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要赢了?一场世纪级的欺诈!
自今年5月24日美国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得克萨斯州小学枪击案以来,许多对枪支暴力早已忍无可忍的美国公众就一直希望能借这起导致19名儿童和2名教师惨遭屠杀的案件,推动美国出台限制枪支的法律,从源头上避免这种悲剧不断重演。 近些年一直极端对立的美国国会两党的政客们,也在此案发生后一度表现出了难得的“社会责任感”,称他们努力寻求共识,争取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之前通过一个应对枪支暴力问题的法案,作为给美国人的“国庆节”献礼。 上周,分别来自共和党和民主党的20名美国国会参议员,更是放出了一个让美国人振奋的消息,称他们就一份应对枪支暴力问题的法案框架达成了难得的一致,并将尽快商量出具体的法律文本。 而在北京时间今天(22日)凌晨,这20名政客终于商量出了一个总共80页的法案文本草稿。这些政客的支持者随后也开始网络上不断造势,感谢这些政客推动了美国的进步,挽救了美国人的生命。不少美国媒体也宣称美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然而,在详细阅读了这80页法案草稿后,这些满满的美国“正能量”,只令耿直哥感到恶心想吐! 因为,这80页的控枪法案草案,着实是一场欺诈,而且还可能会成为一场世纪级的大欺诈,给美国未来一切真正有意义的控枪立法造成严重的阻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80页法案草稿的“亮点”吧。 首先,这份算上封面和目录封面封皮目录总共80页的法案草稿的官方名称,叫“两党更安全社区法案”。 是的,这个被美国舆论官方普遍关注和期待的“控枪法案”,其法案草稿的官方名称里却连一个“枪”字都没有。滑稽不? 当然,这个法案草稿本身倒也很“坦白”,一上来就写道 “这是一个为了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安全的法案”。 因此,在这80页的法案草稿里,与枪支有关的内容,其实只占了其中的29页,为草稿第26页到第54页的部分,这还不到整个80页的4成! 而这80页的其他的部分,比如法案的前25页以及后26页,都是在谈要拿出更多钱去改善精神卫生服务,改善校园安全这些与限制枪支暴力问题几乎没有直接关联的内容。 可即便是涉及枪支的部分,也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的限制枪支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总共有5项: 其一,是加强对21岁以下年轻购枪者的犯罪背景调查,包括明确要求调查这些年轻者是否在未成年时有犯罪记录或精神疾病的记录,加强相关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并规定了更长的调查时限:通常3天,最多10天。 其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枪支商家的法律定义,以确保售卖枪支的商家可以按照法律要求针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 其三,拨款给那些有“危险信号法”(Red Flag Law)的州,鼓励他们动用该法案去临时收缴危险分子的枪支,但同时又强调获得这一拨款的地方要保障被收缴枪支的人的权利,允许他们找律师抗辩。 其四,进一步加强对代买枪支和走私枪支行为的打击与惩罚力度,包括给各州拨款进行这项工作。 其五,将限制有家暴犯罪记录的人拥有枪支的法律规定,从原本针对已婚、同居或有孩子的人群范畴,扩大到与他人有约会关系的人群范畴。但如果犯下这种行为的人5年内没有再犯,就仍然可以继续买枪。 ...
美国专家警告:猴痘疫情在美国有失控风险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7月3日报道,美国传染病专家和公共卫生倡导者警告说,拜登政府对猴痘疫情的反应太慢,美国有失去对这种疾病控制的风险。 警告称,美国政府对猴痘的反应,反映出该国在新冠疫情早期最糟糕的部分,即测试严重有限,疫苗推出缓慢,导致病毒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传播。专家表示,目前对猴痘的反应是“官僚的”和“缓慢的”,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将无法控制住这次疫情。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美共检测出460例猴痘确诊病例。但专家表示,这个数字肯定是被低估的,因为许多可能被感染的人还没有机会进行检测。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敦促美国积极回应伊朗合理诉求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6月30日在安理会伊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表示,美国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朗合理诉求。 张军说,为推动伊核问题复谈进程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尽早取得积极成果,要秉持正确是非逻辑。美国上届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单方面退出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朗极限施压,这是当前伊核危机的根源所在。美方作为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理应认识到自身责任,彻底纠正错误,尽快做出政治决断,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回应伊方合理诉求。美方一边口口声声表示愿为重返协议作出努力,一边却在复谈期间对伊朗和第三方追加升级制裁,这显然不利于谈判取得进展。美方应重信守诺,解除所有相关对伊单边制裁及“长臂管辖”措施,确保伊方可充分获得全面协议的经济红利。 张军表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美、英、澳开展核潜艇合作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达成以来,核武器国家首次公然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武器材料。无论三国对核潜艇合作冠以何种名义,都掩盖不了其核扩散行为的本质,消除不了其对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变不了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风险。这种双重标准和破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标和宗旨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以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权威性和有效性。 张军说,对话协商是解决伊核危机的唯一正确途径。有关各方应相向而行,坚持政治外交解决大方向。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赞赏欧盟近期开展的斡旋工作,希望欧盟继续发挥协调员独特作用,为推动各方体现更多灵活作出更大努力。 张军表示,自去年以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谈判已到最后关头,中方欢迎美伊在多哈重启间接谈判。希望有关各方增强紧迫感,尽快就剩余未决问题达成共识,为恢复全面协议完整、有效执行扫除障碍。 张军说,当前形势下,各方均应保持理性克制,不要采取导致局势轮番升级的非建设性举措。中方反对将国际原子能机构事务政治化,反对有关国家日前强推机构理事会通过涉伊决议,支持机构与伊方通过对话合作解决未决问题。
屡屡作出重大争议裁决,6名大法官推动美国“向右”
“美国最高法院还会向右走多远?”推翻近半个世纪前在美国联邦层面确立堕胎权的判例“罗诉韦德案”后,美国媒体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以此案为代表的一系列裁决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6名保守派大法官,也因此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高法院挫败拜登减排计划 “最高法院限制拜登减排的权力”,6月30日,美国最高法院以又一个6比3的投票结果,就西弗吉尼亚州(代表19个主要由共和党领导的州和大煤炭公司)针对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的诉讼作出裁决:美国国会没有根据《清洁空气法》的一项条款授予EPA制定排放上限的权力。美国福克斯新闻称,“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标志着拜登总统的气候计划遭遇重大挫折”。 这只是在短短一周之内,美国大法官作出的若干项引发广泛争议的裁决之一。6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的表决结果裁定,纽约州限制民众在公共场所携带枪支的法律违反美国宪法;6月24日,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女性堕胎权将不再受美国宪法保护;6月27日,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支持一所公立高中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在赛后试图跪在赛场上祈祷的做法。 美国大法官到底有多牛 美国最高法院近期接连作出重要裁决,显示了其在美式三权分立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但其浓厚的保守派色彩也让人们开始质疑这种制度安排是否合理。 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司法系统最终上诉法院,有权评审和推翻下级法院裁决,同时也是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者。大法官享有终身任期,除非出现去世、辞职、退休或被弹劾的情况。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大法官被罢免的情况。 这意味着大法官拥有很大权力。目前,联邦最高法院中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3名自由派大法官。这个格局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笔非常重要的“政治遗产”。特朗普上任之初,最高法院保持着微弱的平衡,4名保守派,4名自由派,加一名“摇摆票”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特朗普任内先后任命了3名保守派大法官,其中两人替掉的是“摇摆票”和自由派,使保守派以6比3取得绝对优势。 风口浪尖的保守派大法官 2020年10月27日至当地时间2022年6月30日中午,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组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官网) 6月30日宣誓就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杰克逊属于自由派法官,而她接替的布雷耶也是自由派。因此,她出任大法官不会改变最高法院的格局。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6位保守派大法官: 小约翰·格洛弗·罗伯茨(合影前排左三),出生于1955年。2005年9月,罗伯茨获时任总统小布什提名,就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17任首席大法官,当时他年仅50岁,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从那时起,美国最高法院也被称为“罗伯茨法院”,因为按照传统,最高法院以时任首席大法官的名字命名。罗伯茨多年在白宫、司法系统工作,曾被称为“美国最出色的上诉律师”。担任首席大法官后,他曾向最高法院递交过39个案件,其中25件胜诉。作为首席大法官,他主持了奥巴马、特朗普、拜登的总统就职典礼。 克拉伦斯·托马斯(合影前排左二),出生于1948年。他是第二位非洲裔大法官。自1991年被任命以来,托马斯是美国最高法院任职时间最长的大法官。尽管是黑人的后代,但托马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他强烈反对堕胎与平权法案,在提名时便遭到民主党与左翼的反对。托马斯是最近推翻“罗诉韦德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托马斯曾对美媒说:“自由派让我的生活痛苦了43年,我也要让他们的生活痛苦43年。” 塞缪尔·阿利托(合影前排左一),出生于1950年。2006年小布什提名他为大法官。阿利托从小在一个相对富裕、舒适的意大利中产阶级移民家庭长大。中学毕业后,他加入美国陆军预备队服了三个月现役,之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深造。1975年毕业后,阿利托进入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并逐渐在法律界获得威望,被认为是“可靠的保守派”。 推翻“罗诉韦德案”的裁决意见书就由阿利托撰写,意见书中写道:“‘罗诉韦德案’的裁决从一开始就错得离谱。”“堕胎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道德问题。” 尼尔·麦吉尔·戈萨奇(合影后排右二),出生于1967年。戈萨奇是特朗普提名的第一位保守派大法官。2016年2月,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去世。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名自由派法官加兰(现任美国司法部长)为大法官,但当时共和党人在参议院以选举活动正在进行为由,拒绝举行听证会,中止了关于加兰的任命程序。直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之后,提名当时49岁的戈萨奇出任大法官,保守派重新维持了最高法院的多数。 布雷特·卡瓦诺(合影后排左一),出生于1965年。卡瓦诺是特朗普任命的第二位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与戈萨奇都曾就读于乔治城预科学校,卡瓦诺是比后者高两个年级的“学长”。他参与了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莱温斯基丑闻中滥用职权和伪证的调查,并协助撰写了关于该案的《斯塔尔报告》。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卡瓦诺是小布什竞选团队的成员。2018年,提名卡瓦诺接任大法官时,有3名女子实名指认他在高中和大学时代有不当性行为,卡瓦诺予以否认。最后,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对他的大法官提名。 埃米·巴雷特(合影后排右一),1972年出生,是目前最年轻的大法官。2020年9月18日,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9月26日,特朗普提名巴雷特为大法官,之后仅一个月时间,参议院就走完程序通过巴雷特的提名。这时距离美国大选只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如果拖到选举之后,大法官的提名就可能落入自由派之手。巴雷特信奉宪法原典主义,反对同性恋婚姻、反对堕胎,因此深受保守派青睐。由她接任与她立场全然不同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可以说是美国2020年大选前特朗普的最后一次胜利,而这一提名的影响,在今时今日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周末将开启欧洲之行,拜登:“不太可能”访问乌克兰
据报道,对于本周末即将开启的欧洲之行,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0日说,他“不太可能”访问乌克兰。 据报道,当被问及是否计划访问乌克兰时,拜登回答道,“那要视情况而定”。他称,自己不想“给乌克兰人造成更多困难”。 当再次被问及他在德国和西班牙分别参加七国集团(G7)和北约峰会时是否会访问乌克兰,拜登说,“在这次访问行程中,不太可能”。 CNN称,自今年2月下旬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拜登一直没有访问过乌克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和第一夫人吉尔·拜登曾到访乌克兰。
从国会斗到法院,从国内斗到国外!对华竞争法案沦为美内斗“人质”
旨在强化美国对华竞争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被参议院共和党人公开“挟持”,让原本已陷入僵局长达数月的法案继续难产。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6月30日向民主党人发出重大警告:如果民主党人继续试图在今夏推进一项经济议程,共和党人将不会同意该法案。事实上,从美国国会到最高法院难以调和的两党分歧不仅阻碍着拜登政府推进国内议程,也影响其外交威信。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30日报道,麦康奈尔当天在推特上写道:“让我非常明确地表示,只要民主党人还在寻求一项党派和解法案,就不会有两党合作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麦康奈尔所针对的是民主党参议员曼钦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正在讨论推进的一揽子方案。曼钦去年12月在关键时刻“倒戈”,否决了拜登政府力推的、已在众议院通过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但他后来对精简后的法案持开放态度。CNN称,当前的一揽子方案规模将比曼钦去年否决的法案范围更小,包括限制处方药的价格以及能源政策、对富人征税和气候条款。美国Axios网站称,媒体上已传出当前法案只需要民主党投票就可能获得通过的消息。与此同时,舒默也正在努力消除参众两院谈判代表在对华竞争法案上的分歧,希望在7月中旬前敲定协议。 《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包括向美国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00亿美元资金,拜登政府宣称,美国可以借此增强对华竞争力,帮助缓解供应链问题。Axios分析称,麦康奈尔之所以把对华竞争法案当“人质”,是因为他知道该法案是拜登和舒默的优先事项。白宫当日发表声明,谴责麦康奈尔“挟持”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和对华竞争法案。声明称,“为了保护大型制药公司,参议院共和党人选择帮助中国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胜出。此举把对特殊利益集团的忠诚推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高度。我们不会在这种残暴的威胁面前退缩。” 两党内斗对拜登推动国内外议程造成不少限制和阻碍,除上文提到的经济议程,日前拜登在推动气候变化、保护堕胎权等议题上也屡屡受挫。最近,由于美国最高法院对“罗诉韦德案”的裁决,民主党准备在国会提出一项保护堕胎权的法案。为防止共和党阻挠,拜登6月30日在北约峰会期间的记者会上呼吁参议院为保护堕胎权立法开辟例外,使其可以绕过“冗长辩论”阻挠议事的程序(即无需达到60票最低门槛),将堕胎权纳入联邦法律。对此,麦康奈尔抨击拜登称:“在世界舞台上攻击像最高法院这样的美国核心机构,有损总统尊严。” 同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裁定拜登政府的《清洁空气法案》未授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限制燃煤电厂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力,让原本寄希望于借助EPA达成减排目标的拜登政府又遭受沉痛一击。舒默痛心评论道:“先是枪支安全、然后是堕胎、现在又到环境,这个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首字母)、倒退的、极端主义的最高法院让美国不倒退数百年也要倒退数十年。” 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称,虽然拜登上台时想证明“美国回来了”,希望美国不仅能够在国内“重建美好未来”,也能在全球帮助其他国家做到这一点,但近来美国国内种种动向却令其全球声誉受损,也有损于拜登的外交议程。参与北约峰会的民主党议员康诺利称,“这损害了对于我们体制的信心,在美国应该帮助领导一个军事联盟对付俄罗斯人的时候,这变得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党派之争也在掣肘拜登的对外贸易谈判。据报道,拜登政府一直回避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寻求一种无需国会批准的、非传统的全球经济参与方式。美国此前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不包含市场准入或关税优惠条款,被认为是“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缺乏吸引力,且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下一任总统废除。据政治新闻网此前报道,目前两党议员已在抱怨被白宫排除在贸易议程之外,如果今年秋天由共和党人控制国会,审查势必会加强。
美国的监听有多可怕?只要使用社交平台美国就在盯着你……
最新报道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在30天内远程窃取了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电话记录。 3月22日,360公司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中国境内目标所使用的代表性网络武器——量子攻击平台的技术特点。美国利用这一技术对世界各国访问美国社交媒体的互联网用户发起网络攻击,中国社交软件也是其攻击目标。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这意味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背后就都可能有个‘老大’在盯着你。 ” "This means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Big Brother is probably watching you whenever you log on...
卷土重来?美媒曝特朗普或最快本月宣布竞选2024年美总统
知情人士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将提前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考虑最快在7月第一周宣布。 报道指出,特朗普此前原计划11月中期选举后再启动总统竞选,但近期国会骚乱调查公开听证会上的“破坏性”证词,以及拜登低迷的民调,让他改变想法。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共和党人被曝正为特朗普“不同寻常地提前宣布竞选总统”做准备。CBS则获悉,特朗普私下告诉盟友和助手,正“认真考虑”最早今夏宣布竞选。CNN援引共和党消息人士还称,特朗普考虑最快或在7月第一周宣布竞选。 但特朗普身边也有顾问警告说,宣布重大竞选声明的时机未到。还有部分特朗普盟友表示,一系列国会骚乱调查公开听证会对特朗普造成的损害比预期更大。特朗普的参选前景与2016年时的情况类似,当时的计划不断变化,没有人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针对国会骚乱调查举行多场听证会。其中一名前白宫工作人员在听证会上称,特朗普在骚乱发生时表示要前往国会,并称“不在乎”抗议者是否携带武器。当时,随着特朗普支持者开始冲进国会,特朗普也打算前往,但遭到安保人员以安全为由阻止,在“某一时刻,特朗普甚至自己抢过方向盘”。 《纽约时报》称,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特勤局官员对这名白宫工作人员的说法提出异议。 另一方面,特朗普计划“复出”竞选之时,正值拜登民调支持率低迷。美国《国会山》7月1日报道,哈佛大学美国政治研究中心和哈里斯民调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 71%的美国人反对拜登连任美国总统,其中45%认为他是“糟糕的总统”。
美反槍枝遊行當天又爆槍擊! 肯塔基5人中彈1人命危
美國近期槍擊事件頻傳,本月11日該國各地才舉辦反槍枝遊行,沒想到同一天在肯塔基州就發生另一起槍擊案,有5名青少年中彈,其中一人重傷搶救中。 根據《CNN》 報導,美東時間11日晚間9點(台灣時間12日上午9點)左右,肯塔基州最大城路易維爾(Louisville)的警方接獲報案,當地一座名為「四巨頭橋」(Big Four Bridge)的橋梁附近發生槍擊,警方獲報後趕往現場發現3名中彈的青少年,其中一人情況危急,隨即將他們送醫。之後又有另外2名青少年帶著槍傷自行就醫。 這座「四巨頭橋」橫越當地的河濱公園,不少民眾都會在這散步、騎自行車。路易維爾警方表示,「我們知道事發當下公園內有不少人,我們要求目擊者或是有查覺到異狀的人給我們打電話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