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巴新签防务协议引不安,专家:美试图将巴新作为抗衡中国工具

  美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22日签署双边防务合作协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2日称,协议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预计将扩大美国对巴新军事及其他设施的使用,以加强华盛顿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存在。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美国试图通过该协议加强对巴新的拉拢和控制,并将其作为在南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的工具。   据法新社报道,代替美国总统访问巴新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2日与巴新国防部长达基在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签署上述协议。报道称,该协议将允许美国军队进入巴新的机场与港口。布林肯称,美国和巴新军人可以登上彼此的船只,分享技术专长,并共同“更好地进行海洋巡逻”。报道还援引美国国务院的声明称,与巴新的协议将“加强安全合作,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双边关系,提高巴新国防军的能力,并加强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不过,这一安全协议在巴新国内引发担忧。新西兰广播公司22日报道称,来自巴新各地的大学生从当天早上6时开始举行抗议活动,呼吁政府提高透明度。莱城科技大学的学生会主席表示,巴新政府必须在签署协议前准确解释其内容,“如果该协议会以任何方式影响我们,我们需要提前知道”。据新西兰“Stuff新闻网”22日报道,该国总理希普金斯重申新西兰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但“不希望看到太平洋军事化”。为了安抚国内情绪,巴新政府此前曾发表声明称,“虽然巴新没有敌人,但做好准备是值得的”,“该协议与地缘政治无关,而是承认本国需要建设国防能力”。声明还强调,巴新并不排除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合作。   尽管如此,外国媒体普遍认为,签署这一协议是美国试图在南太地区与中国展开竞争的最新例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宁团辉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上述协议是美国深入推进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的重要举措,以遏制中国在巴新影响力的上升,进而确保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不被挑战。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也分析称,通过与巴新签署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希望拉拢其他地区国家也进入其军事实力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对中国的排斥和打压。   据路透社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美国总统太平洋岛国谈判特使尹汝尚透露,布林肯此行将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区域会议,帕劳总统惠普斯将在会议期间和布林肯正式续签“自由联合协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也将于23日与美国签署同一协定。根据协定内容,美国保留对这些岛屿国家的防御责任。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加大在太平洋岛国的投入,例如本月初在汤加开设大使馆。宁团辉说,从根本上讲,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重视和投入,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和反应性的,其目的并非真的要帮助太平洋岛国发展,而是为了在太平洋岛国地区与中国竞争。

美债违约倒计时,各大公司在做最坏打算!

  美国财政部资金耗尽日期临近,而美国政府与国会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依然处于僵持状态。上周五双方关于债务上限的谈判“破裂”后,共和党和民主党方面均发表尖锐声明,相互“甩锅”。虽然美国总统拜登对谈判前景仍表“乐观”,但无论是最后时刻达成协议的“极限操作”,还是真正出现债务违约,两种状况都让美国商界和金融界感到压力,美国企业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债务违约”做准备了。      谈判无进展,两党相互甩锅   美国《国会山报》21日报道称,白宫计划安排拜登当日与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通电话,试图让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谈判重回正轨。但麦卡锡20日公开表示,有关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将暂停,直至拜登返回美国。   双方上述表态是基于上周五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一事实。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19日,白宫同国会众议长办公室就提升政府债务上限的谈判以失败告终,且不清楚何时再进行当面谈判。共和党人称,谈判最大难点就是削减政府开支,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同白宫在此问题上分歧极大。共和党人抱怨说:“白宫根本不清楚美国存在开支问题。”白宫方面则把谈判失败的责任推给共和党。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拉伯特发表声明称,共和党人“绑架美国经济,将美国推向债务违约边缘”。   “尽管双方都发表了尖锐的声明,拜登对债务上限谈判仍表示乐观。”《纽约时报》20日发表了以此为题的文章。当地时间上周六,正在日本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拜登作出乐观表态,称债务上限谈判正在“分阶段进行”,他对通过谈判避免美国政府债务违约“毫不担心”。   《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早在今年1月就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但美国财政部采取所谓“超常措施”继续支付政府款项,而上述资金最早将于6月1日耗尽,这意味着国会和白宫如不能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那么最早在6月1日美国就会出现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   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刊文称,长期的债务上限争论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而政府违约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最坏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政府无法向其债务持有人付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并导致股价暴跌和借贷成本飙升。”美国穆迪公司分析称,如果债务违约持续6个星期,美国可能失去超过70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飙升至8%以上,对经济的影响将持续10年之久。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债务违约的情况一旦出现,那么美国自身、美元的全球信誉、美国的金融体系乃至于全球的金融秩序将受到严重冲击,会造成剧烈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历史上因债务谈判出现两党僵持对峙的情况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在涉及美国重大利益问题方面,两党最终还是会妥协。   李海东分析说,美国两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项议题提升自身在美国政坛的曝光度和主导性。他认为,由于此事关乎美国的广泛利益,所以双方最终可能会在截止时间的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达成协议。“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还是会抬高,因为两党都知道,如果出现债务违约,那么相关损失是美国无法承受的。”   即便如此,目前的僵局依然会对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拉肯的话称,议员们争论不休,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缩减开支,从而增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布拉肯说,2011年,美国国会在最后期限前几小时提高债务上限,股市下跌并花费数月才恢复。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   为最坏情况做打算   在两党争论不休之际,美国企业和金融界已经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   据《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多家美国公司的财务主管正在密切关注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并为潜在的违约做准备。他们正在制定计划,应对经济动荡,并增加公司的情景规划。如果两党债务上限谈判失败,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们将不得不面临债务违约造成的严重后果。   铃盛首席财务官索帕瑞克表示,“我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财务实力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她表示,如果美国违约,这家云通信公司的计划将侧重于保持强劲的流动性。   丰田汽车信贷公司首席财务官库克则表示,该公司正在准备风险管理方案,以应对潜在的违约,包括如何支持其客户和经销商合作伙伴渡过难关。该公司预计,债务违约可能会影响其消费者贷款业务,包括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尤其是那些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客户。   华尔街各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在为可能出现的违约做准备。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表示,今年关于债务上限的讨论比以往更令人担忧。摩根大通则从5月初开始召开一周一次的“作战室”会议,商讨相关影响、筹划解决方案。预计从21日开始,“作战室”会议将成为每日例会,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该会议将每日举行3次。   蓝庆新分析称,如果出现债务违约,美国企业将经受极大冲击,企业的投融资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在美国国家形象受损的情况下,该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李海东分析称,如果美国真的违约,那么美国企业将首当其冲,美企以及其他国家拥有的大量美元资产都会迅速贬值,进而使企业经营和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出现问题。李海东说:“美国是当前国际秩序中最大、最不稳定的乱源,所以这次如果美国在政治上‘玩脱手’了,那么将会引发国际层面的危机。”

屡下“黑手” 美国是当今世界重大风险源头

  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近日召开峰会。有媒体评论称,美国联合西方盟友口口声声说要“去风险”,然而当今世界各种重大风险的源头恰恰是美国自身。   美国是破坏全球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   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继续鼓动其他国家在俄乌冲突等敏感地缘问题上火上浇油,煽动对立,制造地区紧张状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自身霸权私利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发生的248场武装冲突中,美国挑起的就有201场。除直接军事干涉外,经济制裁、文化渗透、煽动骚乱、操控选举,这些都是美国常用的手段,其后果就是造成他国社会动荡、经济崩溃、恐怖极端组织坐大、百姓流离失所。   美国是搅乱国际秩序规则的最大风险   在政治安全领域,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阿富汗,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不断发动战争或策动“颜色革命”,试图推翻50多个外国政府,粗暴干涉至少30个国家的民主选举。   在经贸领域,权威报告显示,世贸组织三分之二的违规由美国引起。美国口中所谓的“秩序”,就是“美国优先”的霸权秩序。   美国是扭曲世界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   多年来,美国使用制裁、限制进出口、加征关税等多种措施对他国实施经济霸凌;大搞“长臂管辖”,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实施霸道制裁;以政治军事力量,胁迫其他国家“分帮站队”“脱钩断链”,不得不放弃自然经济联系和巨大协同效益。   美国种种举措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对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冲击。   美国是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   此外,美国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激进多变的货币政策、极度撕裂的政治党争,已经汇成破坏全球金融体系与市场稳定的巨大浊流,源源不断地把美国自身风险带到全世界。   去年以来,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美元急剧升值,令不少国家本币贬值、资本外流、输入性通胀加剧,一些国家甚至陷入货币或债务危机。   长期以来,美国依仗美元霸权,多次给他国造成金融或经济冲击,是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

俄外交部斥G7是“反俄反华温床”: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带领下摧毁全球稳定

  “俄罗斯称G7峰会是煽动反俄反华歇斯底里症的温床”。路透以此为题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21日公开发表声明斥责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是一场“政治化”活动,称它发表反俄、反华的言论,摧毁全球稳定。      路透社称,俄罗斯外交部当天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驳斥说,G7已“不可逆转地恶化”,成为“一个‘温床’,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带领下,摧毁全球稳定的破坏性举措已准备就绪”。   报道称,声明斥责G7煽动反俄反华的歇斯底里症,煽动非西方国家并试图阻碍这些国家与俄中发展关系。   俄外交部作此声明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作为嘉宾线下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广岛峰会。路透社说,他想利用这个机会鼓励G7成员国继续对基辅提供武器供应和外交支持。就在G7峰会举行之际,俄乌围绕俄方拿下巴赫穆特一事存在争执,报道提到,这些国家领导人声称不会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   G7广岛峰会21日闭幕,峰会联合公报毫不意外地炒作涉华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晚就此答记者问表示,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这种做法毫无国际信用可言。七国集团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峰会主办方日本等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澳媒:“四边机制”峰会取消削弱美国信誉,体现美政治“疲软和动荡”

在拜登取消下周访澳行程后,原定在澳举行的“四边机制”峰会因此取消。据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网18日报道,澳大利亚珀斯美国亚洲中心首席执行官戈登•弗莱克在采访中称,“四边机制”峰会因拜登缺席取消,体现了美国国内政治的“疲软和动荡”。另外,澳前外长鲍勃•卡尔也就此事对美国在全球战略环境中的稳定性提出质疑,他表示,拜登和特朗普在下届美总统选举再次对决,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选择”。 报道称,戈登•弗莱克在采访中告诉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网,“四边机制”峰会的取消削弱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信誉”,“需要明确的是,这不应被视为美国对四方机制缺乏承诺或美国对澳大利亚缺乏承诺,“这实际上更像是美国国内政治持续疲软和动荡的迹象”。 同样在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网的报道中,鲍勃•卡尔对拜登的缺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位澳前外长说,“四边机制”峰会的取消体现的是,“拜登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会被国会内部以及国会与白宫间的争斗所削弱。”卡尔说,你不能指望美国总统“从华盛顿的激烈战斗中走出来”。 在卡尔看来,这会对美国在全球战略环境中的稳定性带来挑战。他表示,拜登和特朗普未来可能在总统选举中再次对决,而澳大利亚对这两个人都充满担忧。“我认为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可怕的选择,一方面,有特朗普这个不听取简报、编造事实、蔑视北约盟友,以及他本质上是美国最强的孤立主义者的事实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另一方面,是基于民主去选择一个已经80多岁,完成任期时可能已经85、86岁的总统候选人。令人真正感到质疑的不仅是拜登本身的脆弱性,还有那个总是有点紧张而又缺乏经验的哈里斯有可能要突然接掌白宫的可能性”。 在阐明特朗普和拜登这两位下届总统候选人的不确定因素后,卡尔继续补充说,堪培拉需要一个乐于在该地区扮演“创造性角色”的美国,而不是一个“沉迷于自己的首要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美国。 据媒体此前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5月17日表示,如果没有美国总统拜登,原定下周在悉尼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将无法进行,拜登此前因华盛顿的债务上限谈判而取消了对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访问。四方安全对话由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组成,本次会议原定于5月24日在悉尼举行。阿尔巴尼斯说,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和日本的领导人将在本周末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会面。

美议员宣布计划弹劾拜登 白宫谴责:无耻的政治噱头!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国会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宣布,计划提交针对总统拜登的弹劾条款,指控拜登违反了就职誓言,未能保护美国边界和国家安全等。   据报道,格林在新闻发布会上指责拜登“系统性地摧毁这个国家”,“故意不履行总统职责”。   格林称,她还针对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德和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提出弹劾条款。   格林表示,她与共和党领导层的其他成员讨论了提交弹劾条款的计划,并表示他们没有要求她停止推进。   白宫对此表示强烈谴责,称格林的弹劾条款是“无耻的政治噱头”。声明还称,拜登关注的是对美国人重要的事情,比如美债违约导致经济崩溃,以及保护正在创造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投资,而非“政治攻击”。   美国《国会山报》注意到,在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格林就曾对他提出过弹劾条款。此外,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遭到搜查并发现机密文件后,格林则又对司法部长加兰德提出了弹劾条款。但有关两人的弹劾在众议院尚未取得任何进展。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美国历史上此前共有三位总统遭到国会弹劾,分别是约翰逊、克林顿和特朗普。其中,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首位任内两度遭弹劾的总统。

漫评美国“泄密门”之一:来自盟友的“背刺”

  近一段时间,美国“泄密门”事件沸沸扬扬。美国媒体报道,一批约100页的美军情报文件遭泄露并在多个社交媒体传播。文件不仅显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帮助乌克兰,还涉及对韩国和以色列的监听。   美联社报道,美国监听了韩国高级官员的私人谈话。泄密文件显示,韩国政府内部担心韩国应求出售给美国的炮弹会被转运到乌克兰,从而违反韩国不向交战国提供致命武器的政策。   不过美国对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进行无差别监听,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证实,美国的监听对象不仅覆盖美国公民,也包括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政要和民众。此次的年轻军人特谢拉“泄密门”事件,再次揭穿了美国枉顾国际法、“背刺”盟友的虚伪面目。

伊朗舰队环球航行途径美国“后院” 伊海军司令:对美国的又一记耳光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5月14日,伊朗海军第86舰队抵达阿曼西南部的塞拉莱港,由此结束了为期8个月的环球航行。报道称,该舰队航行期间曾停靠美国“后院”,遭到美方密切监视。   伊朗海军第86舰队由伊朗自主制造的“达纳”号驱逐舰和“马克兰”号补给舰组成。该舰队自2022年9月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航行,现已行驶63000多公里,创下伊朗军舰航行里程的新纪录。   此前,美国曾对巴西和巴拿马施压,要求两国政府拒绝伊朗军舰的靠港访问请求,还威胁称,如果伊朗舰队驶过巴拿马运河,将对该国实施新一轮制裁。然而,巴西政府最终还是批准了这两艘军舰的靠港请求,巴拿马政府也于2月7日表示,只要伊朗海军舰艇遵守国际准则,就可获准通过巴拿马运河。   航行期间,该舰队遭到了美国军方的密切监视。美国国务院表示,对伊朗军舰靠泊里约热内卢一事“深感失望”,美国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布莱恩·尼科尔斯称,伊朗的船只“在我们的半球没有立足之地”。报道对这一言论予以抨击,称整个西半球都是美国专属安全领域这一想法,是重蹈19世纪门罗主义的覆辙。   5月14日,伊朗海军司令沙赫拉姆·伊朗尼谈及第伊朗海军86舰队的环球之旅时称,美国的威胁只不过是空洞的“咆哮”。“他们甚至无法阻止我们的舰队驶入巴拿马运河……这是对美国的又一记耳光。”

美国“种族主义之癌”深入骨髓 白人至上主义势力日益膨胀

  在有着蓄奴黑历史的美国,种族主义有深厚的生存土壤。从昔日罪恶的奴隶贸易、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到今天非洲裔等少数族裔的恶劣处境和悲惨遭遇,美国系统性、普遍性的种族主义痼疾难除。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势力更是日益膨胀,并走向极端化和暴力化。   2022年1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美报告7200多起仇恨犯罪案件,不过实际数字应该更高。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仇恨犯罪调查报告,涵盖了美国18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共计1.96亿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仅这些地区的仇恨犯罪就有8896起,高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同期全国数据。不仅是非洲裔美国人,拉美裔和亚裔也长期遭受种族歧视,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分析人士指出,在布法罗市枪击事件一年后,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在面对少数族裔遭遇的系统性和普遍性种族歧视时,仍然难言公平正义。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压榨、迫害等体现在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族主义之癌”已经深入骨髓,而美国政府却始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顽瘴痼疾。民主党只在选举时需要少数族裔的选票,其他时候并不正视和解决这一群体的诉求;共和党持续表现出的“白人至上”倾向,对歧视少数族裔群体的行为更是推波助澜。若美国政府和政客们依旧对此放任不管,甚至推波助澜,美国少数族裔恐将继续被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