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次施压阻挠中国阿根廷核电项目,专家:美所作所为是为围堵中国
美国近一段时间对中国与阿根廷之间的合作屡次施压。据阿根廷《第十二页报》9日报道,本周,美国将再次发动“攻势”,试图阻挠中国和阿根廷在阿建设核电站。 报道称,11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汉森将抵达阿根廷,警告后者与中国在核能方面进行合作存在风险和“不便”,并表达“华盛顿方面与阿根廷的合作意愿”。汉森将和4名随行人员一起与阿根廷核监管局负责人会面,然后访问该国的阿图查核电站等核设施。 2022年2月1日,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以及中核集团中国中原、中国中原阿根廷分公司正式签订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根据总承包合同约定,中核集团将通过工程总承包方式,以“交钥匙”模式,为阿根廷建设一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站。《第十二页报》称,美国对这一项目的反对是显而易见的。2022年4月,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安·甘策尔率领的代表团访问阿根廷,并对中国为阿图查三号提供的技术指手画脚。今年1月和3月,美国驻阿根廷大使马克·斯坦利和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大卫·特克也分别参观了阿图查核电站。 除了核电项目,美国政界还对中阿军事合作项目施加压力。早在去年,有消息称阿根廷要采购中国的“枭龙”战机。但美国妄图阻止阿根廷从中国购买战机。3月,美联邦众议员沙拉萨直接向阿根廷政府发出威胁,声称一旦从中方进口“枭龙”战机,美国不会袖手旁观。 “这是美国的一贯做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所所长王友明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不允许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后院”国家和域外大国在敏感领域开展合作。同时,美国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围堵和打压中国。虽然拉美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但一旦与中国突破所谓“红线”,美国就认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王友明说,美国过度解读中阿之间的正常技术合作,夸大军事威慑和战略威慑是不理智的,也不利于维护和促进西半球的和平与发展。对此,中国不必过多理会。
The US Is Trying To Ban TikTok, Do Americans Agree?
The United States prides itself on being a beacon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but why is such an open country still unable to accept TikTok,...
全方位拉拢蒙古国 华盛顿的“指挥棒”指向谁?
3月31日,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西松对蒙古国展开访问,而一个多月前,美国负责民事安全、民主和人权事务的副国务卿泽雅才访问过乌兰巴托。同样在今年春季,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四次美蒙双边经济政策对话,而蒙古国也参加了由美国和泰国自1982年举办的“金色眼镜蛇”年度国际军事演习。多年来,美国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强对蒙古国的渗透和拉拢。美国国防部的《印太战略报告》将乌兰巴托定性为华盛顿“可靠的、有能力的和天然的合作伙伴”。有观点认为,华盛顿这样做是为了制衡中俄。不过,作为“中俄搬不走的邻居”,蒙古国如何看待美国的拉拢?乌兰巴托是否会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转,任由美国定义其未来呢? 前美国大使:蒙约1/3议员曾在美国留学 3月31日,西松在蒙古国与该国外交部国务秘书昂赫巴亚尔等高官举行会晤,而2月5日至8日期间,泽雅在乌兰巴托会见蒙古国法律内务部部长等政要。这些只是美国高官近年来频繁访问蒙古国的缩影。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2022年8月,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曾随包括五角大楼官员在内的声势浩大的美国代表团,一起飞往乌兰巴托进行双边磋商,而通过资金强化蒙古国的执法和司法系统是美国官员此行的目的之一。2021年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访问乌兰巴托期间,强调了美蒙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加强蒙古国民主体制、主权和使其经济多样化的途径”。 除了加强和蒙古国的外交往来,美国一直通过教育对蒙古国进行政治渗透。2021年,时任美驻蒙大使克鲁奇斯基直言,蒙古国的很多政治精英都在美国接受过教育。根据美国国务院网站信息,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中约1/3的议员曾在美国留学。有美媒报道称,从距离来说,蒙古国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华盛顿外交和经济接触的目标,但是克鲁奇斯基表示,几十年的教育交流为美蒙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美国不仅在蒙古国资助建造学校,美驻蒙大使馆网站信息还显示,1991年至2021年,美国向蒙古国全国派出近1500名志愿者,重点实施英语语言培训和医疗教育项目。每年大约有120名蒙古国人士参加华盛顿资助的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前往美国学习交流。 除了教育外,所谓“价值观”也是美国对蒙实施全方位渗透的重要抓手,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美国在蒙的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实施,比如亚洲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索罗斯基金会、和平队志愿者、美国文化信息中心等。美国对蒙古国实施经济援助也强调“共同民主价值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盛顿在蒙古国开展的“千年挑战计划”(MCC)项目,该项目援助对象是美国认为的民主国家。美国对蒙实施了两期MCC项目,第一期为蒙古国提供了2.85亿美元的无偿援助,该项目已经完成;第二期正在实施,美方投资3.5亿美元为乌兰巴托建再生水厂。有美媒直言,MCC项目是美国在蒙古国针对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计划。 北约的“全球伙伴” 军事也是美国拉拢蒙古国的重点领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李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一直将蒙古国纳入其对外军事培训和援助计划之中。以国际军事教育与培训(IMET)和全球和平行动倡议(GPOI)为例,前者资助蒙军参加美方组织的多种高级行政人员及初级军官、士官培训课程,为蒙军提供必要的英语教育,促进其参与到同美军更高级别的军事训练中,后者则旨在扩展蒙军参与维和行动的能力,对蒙军体制、军事学说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援助,向蒙军五山训练中心基础设施的翻新和扩建提供资金支持。李超介绍说,IMET项目在美国对蒙军事合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美国军事高官曾在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近20年来,蒙古国大量军事部门负责人曾参加过IMET课程,华盛顿为乌兰巴托培养了一批接受过培训且有影响力的军事骨干力量。 1996年,美蒙先后签订《美蒙军事部门交流和互访协定》《美蒙安全保障合作协定》,规定双方可互派军队到对方国家以加强维和交流,必要时美军可以临时进驻蒙古国等。美蒙具有标志意义的军事合作,就是始于2003年代号为“可汗探索”的双边军演。这一演习2006年开始发展成为多国军事演习。事实上,美国以反恐为由,在乌兰巴托建立维和训练中心,创立这一军演机制。 2003年,蒙古国成为北约的“全球伙伴”,之后乌兰巴托向伊拉克、阿富汗等国派兵,参加了由北约主导的一系列行动。2021年1月,通过视频连线,北约副秘书长杰瓦讷与蒙古国防长赛汗巴亚尔共同为“蒙国防部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网络事件响应能力中心”揭牌。北约当时发布公告称,2017年至2020年,北约和蒙古国通过北约和平与安全科学计划就新建蒙古国军队网络安全中心展开合作,其间北约专为蒙方提供了培训和设备,北约通信与信息局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理位置说明一切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报道,蒙古国人口约为330万,其中大约一半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近1/3的人仍然过着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美国一直密切关注着蒙古国。 1987年,美国与蒙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小布什成为首位访问蒙古国的在任美国总统。2019年,美国和蒙古国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自此,蒙古国成为美国第17个战略伙伴国,美国则成为继俄日中印之后蒙古国的第五个战略伙伴国。美国对蒙古国的重视从其多份文件中可见一斑。在“2020财年国外活动国会预算的理由”中,美国国务院直言,加强和培育蒙古国的“民主制度”对于成功实施“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极为重要。美国国防部的《印太战略报告》17次提到蒙古国,将乌兰巴托列入仅次于盟友的“加强的伙伴关系”之中。 为什么美国对隔着太平洋的蒙古国如此重视?路透社2016年的一篇报道一针见血,“因为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并在经济上依赖中俄,所以华盛顿一直希望将乌兰巴托当合作伙伴来培养。”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前总统特朗普等政要,都曾试图减少蒙古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还因此对蒙减免关税。特朗普承诺实现蒙古国对外贸易的多样化,甚至还为此绘制了“路线图”。美国驻蒙古国大使布安根今年1月的一次讲话也表露了华盛顿加强和乌兰巴托关系的原因。他表示,当蒙古国与邻国打交道需要做决定时,美国希望确保蒙古国能够“从实力的立场上做出选择”,这就是华盛顿希望加强蒙古国的“民主体制、国家主权、使其经济多样化的根本目的”。 李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和蒙古国的合作有3个特点:一是政治上蒙美互信度提高,二是经济上蒙美探索新空间,三是安全上蒙美保持持续合作态势。长期以来,美国在发展对蒙关系的同时,包含着针对他国的地缘竞争动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红河学院特聘教授吴楚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认为,在围堵俄罗斯以及遏制中国发展的过程中,蒙古国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有美媒直言,美国加强和蒙古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是为了针对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蒙古国部门负责人格赖沃龙斯基称,美国企图通过蒙古国监视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 同中俄保持友好更具优先性 美国一直希望借拉拢蒙古国对中俄进行制衡,然而对于其效果,就连一些美国媒体都不看好。据美国《外交学者》杂志报道,美国国会2018年提出《蒙古国第三邻国贸易法》草案,以促进美蒙之间的双边贸易,特别是蒙古国纺织品和原材料对美国的出口。文章认为,乌兰巴托推动蒙美关系发展到战略层面的动机之一是希望能获得经济利益,然而5年过去了,上述草案自从被提交给众议院以来一直没有进展。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0年美国和蒙古国的货物贸易总额为1.29亿美元,其中美国向蒙古国出口商品额为1.18亿美元,进口商品总额为1200万美元。也就是说,2020年,蒙古国对美国贸易逆差达到1.06亿美元。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国与中国的贸易。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22年蒙中贸易额超过136亿美元,约占蒙古国贸易总额的64%,连续两年破百亿美元。2021年,中国占蒙古国总出口额的83%,占蒙古国总进口额的33%。蒙通社称,2022年,该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达到27亿美元。此外,俄罗斯还是蒙古国燃油和电力的主要供应国。 李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蒙古国外交政策以“多支点”为基础,具有“大国平衡外交”的特征,通过保持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中俄两国以及“第三邻国”之间维持相对平衡的关系,以此增进合作收益。美国《外交学者》杂志曾发文称,对蒙古国来说,最好的方案是充分利用其外交政策,以从各方获得最大利益,乌兰巴托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行动就是成功案例之一。蒙古国超过60%的人完全接种了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中名列前茅,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能同时从中国、俄罗斯以及西方国家获得疫苗,还得到了美国额外的资金支持。 李超认为,从蒙美关系的动态发展来看,蒙古国对美国采取“有限追随”的灵活手段,以展示本国对外自主的形象并推动蒙美关系向前发展。不过对乌兰巴托来说,同中俄保持友好关系比同“第三邻国”发展合作关系更具优先性。吴楚克表示,蒙古国现任总统对周边地缘现实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将中国视为对蒙古国发展来说最重要的邻国,蒙古国民众对华民意也有明显改善,因此只要不让蒙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给政府带来政治压力,那么中蒙两国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正如上述专家所说,蒙古国政府非常看重和中国的关系。蒙总理奥云额尔登日前表示,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乌兰巴托未来将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华发展睦邻友好互利合作一直是蒙古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不过李超提醒说,尽管蒙美关系的发展尚未对蒙古国同邻国的关系产生冲击,但在美国“印太战略”及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华盛顿会在各个层面增强对蒙古国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在中俄周边的战略存在。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已经在利用这种影响力,借机鼓吹其地缘政治观点,如在推进《蒙古国第三邻国贸易法》草案的过程中,美国内部就出现了挑拨中蒙关系的言论。未来美国是否会通过对蒙古国在各个领域的渗透,特别是在政治与宗教事务方面的参与与介入,在安全层面上对蒙古国周边施加影响,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
又炒“中国威胁”!美军最高将领宣称中国核武器能力令其“伤脑筋”
喜欢拿“中国威胁论”话题炒作的一些美国政客又老调重弹了。据美联社等媒体消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当地时间29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宣称,中国的核武器能力令其“伤脑筋”,华盛顿无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对于此类言论,中方不止一次明确表示,奉劝美方有关机构和人员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停止基于虚假信息散布“中国威胁论”。 “他们(中国)今天拥有强大的核能力,而且他们有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米利声称,“我们可能无法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减缓、破坏、拦截或摧毁中国在未来10到20年规划的核发展计划。”他称,“他们将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另据阿纳多卢通讯社补充,美情报机构在早些时候的评估报告中宣称中国洲际导弹的核弹头可能已多于美国,米利在29日的会上宣称,中国正走在一条“令人不安的”道路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在军力上“超越”美国,他还渲染说,“这真的令人感到不安。真的令人伤脑筋”。 对于美媒炒作“中国洲际导弹核弹头超美”内容,中国军事专家日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媒体和专家对“中国威胁论”的渲染已经到了颠覆常识的地步。中方表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核武库,持续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大力发展并谋求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通过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进行核扩散,日益成为核冲突的源头。 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频繁散布“中国威胁”。3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威胁论”、中美关系的相关问题提问。毛宁表示,我们要求美方有关机构和人员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零和思维,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停止基于虚假信息散布“中国威胁论”,停止为谋取政治私利,绑架中美关系。毛宁说,关于中美关系,我想强调的是中方始终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同时我们将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日媒称日本外相将访华谈敏感问题,中方:如有消息会适时发布
多家日本媒体29日报道称,日本外相林芳正计划4月1日至2日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举行会谈。预计林芳正将与秦刚就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台海等问题展开沟通。如果最终能够成行,这将是日本外相自2019年12月以来首次访华。29日,在回答相关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日双方就林芳正外相访华保持着沟通。如有消息我们会适时发布。”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会谈期间,预计林芳正将敦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发挥负责任作用,两国外长还将就朝鲜的核武器与导弹研发等问题交换意见。共同社称,为避免中日双方在东海等区域的偶发性冲突,林芳正此访还有可能就开始启用直接连接双方防卫部门的热线同中方进行磋商。预计林芳正还将就中国在冲绳县、钓鱼岛和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日益活跃等敏感问题表达“关切”。另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报道,由于日中两国对地区和世界的繁荣负有重要责任,因此预计林芳正在与秦刚会谈期间,将会表达就构建具有建设性且稳定的日中关系继续展开对话的意愿。 此外,多家日媒都提到,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中国分公司一名日籍男性高管日前在北京被捕,在日中外长会谈期间,估计林芳正将会谈及该问题。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本月依法对一名日本公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进行审查。该日本公民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对于此次林芳正有望访华一事,日本媒体予以高度关注。《朝日新闻》29日称,去年11月,日中领导人举行会谈期间,达成保持高层交往和对话沟通的共识。此次林芳正若能实现访华,那么将是继2019年12月时任外相茂木敏充访华以来,日本外相时隔3年3个月再次访问中国。共同社称,日中在时隔约4年后于今年2月举行了副部长级“外交当局定期磋商”,重启两国政府间对话。日方希望通过林芳正访华,进一步活跃部长级的“日中高层经济对话”等协商渠道。《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为了避免日中之间的偶发性冲突,领导人之间以及外长之间的不断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2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观察今年以来岸田内阁的一系列外交动向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针对甚至是遏制、抹黑中国的动作。中日互为搬不走的邻居,如果矛盾进一步累积,爆发地缘冲突,将对双方经济的推进乃至对亚洲地区的多边合作造成很大伤害。林芳正此访很有可能在释放日方外交声音的同时,也会为达到外交访问效果、维持中日灵活性互动,提出有利于今后两国搭建沟通机制的建议。 另据共同社2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日本、美国和菲律宾决定建立负责安保事务的高级官员磋商机制。此举旨在强化对在东海和南海军事活动日趋活跃的中国的遏制能力,并推进应对“台海有事”。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这一方案是由岸田政府提出的,考虑最快4月举行首次会议,出席者包括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以及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秋叶刚男。 在今年2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日时,共同社曾发表评论认为,日本政府正以加强同菲律宾的安全合作为杠杆,探索建立日美菲三国的“志同道合国家联盟”。对日美两国来说,菲律宾紧邻台湾和海上通道,是战略要冲。菲律宾不仅是在南海等区域,也是在“台海有事”时对中国进行遏制的一环。日本庆应大学教授神保谦在去年11月也曾公开表示,菲律宾在日美两国推进“自由印太战略”构想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日媒报道的一方面林芳正计划访华,一方面日本在安全方面谋求创设日美菲安保磋商机制,笪志刚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投机性,一边偶尔“示好”,一边通过另一种形式牵制中国。他说,中国不可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中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保有底线,避免风险失控或者外溢过大。此外,与国际社会上的其他国家共同构筑多边形外交,形成统一战线机制也十分必要。
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美人权状况标志性倒退的一年
3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揭露美国侵犯人权的真相。 “中国发布报告称去年是美国人权状况标志性倒退的一年”,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分为序言、公民权利保护制度严重失能、美式选举民主日益空心化、种族歧视与不平等愈演愈烈、底层民众基本生存危机加重、妇女儿童权利历史性倒退、恣意侵犯他国人权践踏正义共七部分。报告称,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金钱政治、种族歧视、枪支泛滥、警察暴力、贫富分化等痼疾难除,人权立法司法大开历史倒车,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被进一步架空。 “大陆发布《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批美国为全球人权发展搅局者”,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称,报告指出,美国是一个由极端暴力定义的国家,民众遭受暴力犯罪和暴力执法的双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监狱人满为患,成为现代奴役场所,强迫劳动和性剥削司空见惯。报告显示,美式民主失去民意基础。美国的选举费用一再飙升,“黑金”捐赠暗中操控选举走向,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导致民主共识难以达成,人们对美式民主普遍感到绝望。 报告还强调,美国种族主义愈演愈烈,少数族裔遭受广泛歧视;人均预期寿命大幅下降,药物滥用致死人数持续攀升;儿童生存环境令人担忧。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制度失灵、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的泥潭。 报告原文列出了具体事例。报告写道:联邦最高法院2022年对“布鲁恩案”的裁决成为美国控枪领域的标志性倒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的裁决终结了近50年来受宪法保护的堕胎权,是对妇女人权和性别平等的巨大打击。此外,报告还援引数据进行论证,突出美国社会仇恨犯罪、生存危机、药物滥用等问题。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28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里面谈到的若干案例都是生存权利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包括滥用药品、枪支等等,报告用非常具体的人权来回应美国抽象的、没有依据的人权,反映了美国民众的福祉不断被压缩的事实。 吕祥认为,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报告能够帮助他们认清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真面目,即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天天说人权,而实际上在美国经济政治制度下,人权恰恰是不断被剥夺和被压制的。
与中国竞争?美五角大楼拉硅谷初创企业“参军”,想干啥?
美国《华尔街时报》26日报道称,五角大楼正寻求招募硅谷初创企业,以资助和开发新的武器技术以及培养、寻找灵活的军工技术供应商。不出意料,美媒又将“与中国竞争”作为五角大楼拉初创企业参与国防的借口。 成立“战略资本办公室”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政府最近申请1.15亿美元资助五角大楼一个名为“战略资本办公室”的新部门,该部门旨在吸引更多投资,尤其是风险资本,投向聚焦被视为对美军方至关重要的技术和产品的公司。这是五角大楼支持的从传统国防部门以外的领域获取创意的最新举措。 美国军方一般主要依靠合同和拨款。《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去年年底宣布成立“战略资本办公室”,该办公室将寻求使用贷款、担保以及美国军方通常不使用的其他金融工具。战略资本办公室的首任主任杰森·拉杰说,该办公室的使命是协调和扩大私人资本以支持国家安全利益。 据五角大楼官网介绍,战略资本办公室是由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设立,旨在帮助寻找资金,以确保那些正在开发有朝一日可能用于支持国防的技术的公司,促使这些技术成熟,然后投入全面生产。战略资本办公室感兴趣的技术类型,包括那些通常主要具有商业价值,而不是由国防部直接购买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将使未来的国防能力成为可能。 五角大楼新闻秘书赖德介绍称,“下一代生物技术和量子科学通常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以跨越实验室和全面生产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这些技术公司还受到长期‘耐心资本’供应有限的影响,这导致它们无法将技术转化为军事能力,即使是在政府拨款或合同的帮助下开发的技术。” 想要孵化更多SpaceX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在五角大楼和美国联邦政府的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军方是该公司首批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相关合同帮助SpaceX公司生产“龙”飞船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因此,SpaceX在民营卫星发射市场上的崛起速度超过了大多数同行。在美军成立太空军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美方准备发射数百颗新卫星以识别和跟踪高超音速导弹等威胁,卫星图像对于情报收集以及战场机动将变得更加重要,将大量战场信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先进通信卫星,是五角大楼所谓“联合全面战争”计划的基石,从发射遥感卫星到打造导弹预警卫星星座,当然,还有通过“星链”进行卫星通信,SpaceX公司已成为美军方最重要的若干太空发力领域的关键参与者。 而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美军方是希望借助新成立的机构孵化出更多的SpaceX公司。 一位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战略资本办公室的职能来看,主要是负责捕捉和辨识潜在的商业技术,探索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商业领域投资资本的“桥接”,帮助具有潜力的小微企业获取“耐心资本”,并扶持其壮大。战略资本办公室的理想运行模式是:初创公司提出创新性想法,被战略资本办公室认可并注入少部分资金;战略资本办公室的认可促使初创公司加大投入,同样也吸引风险投资进入,同时战略资本办公室利用美国联邦信用保证制度帮助小微公司取得担保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与金融协助(融资担保)等;借助商业资本使新技术得到发展,为美国防部所用;初创公司拿到军方订单,做大做强。由此来看,战略资本办公室追求的并非直接采购已经成熟的“货架”商品,而是通过国防部担保的方式“撬动”美商业融资资本,帮助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美国国防部和防务公司近年来已在努力发掘和支持可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商业创新公司。据美媒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等都有自己的风险投资部门,投资于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拉杰举例说,美国国防部已为碳纳米管的开发提供了资金,但并不直接采购。他还表示,从事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工作的公司可能是关注对象。 实际前景存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五角大楼推动利用私人资本的背景是,外界担心美国国防工业的整合导致依赖少数几家政府资助进行研究的大公司,阻碍创新。同时,五角大楼现任和前任官员表示,得益于多种资金,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从小型无人机到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取得领先。 斯坦福大学国家安全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史蒂夫·布兰克声称,北京向科技行业注入大量资金,“中国的组织结构像硅谷,五角大楼的组织结构更像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 不过,也有美国专家对于这一机构的前景并不十分看好。斯坦福大学的布兰克表示,允许科技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做出贡献,需要对五角大楼的采购体系进行彻底改革,结束目前由少数几家主要国防承包商主导的体系。他说:“如果你在未来三年内看不到10个新名字,我们就无法将商业技术真正整合到国防领域。这是终极考验。” 前述中国军事专家表示,美国防部成立战略资本办公室,根据美国自身特点、利用商业领域资本推进国防创新,是美国人自己的事。但美媒体非拿中国“说事”,无非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人为制造对抗感,提升美国防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从技术创新途径看,各国模式不同,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子才应是关注重点,而不应把精力放在抹黑、污蔑他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