是世界第二。   《华盛顿邮报》28日发文称,“拜登经济学”不仅是与里根时期政策的割裂,还背离了民主党前任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时期的许多正统观念。“政府不再回避将投资推向特定目标和行业,公共工程支出重新流行。”文章称,这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新的环境和挑战:与中国的竞争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长期加剧、美国许多工业社区的崩溃、疫情期间供应链的崩溃,以及美国政府强调将制造业带回国内。但布鲁金斯学会经济问题高级研究员加里·伯特利斯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很难确定“拜登经济学”的具体含义,“它没有独特的经济政策”;拜登希望将工业带回美国,“这更多是一种进化,而不是一项独特的新政策”。   共和党争夺“定义权”   《华盛顿邮报》28日称,对于拜登来说,转折和挑战是,在他担任总统的大部分时间里,“拜登经济学”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保守派评论家最常使用这个词,嘲笑拜登的经济政策。美国Axios新闻网说,《华尔街日报》在2021年4月的报道中首次以中立立场使用“拜登经济学”一词,一个月后,时任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的麦卡锡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使用这一词汇讽刺拜登治下美国通胀率和油价飙升,称“拜登经济学非但没有启动水泵,反而清空了油箱”。报道称,拜登两周前还表现出不喜欢这个词,但现在决定拥抱它。“不过,共和党人决心不让这个词被重新定义。”   特朗普28日发表书面声明称,“拜登经济学”是指高税收、严厉的监管、严重通货膨胀、飙升的能源成本、《巴黎气候协定》等扼杀美国就业机会的协议,以及对中国等的全面经济投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28日仿照拜登在推特上发的图,修改了“拜登经济学”的字典式定义,称其是“对政府支出和监管的盲目信仰”。《华盛顿邮报》称,参议院的共和党三号人物巴拉索28日给本党议员发出备忘录,作为如何谈论“拜登经济学”的指南。之后,共和党参议员立即在推特上对“拜登经济学”展开批评。   美国媒体似乎也不太看好。《华尔街日报》29日发表社论称,拜登现在将“拜登经济学”视为荣誉徽章,讲述一切是多么辉煌以及为什么他值得赞扬。“但为什么选民如此不高兴呢?”文章称,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拜登上任以来的29个月内,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了3.16%。“对于拜登经济学,美国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彭博社29日称,和所有政治宣讲一样,拜登的演讲内容需要事实核查。他吹捧工作岗位的增加,但没有提及的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通货膨胀加剧和持续的收入不平等。法新社称,到目前为止,拜登的宣传很难获得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仍面临着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经济学”完全是为了应对特朗普的混乱理论,其本质可能是一种品牌推广活动。   美经济怪象:冰火两重天   “德国编辑部网络”29日称,美国的竞选活动总是围绕着朗朗上口的口号和术语。奥巴马凭借“是的,我们能”获得了成功,特朗普凭借“让美国再次伟大”获得了成功,拜登的团队现在为连任推出纲领性术语“拜登经济学”。德国新闻电视台说,拜登已经“把一切都放在一张牌上了”,在芝加哥的演讲中,他显得充满信心。但美联社28日公布最新民调发现,只有34%的美国受访者认可拜登对经济的处理方式。      美国经济分析局29日宣布,将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从之前公布的1.3%大幅上修至2%。Axios新闻网称,2023年的美国经济有两个不可否认且相互矛盾的现实:数字不错,但民众没有感觉。“这两种动态将使2024年的经济论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场信息战。”共和党人将关注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和美国人实际工资下降。拜登将继续谈论他任内创造的就业岗位,以及对基础设施和半导体的历史性投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2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拜登上台以后,美国经济并未实现复苏和增长,反而通胀问题严重,并出现美债违约风险,导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之一。宋微认为,拜登政府没有试图解决美国银行业存在的痼疾,而将宏观经济干预锁定在公共开支方面,尽管被冠以“拜登经济学”之名,却毫无新意可言,根本无法弥合美国国内两极分化的鸿沟。

美媒又开始放风:美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

  据彭博社27日报道,多名熟悉行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这也将使她成为继布林肯之后,今年第二位访问中国的拜登政府高官。   报道称,对于美国财长访华,外界预期已久,耶伦4月时曾说,这次行程将在“合适时机”进行。由于耶伦访华行程尚未被公开,上述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另一方面,报道还称,一名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还要发布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可能将阻止美国企业在中国某些领域的投资,目标是最早在7月底公布。   据媒体此前报道,拜登计划签署一项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领域可能面临全面投资禁令。美国“AXIOS”新闻网5月26日报道称,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发布该命令,但白宫发言人拒绝就确切时间发表评论。   对于拜登政府计划签署行政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5月11日表示,限制本国企业,并意图胁迫盟友伙伴共同限制对华投资,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果消息属实,中方将坚决反对。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共享发展机遇。   关于中美接触,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在中国外交部5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据报道,美方正努力促成同中方各部门官员进行通话或会见,中方如何看待美方加强接触的努力?有人称中方反应不够热情,这种说法是否恰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美债违约倒计时,各大公司在做最坏打算!

  美国财政部资金耗尽日期临近,而美国政府与国会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依然处于僵持状态。上周五双方关于债务上限的谈判“破裂”后,共和党和民主党方面均发表尖锐声明,相互“甩锅”。虽然美国总统拜登对谈判前景仍表“乐观”,但无论是最后时刻达成协议的“极限操作”,还是真正出现债务违约,两种状况都让美国商界和金融界感到压力,美国企业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债务违约”做准备了。      谈判无进展,两党相互甩锅   美国《国会山报》21日报道称,白宫计划安排拜登当日与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通电话,试图让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谈判重回正轨。但麦卡锡20日公开表示,有关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将暂停,直至拜登返回美国。   双方上述表态是基于上周五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一事实。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19日,白宫同国会众议长办公室就提升政府债务上限的谈判以失败告终,且不清楚何时再进行当面谈判。共和党人称,谈判最大难点就是削减政府开支,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同白宫在此问题上分歧极大。共和党人抱怨说:“白宫根本不清楚美国存在开支问题。”白宫方面则把谈判失败的责任推给共和党。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拉伯特发表声明称,共和党人“绑架美国经济,将美国推向债务违约边缘”。   “尽管双方都发表了尖锐的声明,拜登对债务上限谈判仍表示乐观。”《纽约时报》20日发表了以此为题的文章。当地时间上周六,正在日本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拜登作出乐观表态,称债务上限谈判正在“分阶段进行”,他对通过谈判避免美国政府债务违约“毫不担心”。   《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早在今年1月就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但美国财政部采取所谓“超常措施”继续支付政府款项,而上述资金最早将于6月1日耗尽,这意味着国会和白宫如不能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那么最早在6月1日美国就会出现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   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刊文称,长期的债务上限争论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而政府违约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最坏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政府无法向其债务持有人付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并导致股价暴跌和借贷成本飙升。”美国穆迪公司分析称,如果债务违约持续6个星期,美国可能失去超过70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飙升至8%以上,对经济的影响将持续10年之久。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债务违约的情况一旦出现,那么美国自身、美元的全球信誉、美国的金融体系乃至于全球的金融秩序将受到严重冲击,会造成剧烈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历史上因债务谈判出现两党僵持对峙的情况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在涉及美国重大利益问题方面,两党最终还是会妥协。   李海东分析说,美国两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项议题提升自身在美国政坛的曝光度和主导性。他认为,由于此事关乎美国的广泛利益,所以双方最终可能会在截止时间的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达成协议。“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还是会抬高,因为两党都知道,如果出现债务违约,那么相关损失是美国无法承受的。”   即便如此,目前的僵局依然会对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拉肯的话称,议员们争论不休,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缩减开支,从而增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布拉肯说,2011年,美国国会在最后期限前几小时提高债务上限,股市下跌并花费数月才恢复。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   为最坏情况做打算   在两党争论不休之际,美国企业和金融界已经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   据《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多家美国公司的财务主管正在密切关注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并为潜在的违约做准备。他们正在制定计划,应对经济动荡,并增加公司的情景规划。如果两党债务上限谈判失败,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们将不得不面临债务违约造成的严重后果。   铃盛首席财务官索帕瑞克表示,“我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财务实力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她表示,如果美国违约,这家云通信公司的计划将侧重于保持强劲的流动性。   丰田汽车信贷公司首席财务官库克则表示,该公司正在准备风险管理方案,以应对潜在的违约,包括如何支持其客户和经销商合作伙伴渡过难关。该公司预计,债务违约可能会影响其消费者贷款业务,包括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尤其是那些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客户。   华尔街各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在为可能出现的违约做准备。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表示,今年关于债务上限的讨论比以往更令人担忧。摩根大通则从5月初开始召开一周一次的“作战室”会议,商讨相关影响、筹划解决方案。预计从21日开始,“作战室”会议将成为每日例会,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该会议将每日举行3次。   蓝庆新分析称,如果出现债务违约,美国企业将经受极大冲击,企业的投融资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在美国国家形象受损的情况下,该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李海东分析称,如果美国真的违约,那么美国企业将首当其冲,美企以及其他国家拥有的大量美元资产都会迅速贬值,进而使企业经营和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出现问题。李海东说:“美国是当前国际秩序中最大、最不稳定的乱源,所以这次如果美国在政治上‘玩脱手’了,那么将会引发国际层面的危机。”

美议员宣布计划弹劾拜登 白宫谴责:无耻的政治噱头!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国会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宣布,计划提交针对总统拜登的弹劾条款,指控拜登违反了就职誓言,未能保护美国边界和国家安全等。   据报道,格林在新闻发布会上指责拜登“系统性地摧毁这个国家”,“故意不履行总统职责”。   格林称,她还针对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德和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提出弹劾条款。   格林表示,她与共和党领导层的其他成员讨论了提交弹劾条款的计划,并表示他们没有要求她停止推进。   白宫对此表示强烈谴责,称格林的弹劾条款是“无耻的政治噱头”。声明还称,拜登关注的是对美国人重要的事情,比如美债违约导致经济崩溃,以及保护正在创造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投资,而非“政治攻击”。   美国《国会山报》注意到,在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格林就曾对他提出过弹劾条款。此外,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遭到搜查并发现机密文件后,格林则又对司法部长加兰德提出了弹劾条款。但有关两人的弹劾在众议院尚未取得任何进展。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美国历史上此前共有三位总统遭到国会弹劾,分别是约翰逊、克林顿和特朗普。其中,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首位任内两度遭弹劾的总统。

英媒:拜登政府外交失败暴露无遗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13日刊登题为《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暴露拜登外交失败的程度》文章,作者是杰拉德·贝克。全文摘编如下:   对于美国总统来说,不管有没有爱尔兰血统,这个古老的国家总是可以提供一种逃避现实的可靠途径。拜登本周的爱尔兰逃避之旅尤其带有实用主义目的。此次访问是在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凸显出他所领导的美利坚超级大国地位显著下降之际进行的。就在他乐此不疲地说着俏皮话的时候,美国却在全球安全的主要区域——欧洲、中东和亚洲——变得日益无力。   最新的羞辱是一系列外泄的机密情报,这一事件暴露了华盛顿的战略混乱、无能和软弱。泄密事件本身不仅严重打击了美国情报界的声誉和人们对美国情报通信安全的信心,还严重伤害了美国与英国、以色列、韩国等重要盟国的关系。这些泄密文件已经让这些国家的政府感到尴尬。   拜登把自己全部的美国和北约筹码投放在打赢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上。战败对乌克兰来说将是一场人道主义和政治灾难,对美国的信誉和领导力也将是沉重打击。近来,这种领导力遭受进一步的伤害: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欧洲不应仅仅充当美国对华政策的“追随者”。与此同时,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和解,是北京——同时也是利雅得——对于美国地区影响力所发出的鄙视信号。在亚洲,美国的姿态仍然是“语气强硬而手段软弱”。   不过,当美国的势力在一个又一个大陆上消退、其对手步步进逼、其盟国疯狂地寄望于其他选择之际,拜登仍然拥有一个安慰。他将永远拥有爱尔兰小镇邓多克。

美媒:美众议院未能推翻拜登对已在国会通过法案的否决决定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0日首次否决了一项已在国会通过的关于投资规定的法案。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消息,美国众议院当天未能推翻拜登对这项有争议的投资规定的法案的否决决定。   关于拜登否决的这项法案,据美国《国会山报》20日报道,这项法案旨在推翻拜登政府的关于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投资规定。此前,拜登政府推出一项有关退休基金投资规定,要求投资基金经理在投资时优先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环境、社会治理因素的影响。   报道称,本次有关推翻拜登否决决定的最终投票结果是219票对200票,不足三分之二的赞成票。美国会参众两院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推翻拜登的否决,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据此前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拜登指责该法案受到“MAGA(即特朗普提出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共和党人”的影响,但他的做法受到两党一些人士的抨击,民主党籍参议员乔·曼钦指责拜登将“激进”的社会议程置于美国人民之上。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共和党人强烈抨击该规则,认为照顾到气候变化等问题的 ESG 投资规定不公平地惩罚了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推翻这项规定的法案由共和党籍众议员安迪巴尔在共和党占多数席位的众议院提出。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称,随着拜登的否决,这项法案回到了国会,但国会不太可能再次通过该方案,因为这一次需要三分之二的支持。

西摩·赫什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就是拜登下令炸的

  “我们(美国)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日前披露美国是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幕后黑手的资深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对美国的乌克兰以及对华政策表示担忧。赫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参与报道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并在2004年揭露美国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他表示,美国政府没有告知民众所有关于俄乌冲突的情况,反而不断向欧洲地区部署兵力,华盛顿很难在这场冲突中获得好结局。   环视频/制作 王力   环球时报: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您报道中的细节。据您所知,美国总统拜登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吗?还是从某一个时刻得知该计划的?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在知情或执行这项计划的人中,有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赫什:除了我的文章,我不能说太多东西,我需要保护告诉我这些事的人。我在美国记者这行已经有五六十年了,写过很多涉及情报部门的敏感消息,大多数时候这些报道都很具有批判性,但几乎在每一篇报道中,我都没有暴露过我的消息来源。在过去这些年里,从来没有人因为(告诉我什么事情而)被曝光、被起诉,这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事。      在过去一个半月里,我已经写了5篇(和“北溪”天然气管道以及乌克兰危机)有关的文章。我会坚持写下去,因为我对美国当下的政策感到非常担忧——不仅是美国政府对俄乌问题的政策,还有他们对中国的政策。   尽管我无法告诉你我是怎么获知这些消息的,但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毁的。在历史上就和美国有秘密合作关系的挪威也参与了这项计划,但一些执行任务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毁一条能让德国和西欧保持温暖与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环球时报:您说您很担心美国的政治。具体来说,您在担心什么?   赫什:告诉我一些内情的人,他们是一些在做自己真正想做事情的人,因为他们相信一些真相必须浮出水面。他们效忠的是美国宪法,而不是他们的“老板”。对于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以及副国务卿纽兰这些人,我都持批评态度。我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彻头彻尾的反共主义者。   我现在也不那么尊重美国新闻界了,所以我现在自己写文章自己发表,没人来打扰我。美国新闻界可能是太害怕再出现一个特朗普了,所以他们现在支持拜登过了头,对他缺少足够的批评。   其实我今天写的文章和我当年给《纽约客》《纽约时报》写的文章没什么区别,都是使用不具名的信源。你随便捡起一份《纽约时报》翻开,会发现几乎每篇关于外交政策的报道都在使用不具名的消息来源,所以他们拿我使用不具名信源来批评我,其实本质上是由于他们不想发表这篇报道,因为他们担心这样的报道会伤害民主党。   环球时报:您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报道俄乌冲突中的很多事情,“我所了解的战争不是你们所读到的战争”。能否为我们讲一讲,您所了解到的俄乌冲突是怎样的?   赫什:当我在写有关越南战争的调查报道时,(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都有反对战争的。但让我震惊的是,现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竟然一致支持乌克兰,只有少数一些共和党人反对这场冲突。我们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地,没有人试图调查真相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正在增加(在欧洲地区的)兵力,每天都有大量的军人进入西欧,这让我非常担心将会发生什么。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和拜登政府都难以获得好的结局,美国民众没有被告知全部情况,这场冲突不会有好结局。   不管你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什么看法,我都不赞同军事冲突。在1990年东西德合并时,我们曾与苏联达成协议,保证北约不会向东扩展一英寸,但现在北约扩员了14个国家。我能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感到)这是一种挑衅。我希望俄罗斯没有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但我必须说,他们不会输掉这场冲突。   环球时报:您认为美国和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大吗?   赫什:每天都有更多(美国的)船只携带着武器而来。美军在那里(欧洲)派了两个旅,(属于)第82师和第101师,他们离战场很近。我认为我们会以北约的名义为掩护介入,但我不认为美国政府在考虑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战场非常难以预测。但我知道对乌克兰来说,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   我认为俄罗斯会愿意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要俄罗斯能保持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某种控制,这一地区有很多俄罗斯族人,且普京已经在军事上控制了该地区。但这非常棘手,这意味着拜登在政治上的失败,也会使他很难获得连任。   环球时报: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就“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一事展开联合国主导的、多国参与的国际独立调查?或者说,有可能开展联合国主导的独立调查吗?   赫什:我们(美国)比任何其他安理会理事国都做了更多损害联合国权威的事。几周前,联合国开了一次会,你们猜猜看是谁强烈反对安理会就“北溪”管道被炸一事进行辩论?为什么我写的内容在美国很少被报道?因为美国不能调查此事。

3天内2家银行倒闭,拜登急了?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关闭,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最大银行。12日,因“系统性风险”,美国签名银行也宣告关闭。1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试图消除人们对银行倒闭后果的担忧,表示将寻求对银行业更强有力的监管。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则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现任美国政府,甚至还预测美国将出现“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      拜登:系统仍安全,监管将更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拜登13日发表讲话强调,美国的银行体系仍然安全,并阐述了他的政府正在采取的行动。   拜登说,“你的存款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全国各地在这些银行开户的小企业都可以松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支付员工的工资和账单。”   此前,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已制定了一项计划,以向公众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并限制硅谷银行倒闭后的溢出效应。   美国联储会、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声明称:“从13日起,硅谷银行的所有的存款者都可以拿回他们全部的钱。与硅谷银行清算有关的损失将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财政部长耶伦、联储主席鲍威尔和FDIC主席格伦伯格表示,将“充分保护”所有储户。   拜登13日重申,“纳税人不会承担任何损失” ,并表示这笔钱将来自银行支付给存款保险基金的费用。他说:“每个美国人都应相信,只要他们需要,不管何时,他们的存款都会在那里。”   拜登还表示,相关银行的管理层将会被解雇 ,银行的投资者本就应该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因此不会得到保护。 他指出,必须“全面说明”目前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并且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10日宣布,已依法接管主要服务初创企业的区域性银行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原因是硅谷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不足。这是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   特朗普:我们将经历另一场大萧条   随着银行倒闭事件持续发酵,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甚至还预测美国将出现新的大萧条。   据美国《商业内幕》13日报道,特朗普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当前走势,以及有关美国史上最大增税的提议,不难发现拜登政府或将成为现代版的胡佛政府。“我们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作为证据,银行已经开始倒闭。”   特朗普的一位发言人还称,“民主党人和拜登政府继续可悲地试图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特朗普”,比如硅谷银行倒闭、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件等。   一些外媒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已引发连锁效应。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事件震荡全球金融市场,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市场都受牵连。市场担忧硅谷银行倒闭犹如2008年的“雷曼事件”,恐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英国,近200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周末致函财政大臣,请求政府出手干预。一家科技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英国三四成初创企业、多达5万员工,可能受到事件影响。英国首相苏纳克、财政大臣、英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紧急开会,强调英国金融体系稳健。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13日则下令暂停该银行德国分行业务,但强调硅谷银行事件不会对德国金融稳定构成威胁。根据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说法,硅谷银行德国分行不向德国客户收取存款,因此业务暂停不会对德国的存款安全产生影响。   新闻多一点   硅谷银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主要服务于初创企业,业务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过快、融资成本增加,加之近期技术产业大幅裁员、风险投资减少,初创企业纷纷提走存款,硅谷银行陷入困境。   本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出售约210亿美元的证券组合资产,因此亏损约18亿美元。此后,这家银行尝试出售总额达22.5亿美元股票融资,导致其股价9日暴跌超过60%,10日被迫停止交易。

股票暴跌、急取存款,银行倒闭后,美国乱了……

  美国三天内两家银行接连宣告破产,创下美国银行业第二大、第三大规模的倒闭,引发了民众对更广泛金融危机的担忧。当地时间13日,20余家银行股票暴跌,民众争先恐后取款,各种规模的银行都在与市场动荡艰难斗争。   据报道,美总统拜登13日在美国股市开市前发表电视声明称,美国的银行系统是安全的,银行客户的存款也是安全的,“政府会做任何有必要做的事”。      但拜登给的“定心丸”似乎并未奏效,美国各类银行股票在当天收盘时都出现了明显下跌,KBW银行指数下跌近12%。   面对银行业危机,美国各地区各规模银行都试图平息客户的担忧,表示自己有能力应对当下情况。然而,忧心忡忡的投资者们却担心发生更多挤兑,对银行的保证似乎并不买账,纷纷抛售银行股票。   据悉,美国第14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12日表示,它可以从美联储和美国最大的资产银行摩根大通等来源获得700亿美元,但它的股价在13日仍暴跌60%,一度触及30美元——这是自2010年底以来从未触及的低点。   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也试图消除客户对其稳定性的担忧,强调自己可以通过现金、证券、信贷等多种方式获得140亿美元的资金。但截至上周晚些时候,其客户已经提取了约7亿美元的存款,该银行股价猛跌60%,虽后有回升,但较10日收盘价依旧下跌了21%。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杰森·戈德堡称:“现在的情况不确定性很大,但银行股投资者不喜欢任何不确定性。”      他指出,投资者和储户常常将市场表现作为评估银行财务健康状况的指标,因此,一旦他们对市场丧失信心,就意味着会从银行大量提款,这将拖累银行业的发展。   据悉,较小的银行尤其容易受到金融恐慌的波及。一些地区性银行——甚至一些在全国开展业务的银行——可能知名度并不高,但它们却在支持各地区本地企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律所、房地产开发商、兽医办公室、零售店、餐馆等可能都会受到银行业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