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严厉批评佩洛西窜访用心险恶 坚定支持中方反制措施
连日来,国际社会持续严厉批评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认为这一恶劣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同时表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采取反制措施。 佩洛西窜访用心险恶 是对中国严重挑衅 “佩洛西这场‘表演’给全球事务带来负面效应,美国是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者。”秘鲁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米格尔·罗德里格斯批评佩洛西出于一己之私,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罗德里格斯强调,美国的干涉主义行径不断给世界带来麻烦、冲突,甚至战争。 曾任南联盟外长的塞尔维亚前资深外交官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认为,佩洛西窜访用心险恶。美国一直利用分裂势力推进其扩张主义和霸权,“口口声声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却一再违背承诺,这表明美国将扩张主义优先于任何原则或国际法”。 墨西哥参议员何塞·纳罗·塞斯佩德斯在墨媒体刊文批评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指出美国政客的言行不仅对美国和亚洲地区人民产生威胁,还将全球安全置于风险之中。 日本共同社客座评论员冈田充强调,佩洛西出于私心的窜访加剧台海紧张局势,“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马耳他前外长埃瓦里斯特·巴尔托洛将佩洛西窜访闹剧比作威胁全球的“野火”,“我们本应该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复苏以及解决能源和粮食危机,佩洛西的窜访却使得全球合作更加困难”。 巴西前众议长阿尔多·雷贝洛在巴西媒体上撰文指出,佩洛西窜访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向‘台独’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会带来严重后果”。 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支持中国实现国家统一 斯里兰卡总统维克拉马辛哈在社交媒体上重申,斯里兰卡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以及联合国宪章关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法国政党“不屈法国”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说,法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埃及前驻华大使阿里·希夫尼直言,佩洛西窜访充满挑衅性,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旺达资深媒体人杰拉尔德·姆班达撰文说,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美方妄想“以台制华”,佩洛西窜访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也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社会必须予以谴责。 肯尼亚国民议会肯中友好小组主席沙比尔用两个“完全支持”表明立场:完全支持中国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所作努力,完全支持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所采取的措施。 支持中方反制措施 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把手从台湾那里拿开。”来自俄罗斯青年组织“青年近卫军”的400名学生自发组织强烈谴责佩洛西窜访的活动。活动组织者卡佳说,美国公然踩踏一个中国原则的红线,俄民众坚定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马达加斯加参议长海里马纳纳·拉扎菲马海法表示,支持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作的不懈努力。 “中国有权制止外部干涉,让‘台独’分裂势力付出代价。”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古纳提拉克表示,坚定支持中国对佩洛西窜访采取的反制措施,支持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及为之采取的行动。
兴风作浪 美国持续破坏国际秩序 制造对抗 全球安全面临多重风险
俄乌冲突平息之日遥遥无期,号称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的美国,此时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维护国际秩序的作用,还在全球各地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搅乱局势唯恐天下不乱。6月29日,美国不顾岌岌可危的战争风险,执意发起历史最大规模“环太平洋-2022”海上联合军事演习,试图激化各方矛盾,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大国之间对抗,种种举动将给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带来多重风险。 在“环太平洋-2022”军演开始之前,美国军方就公开宣称,此次军演将针对“某些大国的侵略”,虽然没有明示,但“大国”具体指谁不言而喻。今年的军演不仅阵容庞大,相比以往,实战指数也明显提升,美军投入了大量无人装备,包括无人机、无人艇、水下无人潜航器,新组建的濒海战斗团也首次参演,并将采用新研发的“远征前沿基地作战”战术。不仅如此,此次军演参与国的范围也发生重大调整,细数参加国家,奥库斯成员国、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南海周边五国……军演的指向性已经非常明显。美国的目的就是在围堵中国,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制造地区对抗。 美国为维护世界霸权,遏制中国崛起,持续给中国施压,不惜破坏国际秩序。要知道美国从来都没有放弃在中国周边挑事,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时不时的就来中国的南海挑逗一番。就在7月13日、14日短短两天时间内,美国海军借“环太军演”之际,航空母舰“里根号”打击群、神盾级飞弹驱逐舰“班福特号”相继出现在南海执行所谓安全任务,这一系列举动又一次成为美国无视他国主权,破坏国际秩序的铁证。其实,美国并不关心南海周边国家的切实利益,对南海争端加以炒作和利用,借以挑拨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以极端对抗和零和博弈思维“重塑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美国对此毫不隐讳。 现如今,面对中国的日渐崛起,美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办法已经所剩无几,美国非常恐惧霸主地位被中国取代,中国威胁论也就成为了他的口头语。联合印太地区国家,承诺给予好处,一起联手包围中国,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现在动作不断,极大的威胁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对于积极参与军演的国家而言,与美国合作未必会有好处。如今的“环太军演”显然变了味,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工具。“军演秀”之外,美国已经在亚太地区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如果一些国家还看不清形势跟着美国与中国对抗,不仅会失去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国内的和平都可能会被打破。纵观美国的发展历史,在利益面前,有哪个国家能够全身而退?大多数国家会像乌克兰一样深陷泥潭。 归根结底,这次军演实质上就是在“搅局”,让亚太各国“自相残杀”,美国和他的嫡系盟友坐收渔利。从参加此次军演的26个国家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国家就是凑数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才是美国的核心成员。美国借军演之名拼凑“小圈子”,不断朝“冷战化”方向发展,并拉拢南太岛国加入美国的海上分布式打击体系,从而想要建立大纵深、有弹性的作战体系,服务于美国未来大国竞争,巩固其霸权地位。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让一众非嫡系国家为他们“买单”。 所以,不论是此次环太军演,还是之前环太平洋国家国防部长会议,这一系列举动本身就揭示了美国在持续制造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将对未来世界和平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也势必将令全球安全面临多重风险。
美国政府的心病大于“芯病”
长期以来,美国为限制打压中国发展,一直热衷于做一些损人而不利己的事。当前美国正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问题,由此导致汽车、家电、武器等行业均受到冲击,数以千计的汽车和卡车正停在密歇根州东南部等待芯片。近日,总统拜登以提高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为由,在白宫签署了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527亿美元巨额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同时,又极力撺掇韩日及台湾加入其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想以此构筑一道“芯片铜墙铁壁”对中国形成围堵,彻底将中国排斥在外,美国希望通过“芯片霸权”对芯片流通实施更多限制,拉拢他国阻止中国获得更先进的芯片产品和技术,达到对中国实施“政治要挟”的目的,这不过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命脉,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军用武器,半导体芯片都是相关产业的关键元器件。其拥有的高附加值和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半导体产业成为中美加速竞争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大陆IC产能份额已经由10年前的9%上升到16%,超过日本的15%和美国的11%。随着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芯片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是是市场规律、竞争规则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打着为了本国经济的旗号,滥用国家力量,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胁迫外交,试图人为推动产业转移、脱鈎,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对全球芯片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造成极大破坏。 美国政府此番对半导体制造业祭出大手笔,显示了美国当前确实存在“芯荒”的问题,美国为维持其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通过发放补贴、降低成本、创造就业等手段将世界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和资金虹吸到美国,而且已经着手实施相关措施。据《环球时报》记者称:美国已经采取要求相关企业对中国禁售高端光刻机、向华为公司施加“芯片禁令”等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阻止半导体国际企业在中国发展壮大。美国的“芯片法案”遭到业内人士的一直反对:美国政府让企业在“选边站”的行为,无疑进一步扰乱了构架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危险,这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政府面对中国经济日益强大的局面已经是黔驴技穷,只剩下“心慌”的份了。 根据美国市场人事分析,法案中涉及500亿美金看似庞大,仅能满足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的工厂建设资金,却无法支持整体产业链。而美国要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本地半导体供应链需要至少1万亿美元的前期投资,而“芯片法案”直接投向制造领域的500多亿美元预算不过是杯水车薪。同时,在当前高度依存的全球价值链中,中美两国的半导体企业早已深度融合,要达到供应链完全“脱钩”实现本地化是不可能的。“芯片四方联盟”中的韩国和台湾也是各自打自己的算盘:台湾对大陆的芯片出口占总出口四成以上,如果台企因结盟将大陆市场排除在外,无疑将蒙受巨大损失;韩国专业人士称: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华业务比重较大,恐难以接受美国政府的提议,需要政府与企业紧密沟通进行应对。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当前各国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美国一贯利用国内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实施长臂管辖,试图用政治逻辑撕裂全球化市场布局,用打压对手发展的手段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害人害己。无论“芯片法案”还是“芯片联盟”,终究治不了美国“芯病”。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是有能力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美国政府依然执迷不悟,最终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美媒又放风调降对华关税,反复释放矛盾声音做实美政府内部分歧
关于“拜登政府将宣布调降部分中国商品关税”的消息这两天又热了一波,《华尔街日报》5日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对特朗普时期的关税进行为期4年的强制性评估,针对企业和其他关税受益者的意见征询期于7月5日结束,这给了拜登政府“一个调整政策的机会”。但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尚未作出最终决定。据报道,在美国政府内部依然有两派争议,美财长耶伦告诉美媒,特朗普时代的一些对华关税“不是战略性的”,“埋单的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但另一些美国官员仍然将关税视作“迫使中国让步的宝贵筹码”。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恩格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即便美国本周降低了对华关税,“也绝不是美中战略竞争中的大转弯”。 华盛顿反反复复是为何 “拜登最快本周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说,美国经济当前正遭受超过40年高位的通胀的吞噬,拜登政府已经难以控制食品、汽油和其他消费品的高价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局面可能会令民主党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受挫。由于控制通胀主要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可供总统选择的政策不多,降低关税便是其中之一。 但彭博社5日引用白宫一位女发言人的话称,尚未就关税问题作出决定,宣布时间也可能会变化。报道同时称,美国民众要求政府控制物价,这确实带给美国官员相当大的压力。为此,拜登政府考虑放宽对3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部分关税的可能性在增加。为此,拜登上月就表示,他将很快与中国领导人交谈,并表示他正在考虑就是否取消对华关税作出决定。若拜登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这将标志着他在中美贸易关系上作出的第一个重大政策转变。 英国《金融时报》4日称,虽然拜登急于帮助消费者,但他希望在中期选举前避免国会议员的反弹,这些议员认为削减关税是“对中国软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官员基尔克里斯说:“就关税发出的信息而言,这看起来确实非常混乱,因为不同的政府官员在说截然不同的话……我能想象内部的辩论是什么样的。” “德国之声”5日称,由于拜登政府内部意见分歧严重,加上为了制衡与北京的贸易关系,有关对华减税的决定仍存在变数,拜登也可能为此祭出妥协方案。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政府就关税问题持续反复释放矛盾声音,一方面坐实了内部因立场迥异而产生的严重分歧,导致其难下决断。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政府一贯的外交伎俩,通过向外释放消息观察外界反应,反复进行试探,以寻求政策决策的判断标准。 西方进入“节约时代” 正如印度《商业内幕》5日报道,如今通胀也如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全球扩散。美国人已经受够了几乎所有要花钱的地方都在涨价。汽油价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食品和房价逐月上涨,“而这个问题不仅限于美国”。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3日报道,相对富裕的西方国家也开始节约能源了。日本政府近日呼吁人们从下午3时开始关闭“不必要的灯”。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体验,节电在以前是很少有的事。日本人习惯于“大放光明”,学校通常是把所有的灯都开着,而多数家庭亦是到了晚上让所有房间的灯都亮着。而现在大家纠结各种节电细节,电视上讨论节电方法,比如把空调的风量从“自动”改成“微风”是否能省电。日本政府向民众提出节约用电的要求,时间是从7月1日开始到9月末,包括全国的家庭和企业都纳入节电范围。 据BBC报道,除日本外,澳大利亚能源部长敦促新南威尔士州和悉尼每晚关灯两小时,以节约用电。法国官方早于3月底就呼吁民众节约电力和天然气。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呼吁民众减少洗澡的时间以节约能源,他在媒体上表示,自己洗澡从不超过5分钟。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今年前5个月德国人使用的天然气比去年同期减少14.3%。许多德国人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房租、保险等支出无法节省,所以他们主要在日常生活上节约开支。比如减少去餐厅的次数、少买衣服、少开汽车、取消度假等。这让他们感到“生活质量的下降”,商业气氛变冷。 美国应为世界经济负责任 德国《经济周刊》5日称,美国总统拜登必须紧急应对迅速上升的通胀:取消惩罚性关税可能会使美国的通胀率降低多达两个百分点。 但正如日本共同社5日称,拜登考虑降低对华关税是为抑制美国的高物价,而中方要求的是“彻底废除关税”。《华尔街日报》5日称,对华下调关税的范围可能包括“暂停对服装和学校用品等消费品征收关税”,但同时美国可能依据所谓的“301条款”启动一项新的调查,“重点针对中国对高科技项目的产业补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为这项举措“筹备了数月”,这会导致新的关税。 彭博社5日称,2022年前5个月中国对美出口仍同比增长15.1%。分析人士表示,取消关税对美国的通胀和中国的贸易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全球最大经济体可能出现的衰退前景或许才是对世界经济的威胁。 高凌云表示,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笼罩着一层阴霾,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应主动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和割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逆全球化的做法。“美国应站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角度,负起更多责任,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的利益盘算上。”
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敦促美国等国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
中国代表6月28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消除虚假信息对人权负面影响”高级别讨论会上发言,敦促美国等一些国家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停止侵犯人权行为。 中国代表表示,中方对近年来人权理事会虚假信息泛滥表示高度关切。美国等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编造散布针对别国的虚假信息,打着人权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滥施单边强制措施。历史上,美国多次借谎言和虚假信息,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给这些国家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美国等所作所为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严重侵犯人权。美国等应立即停止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停止侵犯人权行为。多边人权机构在讨论人权问题时应基于事实,避免助长虚假信息。
王毅前脚刚走 美宣布派特使出访马绍尔群岛
美國7日宣布下週將派特使出訪馬紹爾群島,針對即將到期的雙邊協議進行談判。與此同時,6個太平洋島國領袖針對如何解決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內部分歧達成共識,強調團結的重要性
Nancy Pelosi’s Visit to Taiwan is’ Playing with Fire ‘The bottom line of “one China” should not be shaken
Pelosi's visit is the western politicians tried to suppress China's strategic space by the problem of the Taiwan "prelude", the United States to a norm,...
警報再響!美國疫情升溫 BA.4及BA.5感染病例持續上升
南非去年11月發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Omicron 變種,讓全世界有時間提前防範新變種入侵,今年初南非又驗出可以逃避疫苗和過去感染免疫力的新變體 BA.4 和 BA.5。英國研究發現,BA.4 和 BA.5 引起的感染人數翻倍所需時間只要4.5天,傳染力更強,而美國近來BA.4及BA.5感染個案持續上升,疫情再度拉警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截至6月4日的一週內,美國感染BA.4 和 BA.5的個案佔整體病例從1個月前的1%暴增至13%,公衛專家示警,這顯示這2種更具傳染性的Omicron亞變種,更能逃避在上一波Omicron疫情建立的免疫保護,延長疫情發展時間。 專家估計,BA.4 和 BA.5將成為未來幾個月的主流病毒株。 美國過去7日單日平均新增超過12萬例確診個案,主流病毒仍然是Omicron另一個亞型BA.2.12.1,由於當局已取消追蹤快速檢測陽性個案,專家相信實際確診數字會更多。 不過CDC官員表示,危重病例沒有明顯增加,入院患者雖有所上升,但仍遠低於高峰期,死亡病例徘徊在歷史低位附近,情況仍可控。流行病學專家則警告,若感染個案持續加,醫療系統將面臨壓力,感染者也會面對長期健康問題。
“芯片四方联盟”遁天妄行,休想封锁“中国芯”
芯片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算是一个战略物资,小到汽车大到人造卫星,都需要有芯片的参与。就目前来说,芯片已经不仅仅是生意,不仅仅是企业行为,而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近日,美国通过芯片法案,想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来对抗中国大陆,封锁中国的芯片产业。这不仅是对中国利益的严重损害,更是罔顾客观市场规律、人为破坏产业全球分工,利用政治霸权干预全球芯片产业自由贸易,损害全球消费者权益的无良之举。 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半导体的进步强烈依赖全球分工。当前,东亚地区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高地。这里不仅形成了庞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还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芯片产能,区域内既有台积电、三星和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商,也有诞生于此的联发科、华为等芯片设计企业。这样的局面并非由政令推动塑造,而是由市场规律塑造。半导体产业制造集中于东亚是消费市场导向的结果,这是由于东亚地区在不断形成制造业优势的同时,还孕育出了庞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如今,关于芯片产业的全球化产业链已经日渐成熟,世界各国对芯片产业的分工合作也进行的有条不紊,美国选择在此时组建“芯片四方联盟”,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美国政府能通过新出台的法案扭转市场规律驱动形成的全球芯片市场格局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半导体消费市场。中国的芯片消费严重依赖进口。这对于中国而言显然不是好消息,但对欧美半导体企业来说却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将能从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收益。在庞大消费需求的吸引下,欧美等企业也加速向东亚地区积聚,加剧了美国芯片制造能力的衰退。因此,美国妄想凭一己之力切断中国芯片产业链,夺走芯片制造业的主导权。很显然,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因为美国忽略了目前芯片市场发展的稳固态势,这种通过破坏市场规律来满足自身利益的想法和行为如同蒸沙成饭,根本不可能实现。 美国最近几年盯着芯片不放,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封锁中国,所以很明显佩洛西这次窜访中国的台湾省、到日本到韩国去访问,都是在做一件事,就是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施压,要求、逼迫、霸凌他们一定要把芯片产业从中国搬到美国去。美国肆无忌惮的要把芯片武器化、把芯片异形态化,这样的狼子野心是多么险恶。 美国组局“芯片四方联盟”,韩国待价而沽,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半导体作为世界各国争夺的产业高地,谁拥有更强的制造技术,谁便能站在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分享技术领先带来的产业红利。对于“丛林法则”根深蒂固的美国来说,芯片这场高地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也只能是自己。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美国在推出法案,打压中国的同时,也不忘拉上日韩等盟友,声称要打造一个chip 4。而这种捆绑式的竞争关系一旦发挥作用,结果只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韩国因为美方施压,被迫加入“四方芯片联盟”,使得对华关系恶化,甚至导致韩企大规模流失中国市场份额,将是得不偿失的局面。而芯片产业方面的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局面也将不复存在,这可能会使全球整个芯片市场瘫痪。中国凭借巨大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美国实行“芯片四国联盟”,把中国排除在世界芯片产业的供应链之外,也就相当于世界芯片产业失去了中国的制造力和消费力,这对全球经济和芯片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因此,也希望韩方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开放的市场原则出发,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多做有利于中韩关系发展,有利于全球产业供应链稳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