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美军高层太能扯:美债务违约危及美军工资,有利于中国

  “五角大楼高层:美债务违约对军队不利,对中国有利”。美国债务违约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方案,美国政治新闻网11日又以此为题炒作美军方表态,包括美防长奥斯汀在内的军方高层和文职官员警告那些正为解决美债务危机努力的国会议员,称“违约将是中国的胜利,还将会危及(美国)军队的工资。”美方转嫁危机的焦点并扯上中国的说法已不少见,而对于目前的危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称,美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已成美式仪式。   报道说,奥斯汀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当地时间11日在参议院有关国防拨款的听证会上表示,突破债务上限将严重损害美国的世界地位,并使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受到质疑。   “中国现在在公开表态中把我们描述为一个衰落的大国,”米利扯上中国说,“债务违约只会强化这种想法,使中国胆子更大,增加美国的风险。”      与此同时,奥斯汀也加大渲染,声称美债务违约将意味着“我们的声誉面临重大风险”,而中国可能会利用这一点。   奥斯汀声称,债务违约最重要的影响将是美军的工资问题,如果联邦政府违约,五角大楼将无法保证军事人员按时拿到薪水。“对我们来说,现实的意义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将无法以任何可预测性的方式给我们的军队人员发放薪水。而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奥斯汀说,“这会对我们的军队和平民的钱包产生真正的影响,“我们将无法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他为此宣称,“我认为这是中国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事情。”      报道声称,共和党人和拜登就提高美债务上限问题争论不休之际,美军方高层做出的上述表态是对债务危机将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最新警告,而目前距离美国政府无力支付所有账单仅有几周的时间了。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两党党团领袖原定于当地时间12日就债务上限问题举行最新一轮谈判,但据《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11日报道,这次谈判将推迟至下周举行。   另据路透社9日报道,消息人士称,美财长耶伦正在与美国商界和金融界知名公司CEO接触,解释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耶伦此前警告称,如果不提高31.4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上限,美财政部可能最早在6月1日就无法支付政府的所有账单。   美债务危机正引发多方关注。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美国此前不只一次面临债务违约风险,这已成为美国的一种仪式,并最终会以提高国债上限结束。扎哈罗娃表示,美国没有节制地发行美元的货币政策是“不负责任的”。这一货币政策已经刺激了美国和全球市场通胀,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银行系统,并增加了全球经济可持续性的风险。她还称,美国的行为正在削弱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可信度,“所有这些行为,再加上美国针对经济运营商、不受(美)欢迎的政府、国家等采取的非法单边措施,都削弱了人们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

美在中东搞铁路网“对冲中国影响力”,专家:计划未必能落实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7日与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沙特红海港口城市吉达会面,并与印度和阿联酋的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会谈。美国、印度等国的媒体在报道中均表示,沙利文此行是为了对冲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对此,8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不必“随美国起舞”,中国的中东政策是出于中国和中东的双边利益,而不是为了反对美国,“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节奏”。      据沙特阿拉伯国家通讯社7日报道,当天,穆罕默德在吉达会见了沙利文,双方讨论了沙特与美国的各种战略关系,如何加强这些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议题。白宫在一份声明中写道,在与穆罕默德的会谈中,沙利文回顾了进一步巩固也门停火谈判的重大进展,并对联合国领导的结束这场战争的努力表示欢迎。此外,沙利文、穆罕默德还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以及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塔农·阿勒纳哈扬举行了联合会谈。沙特阿拉伯国家通讯社称,会谈讨论了如何以促进该地区增长和稳定的方式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白宫在声明中称,会谈的目标是推进他们共同的愿景,即建设一个与印度和世界互相联系、更加安全繁荣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时报》7日称,沙利文是自去年夏天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沙特以来首位到访的美国高级官员。就在几周前,沙特刚刚在中国的斡旋下与伊朗握手言和。印度世界一体新闻台称,美国、阿联酋和印度的国家安全顾问在沙特与沙特王储的会晤意义重大,可能会塑造西亚的未来,并让中国“难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方见面之前,美国媒体Axios率先披露,一项重大联合基础设施项目或将成为此次沙利文访问沙特讨论的众多议题之一。该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这一铁路网络将连接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并通过该地区的港口连接印度。“尽管没有人大声说出来,但从第一天起,(这个设想)就是针对中国的。”一名直接参与该项目早期讨论的前以色列高级官员向Axios表示。Axios报道称,中东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部分,随着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扩大,白宫希望在中东推动诸如联合基础设施项目等关键举措对冲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最近几年美国提出不少针对“一带一路”的计划,企图削减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大动静。这次美国想和印度、沙特等国在中东修铁路的计划也未必能落实下来,首先是因为在海湾地区修铁路很不容易,多年以来能修成的很少;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历来是投资大、利润低、见效时间长,能否坚持下去还要打上问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在沙利文和下月也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4月已访问沙特。彭博社称,美国高级官员轮番访问沙特,凸显拜登政府决心改善美沙之间的紧张关系。牛新春分析称,美国高官密集访问中东的一系列动作表明美国正在调整对沙特的政策。过去两年拜登政府冷落、疏远沙特,导致美国在中东的一些计划并没有按照它预想的轨道进行。在石油等问题上,沙特过去半年也一直跟美国对着干。事实证明这不符合美国利益。牛新春强调,虽然现在美国重新在中东地区加强存在,希望遏制中国影响力,但中东国家不会盲目跟随美国的脚步,它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英媒炒欧盟将讨论是否制裁中企,专家:若实施将破坏双方互信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7日披露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近日首次提出对7家中国企业进行制裁,理由是这些企业向俄罗斯出售的设备可能被用作军事用途。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中欧关系回暖的当下,相关做法如果付诸实施,将严重破坏双方互信与合作。      《金融时报》援引其记者看到的文件称,上述7家中国企业已被列入一份新制裁名单,欧盟成员国本周将就该名单进行讨论。法新社8日称,欧盟委员会建议停止向名单上的中国企业出口敏感技术。欧盟委员会的制裁提案宣称:“在俄罗斯军方和工业综合体支持俄对乌军事行动的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发挥了关键促进作用。鉴于此,将为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开发、生产和供应电子元器件的特定俄罗斯实体,以及涉及规避贸易限制的第三国的某些其他实体囊括在(制裁范围)内,是合适的举措。”   《金融时报》称,名单上的两家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公司——三合成半导体和金派科技——此前已被美国制裁。此外,名单上还包括5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包括同样被美国财政部制裁的信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希舸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除7家中国公司外,欧盟的新制裁名单还包括两家阿联酋公司和一家亚美尼亚公司。布鲁塞尔还提议对一些参与为俄罗斯制造和供应无人机的伊朗公司实施制裁。   德国《柏林日报》8日报道称,到目前为止,欧盟一直避免制裁中国,因为没有具体证据表明北京在武器和战争科技方面支持莫斯科。但这种观点似乎在欧盟委员会内部发生了变化。报道称,针对中国公司的措施将明显加剧欧盟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可能导致反制裁。俄罗斯“今日政治网”8日援引俄学者奥列琴科的话称,西方媒体关于欧盟可能对中国公司实施制裁的消息是宣传的一部分,没有实际依据,“而且与中国矛盾升级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他表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几乎不影响欧盟利益,而美国试图以任何方式建立反华联盟。奥列琴科说:“欧洲是否会这样做,我对此表示怀疑。欧盟内部不会有统一的立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部分欧洲政客受到美国影响,试图模仿美国的一些做法,例如华盛顿在俄乌冲突发生后频繁采用的单边制裁行为,这对中欧关系是不利的。崔洪建说,上述情况也体现出欧盟对华政策的复杂性,一方面布鲁塞尔希望重启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仍在强调所谓的安全因素,对华采取强硬姿态。   崔洪建认为,乌克兰危机是当前中欧对话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欧双方在劝和促谈方面是可以开展合作的,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避免出现核危机、推动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均有一定共识。未来,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应该更聚焦于与中国合作,而不是跟着美国走。   德国电视一台8日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答相关提问时的回应称:“我们敦促欧方不要走上错误道路,否则中方必将坚定维护自身合理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