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移民人权问题
中国代表当地时间2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与移民权利问题特别报告员对话时,发言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移民人权问题。 中国代表表示,特别报告员在其向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以新冠疫情造成的卫生紧急状况为由,集体驱逐逾160万移民,中方对此深表关切。美国还将移民关押在条件恶劣的移民拘留中心,移民遭受虐待、暴力和不人道待遇。美国仍在实施“骨肉分离”政策,强行将移民儿童与其父母分开,导致许多儿童与父母、家人最终失散,酿成人间惨剧。中方也严重关切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侵犯移民权利,煽动针对移民的暴力。中方关切英国无视其一贯标榜的“人权标准”,计划将入境英国的外国寻求庇护者遣送到第三国。中国代表呼吁人权理事会、人权高专办和特别报告员加大对上述问题关注,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侵犯移民人权行为。
又瞄准中国?北约开峰会还首次叫上了这几个亚太国家……
中新网6月29日电(甘甜)七国集团(G7)峰会刚闭幕,美国总统拜登等多国领导人随即赶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还首次叫上了日韩等亚太国家,试图在俄乌冲突、能源短缺等复杂背景下,呈现一场北约“团结秀”。 但现实有些“打脸”,不仅会场内盟友分歧重重,会场外民众更是抗议不断。这背后,是对北约固守冷战思维、持续扩张,甚至试图把触角伸向亚太的不满与不安。 实际上,北约早已背离其作为“防御性组织”的目标,成为世界的一大问题。而美国及北约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种种行径,注定难得人心。 团结姿态下,欧美“离心” 与G7峰会一样,展现团结姿态对抗俄罗斯,是北约峰会企图释放的主要信号之一。 无论是审议芬兰和瑞典入约问题,还是增强在北约东翼的军事部署,乃至邀请乌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演讲等,种种姿态背后,难掩其为扩张“探路布局”的图谋。 不过,法新社指出,反对北约接纳芬瑞两国的土耳其,很可能将破坏这场高调的“团结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表示,北约会加大游说力度,但面对土耳其的讨价还价,芬瑞两国的入约问题至少在此次峰会上难以达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进一步指出,一些欧洲国家对俄罗斯依赖较多,他们实际上也处在与俄罗斯对抗的最前沿,从难民问题、能源问题到粮食问题,受到冲击最大,而美国远在大洋彼岸,所受冲击并不明显,这导致欧美在应对俄乌问题上,顾虑有所不同。 炒作中国议题,北约开始触及亚太? 远在西班牙办会的北约,这次还把手伸到亚太地区。“中国威胁”,毫不意外地被渲染成关键议题。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已多次炒作中国议题,为峰会“预热”。他特别提及,此次峰会将更新该组织的关键文件“战略概念”,并在其中首次阐明对华立场。 “战略概念”是概述北约未来10年优先事项的文件,2010年发布的版本中并未提及中国。对于此次版本,一名北约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美国和英国正推动北约对中国采取更有力的措辞。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还特地邀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四个亚太地区的非北约国家领导人与会,这在北约峰会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搬不走的邻居”——日本和韩国,还将与美国借机举行三边首脑会谈。 对此,刘卫东表示,北约把更多精力转向亚太,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的鼓动”。 北约由美国主导,而美国正在试图引导其他西方国家向中国施压,因为拜登政府跟特朗普政府相比,对华定位没有变化,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刘卫东说,但考虑到地区局势和地理因素,尽管出现北约关注范围开始触及亚太的趋势,其核心关注还是会在欧洲。 “不要北约 ,让我们远离战争和武器” 金灿荣指出,北约是冷战产物,本该随冷战结束而消失。但近年来,这一跨大西洋联盟却不断东扩甚至全球化扩张,已经背离其作为“防御性组织”的目标,成为世界的一大问题。 连日来,从G7峰会到北约峰会,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频频上演“政治作秀”。其背后的冷战图谋昭然若揭,通过制造冲突对抗渲染安全威胁的霸权行径,更是难得人心。 近千名抗议者6月26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G7峰会会场外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不要搞小团体”。当天,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也爆发了反对北约、呼吁和平的大游行。 一名抗议者表示,“我受够了这种武器和杀人的生意。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更多的武器和战争,我们总是为此买单。所以,不要北约,不要(军事)基地,让美国人走,让我们远离战争和武器。”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中国当下又该如何应对?多位专家均认为,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保持自身定力和方向,夯实发展底气。 其次,尽可能打破封锁,与世界保持联系与合作。同时要分清“对手”和“朋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英女王在位史上第二久!再713天就追上「太陽王」路易十四
今(12)日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位的第70年126天,這讓她與泰國前任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並列為在位時間史上第二長的君主。 英媒《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伊麗莎白二世於1952年2月6日繼承其父喬治六世(George VI)的位子,成為英國君主,當時她僅25歲。英國不久前舉辦了盛大的白金禧(Platinum jubilee)活動,慶祝她登基70週年。 法蘭西王國的路易十四(Louis XIV)是目前有明確史料紀錄的君主在位時長紀錄保持人,他於1643年5月14日即位,直至1715年9月1日逝世,享壽76歲,統治時長72年110天,即2萬6407日。 《每日快報》指出,女王目前在位時間為2萬5694日,因此她還需要713天,才能追上「太陽王」路易十四。
“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引发国际社会批评—— “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深度观察) 日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向大会提交“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工作文件,试图为自身开展核潜艇合作辩护,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多国人士纷纷表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明显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的和宗旨,具有严重核扩散风险,威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三国应撤销错误决定,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全面有效遵守国际核不扩散义务。 “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刺激军备竞赛” 2021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开展核潜艇合作。美英作为核武器国家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约国,向澳大利亚这样的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潜艇动力堆和武器级高浓铀,公然扶持其发展军用核技术,必将造成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和多重危害。 澳大利亚知名时政评论人士戴若·顾比表示,美国和英国作为核武器国家,明目张胆向无核国家输出核武器材料,是赤裸裸的核扩散行径,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很可能刺激一些国家发展核军备,进而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三方核潜艇合作也严重损害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对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现实威胁。 印度尼西亚前驻华大使苏德拉查表示,印尼已经向澳大利亚阐明,希望澳方能遵守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承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计划允许澳大利亚购买8艘核潜艇,这将改变地区的安全格局。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及联合创始人尤素福·瓦南迪表示,美英澳三国核潜艇合作,使地区陷入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印尼各方表示强烈愤怒。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将打开新的‘潘多拉魔盒’。”埃塞俄比亚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梅拉库认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不仅将威胁到南太平洋及东南亚国家的安全,还将刺激一些国家搞核军备竞赛,最终将搅动整个地区的安全局势。“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在俄乌冲突中拱火浇油。这些西方国家并没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不断加剧全球紧张局势。” 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表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极度危险的举动,严重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刺激军备竞赛。这是美西方一再挑动全球敏感神经的错误行为。” “必须停止在核不扩散方面的政治操纵、区别对待、双重标准” 美国、英国在核扩散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一方面对有的无核武器国家开发并获取民用核材料实施单边制裁,另一方面却公然、直接向澳大利亚扩散核武器材料;一方面指责有的国家未向相关机构申报完整、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却怂恿澳大利亚拒不落实其在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及附加议定书下所需履行的申报义务。这一行径对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推动伊核、朝核等热点问题的解决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呼吁必须停止在核不扩散方面的政治操纵、区别对待、双重标准。”古巴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尤里·阿列尔·加拉·洛佩斯表示,很多缔约国严格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所有义务,而一些国家不遵守相关规定,一边谴责或妖魔化其他国家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边却在升级核武库、转让核技术,“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南非国民议会议员穆亚尔表示,美英两国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技术及武器级核材料是极其危险的。美英等西方国家一再以核不扩散为借口制约其他国家的核活动,却公然对澳大利亚展开所谓的“核援助”,这是彻头彻尾的双重标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抵制。 克里坦·巴哈纳认为:“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美英等西方国家一直采取双重标准。美西方固守冷战思维,将核武器当作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这是极其危险而不负责任的。事实面前,西方国家无法再掩饰他们的自私自利。” “美式霸权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应采取必要行动制止这一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核武库的美国,非但没有为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贡献应有力量,反而带头破坏军控体制和防扩散机制。美国先后退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等,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使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进一步遭到冲击,造成当前全球战略安全环境不断恶化。 世界社会主义者网站刊文指出,数十年来,美国通过战争谋求全球霸权,导致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还一直在加强其核力量,持续推进核武器现代化,加紧研发新型核武器,破坏全球军备控制体系,给各国人民带来风险。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谢里夫表示,世界核大国应该遵守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相关规定,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美国却联合英国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武器级核材料,这开启了危险的先例。” 太平洋全球化网络组织协调人莫琳·彭朱利表示,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缔约国,该条约规定在南太平洋地区设立一个无核武地带,各缔约方承诺不在该地区安放、试验任何核爆炸装置,不倾倒放射性废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她呼吁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领导人对澳大利亚放弃其在《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中的承诺提出警告。 塞内加尔经济学家萨姆巴分析称,事实证明,美国是导致全球战略安全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推动核裁军的大背景下,美国还变本加厉推动核扩散。“美式霸权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应采取必要行动制止这一行为”。
美英情报机构再次联手炮制“中国威胁”, 中国驻美大使:挑错了对手
半个月之内,美英情报高官再次联手炮制“中国威胁”!继本月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和英国军情五处(MI5)负责人在伦敦同台演讲,诬称“中国间谍”窃取技术,20日和21日,美国中情局(CIA)局长伯恩斯和英国军情六处(MI6)负责人理查德·摩尔在阿斯彭战略安全论坛上隔空呼应,就中国大陆可能“攻台”发出刺耳“警告”,声称西方需要让北京知道这样做的“可怕后果”。本应低调的情报机构一再跳上前台,其不负责任的情报评估无疑将恶化对华氛围和本国决策环境。美英情报高官联手这样做,则发出更加危险的信号。然而,挑动敌意的莽撞做法很可能反噬自身,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放风窜访台湾就是最新的例子。据美媒报道,从美国军方到国务院,都在担心佩洛西此举可能引发中方强烈反应。佩洛西21日以安全为由,拒绝正面谈论“访台计划”,称“我们没有人说过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国会山网站说,佩洛西似乎在有意淡化此访的重要性。 “笨拙且无知”的判断 阿斯彭战略安全论坛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美国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称,自2020年10月就任军情六处负责人,这是理查德·摩尔首次在海外接受媒体采访,也是负责对外情报的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罕见的公开表态。 21日在论坛炉边谈话中回答CNN主持人一系列有关中国的问题时,摩尔声称,他领导的军情六处“从未对共产主义中国抱有幻想”,并透露军情六处现在就应对中国的投入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议题。路透社报道说,摩尔称,对抗中国已经超过反恐,成为军情六处的首要任务。他还说,西方想要了解中国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是“特别复杂的挑战”。 香港《南华早报》称,摩尔在冷战期间加入军情六处,远早于1994年英国对外情报机构被承认存在的时间。最近几个月,他打破传统,公开军情六处的目标和挑战,并建议西方领导人寻找“中间国家”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与10年前英国积极吸引中国投资相比,对中国作出严峻评估是英中关系的最新变化。 在摩尔的对华攻击中,他有关台湾问题的“警告”尤其刺耳。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说,摩尔称,西方需要在乌克兰取得“胜利”,部分原因是中国正在密切关注这场战争,以便从中吸取教训,了解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他说,不认为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但声称西方需要向北京表明,如果它“入侵”台湾,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上述说辞呼应了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20日在同一论坛的言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说,伯恩斯声称中国大陆似乎已决心对台湾动用武力,俄在对乌军事行动后所遭受的压力,只会影响北京对于“何时以及如何”,而非“是否”对台行动的评估。他认为,中国大陆“攻打”台湾的风险在未来十年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伯恩斯解释这一预判的原因是:中国从俄乌战争中吸取到一个教训——想速战速决,必须有碾压对方的实力。有分析认为,伯恩斯此番讲话似乎透露出美国情报机构仍然看好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报纸报》援引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俄外交官奥尔忠尼奇的话说,美国指责中国大陆准备攻台显得非常笨拙且无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炒作“中国威胁论”以及涉台问题上,美国情报部门一直是“急先锋”。最近一段时间,同为“五眼联盟”成员的英方与美情报机构互动频繁,联手攻击中国,凸显出这些国家情报部门的对华敌意。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有自己的战略判断,如果美英情报部门的说辞真被本国决策部门采信,那么只能证明他们的情报评估是失败的。 美英情报部门为何频联手 本月初,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和MI5负责人肯·麦卡勒姆在伦敦MI5总部发表演讲,渲染“中国威胁”,诬称中国决心要窃取其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时分析美英情报部门统一行动、联合露面的原因时说,在英国政局不稳和美国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的背景下,两国需要打造共同的“严重威胁”。 信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美英情报部门而言,也需要一个“敌人”来获得资源与影响力,并体现部门价值,而中国当前就是这样一个被制造出的“敌人”。虽然情报部门负责人的言论不一定代表本国政府立场,但他们对“中国威胁论”等话题的渲染会恶化对华氛围和决策环境,对该国的对华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这又会让情报部门拥有更多话语权,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视中国为威胁,是挑错了对手。”同样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炉边谈话的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20日说,为什么人们担心冷战卷土重来?因为今天有些人仍秉持冷战思维,错误地认为中国是苏联、是重大威胁。但事实上,中国不是苏联,中国共产党也不是苏联共产党。他表示,在国际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的国家。中国从不搞对外扩张或侵略,从不输出意识形态,而是与各国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中国的决心有误判” 在美英情报官员炒作台湾议题之际,佩洛西打算访台一事正搅动本就不平静的中美关系,这一冒失计划在美国国内也引发担忧。CNN22日报道称,一名美国官员透露,拜登政府担心中国大陆可能寻求在台湾上空划设禁飞区,以阻止这次访问。大陆还可能派战机进一步进入台湾自行宣布的“防空识别区”。 美军参联会发言人巴特勒21日拒绝透露参联会主席是否与佩洛西就台湾之行进行交谈。CNN报道说,两名消息人士称,美国国务院官员也有一些担忧。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21日回避有关问题,称这次访问目前只是一种“假设”。他重申拜登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称美国与台湾没有外交关系,但建立了“强有力的非官方关系”。 佩洛西21日以安全为由,拒绝回答相关提问。她称自己没有直接从总统那里听到任何消息。“我认为总统的意思是,也许军方害怕我的飞机被击落或类似的事情。我不清楚。”美国国会山网站评论说,佩洛西似乎有意淡化此访的重要性,强调美国官方对台表达支持很重要,但她的立场不应该被解读为“呼吁台湾独立”。她称:“我认为,我们没有人说过支持(台湾)独立,这取决于台湾当局的决定。” 英国《经济学人》称,对于佩洛西访台,有理由担心中国发出的警告。1997年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访台时,北京还不具备作出有效军事反应的能力,但现在情况已发生变化。“中国人似乎认为有必要证明,美国不能继续肆无忌惮地破坏一个中国政策。”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说,今年4月,一名中国前军官向她表达了他的个人意见,即中国空军将阻止佩洛西的飞机在台湾降落。报道称,考虑到局势升级的风险,这种空中边缘政策不太可能,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有动荡。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佩洛西对中国的决心有误判,中方可能采取的回应措施包括军机威慑性伴飞佩洛西专机,甚至进入台湾上空,军机绕台次数再破纪录,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海空军演或出动航母威慑等。中美这一回合交手的结果如何,很快就能见分晓。
北约“战略概念文件”声称中国为“系统性挑战”,驻欧盟使团驳斥!
问:6月29日,北约马德里峰会通过的“战略概念文件”称,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北约将努力共同应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北约所谓“战略概念文件”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肆意攻击抹黑中国,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冷战结束后30年仍未改变制造“敌人”、搞阵营对抗的思维和做法。北约“战略概念文件”声称别国带来挑战,实际上恰恰是北约自己在世界各地制造麻烦。北约声称自己是防御性组织、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肆意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导致大量平民丧生,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北约声称防区不会突破北大西洋,近年来却跑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试图把在欧洲搞集团对抗的套路复制到亚太。谁挑战了安全?谁威胁了和平?这些年的战乱和动荡,有哪几个没有北约的身影?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输出意识形态,更没有搞过长臂管辖、单边制裁和经济胁迫。中国始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国际社会解决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大量公共产品。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不是任何人的挑战。 我们敦促北约停止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抗,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做法,停止散布针对中方的虚假信息和挑衅言论。既然北约已经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那我们也不得不高度关注,统筹应对。对侵犯我们利益的行径,我们会坚决有力回击。
烏軍總司令與美參謀首長交談 呼籲美方提供更多重型火砲
烏克蘭抵抗俄羅斯攻勢,而在西方軍援火砲持續進駐烏克蘭後,對於戰局也有所影響。不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魯日尼(Valery Zaluzhny)表示,近期他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交談,呼籲美方提供烏克蘭更多重型火砲。 札魯日尼在社群媒體Telegram中提到,烏軍在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持續抵抗俄軍,俄軍部署多達7個營級戰術群(BTG),儘管攻勢猛烈,烏軍還是設法阻止俄軍進攻。札魯日尼強調:「烏克蘭的每一吋土地都流著鮮血,不僅是我們的,還有俄羅斯人的。」 札魯日尼提到,他向密利重申烏克蘭軍方的要求,就是協助烏軍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155公釐口徑的重型火砲,並分享烏軍總參謀部的戰略目標,提供烏軍對於美援軍武的使用想法及訓練進展進行交流。
欧洲民众抵制G7、北约双峰会 数千抗议者上街怒吼
当地时间26日,七国集团领导人(G7)峰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埃尔茂举行,近千名抗议者在会场外举行游行示威;而在西班牙马德里北约峰会会场外,也有数千名抗议者举行了一场“反北约峰会”。 综合路透社及俄罗斯卫星网等媒体报道,在距德国慕尼黑100多公里的加米施-帕滕基兴小镇,近1000名示威者举着写有“拯救气候”“停止燃烧我们的星球”的横幅,要求七国集团领导人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 有抗议者戴上代表七国集团领导人的面具,把一个地球模型放在烤肉架上烧。还有抗议者不满称,“七个国家的领导人居然可以协商整个世界的事务,可他们协商的内容并不利于整个世界。” 而在西班牙马德里,数千名抗议者在北约峰会会场外举办了一场名为“不要北约”的示威活动。抗议者高呼“我们不要北约!”“拒绝北约基地!”“解散北约这个战争工具!”现场除了当地民众,还有来自希腊、韩国等地的抗议者。他们认为,北约才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 当地时间26日,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埃尔茂举行,德国是2022年七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俄乌局势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同时提上议程的还包括有关气候保护、能源危机的讨论;紧接G7峰会,北约峰会将于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峰会主要议题包括俄乌局势、审议芬兰和瑞典入约问题等。
面对国际冲突,中国愿做劝和促谈“助推器”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俄乌至今仍未平息的战火令人忧心。“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一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一贯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的是美方,不是中方。中方始终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客观公正判断。”“中国最不愿看到冲突战争,同时也认为搞极限施压和制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乌克兰危机升级4个多月来,中方一再强调,愿做劝和促谈的“助推器”。而美英等少数西方国家却一再为俄乌冲突继续“拱火”,在世界上制造混乱的同时,也将经济衰落和社会分裂带到本国。认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摆正心态,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 中方呼吁为当事方直接谈判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西方等外部力量始终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增大冲突加剧的干预力度,逐渐将其演变为一场“代理人冲突”。6月中旬,美国又提出为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额外安全援助,特别是提供新的火炮、海防武器和先进的火箭系统,加大了国际社会参与政治化解这场冲突的难度。美联社等媒体统计说,加上俄乌冲突后美国这一单笔金额最大的军援,美已承诺向乌提供56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这样的“代理人冲突”存在着引发美俄或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直接军事冲突危机的现实可能性。考虑到多个北约国家与俄罗斯都拥有核武器这一现实,如果俄乌现有冲突无法缓解而且持续升温,欧洲范围内就不能完全排除更大灾难降临的可能性。当务之急是回归处理国际问题的理性和冷静,找出问题症结,劝和促谈,使欧洲区域出现的这场冲突能够及时控制住并有效化解掉。 欧洲国家结束冷战的最大成果,本应是创造一个真正能彻底埋葬欧洲分裂,实现欧洲最大范围统一的机会。然而,冷战后30余年,欧洲国际格局却是以将俄罗斯彻底隔绝于欧洲政治与安全进程而告终,由此导致了欧洲更加分裂的现状。欧洲主要国家构建“泛欧安全”的梦想,也因美国顽固推动北约扩大与转型而催生出的排他性、等级性安全架构而落空。俄罗斯作为欧洲大国的身份及其重大合理战略关切被彻底剥夺和蔑视,更是构成欧洲安全构建中时刻存在的“定时炸弹”。切实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理顺俄欧原本应有的关系,成为一劳永逸化解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困局的根本出路。这也恰恰是中方所阐述的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立场的应有之义。同样,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且这样的主张目前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更为迫切。 在美方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失去构建战略自主的意愿,因北约“欲将俄罗斯驱离欧洲”而导致的欧洲大分裂悲剧目前看还会愈演愈烈。相比之下,中方关于俄乌冲突及欧洲安全困局化解的主张没有任何私利,站位客观公正,劝言相关各方按问题的是非曲直,相向而行磋商谈判,建设性地解决彼此纷争。 当地时间2月28日,在联合国大会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紧急特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就表示,乌克兰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从俄乌冲突升级之始,中方就表明立场,欢迎俄乌直接对话谈判,“乌克兰应当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不应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并呼吁“为当事方直接谈判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的主张,不论是道义上还是现实层面都表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推动当前俄乌冲突缓和而非扩大化的可靠力量。 布热津斯基说,美方应寻求中方的帮助 除了俄乌冲突外,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极大考验。在这两个重大事件的应对上,中方的作为同样体现出主持公道、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困扰东北亚安全的重大议题。该问题的关键症结是朝美之间的深刻敌对与朝鲜缺乏足够安全保障,其突出表现是美韩在半岛区域频频军演以及朝方进行核武器试验和导弹发射,外交领域则是相互指责。鉴于朝美之间直接对话存在困难,为缓解紧张局势,中方协调各方推动形成六方(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会谈机制,以达成朝美之间及半岛相关方以对话磋商方式化解敌意或不信任及确保区域整体安全利益不受损害的目标。从2003年8月开始,在5年时间里,朝韩中美俄日六方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轮会谈,就各方核心安全关切进行深入交流,该机制对增进各方相互了解彼此立场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展示出中方劝和促谈的良好意愿。中国的外交创新,也让“北京六方会谈”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政治词汇。 2004年2月举行第二轮六方会谈时,各方为磋商出共同文件没日没夜地谈,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定。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通话时还讲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的道理。2005年7月,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第四轮六方会谈正赶上连续高温天,为防止参加六方会谈的各国代表和记者上火,中方专门准备了北京老百姓爱喝的绿豆汤。按照东道主的说法:“可不要小看这一碗秘制的绿豆汤,它绝对可以起到防暑去火的作用。”这一花絮充满了隐喻——在中国的斡旋和努力下,六方会谈的召开缓和了紧张的局势,减少了朝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而绿豆汤的“去火”功效也得到六方代表的认同——中国促成六方会谈这样的谈判形式,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确定了框架。 不过,在过去10年中,美国总体亚太战略出现聚焦于大国竞争的重大调整,其通过强化美韩、美日联盟加剧半岛紧张局势,并将固化韩日对美战略依赖的设想步步推进。美国2017年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既损害了半岛自身的稳定,更是直接将朝鲜半岛当成其谋求与中国战略竞争中获取所谓“优势”的棋子。 六方会谈确立的各项目标及同步对等平衡解决各方关切的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面对朝鲜半岛危机持续的复杂局面,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对话协商的正确方向,避免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和导致误判的行动。中方还呼吁半岛问题的直接当事方,也就是美国和朝鲜应当尽早重启直接对话进程。美朝两国领导人2018年起举行多次会晤,就改善两国关系和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达成重要共识。此后,朝鲜作出关于暂停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承诺,向半岛无核化迈出重要一步。当2021年美朝对话持续陷入僵局后,无核化进程停滞不前,半岛局势变数再次增多。 中国还是谈判解决伊核危机的坚决主张者。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2007年12月曾在《休斯敦纪事报》撰文说,中国强烈主张在与伊朗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应保持战略上的耐心。他认为,从中国的立场看,美国应避免被拖入与伊朗针锋相对的对抗之中,应把焦点放在通过谈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这位睿智的美国战略家还表示,通过谈判(六方会谈)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努力和经验,可以用到解决伊朗核问题上来,并建议美方应寻求中方的帮助。 与朝鲜半岛安全困境源于美对朝敌对政策相似,伊朗核问题出现的根源是美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2015年7月14日,经过艰难谈判,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根据伊核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相应解除对伊制裁。中国、联合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对该计划予以支持。然而,换届后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却在2018年单方面突然退出该协议,转而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对如此严肃的协议,美国“说退就退”的任性作为,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面对伊核协议再陷困局,根据事件的是非曲直,中方坚持公正、公道负责任的立场,并明确指出,“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美方对伊朗施加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的错误做法,也为政治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制造了障碍。 美国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是死路一条 众所周知,美国已成为国际秩序构建中最大的破坏性力量。它没有充分利用冷战后头10年国际格局关键转型时期,去推动建立真正最具包容性的区域及全球安全架构,相反,却始终走在对外穷兵黩武的邪路上。 这样的一个实力“超群”的国家在本世纪头20年深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更让美国国内遭受近百年来罕见的多领域衰退、社会分裂,乃至在去年“国会山骚乱”后舆论担心“美国又再次濒于内战”。这表明,美国在国内外宣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因其战略失当而遭受严重削弱。但美国却始终不吸取教训,反而在最近的G7峰会和北约峰会上反复宣扬“要击败俄罗斯”和“激烈挑战中国”的荒谬主张。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是死路一条。一个懒于自我反省并执意在本国国内和其他区域制造动荡与分裂的美国,不可能不在未来招致溃败的宿命。我们认识或研判美国时,既要看清其实力仍处于一定优势,更要认识到其决策群体滥用自身实力,导致自我削弱并给很多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与动荡的悲剧现实。任何脱离这些现实思考的“崇美”和“恐美”心态皆属病态。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美方以俄乌冲突为由加快北约的亚太化转型进程。北约新版战略概念文件表明,该组织将在未来数年加大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力度。美国正试图以所谓“北约经验”完成对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塑造过程。美方所有这些举动无一例外是在区域和全球层面加快针对中国的总体战略对抗布局。美方这种没有外部对手或敌人就不知道怎样规划对外战略的恶劣传统,导致其资源难以用于国内问题的化解,反而使其更难以劝说其他“盟友”为美国战略而牺牲自身的局面出现。一个在中东地区中小国家都接连遭受挫折溃败的美国,又如何能够在其挑起的与中方的竞争和对抗中获胜呢? 回到主题,在国际格局处于关键转变和国际性危机事件频现背景下,世界更需要和平与安宁,而非更激烈的纷争甚至战争。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真正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