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日本民众强烈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大海不是垃圾桶”“不要把放射性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保护大海、保护儿童、保护未来!”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也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12周年。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今年1月,日本政府将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放时间定为“今年春夏之际”。 11日当天,在东电总部门前,大量民众早早地聚集在一起,或拉着各种反对核污染水排放的条幅、或举着牌子、或向周围发放传单,表达着强烈反对排放核污染水的诉求。 担心污水危害健康 抗议集会上,日本市民团体“蒲公英舍”的柳田真对记者说:“我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东电过滤核污染水的设备不可能把所有辐射物处理干净。这些核污染水应该至少放置100年。按照它们的半衰期,100年后他们的污染性才能大幅降低,而且福岛是有空间放置这些储水罐的。” “311甲状腺癌儿童支援网络”成员冈田俊子介绍了她的朋友渡边悦司的遗著——《污染水排放入海的争论点——氚的危险性》。 冈田说,渡边本人是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受害者,她一边与癌症斗争一边写下该书。 书中介绍了核污染水对人体的危害,并列举了福岛事故后当地已经有300多名儿童确诊患上了甲状腺癌的确凿事实。冈田说:“渡边悦司去年2月去世了,我是带着她的遗愿在这里抗议: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抗议者称,如果日本政府强行排核污染水入海,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渡边这样的受害者。 渔业生产将遭重创 来自日本音乐协议会的吉他手乔尼H(化名)在抗议集会上和队员们一起演奏了自创的歌曲。“风很大,吹向谁?鱼儿不再游;风很大,吹响谁?我已无家可归……”这位吉他手告诉记者:“把核污染水排放到大海是犯罪!如果排放的话,我们肯定是不会吃福岛的水产品的。12年前福岛水产业已经倒闭了很多,现在刚刚有些复兴,再排放的话就是重蹈历史覆辙。” 乔尼H的话并非危言耸听。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福岛县的渔民经过整整10年的尝试性捕捞和不断检测,直到2021年3月才正式重启全面捕捞。 但2021年4月,日本政府就决定要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这大大打击了当地渔民的积极性。 在日本媒体上,福岛渔民反对核污染水排放的声音比比皆是。福岛县渔民小野春雄近日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说:“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不管你稀释多少,是毒就是毒!大海养育了我们,大海是鱼生存的家园,不是人类的垃圾桶!凭什么去污染海洋?” 另一位渔民大平健一郎也表示:“所有的渔民都反对排放。一旦排放,意味着我们这些渔民10年来为了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将全部打水漂。” 核污染水排海影响的不只是福岛,与福岛相邻的宫城县、向海外出口水产品的千叶县甚至整个日本的水产品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宫城县渔业协同组合大岛分所的小松武在当地从事牡蛎养殖产业。他告诉记者:“我们坚决反对污水排放,因为我们是靠海吃饭的,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污水排放后不仅会使我们饲养的牡蛎受到污染,同时我们自己也生活在海边,我们的食物也将变得不安全,孩子也无法在海边安全生活、玩耍。因此我们坚决反对。” 是谁还在无动于衷? 可是,这个连渔民都懂的简单道理,东电和日本政府真的不明白吗? 11日,在东电总部门前,当着两名东电代表的面,日本山谷劳动者福祉会馆活动委员会成员向井大声宣读了致该公司的抗议书。 “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会经过海藻、鱼等食物链重返人体,会再次损害人们的健康。贵公司以‘没有保管场所’为由排放污水是不可信服的!是虚伪而不负责任的!是违反《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的!” 面对慷慨陈词的向井,东电的两名代表一声不吭地直立着,像两个面无表情的人偶。向井读完抗议书后,两人依然没有任何反应,更别提任何认罪与道歉。双方距离虽然只有大约1米,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无动于衷的不只是东电。 今年1月,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放时间定为今年春季至夏季。3月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福岛当地媒体《福岛民报》等采访时说,“具体排放时间必须由我判断后决定”、“排放标准上没有具体的目标数值”。 11日,日本首相官邸前也聚集了大量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民众。集会的领导者伴着阵阵鼓声,拿着话筒对着首相官邸高喊口号:“坚决反对排放核污染水!”“不要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保护大海!”“保护儿童!” 在阵阵鼓声之中,民众们跟着口号也一起高声抗议着。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极端不负责任
日方应正视各方合理关切,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同利益攸关方进行充分、有意义的协商,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和各国民众健康权益 近日,大量日本民众聚集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和日本首相官邸前,表达强烈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诉求,认为“把核污染水排放到大海是犯罪”。但日方无视国际机构专业权威意见和国内外反对声音,加速推进排海设施建设,并声称核污染水在今年春夏期间排放入海的计划不会改变。日方置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于不顾,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径。 据称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将长达30年之久,但其迄今仍未就此提供足够的科学和事实依据,没有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正当性、数据可靠性、净化装置有效性、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关切。作为核污染水排海的实施主体,东京电力公司早有隐瞒虚报和篡改信息的前科。早在2011年4月和5月,日方就曾将部分核污染水倾倒入海,这种行为早已令其失信于世界。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大岛坚一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核污染水的储水罐超过1000个,东京电力公司仅选取很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并且全部检测工作都由其自行完成,并没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核实。美国《科学》杂志也刊文指出,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无法得到足够数据支持,不值得信任。韩国首尔大学原子核工程系名誉教授徐钧烈表示,日方在国内挖掘一个2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完全可以满足未来50年倾倒核污染水需求。如今,日方在并未穷尽所有可实施手段的情况下,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无异于对海洋进行恐怖袭击。 海洋环境关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核污染水排海绝非日本一家之事。在日方公布排海决定后,中国、韩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多国以及有关国际机构均表达了关切。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曾做出得不到相关方理解不会处置核污染水的承诺,现在却违背承诺一意孤行。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纳表示,日本政府承诺在处置核污染水方面和太平洋岛国保持沟通,并提供所有独立的、可核实的科学证据,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没有合作,他们打算做的事情与之前的承诺背道而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社会学家卡莉·伯奇指出,太平洋地区民众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是对太平洋国家主权和自决权的直接漠视。日方应切实尊重国际社会的正当关切和强烈呼声,信守承诺,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倾废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安全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缔约国,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严重背弃国际法义务。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完成对日方排海方案的评估,更未得出具体结论,迄今发布的三份报告指出日方核污染水排海和监管方案存在与机构安全标准不符之处,并提出诸多改进建议。福岛核污染水处置时间跨度长、各种不确定性突出,日方应就核污染水处置问题接受有效的国际监督。日方我行我素,企图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 近两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强烈质疑和反对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单方面错误决定。联合国安理会不久前就海平面上升与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举行公开会议,多国代表再次对日方加速推进核污染水排放工作提出批评。太平洋岛国论坛特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申,日本应以科学及数据来指导其核污染水排海的政治决策。日本国内多数民众也反对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做法,九成以上民众认为排海将引发负面影响。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等民间团体强烈批评日政府违背承诺、漠视渔民群体利益。日方对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正当关切和合理诉求置若罔闻,以为把头埋在沙子里就万事大吉,必然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日方应正视各方合理关切,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同利益攸关方进行充分、有意义的协商,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和各国民众健康权益。在同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和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日方不得擅自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美国种族主义制度下的强迫劳动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回顾历史,奴隶制为美国的独立和扩张提供了基础,成就了美国的“发家史”。 奴隶制使强迫劳动成为合法 1607年英国人在弗吉尼亚建造了第一个永久殖民地。仅在12年后,20名黑人劳工就出现在这里。此后,随着对黑人强迫劳动制度的建立,跨大西洋三角贸易把大量黑人贩卖到北美,包括南方的卡罗来纳,中部的弗吉尼亚,以及北部的纽约、新英格兰,尤其是中南部的烟草、水稻、靛蓝种植园。这些黑人沦为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私人财产,没有人身自由,被任意买卖、处置,且世代为奴。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居住在简陋的房舍里,营养不良,从事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且整年得不到休息,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使其平均寿命不足29岁。著名的美国文学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对黑奴悲惨生活的生动写照。 黑奴为奴隶主带来巨额财富,也为美国独立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独立战争前,弗吉尼亚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州,南卡罗来纳的种植园主是最富有之人,而这些地方的黑奴比例均在40%以上,个别种植园甚至达到90%,种植园成为中南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刚获得独立的美国来说,奴隶制种植园也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 为美国独立而奋斗的国父们事实上也是蓄奴者。乔治·华盛顿去世前拥有317名奴隶,托马斯·杰斐逊有600多名。美国独立时,黑奴人口约为7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0%。然而,信奉“不自由,毋宁死”“人人生而平等”的立国者们,却漠视黑人的不自由和不平等,赞同或容忍奴隶制的长期存在。 蓄奴制曾在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 美国种族主义者不仅构建了一整套剥夺黑人行动自由和强迫其劳动的体制,还试图使黑人永久处于愚昧状态。尤其是在1831年特纳领导的奴隶起义之后,奴隶主禁止黑奴识字。到1860年,黑人识字率仅为8%。在蓄奴制盛行的年代,有一套严密的执法体系来维持这一制度:如有人看到逃跑的奴隶,有义务将其“物归原主”;如果黑奴逃跑、毁坏作物或者予以反抗,他们往往会被施以各种酷刑,如鞭笞、刻字、割耳、剁脚、火刑甚至绞刑。 科技进步和西进运动加剧了奴隶制。随着世界工业革命对棉花的需求与日俱增,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激起奴隶主的贪婪。他们大幅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奴隶数量,并通过向西部扩张领地建立新的蓄奴州,致使奴隶价格飞涨,奴隶贸易日益猖獗。从1790年至1860年,美国国内的奴隶贸易量达到84万人,仅弗吉尼亚州就“出口”30万奴隶。奴隶制和棉花种植园为美国的消费革命及西部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两次宗教大觉醒和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废奴主义,但无法根本废除奴隶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奴隶制的罪恶,开始推动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但效果有限。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废奴运动“并未使奴隶都自由了,而只是改换了奴隶的主人,即把奴隶从北方送到了南方”。通往加拿大的“地下铁路”确实帮助约10万黑人成功逃离奴隶制,但是绝大多数黑奴仍然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自由的”黑人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美国宪法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对权利和权力限制作出了规定。然而,黑奴是财产而不是公民,不享有宪法所规定的权利。代表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北方与代表种植业的南方进行了多次讨价还价,如3/5妥协、密苏里妥协、1850年妥协、《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等,无一不涉及奴隶制度。然而,奴隶制造成南北地区之间激烈的制度之争,妥协只能延迟冲突,却无法避免南北战争最终爆发。 美国内战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废除奴隶制,林肯总统签署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也并非解放全部黑奴,而是解放叛乱州的黑奴,目的在于削弱南方的实力,这是一种战术选择。对于未宣布独立的州,奴隶制仍然受到保护。在战争期间,南方对黑奴的强迫劳动从未停止。 甚至内战后的重建也并没有为黑人提供足够的法律保护。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废除奴隶制和强制劳役,但是不包括“对罪犯的惩罚”。种族主义者通过《吉姆克劳法》,把黑人送进监狱,“合法”地强迫黑人劳动。美国宪法第14、15条修正案虽然承认黑人的国籍和选举权,但更多是为了帮助共和党控制南部而作出的政治选举安排。由于3K党等种族主义势力在南部十分猖獗,黑人参加选举的机会并未真正实现,大量黑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1877年,战后重建以妥协草草结束。有色人种协进会创建者杜波依斯对此评论道,“奴隶自由了,晒了一会儿太阳,然后重回奴隶制”。 重建也并未根本改善黑人的经济地位。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技能,黑人不得不接受谷物分成制,即黑人佃农租种土地,秋收时上缴一半或2/3的收成。在缺乏基本生产资料的情况下,黑人只能转向借高利贷,而收成则被种植园主恶意低价折算。这样,佃农因陷入高利贷而无法脱身,被更紧地束缚在土地之上。种植园主怂恿各州通过“流浪法”,把佃农中断合同的行为定为犯罪,对无雇主的劳动者罚款1000美元或者判处6至12个月的监禁。为此,佃农不得不以劳役形式偿债。 而劳役偿债只是改头换面的奴隶制度。据统计,1870年至1920年间,美国南方有20万黑人被强制从事挖煤、伐木等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监禁、毒打、性侵等事件频繁发生,上万人因受伤、疾病和殴打致死。仅在亚拉巴马州的普莱特煤矿,就有上万名黑人被强迫劳动。强迫劳动帮助美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是以大量黑人丧失权利和生存艰难为代价。1903年,一位名为嘉丽·金赛的黑人女子,因自己14岁的弟弟被卖到种植园强迫劳动,而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写信求救。但该信并未得到回复,而是转给了司法部,至今仍保存在美国国家档案局。 “白人至上主义秩序”在美国将长期存在 强迫劳动存在多种形式,美国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但非洲裔仍是被强迫劳动的对象。在内战结束后的近一百年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仍然盛行。为争取与白人拥有同等权利,非洲裔美国人和白人自由主义者一起发动了民权运动,这一运动在1954年至1968年间到达高潮。1964年的《民权法》与1965年的《选举权法》废除了在公共场所、教育与就业中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使非洲裔等少数族裔的投票权得到保障。但是,对个体的强迫劳动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在劳役偿债制下,白人虽不再拥有奴隶,但仍能通过欺骗性合同或债务强迫黑人劳动还债,欠债的黑人一旦落入高利贷陷阱,便永远还不清债务,从而被永久束缚。美国历史学家安托瓦内特·哈勒尔发现,到1973年,仍有黑人被奴役。在路易斯安那州圣查尔斯堂区沃特福德种植园,这些非自愿劳工没有社会资源,也无处可去,有的家庭已经5代人在此世代偿债。当时他们所欠的只是面包、糖果、火柴、烟草、医药等费用,但由于工资收入很低,一个月的工资仅够偿还医药费。这些劳工中95%为黑人,由于害怕被报复,他们不敢公布姓名。 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革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族平等和人权观念在美国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对黑人的公开强迫劳动逐渐得到制止,但隐蔽的强迫劳动仍然在少数族裔中存在。2005年《美国政治学评论》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美国政治发展中的种族制度》写道:“美国始终存在着两种演化着的、相互竞争的‘种族制度秩序’,一种是‘白人至上主义’秩序,另一种是‘平等主义变革’秩序,这两种秩序始终进行着相互竞争。”而近年来不断加深的美国政治极化使两种“种族制度秩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美菲最大规模军演引发强烈质疑,外媒:拉拢地区国家遏中昭然若揭
美菲联合军演发言人14日表示,4月美国和菲律宾将举行“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这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美菲联演。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从此次演练课目的设置上就能看出,美军更注重自身在菲军事基地免遭对手攻击,而不是菲律宾的国家安全。美国在亚太地区增加军事存在的后果就是将该地区国家拉入动荡不安之中。 据菲律宾拉普勒新闻网站14日报道,2023年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将于4月11日至28日举行,演习区域将在吕宋岛北部、巴拉望岛和安蒂克省举行。此次演习将有1.76万名军人参加,包括约1.2万名美国士兵、5000余名菲律宾士兵,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100余名士兵,今年参演兵力几乎是2022年8900人的两倍。此前规模最大的“肩并肩”演习是在2015年,当时两国有超过1.1万名士兵参加演习。菲律宾联合作战训练中心主任、美菲联合军演发言人洛基科上校表示,来自日本的一个小组今年将继续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演。 据洛基科介绍,与此前在陆地举行不同,今年的“肩并肩”联演还将在海上举行,美菲军队将首次在海上进行实弹射击演习。此外,今年演习课目还首次设置了网络防御演练。《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称,作为海岸防卫实弹演习的一部分,美国陆军将首次举行“爱国者”导弹防空演习。 对于美菲此次史无前例的军演,菲当地民众并不欢迎。有渔民组织15日对《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抱怨称,军演将迫使他们离开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求美国军队把他们好战的力量投射到其他地方”。法新社称,在此次军演宣布之前,马尼拉和华盛顿已同意恢复在南海的联合巡逻,并达成协议允许美军进入菲律宾的另外4个军事基地。英国广播公司称,美国重返菲律宾也遭到菲左翼团体的强烈反对。对于今年的“肩并肩”军演,路透社称这正值中国在南海采取“积极”行动之际。但洛基科声称,菲律宾及其合作伙伴之间即将举行的演习不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不过,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此次美菲军演,美国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报道称,美国有1万多名士兵参演,可见其积极性,制造矛盾、拉拢地区国家遏制中国的用意昭然若揭。 军事专家宋忠平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无论怎样,美国都是在借助菲律宾的焦虑在南海周边举行演习,真实目的就是加强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比如,此次演习中的多个‘首次’:网络防御演练和‘爱国者’导弹防空演习,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免遭对手攻击,而与菲律宾自身国家安全没有丝毫关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并不希望看到南海问题和平解决,一再试图破坏南海周边所有国家共建和平繁荣之海的努力,将南海地区拉入动荡不安中乃至地区冲突中。 今年以来,美国恢复了和亚太地区国家高密度的联合演习。除和菲律宾的军演,美国和泰国主办的2023年“金色眼镜蛇”多国联合演习从2月27日持续至3月10日,共有来自30个国家的7000多人参加,美国称“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此外,2月16日至3月12日,日美“铁拳”联合演习首次在日本国内举行。3月13日至23日,韩美举行“自由护盾”大规模联合演习,此次联演不仅被媒体称为韩美5年来最大规模联演。对此,李海东表示,美国希望通过高强度的演习制造区域紧张氛围乃至制造危机和冲突,来加快美国在该区域内联盟体系的强化和调整,谋求形成围堵中方的战略布局,“同时,这也表明美国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展开的更激烈战略竞争中,希望能永久地将中国置于国际格局塑造中的边缘位置”。“相较之下,中国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等活动,促使各国之间加强沟通,增进信任,构建和平。” 14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表示,美国繁荣与印太区域紧紧相连,没有其他区域比印太更能够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与生计。“在此背景下,美国有责任确保印太区域经济的健康与繁荣。”对此,李海东表示,美国所说繁荣的前提是中国在区域内不能发挥重要影响力,区域内国家普遍对中国加以抵制防范。这种繁荣带有很强的两面性和欺骗性,可以说是主要为美国狭隘地缘战略利益服务的繁荣,牺牲的是区域内众多国家的安全和福祉。因此,要提醒亚太国家对美国的这种破坏性观念和实践保持高度警惕。
3天内2家银行倒闭,拜登急了?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关闭,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最大银行。12日,因“系统性风险”,美国签名银行也宣告关闭。1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试图消除人们对银行倒闭后果的担忧,表示将寻求对银行业更强有力的监管。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则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现任美国政府,甚至还预测美国将出现“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 拜登:系统仍安全,监管将更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拜登13日发表讲话强调,美国的银行体系仍然安全,并阐述了他的政府正在采取的行动。 拜登说,“你的存款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全国各地在这些银行开户的小企业都可以松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支付员工的工资和账单。” 此前,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已制定了一项计划,以向公众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并限制硅谷银行倒闭后的溢出效应。 美国联储会、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声明称:“从13日起,硅谷银行的所有的存款者都可以拿回他们全部的钱。与硅谷银行清算有关的损失将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财政部长耶伦、联储主席鲍威尔和FDIC主席格伦伯格表示,将“充分保护”所有储户。 拜登13日重申,“纳税人不会承担任何损失” ,并表示这笔钱将来自银行支付给存款保险基金的费用。他说:“每个美国人都应相信,只要他们需要,不管何时,他们的存款都会在那里。” 拜登还表示,相关银行的管理层将会被解雇 ,银行的投资者本就应该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因此不会得到保护。 他指出,必须“全面说明”目前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并且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10日宣布,已依法接管主要服务初创企业的区域性银行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原因是硅谷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不足。这是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 特朗普:我们将经历另一场大萧条 随着银行倒闭事件持续发酵,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甚至还预测美国将出现新的大萧条。 据美国《商业内幕》13日报道,特朗普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当前走势,以及有关美国史上最大增税的提议,不难发现拜登政府或将成为现代版的胡佛政府。“我们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作为证据,银行已经开始倒闭。” 特朗普的一位发言人还称,“民主党人和拜登政府继续可悲地试图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特朗普”,比如硅谷银行倒闭、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件等。 一些外媒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已引发连锁效应。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事件震荡全球金融市场,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市场都受牵连。市场担忧硅谷银行倒闭犹如2008年的“雷曼事件”,恐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英国,近200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周末致函财政大臣,请求政府出手干预。一家科技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英国三四成初创企业、多达5万员工,可能受到事件影响。英国首相苏纳克、财政大臣、英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紧急开会,强调英国金融体系稳健。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13日则下令暂停该银行德国分行业务,但强调硅谷银行事件不会对德国金融稳定构成威胁。根据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说法,硅谷银行德国分行不向德国客户收取存款,因此业务暂停不会对德国的存款安全产生影响。 新闻多一点 硅谷银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主要服务于初创企业,业务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过快、融资成本增加,加之近期技术产业大幅裁员、风险投资减少,初创企业纷纷提走存款,硅谷银行陷入困境。 本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出售约210亿美元的证券组合资产,因此亏损约18亿美元。此后,这家银行尝试出售总额达22.5亿美元股票融资,导致其股价9日暴跌超过60%,10日被迫停止交易。
股票暴跌、急取存款,银行倒闭后,美国乱了……
美国三天内两家银行接连宣告破产,创下美国银行业第二大、第三大规模的倒闭,引发了民众对更广泛金融危机的担忧。当地时间13日,20余家银行股票暴跌,民众争先恐后取款,各种规模的银行都在与市场动荡艰难斗争。 据报道,美总统拜登13日在美国股市开市前发表电视声明称,美国的银行系统是安全的,银行客户的存款也是安全的,“政府会做任何有必要做的事”。 但拜登给的“定心丸”似乎并未奏效,美国各类银行股票在当天收盘时都出现了明显下跌,KBW银行指数下跌近12%。 面对银行业危机,美国各地区各规模银行都试图平息客户的担忧,表示自己有能力应对当下情况。然而,忧心忡忡的投资者们却担心发生更多挤兑,对银行的保证似乎并不买账,纷纷抛售银行股票。 据悉,美国第14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12日表示,它可以从美联储和美国最大的资产银行摩根大通等来源获得700亿美元,但它的股价在13日仍暴跌60%,一度触及30美元——这是自2010年底以来从未触及的低点。 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也试图消除客户对其稳定性的担忧,强调自己可以通过现金、证券、信贷等多种方式获得140亿美元的资金。但截至上周晚些时候,其客户已经提取了约7亿美元的存款,该银行股价猛跌60%,虽后有回升,但较10日收盘价依旧下跌了21%。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杰森·戈德堡称:“现在的情况不确定性很大,但银行股投资者不喜欢任何不确定性。” 他指出,投资者和储户常常将市场表现作为评估银行财务健康状况的指标,因此,一旦他们对市场丧失信心,就意味着会从银行大量提款,这将拖累银行业的发展。 据悉,较小的银行尤其容易受到金融恐慌的波及。一些地区性银行——甚至一些在全国开展业务的银行——可能知名度并不高,但它们却在支持各地区本地企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律所、房地产开发商、兽医办公室、零售店、餐馆等可能都会受到银行业危机的影响。
美英澳正式公布!多国反对!
当地时间3月13日, 美国总统拜登 在加州圣迭戈美国海军基地 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英国首相苏纳克会面 , 就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会谈, 并公布了为澳大利亚 配备核潜艇的计划。 美英澳宣布核潜艇合作计划 或耗资2450亿美元 根据美英澳三方公布的联合声明,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交易大概在本世纪30年代初完成,后续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 。三国还计划,以美国和英国的技术为基础,合作研制一种新型核潜艇 。澳大利亚军方官员称,整个计划预计将在2055年完成,耗资2450亿美元 。 据悉,“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致命性高,且难被发现。 据彭博社报道,一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造价约为35亿美元,占澳大利亚每年3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10%以上。但澳大利亚可能至少要10年后才能获得第一艘核潜艇,这笔交易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在该笔交易之前,澳大利亚政府“毁约”了与法国政府事先谈好的价值660亿美元的常规潜艇舰队建造合同,引发了西方内部的外交争端。法国外长曾公开表示,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潜艇交易是“盟友和伙伴之间不可接受的行为”, 并补充说,像是被人“从背后捅刀子”。 国际社会表示担忧 专家称此举将开辟破坏性的先例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建立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英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将帮助澳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 对于美英澳三国的核潜艇合作,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强烈反对。...
美国军费预算破纪录 “霸权之路”终点何在
美国总统日前公布的2024财年财政预算案,将国防支出提高到8420亿美元,规模再创纪录。 在这份预算案中,美国政府首次列入了援乌计划。据美国媒体报道,预算案中包括美国向乌克兰提供60多亿美元援助。 分析认为,此举清楚地表明美国作为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幕后推手,持续给冲突拱火浇油。而这正是美国多年来在全球大搞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 谁在鼓动战争? 对于预算案中涉及的援乌计划,美国代理副国务卿约翰?巴斯当地时间3月9日表示:“我们继续推进我们的关键工作,以确保俄罗斯的战略失败,同时继续支持乌克兰政府。” 对于美国大幅提升军费预算、首次把援乌计划纳入整体预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专访时分析认为: 拜登之前在访问基辅时说,美国要对乌克兰提供长期的系统性支持。当然,美国在援助问题上会坚持“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要评估乌克兰危机最终会给美国带来更多利益还是会产生损失。 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利用乌克兰危机达到自身战略目标的立场,美国的介入和所谓“支持”就会让乌克兰危机朝着持续冲突甚至冲突升级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借助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持续获得大额订单并赚取了高额利润。激增的军火订单背后,还有美国军工巨头们飙升的股价。 △“公平观察员”网站(fairobserver)报道:武器制造商是乌克兰战争的大赢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由美国“五大”公司主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雷神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 与2022年全年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整体下跌了10%构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军工企业“领头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2年的股价上涨了37%、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股价猛涨近40%、雷神公司的股价上涨了近17%。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的富兰克林·斯平尼曾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军工复合体借这次俄乌冲突渲染对俄罗斯的恐惧,旨在为新一轮军备支出创造契机,也会从此次冲突及其他地区冲突中长期牟利。 △富兰克林·斯平尼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也认为,美国从乌克兰危机中获得了非常清晰、现实的利益,但国际社会不会允许美国自私的如意算盘继续打下去。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在全球推广“美式价值观”。 目前美国出口的液化天然气已牢牢占据了欧洲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且已经超过了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 美国在对欧洲的安全、能源以及经济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控制权。 但最终美国的算盘能否实现,并不是美国单方面能决定的。现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不会对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坐视不理。 “美国政府选择了相反的方向” 美国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中还包括向国防部的“太平洋威慑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另有377亿美元将用于美国核武库的现代化,而造船和关键技术的投资金额尚不明确。增加的国防预算中有相当一部分将用于新武器研发、采购武器和弹药。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排在其后的9个国家的总和。 媒体认为,高达8420亿美元的最新国防支出,是美国历史上和平年代中最大规模的年度国防预算之一。而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很多老百姓的日子却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越过越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鸡蛋价格在过去一年中暴涨70%以上,面粉价格上涨20.4%,面包价格上涨14.9%,婴儿奶粉价格上涨约10%,小学和中学午餐价格更是出现了超过300%的暴涨。...
美喜剧演员指责美国虚伪,“美国是世界最大恐怖组织”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这是美国喜剧演员兼政治评论员吉米·多尔对美国政府的评价。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报道,吉米·多尔当地时间8日在推特发表上述评论,指责美国虚伪,一边在俄乌冲突上谴责俄罗斯,一边又公然无视自己非法入侵叙利亚的事实。 当地时间8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了一项要求美国在6个月内从叙利亚撤军的决议。同日晚些时候,多尔转发了一条关于上述撤军决议被否决的推文,配文称:“当你们大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请记住美国非法入侵了叙利亚,并且目前占领了该国1/3的领土。(占领的)叙利亚哪一部分?有石油的那部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当地时间2月24日,吉米·多尔(右)在推特转发自己连线福克斯主持人卡尔森的节目视频,视频中他谴责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上的做法 该评论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持不同意见,“得了吧,吉米,别傻了。”“不是一回事。”↓ 但也有网友力挺多尔,赞同他的言论,批评美国对叙利亚的占领:“美国是时候停止以石油的名义充当世界警察了。”“我们也占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麦田。”↓ 还有网友评论称,“当你环顾四周,没有看到恐怖分子,那是因为你就是恐怖分子。”↓ 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2014年,美军在未经叙利亚政府允许的情况下,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幌子介入叙利亚冲突,次年向叙东北部派遣地面部队。2019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曾宣称驻扎在叙利亚北部的美军全部撤离,但后来改口称,将在叙利亚北部保留部分军队以保护当地油田。但讽刺的是,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多次被曝偷盗叙利亚石油和小麦资源。今年3月8日,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非法驻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仍在盗取叙利亚石油和粮食资源,给叙利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多尔第一次发声谴责美国政府。据媒体此前报道,吉米·多尔曾作类似提醒,“美国才是世界的恐怖分子,过去20年他们一直在中东放火,现在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在全球有近800个军事基地,美国才是挑起战争的国家!”