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40年的罪恶:揭开美国人体实验冰山一角

  病毒、霉菌、石棉、放射性同位素、二噁英……这些有害物质让人避之不及,却一度被刻意地释放到生活环境当中,只为观察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如此有违天理的人体实验,不是别人,正是自诩“人权灯塔”的美国的所作所为。   然而,这起延续20多年的不道德实验,只是美国历史上坑害民众的冰山一角。曾经一起震惊世界的医学实验丑闻,竟在美国研究人员的主持下,持续了长达40年!   【一段黑暗的实验史】   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霍姆斯伯格监狱,在开放近百年后于1995年关闭。由于那里涉及生物制剂研发和人体实验,争议早已有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里的囚犯们接受了有关皮肤病、生物化学和制药研究的实验。从洗发水、牙膏,到液体饮食、眼药水,他们的生活用品中被投入各种致病物。   越战期间,囚犯们体内甚至被注射剂量惊人的剧毒落叶剂(橙剂)主要成分——二噁英。要知道,美军当年在越投放了约2000万加仑橙剂,致40万越南人死亡、200万越南人罹患癌症等疾病。   实验中,有人被拔掉指甲染藓,有人受伤和眩晕,有人留下终身疤痕,无法恢复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对象绝大多数是非洲裔男性。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文盲,一贫如洗。有些人为攒钱保释,同意接受有偿医学实验,但并未被告知实验究竟有何危害。   评论:宾州需与对非裔实施不道德人体实验的克利格曼博士“割席”。   操作了这些实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克利格曼来头不小,是国际公认的皮肤学泰斗,其背后资助者不仅包括美国多家化学和药企巨头,还有美国中情局、陆军等。   为揭露此事,艾伦·霍恩布鲁姆出版了描述这段历史的书籍。随着舆论发酵,2000年,298名曾遭受试验的囚犯决定将上述企业、机构和人员,告上法庭。   然而,美国联邦法院裁定本案诉讼时效已过,只能撤销,前囚犯们并未得到任何赔偿。   2010年,克利格曼过世。宾夕法尼亚大学于2021年发表了道歉声明,并取消了克利格曼的一些名誉称号。   【迟来的道歉还有用吗?】   “我们正式向那些遭受非人道以及可怕虐待的人真诚道歉。同时我们也很抱歉,时隔这么久才做出道歉。”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宾州费城市市长吉姆?肯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费城市政府发表声明,就霍姆斯伯格监狱的一系列“医学种族主义”实验,正式道歉。   肯尼以及道歉声明指出,这是美国历史上对有色人种进行“不光彩和不道德医学实验的又一悲剧案例”,其影响波及几代人,持续至今,必须反思过去的暴行。   然而,迟到了半世纪的道歉,还有用吗?   一名实验对象的女儿琼斯?阿尔斯顿,对父亲当年的遭遇难以忘怀。“就在这些(监狱)墙壁后面,我父亲和其他无数囚犯,成了人体小白鼠”,她回忆道,父亲曾被暴露于有害化学物、病毒当中,她至今还记得他背部的伤疤。   “我的家庭被摧毁了”,她气愤地指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正是由于美国对非裔美国人有长久的不道德实验、医疗事故的历史,导致了非裔社区内存在广泛的“医疗不信任”问题。   霍恩布鲁姆也指出,非裔社区内许多人不敢接种新冠疫苗,就是因为仍未从霍姆斯伯格监狱、塔斯基吉学院这样的事件阴影中走出。   【持续40年的罪恶往事】   霍恩布鲁姆所提的塔斯基吉学院,又是怎么一回事?   一切还要从1932年说起。当时,梅毒仍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疾病,无法治愈。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与亚拉巴马州的黑人学校塔斯基吉学院合作,开展有关梅毒的研究实验,从当地招募了数百名实验对象,全部为非洲裔。...

美媒:美政府犯罪情况报告存在大量数据缺口 部分地区实情更糟糕

  美国联邦调查局10月5日发布2021年美国犯罪情况报告,然而信息统计并不完整。美国资讯网站“247wallst”10日报道称,因众多警方部门未采用最新犯罪报告系统,导致出现大量的数据缺口,部分州的实际暴力犯罪情况更糟。   根据最新报告,2021年美国每10万人中存在334起暴力犯罪,包括抢劫、强奸、严重袭击和杀人案件等四种最严重犯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这一报告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犯罪情况最全面的统计,但“247wallst”认为,此次统计情况并不完整。   为编制报告,联邦调查局让州和地方警察部门自愿提交犯罪数据,虽然参与度从未达到过100%,但此次的参与度尤其低,这是因为联邦调查局近期改用了一种新的犯罪报告系统,而许多警察部门在采用新系统方面的进展极其缓慢,这导致出现大量的数据缺口。这份报告并不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州等九个州的完整数据,而这些州的数据最终是否会公布还未有定论。   美媒表示,尽管数据如此不完整,联邦调查局的这份最新报告也体现了2021年全美的暴力犯罪特点,即在某些州,犯罪暴力情况比全国范围内更为普遍。美媒敲定了美国15个“最危险的州”,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区,这些州的暴力犯罪率都超过了全美水平。“247wallst”称,暴力犯罪通常在贫困率高、社会融合程度低的美国贫困地区更为常见。美国人口普查局2021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显示,在这份名单上出现的大部分州,贫困率超过了全美平均贫困率。

美媒:猴痘疫情暴露美国种族不平等 拉美裔比白人“更受伤”

  据美国广播公司10月7日报道,自美国猴痘疫情暴发以来,拉美裔的感染人数不成比例地高于白人,而疫苗接种率却远低于白人,体现出在获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种族不平等问题。   在纽约市,截至10月1日,拉美裔在猴痘患者中占比34%。在洛杉矶县,截至10月4日,拉美裔在猴痘患者中占比高达45%。然而美疾控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在全美猴痘患者中白人占比不到30%,但该群体接种第一剂猴痘疫苗的比例却高达47%,远超拉美裔的20%。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表示,拉美裔群体的医保覆盖率、互联网覆盖率低于白人,而且美疾控中心提供的西班牙语信息有限,导致这一群体无法及时获取猴痘预防和疫苗接种相关的信息。美国全国拉美裔医学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朱迪思·弗洛雷斯表示,从艾滋病到新冠再到猴痘,拉美裔一直无法获得公平的医疗服务,在疫情中总是处于劣势。

专访:美联储激进加息拖累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访印尼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

  专访:美联储激进加息拖累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访印尼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     印度尼西亚曼迪里银行经济学家登迪·拉姆达尼日前在雅加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通货膨胀高企,拖累其经济增长前景。   登迪表示,当前包括印尼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被迫跟随美国加息,代价是折损自身消费与投资增长,印尼明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   “输入性通胀将导致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增长放缓。对于本国企业来说,融资与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消费市场收缩将影响企业收入,双重冲击下企业生存压力猛增。”他说。   在能源价格上涨和全球金融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印尼9月2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25%。   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印尼通胀率将超过此前设置的4%上限。此次加息目的是降低通胀预期,实现2023年下半年将通胀率控制在3%、上下浮动1%的目标。   印尼央行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通胀高企,促使多国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已多次加息,未来可能继续激进加息。此举令美元走强,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包括印尼在内的新兴市场本币汇率维稳压力。   登迪认为,维持汇率稳定对各国十分重要,关乎外界对本币的信心。美联储加息导致多国货币贬值,同时也使得多国意识到“去美元化”的必要性。同时,除了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各国应支持发展其他结算系统,帮助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保持稳定。

支持率大幅下跌,英首相又与环保组织起激烈冲突!

  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最近的日子不好过。据路透社8日报道,英国民调机构Opinium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特拉斯支持率大幅下跌,目前已跌破前任首相约翰逊下台前的最低支持率。高达53%的受访者认为特拉斯应该辞去首相一职。除此之外,特拉斯与环保组织间的纷争也愈演愈烈。      英国《卫报》称,特拉斯5日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发表了她出任首相以来的首次党内演讲,但环保活动人士却打断了她的讲话,并举起印有“谁投票支持这个?”的标语横幅,谴责特拉斯“撕碎”了该党在竞选宣言中关于保护自然的承诺。随后安保人员便在保守党成员的嘘声中把抗议者赶出了会议大厅。特拉斯解释称,抗议者是“反增长联盟”的人,其中包括反对派政客、激进的工会、反“脱欧”的人等等,她不会允许“反增长联盟”阻碍英国发展。绿色和平组织英国分部表示,特拉斯内阁考虑的政策与2019年保守党竞选承诺相矛盾的领域至少有7个,涉及环境保护、气候行动和工人权利等问题。环保人士指责称,“特拉斯把大部分计划扔进了碎纸机……这位首相正将她的政党宣言变成有史以来最长的虚假广告。”   英国《泰晤士报》9日称,英国慈善机构国民信托负责人麦格雷迪表示,特拉斯正在“妖魔化”环保主义者,她对此感到“愤怒和担忧”。此前,为应对能源紧张问题,特拉斯宣布取消北海油气的开采限制,新增100多个开采许可,扩大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政府还表示,将在2023年年底前重新审查或废除英国“脱欧”后从欧盟继承的数百项法律,其中涵盖水标准、空气污染阈值,以及对稀有物种和脆弱栖息地的保护。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林地信托等多个机构对此表示担忧。   与环保组织的嫌隙加深对特拉斯来说非常不利。英国《泰晤士报》称,麦格雷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动员570万成员发起一场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些成员中有许多保守党选民。美国《华盛顿邮报》分析称,虽然保守党和特拉斯不会马上面临危险,但如果保守党认为特拉斯会拖累他们,她可能会像约翰逊一样被“扫地出门”。

美限制芯片出口,外交部回应:只会封锁自己,反噬自身!

  “美国出于维护科技霸权的需要,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进行恶意的封锁和打压,这种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将影响美国企业的权益。”针对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对芯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就有关问询做出上述回应。      据美媒报道,美国7日出台一系列新规,禁止将使用美国设备制造的某些芯片销售给中国。此外,美国政府还将31家中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团体列入所谓“未经核实的名单”,限制它们获得某些受监管的美国半导体技术的能力。   毛宁8日强调,这种做法阻碍国际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世界经济恢复都会造成冲击。美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封锁自己,反噬自身。

全球外汇市场大幅波动,如何影响中国老百姓?

  从今年3月美联储强势加息开始,美元指数一路狂飙,迄今已创下20年来最高纪录,并且横扫其他非美货币。今年以来,美元对英镑、日元、欧元、韩元都大幅升值。较为坚挺的人民币年初以来对美元下跌约11%,但对英镑、日元分别升值约8%、11%。全球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不仅影响全球宏观经济,还波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日常资产配置、留学、消费等都在其中。      换汇是否划算   “我在人民币汇率为6.2、6.4、6.7的时候分批换了一些美元,如按今年盘中最高汇率7.2计算,我换的这些美元收益率大概达到10%。”一名经常赴国外出差旅行的北京市民采访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鉴于目前美联储鹰派姿态不改,自己还将持有手中的美元。   疫情前因工作关系常赴日本的林小姐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元今年跌幅较大,她在低点时换了一些日元。她说,“趁低点换一些日元,能节省不少钱,留着日后有机会时去日本使用”。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美元的持续升值,“换美元”的讨论正在增多。采访中,招商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个人可通过银行APP自行进行外汇兑换,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全球主要币种可以实时到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于一些有海外留学或者海外业务需求的人群而言,可以适当换一些外币,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外币作为理财。但万喆提醒说,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都比较大,决定汇率的原因也错综复杂,不太适合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普通民众。另外,万喆表示,将外币再换回人民币时还需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这些费用通过汇率差价方式收取,综合考虑之下,眼下再换美元是否划算还不好说。   留美留英留日,学费大不同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英镑、欧元、日元等升值,也影响中国留学生的费用支出。《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年初兑换1万美元需要约6.3万元人民币,而现在则需要7.1万元。加上学费的上涨,使得一些在美留学生的花费上涨了不少。但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则因为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下跌,节省不少费用。一位留日学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3年前,1元人民币能换15日元,而现在1元人民币可以换20日元,按100万日元的学费计算,现在只需要5万人民币,而3年前则需要超过6万人民币,能够节省至少1万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英镑升值约8%,北京东城区一家留学机构的咨询人员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留学英国1年费用35万元人民币为例,英镑贬值能够节省几万块,这对一些对费用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产生吸引力。不过,他也提醒说,“汇率是时时波动的,目前是贬值,如果以后升值,那么因为汇率贬值而选择留学国家可能并不划算,汇率变化不能成为留学的决定因素”。   另外,英镑、日元、韩元的贬值,也有利于中国居民海淘或者境外购物。不过,外派到欧洲工作的刘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正处在高通胀中,人民币对欧元升值的收益远远抵不上当地的物价上涨,因此,她还在缩减日常支出清单。   企业如何抵消影响   汇率的波动对企业也产生明显的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各有利弊。   粤开证券分析师陈梦洁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分析称,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越大,所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就越大。其中,家用电器、电子产品行业企业海外收入超过三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将利好这些企业的盈利表现;而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钢铁等原料进口型企业,人民币贬值会提升进口原材料的成本,进而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人民币贬值会对外币负债高的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这些企业外债负担更加沉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房地产行业外债规模较大,达到1816.6亿美元。另外,电子、石油石化、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等行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如何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万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海外业务的企业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目前经济波动大,汇率变化快的时期更有必要。   中国商务部不久前也表示,将会同人民银行、外汇局等部门,持续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优化产品,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民调:超半数英国民众认为首相特拉斯应辞职

  据路透社报道,民意调查机构YouGov的最新民调显示,英国反对党工党的支持率为52%,遥遥领先于执政党保守党的22%。此外,53%的受访者认为英首相特拉斯应该辞去首相一职。   报道称,英国民调机构Opinium在当地时间10月5日至7日对2023名英国人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工党以47%的支持率领先于保守党的26%,这是Opinium自有记录以来,工党最大的领先优势。   此外,YouGov的调查还显示,工党领袖斯塔默以43%的支持率领先于英国首相特拉斯的13%。另外,61%的人认为今年应该举行全国大选。   据报道,特拉斯5日在成为保守党领袖以来的首次党内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她为自己的减税决定进行了辩护,该决定大幅推高了借贷成本,并导致党内分裂。   而她不久前推翻了取消45%最高所得税率的决定,也使她领导的团队信誉受损。

民调:56.5%美国年轻受访者要求减少美在亚洲驻军

  据《日经亚洲》7日报道,欧亚集团基金会本周发布了一项民调结果,该民调包含40多项外交政策相关问题,调查对象包括2000多名选举年龄段美国人。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8岁至29岁之间的美国选民中,56.5%要求减少美国在亚洲的驻军。赞成减少驻军的人认为,日韩这样的富国应承担自身防务费用,减少美在亚洲驻军可减轻美军和美国纳税人的负担。《日经亚洲》称,有观点认为,美国军队的存在导致亚洲紧张局势升温,迫使中国做出回应,从而造成无谓的战争威胁,美国年轻人对这种观点的认同度尤其高。      欧亚集团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汉纳表示,美国年轻人的态度非常现实。他们倾向于防务成本分摊,热衷于在人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增加外交接触,同时他们更可能不认同“美国例外论”,不支持采用胁迫性方法。汉纳分析,美国年轻人有上述观点并不令人吃惊,因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胜利,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是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搞政权更迭战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